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提升】高中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能力提升】高中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1.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08 14:2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能力提升】高中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8题;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看到噩耗,居然说卫队开枪,死伤约数百人左右,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____。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____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  );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惨象,已使我____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____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1.(1分)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自己的尸骸为证,她沉勇而友爱
B.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
C.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也死掉了
D.有杨德群君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她也死掉了
2.(1分)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多疑 猜测 目不忍视 殒身不恤
B.怀疑 猜测 目不斜视 鞠躬尽瘁
C.多疑 推测 目不斜视 鞠躬尽瘁
D.怀疑 推测 目不忍视 殒身不恤
3.(1分)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下午便听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约数百人左右,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
B.下午便看到噩耗,居然说卫队开枪,死伤达数百人左右,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
C.下午便想到噩耗,居然说卫队开枪,死伤达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
D.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
4.(1分)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归去来兮辞》的作者是陶渊明,“辞”是一种文体。
B.《师说》的作者韩愈,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C.《为了忘却的记念》是鲁迅为纪念刘和珍君而写。
D.《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篇悼词,属于演讲词的一种。
5.(1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蠕动 儒子牛 横七竖八 蜂涌而至
B.嘈杂 执拗 生死由天 不假思索
C.见机 反射 血肉之驱 生杀予夺
D.声吟 欧打 步履蹒跚 草煎人命
6.(1分)下列各句中,属于反问句的一项是(  )
A.到底哪一个是黄新?万一认错了人,我的性命事小,就会带累了整个组织。
B.区长道:“干什么?区公所是骂人的地方?
C.区长问:“你今年多大岁数?”三仙姑说:“四十五。”
D.区长问:“你会下神是不是?”
7.(1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包括光纤光缆行业在内的中国制造业必须在核心技术上自主创新,这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升级为制造强国一定要走的必由之路。
B.区上早就说兴旺跟金旺两个人不是东西,已经把他两个人押起来了,还派助理员到咱村开大会调查他们横行霸道。
C.有关发言人在日前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指出,如果美国不改变目前实行的对华贸易政策,那么谁也不能保证在中美之间不会爆发一场后果严重的贸易战争。
D.当前的反腐形势很好,但这一政治举措能否如老百姓所期望的那样,为中国建设法治社会奠定基础,关键还在于中央、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态度和做法。
8.(1分)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归去来兮辞(并序)》的“序”以散体叙事,“辞”以骈体抒情;辞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要求押韵。
B.《荷花淀》《小二黑结婚》《党费》三篇小说用不同的方式抒写了革命者的情怀,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C.关汉卿的《窦娥冤》、曹禺的《雷雨》、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都是悲剧;剧中,窦娥的善良、鲁侍萍的真情、哈姆莱特的理想遭遇了现实的摧残与毁弃。
D.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在春秋后期,“千乘之国”已是大国;贾谊提及“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表明战国末期“万乘之国”才可称大国。
二、问答题(共10题;共21分)
9.(2分)《党费》这篇小说,虽然有些情节略显夸张,但还是有真实的人物原型的,如何理解“党费”的特殊意义?
10.(2分)《小二黑结婚》中为什么三仙姑“第二天早上”“起得很迟”?
11.(2分)小说《荷花淀》语言质朴、简明,但又内涵丰富。作者善于通过生活化的人物语言,含蓄而又委婉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在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家里,大家商量。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妇女1)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妇女2)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妇女3)
“哪里碰得这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妇女4)
请分别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四个妇女的个性特点。
妇女1:
妇女2:
妇女3:
妇女4:
本文《包身工》语言非常准确生动,请赏析下面的句子。
12.(2分)已经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
13.(2分)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14.(2分)红砖头的怪物,已经张着嘴巴在等待着它的滋养物了。
15.(2分)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地瘦,身体像弓一样地弯,面色像死人一样地惨!
