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案(长江)
【学习目标】
1.说出长江的发源地、入海口、上中下游的划分、流经的主要地形区等河流概况。
2.知道长江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3.理解长江的水能、航运和洪涝灾害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导学提纲】
二、长江
(一)河流概况
(二)水文特征
1.阅读课本P43最后一段—P45 “长江”的有关内容,回答:
(1)长江中游 、湖泊众多,水量丰富;
(2)长江中游的 河段,河道蜿蜒曲折,有“九曲回肠”之称,水流不畅,易发生 灾害。
(3)长江下游 ,水流缓慢,无封冻期,有利于 。
(三)开发与治理
2.读课本P44“活动”内容和P45图2-3-4长江航道,完成:
(1)长江为什么被称为“黄金水道”?
自然条件 ;
社会经济条件 。
(2)长江干流是 方向延伸,支流是 方向延伸。
(3)长江通航能力从上游到下游越来越 。
(4)长江沿岸主要的港口:上游 ,中游 ,
下游 、 。
3.阅读课本P44《长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并结合所给材料探究:
长江洪涝灾害的成因?
问题一:洪水滚滚来
(1)水量大是长江发生洪涝灾害的首要原因。长江流域面积 ,支流 ;6月份雨季来临时,干支流同时进入汛期。
(2)长江流域内降水量大,河流汛期 ; 季多暴雨。
问题二:洪水何处去
(3)湖泊、水库、河道是蓄洪和泄洪的主要场所和通道。长期的围湖造田,使得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 ,蓄洪能力下降。
(4)长江上中游地区长期的滥伐森林,导致 严重,泥沙大量进入地势低平的中下游河道,河床抬高,加之河道弯曲,泄洪能力下降。
4.根据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思考治理长江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当堂达标】
1.关于长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江水能资源丰富,尤其在下游水量大,水能资源更加丰富
B.长江上、中、下游分别以宜宾、湖口为界
C.长江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但目前还不能够实行江海联运
D.宜昌以下河段流速锐减,河道蜿蜒
2.近年来,长江洪灾频繁发生,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中游地区围湖造田②中下游地势低平③流域内降水丰富④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了植被⑤支流众多,雨季降水集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读“长江水系图”,回答3~4题:
3.长江水能最丰富的河段是( )
A.甲段 B.乙段 C.丙段 D.丁段
4.图中序号与所对应的地理事物,你认为正确的是( )
A.①-汉江 B.②-三峡工程
C.③-南京 D.④-洞庭湖
优质课评选教案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长 江
2015年10月
课题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长江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说出长江的发源地、入海口、上中下游的划分、流经的主要地形区等河流概况。
2.知道长江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3.理解长江的水能、航运和洪涝灾害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
1.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
2.长江巨大的水能和航运价值。
教学难点
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读图分析,启发诱导。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播放一组有关长江的图片,在音乐声中长江自白,引入课题。
观看图片,聆听音乐和长江的自白。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定标: 展示“学习目标”,
解读重、难点。
默记“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任务。
展示与点拨一:
(一)河流概况
1.出示表格“中国主要河流”,引导学生分析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
2.板图并提问:长江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教师在板图中填出名称。
总结强调:上游V型,中下游W型。
3.在图中画出长江的主要支流并写出嘉陵江、汉江、湘江和赣江
强调:主要支流并注意观察其与干流交汇处的城市或湖泊等地理事物。
过渡:宜昌、湖口分别在哪个省?
4.指板图并提问,引导学生说出长江干流流经的主要省级行政单位。
拓展提问:长江共流经几个省区?其中流经的直辖市有哪些 ?
5. 指板图并提问,引导学生说出长江干流流经哪些主要地形区?
6.出示“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
提问:长江流域主要分布在什么干湿地区?
承接:由于长江流经众多的地形区,穿越了不同的气候区,因而不同河段的水文特征差异明显。
(二)水文特征
上游:
指板图提问:长江上游流经哪些阶梯?
(复习一、二阶梯的海拔)
画出“长江干流剖面示意”图,
引导学生分析长江上游的水文特征。
播放视频。
追问:上游哪一段水能最丰富?
