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02 10:1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公元前356年
商鞅变法
公元前770年
平王东迁
公元前476年
春秋结束
公元前475年
周元王元年
公元前221年
秦朝统一
公元前256年
秦灭东周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东 周
三家分晋
公元前453年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因孔子修订鲁史《春秋》而得名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取自西汉末刘向编纂的《战国策》
时间轴
大动荡:王室衰微,诸侯纷争
大发展:铁犁牛耕,井田瓦解
大变革:变法运动,专制集权
大解放:百家争鸣,思想解放
大交融:民族融合,华夏认同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是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一)政治变革的表现
西周: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周天子是天下共主
材料1:周王室由于贫弱而不得不放弃天子的尊严,向诸侯伸手去“求赙(fù)”、“求金”、“求车”。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2:西周疆域 春秋疆域
1.春秋战国: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崛起
疆土缩小,周天子
天下共主地位丧失
诸侯纷争,扩张势力,谋求霸主地位
郑庄公举行大典的祭祀坑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材料3:(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诸侯伐郑,郑伯击之。……王卒大败,祝聃(dān,郑庄公的臣下)射王中肩。 —《左传》
春秋争霸
2、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礼崩乐坏,分封制与宗法制遭到破坏
材料4:周礼规定国家举行祭祀大典或葬礼时,天子享用九鼎,诸侯享用七鼎。而在郑庄公的祭祀坑遗址中却出土了“九鼎”,说明此时的东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材料5:(春秋时期)各国迭次称霸。在春秋242年之中,发生战争483次,结盟480次,灭国52个,弑君36人。
—萧平汉《战国变法运动与大一统的中央集权》
春秋列国形势图(BC770-BC476)
春秋五霸
战国形势图(BC475-BC221)
战国七雄
材料6: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战国策〉书录》
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战国兼并
西周: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春秋: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战国:大夫夺权,兼并频繁
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从西周至战国政治权力有何变化?实质?
礼崩乐坏、传统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
实质:
春秋 战国
政治背景 礼崩乐坏,分封制与宗法制遭到破坏 郡县制、官僚政治开始形成,中央集权制度雏形出现,各国变法图强
性质
战争特点
战争结果 (同)
春秋和战国时期战争的比较
奴隶主争霸战争
地主阶级统一战争
规模小、时间短、阵地战为主, 战争目的多为争霸
规模大、时间长、不讲礼仪规范、野战包围战为主,战争目的由兼并逐渐转向统一
给人民带来灾难,也加速了社会变革和民族融合的步伐,为后来的统一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朝孔颖达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意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认同。
中原
南蛮
北狄
西戎
东夷
中原各国因经济文化较为先进,自称华夏
战争,迁徙,交流
中原
南蛮
北狄
西戎
东夷
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社会经济较快发展,相继封建化。
民族融合,中华民族初步形成
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二、华夏认同
华夏民族,是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黄河中下游)的原住居民的自称,以区别四夷。
华夏:农耕民族,讲礼乐、服饰、重礼仪
蛮夷:游牧部族(“披发左衽”)
融入方式:
1. 内迁融入华夏(接受农耕、礼仪)
2. 被兼并融入华夏(秦穆公并国十二,遂霸西戎)
3.主动认同华夏(如楚国、吴、越)
华夏与蛮夷的分别,并非在于种族,而在于是否认同华夏文化。
春秋战国深服
春秋战国民族融合的历史意义?
为秦朝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华夏认同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一)经济变革的表现
都江堰
1、农业:
①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地主阶级形成
②兴建水利灌溉工程:都江堰、郑国渠、芍陂(quèbēi)
春秋穿有鼻环的牛尊
冶铁技术出现
手工业分工更仔细,冶铜、冶铁、制漆、煮盐和酿酒等行业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2、手工业
3、商业
货币流通广泛
出现了中心城市,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
“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
▲ 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货币
范蠡
吕不韦
煮盐业
羽毛齿革
粮食
羊马
盐池
药材
冶铁业
燕国:乐毅改革
齐国:邹忌改革
楚国:吴起改革
赵国:赵武灵王改革
韩国:申不害改革
魏国:李悝改革
秦国:商鞅改革
什么样的原因促使各国纷纷变法?