16.(2分)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这儿有的是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
17.(1分)《记念刘和珍君》以讽刺的口吻说“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为了忘却的记念》则说“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这两处的“忘却”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谈谈你的看法。
18.(4分)反证法亦称“逆证”,是通过断定与论题相矛盾的判断的虚假来确立论题真实性的论证方法。仿照下面人物评论的示例,从两组关键词中任选一组,写出对应的另一关键词,并另写一段话。要求:符合反证法,句式可以适当调整,语言简洁明了。
[示例]关键词:袁隆平水稻
袁隆平如果仅仅是为了个人的生活美好,就不会穿着水鞋,戴着草帽,像普通农民一样走在田间地头;他如果仅仅是为了钱而活着,就不会拿着500万的科学技术奖还生活得那么朴素;他如果像普通人一样不善于思考,也不能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
第一组:大卫·科波菲尔 第二组:刘和珍
(1)(2分) 另一关键词:   
(2)(2分)写一段话:   
三、语言表达(共2题;共6分)
19.(3分)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句式与示例相同。
只有波涛汹涌的大海,才能创造出沙滩的光洁与柔软;而平静的湖水,只好让污泥环绕。
20.(3分)下面是丹风中学给退休教师的慰问信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您的辛勤奉献,奠定了我校蓬勃发展的雄厚基础;您的老生常谈,激励着我校好多孩子的奋发向上;您的爱岗敬业,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年轻的教师。您为学校的发展尽了绵薄之力,您是丹凤教育的宝贵财富,是丹凤人民的骄傲。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我校的发展史上,记载着您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学校再攀高峰的征途中,仍等着您的关注和支持。在新的一年里,真诚欢迎您“常回家看看”,为学校工作抛砖引玉。
四、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15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文段一
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节选自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文段二
在一种特殊优惠的保护之下,吸收着廉价劳动力的滋养,在中国的东洋厂飞跃地庞大了。单就这福临路的东洋厂讲,光绪二十八年三井系的资本收买大纯纱厂而创立第一厂的时候,锭子还不到两万,可是三十年之后,他们已经有了六个纱厂,五个布厂,二十五万锭子,三千张布机,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万元的资本。美国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书上说过,美国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横卧着一个爱尔兰工人的尸首。那么,我也这样联想,东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
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猡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的作践——血肉造成的“机器”终究和钢铁造成的不一样,包身契上写明的三年期限,能够做满的不到三分之二。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地瘦,身体像弓一样地弯,面色像死人一样地惨!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逼着在做工。譬如讲芦柴棒吧,她的身体实在瘦得太可怕了,放工的时候,厂门口的“抄身婆”(检查女工身体的女人)也不愿意去接触她的身体……
但是带工老板是不怕做噩梦的!
……
“放她?行!还我二十块钱,两年间的伙食、房钱。”他随便地说,回转头来对她一瞪:
“不还钱,可别做梦!宁愿赔棺材,要她做到死!”
芦柴棒现在的工钱是每天三角八,拿去年的工钱三角二做平均,两年来在她身上已经收入了二百三十块了!
(节选自夏衍《包身工》)
21.(5分)依据文段一,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郑重介绍学生刘和珍时忽然“觉得有些踌躇了”,因为刘和珍是令作者肃然起敬的“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作者既为之骄傲又颇有些惭愧。
B.作者亲眼目睹了刘和珍与同伴在枪林弹雨中互相救助、殒身不恤的英勇行为,被她们的勇毅深深折服,屡次感叹这几位女子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
C.作者认为刘和珍等四十多位青年英勇牺牲,不仅让“苟活者”对未来产生了一丝希望,而且能够激励“真的猛士”更加坚定地去为国家争取光明的未来。
D.结尾“呜呼,我说不出话”包含着作者太多无法全部用文字表达的情感和思绪,其中既含有对刘和珍之死的深深哀痛,也包含着惋惜、愤怒等多种感情。
22.(5分)依据文段二,下列对文中数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福临路的东洋厂从一家纱厂发展为六个纱厂、五个布厂,说明中国纺织业很发达。
B.“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体现了包身工恶劣的生活条件和超负荷的工作强度。
C.芦柴棒干满三年仅得二十元,而她两年来二百三十元的工钱全被带工老板剥削了。
D.数字彰显了资本疯狂的扩张,带工老板残酷的压榨,数字里浸透了包身工的血泪。
23.(5分)文段二体现了报告文学的哪些特点?请结合内容简要说明。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3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到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____”,从岳母刺字激励精忠报国,到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中国人自古以来重视家风建设,注重在家庭的言传身教、____中塑造子女的人生观与敬畏心。虽然时代在不断变迁,但社会的道德要求与价值坚守未变,传统家庭美德不应成为____的冰冷道理,让其滋润更多心灵,全社会都会充盈风清气正、和谐美好的正能量。
