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同步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同步练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2-12 21:2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他们用火的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得很厚,最厚处有6米。能从这些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A.北京人已经会使用人工火 B.北京人学会了控制火的技术
C.北京人已经能制造工具 D.北京人已经能自立行走
2.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我国境内的人类活动至少出现在( )
A、三、四百万年前 B、170万年前
C、70-20万年前 D、公元前21世纪
3.孙中山曾这样说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这里赞扬的是“人文初祖”
A.尧 B.黄帝 C.炎帝 D.汉武帝
4.上古时期,河水泛滥成灾,因而,也就出现了一个治水的英雄是( )
A、尧 B、禹 C、舜 D、黄帝
5.《周易》中“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请问下列哪些远古人类已经能“易之以宫室”?
①谋人 ②北京人
③河姆渡人④半坡人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下列哪一人物被称为中华原始农业的创始人( )
A.炎帝 B.黄帝
C.大禹 D.商鞅
7.右图是公元前2500年左右古代四大亚非文明的代表,孕育这四大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海洋 B.沙漠
C.高山 D.河流
8.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
A、炎帝 B、黄帝
C、尧 D、舜
9.要参观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古人类遗址,应该去什么地方
A、云南 B、陕西
C、北京 D、河南
10.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孙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诗句。毛泽东也写了“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以纪念此人,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人物是
A.黄帝 B.炎帝
C.秦始皇 D.大禹
11.“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在我国古代,人们已经学会了采桑养蚕。相传,我国古代发明养蚕缫的是(  )
A. 女娲 B. 黄帝
C. 炎帝 D. 嫘祖
12. 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播放了专题片《考古拼图》,主要讲述了我们祖先的生活状况。我 们可以通过这部专题片看到的生活场景是(  )
A. 元谋人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
B. 北京人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
C. 山顶洞人一起制作色彩鲜丽的彩陶
D. 河姆渡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一起纺线、织布、制衣
13.歌谣“骨柘陶,种植水稻,猪狗水牛,定居不移”反映了下列那个原始居民的生活情况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14.在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稻谷、底部有许多小孔的陶盆、陶釜或陶鼎等文物,这说明河姆渡人在生活方面的一大进步是( )
A. 用陶釜盛水煮稻米 B. 使用陶器种植水稻
C. 用陶釜或陶鼎储存稻米 D. 懂得用蒸的方法制作米饭
15.中华文明的创造者,被称为“人文初祖”的是
A.黄帝 B.炎帝
C.尧 D.舜
16.“生活在距今70万年前,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17.下列有关“北京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手脚已经分工 ②已经使用人工取火
③开始使用磨制石器工具 ④过着群居生活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18.2013年4月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因旅游 ( http: / / www.21cnjy.com )推广工作的深入开展和优质的接待服务,荣获长三角“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下列各项中最可能成为“主题体验”的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
A.水稻 B.玉米 C.粟 D.黄瓜
第II卷(非选择题)
19.仔细观察两幅图片,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请回答
⑴、从图一中可以看出,北京人使用了那些生产工具?
⑵、从图一中可以看出,北京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⑶、他们为什么要过这样的生活?
⑷、看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下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⑸、说一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方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方面?
⑹、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5年5月6日,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参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并祭文,特别提到“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
材料二:2013年4月4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备受瞩目的癸巳年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黄帝陵祭祀广场隆重举行。尽管祭祀现场下起大雨,依然阻挡不了清明节祭祖的人潮,4.6万中华儿女齐聚桥山冒雨祭祀中华名族“人文初祖”轩辕黄帝。
(1)4.6万中华儿女冒雨祭祀轩辕黄帝,表达了对黄帝的无限敬仰和感恩。相传,黄帝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
(2)谈谈你对“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的理解。
21.洪涝灾害一直以来都是阻碍人民生活、社会发展的阻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10月7日我国长江三角洲受到台风“菲特”肆虐,浙江省余姚遭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水灾。
(1)位于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是中国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请你说说河姆渡先民在原始农业和房屋样式上的主要特征。
材料二:相传尧舜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水灾。鲧用“堵”的方法治水,结果水灾闹得更凶了。
(2)鲧治水没有成功,这一历史任务是谁完成的?他采取的新措施是什么?举出反映他优秀品质的成语一例。
材料三:这是修筑在岷江中游,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著名水利工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 )
(3)这是哪一历史时期的哪一水利工程?谁主持修建的?
(4)请说出它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原因。
(5)你认为今天应该如何更合理地保护和使用它?
22.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闻名,唯我独先。
——孙中山
材料二、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
(1)材料一歌颂了哪位中华民族先人的事迹?并写出他的的贡献
(2)材料二中歌颂的是哪位先人?他的最典型的故事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方法治水?
(3)从这两人的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 http: / / www.21cnjy.com )。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我先。——孙中山
材料二:2009年4月3日,台湾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英九亲率“中央部会”文武百官在圆山忠烈祠举行遥祭黄帝陵典礼……“政府”为纪念黄帝,将清明节定为“民族扫墓节”……
——摘自百度网《祭奠黄帝陵 悠悠中华情》
请回答:
(1)两则材料中提及的历史人物是谁?他被中华儿女尊奉什么?
(2)根据材料一,说说他的贡献?
(3)台湾人民为什么也祭奠他?
(4)请你对台湾人民说一句深明大义的话。
参考答案
1.B
2.B
3.B
4.B
5.C
6.A
7.D
8.B
9.A
10.A
11.D
12.B
13.D
14.D
15.A
16.B
17.D
18.A
19.⑴、石块、木棒、火把
⑵、群居
⑶、工具简陋、环境恶劣、靠个人力量无法生存
⑷、他们已经有了羞耻和隐私概念,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始缝制衣物遮盖身体。可能从无固定配偶正在转变为固定配偶的过程中或者已经完成。拥有较高的智慧,可以制造较为精细的工具,而不是简单利用天然产品进行粗加工。主要的生活方式可能是捕猎动物(骨针的原料)
⑸、共同之处:都过着集体生活,共同劳动,共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配食物,依靠集体力量生存 不同之处: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山顶同人生活的集体是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处于氏族公社时期
⑹、生产的发展
20.(1)相传,黄帝建造 ( http: / / www.21cnjy.com )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
(2)黄帝和炎帝都是中华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族的祖先,两岸同胞都是炎黄子孙,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两岸同胞应团结起来,反对“台独”,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言之有理即可)
21.(1)主要种植水稻、干栏式房屋
(2)禹堵疏结合,三过家门而不入等
(3)战国、都江堰、李冰父子
(4)防洪,灌溉并举,至今仍发挥重要作用;维护了生态平衡,保护了自然环境;具有科学性,并代表了当时世界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
(5)减少污染;增加周围的植被,提高防减灾意识;搞好水利基本建设,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22.(1)皇帝;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制造指南针,与炎帝一起平定蚩尤平乱。其卓著的功绩,深受历代人民所敬仰,被尊为“元祖”、“始祖”、“初祖”。
(2)大禹;大禹治水或三过家门而不入;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
(3)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为民谋福利的改革精神等等。
23.(1)黄帝;“人文始祖”
(2)造指南针,平定蚩尤判乱等。
(3)大陆与台湾人民同是炎黄子孙。
(4)言之有理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