明确长江的水能概况。
出示“长江干支流水电站分布”图,提问:长江上最著名的水电站有哪些?哪个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请学生在图中指出:三峡、葛洲坝
出示:三峡工程图片
思考,竞答。
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
读图、回答:
唐古拉山脉、 东 海、
宜昌、湖口
读图说出长江的主要支流、湖泊的名称。。
11个省区
重庆市、上海市
读图竞答。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读图竞答:
湿润区
上游:落差大 ,水能资源丰富
观看视频,回答:
从源头到宜宾。
蕴藏量:三分之一
可利用量:二分之一
思考竞答:
三峡、葛洲坝
三峡
通过图文内容的梳理和回顾,强化所学知识的空间位置,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同时也训练了学生识图用图的能力。
通过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长江流域图和长江干流剖面图对比分析长江的水文特征,简单直观,效果好。
自主学习:出示“学习要求”,明确学习内容、学习任务、学习时间、学习方法等。
阅读课本P43最后一段—P45 “长江”的相关图文资料,完成学案中的相关问题,做好对图文重点内容的圈、点、勾、画。对疑难问题作出标记。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初步建构,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合作交流:组织各小组交流答案,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教师点拨释疑。
小组长引领,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互助学习。
生生互动,组组交流。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展示与点拨二:
1.中、下游:指板图引导学生分析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出示长江下游景观图片。
出示问题:长江为什么被称为“黄金水道”?
总结补充: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出示“长江航道”图
引导学生分析
(1)长江干支流延伸方向及影响?
(2)长江上、中、下游通航能力的差异
(3长江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
出示城市风光。
请学生填出: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拓展提问:长江除了为我们提供航运、水能外,还能提供什么?
过渡:长江为我们带来的都是有利影响吗?
出示:荆江卫星照片
播放视频,出示材料。
引导学生分析: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总结: 水量大,蓄洪、泄洪的能力差。
拓展提问:长江洪水主要来自哪些河段?对哪些河段危害最大?
出示问题:你能说出一些合理化的治理措施吗?
总结点评:
回顾总结。
当堂达标。
读图回答:
中、下游:水量大、无封冻期,汛期长。
思考回答。
读图、分析、回答:
干流:东西延伸
支流:南北延伸
自上游到下游航运能力越来越强。
读图识记。
填图。
思考回答:
灌溉、水产养殖、旅游等
观看视频,阅读材料。
分析回答:流域面积广、支流多,同时进入汛期;降水量多,汛期长,夏季多暴雨;植被破坏,围湖造田。
思考竞答:
中上游 中下游
小组交流,代表发言。
植树造林、疏浚河道、退耕还湖、裁弯取直、加固大堤… …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长江成为黄金水道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引领学生真正理解长江的航运价值之大。
通过视频和探究问题的解决,引领学生了解并分析了长江洪涝灾害的成因,有效的落实了课标要求。
课堂延伸:结合你所了解的长江的有关知识,写一篇保护母亲河长江的倡议书。
课件21张PPT。
长江1.说出长江的发源地、入海口、上中下游的划分、流经的主要地形区等河流概况。
2.知道长江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3.理解长江的水能、航运和洪涝灾害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主要河流 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和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长江上游景观:长江流域水电站分布图水能 三峡工程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43最后一段—P45 “长江”的相关图文资料,完成学案中的相关问题。(5分钟)
温馨提示:
1.参考课本P42图2-3-2和P45图2-3-4
2.做好对图文部分重点内容的圈、点、勾、画。小组内交流答案,讨论疑难问题。 我会分析:为什么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航运 1.长江干流横贯东西,可实现江海联运
2.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长
3.长江中下游地区流量丰富,水流平稳
4.无封冻期
5.长江中下游地区物产丰富
6.人口稠密
7.经济发达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1.分析长江干支流的延伸方向及其对航运价值的影响?
2.长江通航能力从上游到下游越来越___。
3.长江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
强上游最大的城市—重庆中游最大的城市—武汉下游最大的城市—上海 “九曲回肠”之称的荆江洪涝灾害 长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
在1998年的长江洪涝灾害中,当时中下游五省共计死亡1562人,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亿元。
在2010年的长江洪涝灾害中,当时受灾人口1.4亿人,因灾死亡1057人,失踪615人,倒塌房屋109万间,直接经济损失约1976亿元。
思考 长江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有哪些?长江水系图6月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流域面积 ,支流 ;6月份雨季来临时,干支流同时进入汛期。流域内降水量大,河流汛期 ; 季多暴雨。水 量 巨 大广多长夏洪水滚滚来湖泊面积(km2)长江流域长江干流纵向剖面图长期的围湖造田,使得湖泊面积 ,蓄洪能力下降。
长期的滥伐森林,导致 严重,泥沙大量进入地势低平的中下游河道,河床抬高,加之河道弯曲,泄洪能力下降。
洪 水 泛 滥缩小水土流失洪水何处去 你能提出几条合理化的治理措施吗?植树造林、疏浚河道、退耕还湖、裁弯取直、加固大堤… … 结合你了解的有关长江的知识,写一篇保护母亲河长江的倡议书。课堂延伸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