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文档属性

名称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0-01 21:5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55-56页圆的认识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
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试着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引导启发法,直观演示法。
教学准备:
学生:圆规、直尺、白纸若干张、圆形物体一个等。
教师:希沃课件、圆规、直尺、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预习反馈
1.同桌之间互相检查预习情况。
2.通过预习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困惑?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平面图形——圆。
动手操作,深入研究
课前让学生借助身边的物品在白纸上画一个圆。
利用视频展台展示学生借助身边的物品画的圆,并询问学生用什么工具画出的圆。
过渡:孟子曾说过:“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以此引出画圆的专业工具是圆规。
提问:我们原来都是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图形,这次为什么不用这些学具来画呢?(引导学生归纳: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平面图形)
认识圆规各部分名称。
观看《如何用圆规画一个圆》视频。
【活动一】用圆规画一个圆
1.学生利用圆规在白纸上画一个圆,教师巡视加以点拨。
2.再次利用视频展台展示学生用圆规画的圆,对比两次画的圆哪个更规范,更美观。
【活动二】动手操作,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
1.认识圆心。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圆纸片,动手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圆上出现了许多折痕,这些折痕都相交于一个点,这个点就是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2.认识直径和半径。
(1)师:这些折痕就是圆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它是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2)把圆沿着直径对折一次过后再折一次把圆平均分成四个半圆,这时候连接圆心到圆上的线段就叫作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3.在刚刚画好的圆内用字母O、r、d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请一名学生上台画圆心、半径和直径。
4.齐读教科书对于圆心、半径和直径的概念加深学生理解。
5.完成一个填空小游戏,帮助学生记忆圆心、半径及直径的概念。
【活动三】小组合作,探索圆各部分间的关系。
1.以小组为单位,用手中的圆沿着直径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你有什么发现?(教师巡视借此点拨)
2.汇报反馈。
预设:生1:我发现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直径
生2:我发现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直径
……
3.出示动图。(帮助学生理解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
4.“尺规”功能量一量同一圆内线段的长度,从而得出结论:直径是圆里面最长的线段。
5.展示:同一圆内直径的一半就是半径,以此推理出:同一圆内,直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6.师生归纳:同一圆内,半径有无数条且相等,直径有无数条且相等,直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圆里面最长的线段……
7.师:请同学们看到老师手中的两个圆(大小不同),观察一下这两个圆的半径和直径是否相等呢?
8.请两名学生上黑板各自画一个圆,要求:这两个圆的位置不一样,大小不相同。(由此让学生明白:圆心决定圆的中心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9.学以致用:体育老师要在操场上画一个直径为10米的圆,你能帮他画好这个圆吗?
巩固练习,辨析概念
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2cm的圆,并用字母 O、r、d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教材 P56 做一做 第 2 题】
在同一圆内找半径、直径并解释。
课堂活动(判断对错)。
解释应用,内化提升
1.思考: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观看视频和动图了解原理)
2.思考:井盖为什么是圆形的?(观看视频了解原理)
3.思考:国际会议桌和饭桌为什么设计成圆形呢?它们分别意味着什么?
回顾梳理,拓展延伸
1.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
2.师: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墨子就在他的著作中这样描述圆的“圆,一中同长也”,这个发现比西方早了整整一千多年。你们知道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吗?
3.布置作业:(1)用圆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测量出没有标出圆心的圆的直径?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