(二)政治变革:各国变法运动
铁犁牛耕
生产力发展
私田增多
井田制瓦解
土地私有制出现
奴隶主贵族衰落
(阻碍)
新兴地主崛起
(要求变革)
战国兼并战争频繁
统一趋势
各国为了富国强兵
纷纷进行变法运动
经济
基础
决定
上层建筑
春秋战国经济发展的影响P11学习聚焦
法家变革思想
燕昭王
乐毅改革
赵武灵王
胡服骑射
齐威王
邹忌改革
楚悼王
吴起变法
韩昭侯
申不害改革
魏文侯
李悝变法
秦孝公
商鞅变法
列国变法示意图
(二)政治变革:各国变法运动
(1)经济: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发展
(2)政治: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遭到破坏;
兼并战争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开展改革。
(3)思想
百家争鸣,法家思想顺应形势进行改革,成为各国变法改革的思想武器。
2、目的:
材料: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商鞅
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富国强兵
实质:
地主阶级封建化改革
1.背景:
结合视频总结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并合作探讨每条内容的作用。
商鞅变法(战国、最具代表性变法)
商鞅变法
内容 作用
经济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政治 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军事 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法令 在民间实行什五连坐,互相纠察告发
社会 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土地国有 土地私有
分封制 郡县制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确立土地私有制,促进小农经济发展
加强中央集权,
有利于官僚政治建立
军功授爵,打击贵族特权,提高军队战斗力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稳定统治秩序
发展小农经济,
增加赋税
春秋
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
齐国,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
(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
是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化的开始。)
(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
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思考】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商鞅变法
材料1:孝公用商鞅变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2: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1)积极:
①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②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局限: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刑法严苛,
加重了对人民的压迫,激化社会矛盾
成功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顺应历史潮流和变革的需要;
②策略得当,态度坚决,取信于民;
③国君支持(政治保障);
④改革全面彻底,措施行之有效。
三、孔子和老子(春秋时期)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阶级。
老子(约前571—前471),姓李名耳,春秋晚期楚国人。古代思想家,哲学家。
孔子 (儒家学派创始人) 核心思想
政治思想
教育文化
其他
①统治者:“为政以德”,以德治民。(进步)
“仁”——关爱他人
②“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维护等级制度。(保守)
①“有教无类”,创办私学
②整理典籍,传世《论语》
(1)中庸思想 :“执其两端而用乎中”
既不过分,也不走极端,不偏不倚,凡事掌握好分寸、恰倒好处。
(2)天命思想:“敬鬼神而远之”
把主要精力放在人和社会方面,把探讨和解决社会的实际问题放到首位。——务实
主要思想
(一)孔子——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誉为“圣人”“万世师表”。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利益。
1.思想背景:针对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形势,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理论主张。
主要思想
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 哲学思想
政治思想
其他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
朴素的辩证法
任何事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
朴素的唯物论:认为万物的本原是“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观点见于《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
四、文化变革:百家争鸣
1.含义:
(1)“百家”:泛指数量多,产生了儒、道、墨、名、法、阴阳、纵横、农、杂等各家思想流派。
(2)“争鸣”:是指战国时诸子百家针对当时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上的各种问题,争相发表见解,彼此论战辩驳,彼此吸收融合。
经 济: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形成,地主阶级兴起。
政 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各国变法图强
思想文化:
2.背景(原因)
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
士阶层:西周时期的士属于贵族的最低阶层,拥有一定数量的“食田”,受过六艺教育,能文能武,战时可以充当下级军官,平时可以作为卿大夫的家臣。东周时期士阶层发生分化,既没有了“食田”,又没有了原先的职守,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者主持宗教仪式的赞礼人。士逐渐成为知识分子的统称。
私学兴起,学术下移,士阶层崛起
(一)主要流派
1.儒家
人性论
政治主张
孟子(战国)
荀子(战国)
性善论
性恶论
隆礼重法、君舟民水
“仁政”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 不善,水无有不下。
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孟子“亚圣”
荀子
庄子:(战国)
崇尚逍遥自由
“逍遥”的人生哲学——放弃欲念,获取精神自由。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訢,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
邹衍(战国),五行创始人。
提出五行“相生相胜”理论
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
2.道家
3.阴阳家
墨子(战国)
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4、墨家
韩非(战国)
“以法为教”、“以法为本。” “……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一民之轨,莫如法。属官威民,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
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体现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以法治国”,适应了地主阶级兼并战争需要
“加强君主集权”,适应地主阶级建立新政权的需要
兼爱:主张没有等级差别的爱;
非攻: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
尚贤:选用人才不分贵贱,唯才是举;
5、法家
学派 时期 代表人物 主张
儒家 春秋 孔子 核心“仁”;以德治民,克己复礼;有教无类
战国 孟子 仁政;性善论
战国 荀子 隆礼重法;性恶论
道家 春秋 老子 核心“道”;无为而治;事物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战国 庄子 逍遥自由
阴阳家 战国 邹衍 五行“相生相胜”
墨家 战国 墨子 兼爱;非攻;节俭
法家 战国 韩非 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五、思想变革诸子百家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和核心思想
(二)百家争鸣的意义:
1、地位和性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3、成为后世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深远。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代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明年工作安排
春秋战国时期阶段特征(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政治
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崛起,争霸兼并战争不断,礼崩乐坏,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各国变法图强,郡县制、官僚政治开始形成,中央集权制度雏形出现
经济
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地主阶级形成,小农经济产生,重农抑商政策出现
民族
民族交融,华夏认同。
思想文化
百家争鸣,私学兴起,学术下移,士阶层崛起。
社会变革
应变之法
政治
经济
王室衰微、诸侯纷争
铁犁牛耕、井田制瓦解、工商业繁荣
各国之应对
各家之应对
百家争鸣(儒、法、道、墨)
变法运动(商鞅变法)
(指导)
课堂小结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社会转型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指导)
(推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