家风关系党风和政风。继承和弘扬红色家风,向来是共产党人的坚定选择。去年,94岁的老革命周智夫临终前,执意上交12万元的“特别”党费,笃定信仰令无数人钦佩,而他“不留金、不留银,只给后代留精神”的纯正家风,同样让人称赞。如此家风,不仅山高水长、光照后人,也让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更加丰沛。红色家风的精神富矿,为我们修身齐家指引清晰方向。
德润人心,相沿成俗。优良家风离我们每一个人都不遥远,发生在身边的家风善行,触动着社会风尚的共情。前段时间,扶贫干部杨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父亲鼓励他在农村“好好干”、提醒他“严守党纪国法”的微信聊天记录,让人们感受到共产党人家风的朴实无华。多年前救起小悦悦的拾荒阿婆近日接受采访,谈到她平时教育孙儿,“见到路上的老婆婆老公公,要牵别人过马路,如果有人跌倒,就马上扶起来。”感人的言行,彰显出家风传承的魅力。我们应借鉴当代优秀家风为榜样、让崇德向善成为每个家庭的时尚,必能让更多人在滋养的好家风中收获心灵的引领、行为的支撑。
24.(5分)根据材料语境,在横线处依次填入合适的四字成语。
25.(5分)下列选项中的“特别”与本文中加点的“特别”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必须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B.街上的冷静使她的声音显着特别的清亮。(老舍《骆驼祥子》)
C.今天特别请诸位来此聚会……向大家请教。(周恩来《关于和平谈判问题的报告》)
D.吕布东北而进。数日,见桑麻地土特别。(《三国志平话》卷上)
26.(5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六、综合题(共5题;共2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小题。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27.(5分)第一段中“缠绞”“跳跃”两个词的主要作用,有下面几种说法,选出最贴切的一项(  )
A.衬托水生嫂编席时的愉快心情。
B.表现水生嫂编席技术的熟练。
C.表现水生嫂的勤快、不知劳累。
D.表现水生嫂编席动作给人的美感。
28.(5分)第二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下面几种说法哪项最恰当(  )
A.为了使水生嫂编席技术熟练的特点更鲜明。
B.为了说明水生嫂编席技术熟练的特点是客观环境造成的。
C.为了表现荷花淀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为下文写男女青年保卫家乡作合乎逻辑的铺垫。
D.以艺术的手法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申平写人与动物的关系大致可分为两种母题:第一种侧重于动物与人的和谐描写,将人与动物的深厚情谊渲染得①____。《草龙》《战马火龙驹》等一批写马与主人的那种生死相交、肝胆相照的故事,足以让人间许多人与人的情感故事②____,这是人类爱到深处的纯情故事的写照和升华。第二种主要描述人与动物的矛盾和冲突。《头羊》中的那只公羊和《白狼》中的那只老狼,它们对某些人类的祸害③____,那种复仇的方式将动物对人的反抗和报复写到了极致,这些读后让人惊醒、反思的动物的报复行为,有力地概括了人类相互祸害的残酷事实,类比、隐喻了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的复杂微妙的关系。这样高远的、涵盖人类本性中许多共性的立意,申平的动物微型小说在故事题材的奇特性上体现出了深刻的人文象征价值。
29.(5分)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0.(5分)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说是算被儿子拿去了罢,总还是忽忽不乐;说自己是虫豸罢,也还是忽忽不乐:他这回才有些感到失败的苦痛了。(《阿Q正传》)
B.我很欣幸他的得释,就赶紧付给稿费,使他可以买一件夹衫,但一面又很为我的那两本书痛惜:落在捕房的手里,真是明珠投暗了。(《为了忘却的记念》)
C.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祝福》)
D.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记念刘和珍君》)
31.(5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七、写作(共1题;共60分)
32.(60分)下面是某网友摘录的网易论坛上一些网友在读了《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后发的帖子。如今,我们也学了这篇课文,请你在后面跟个帖吧。(200字左右。内容切题,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请勿用网络语言)
网友1:历史在不断重复,只是鲁迅先生再也不可重现了。先生即使没有其他建树,只凭此一篇文章也可传世不朽,因为文章里有人性的光辉与尊严,有爱的沉痛和恨的切骨,而这些是某些知识分子所缺少的。
网友2:时隔20年,重读《记念刘和珍君》,仍心灵震撼。为刘和珍泣,为鲁迅叹,苟活在血色中的我们要更奋然而前行!
网友3:这位伟大的女性是为中国而死,为你我而死的,有心的国人会永远记得她的英名——刘和珍。
网友4:我在高中时,知道了刘和珍,为她的事迹所感动。她是一个为了中国、为了中国人而英勇就义的英雄,向她致敬,给她献花!深深鞠躬,向她学习!
跟帖:
答案解析
【答案】1.B
2.D
3.D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的能力。做语言连贯题,既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还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辨别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在思想的连贯性。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的能力。
根据“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后面的标点分号可知,后文与这句话格式一致,为“形容词+主语+死掉了,+有……为证”这种格式。与之相应的是B选项。
故答案为:B。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多疑”,指多疑惑,疑心重,形容词。“怀疑”,指心中存疑,动词。语境指作者对这些传说心中存疑,应用“怀疑”。
第二空,“猜测”,指推测,凭想象估计。“推测”,指据已知条件推断,有凭据。语境指作者不凭借恶意来推断中国人,应用“推测”。
第三空,“目不忍视”,指眼睛不忍看视,形容景象极其悲惨。“目不斜视”,指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也形容只朝一个方向看。语境指惨象让作者不忍心看,应用“目不忍视”。
第四空,“殒身不恤”,指牺牲生命也不顾惜。“鞠躬尽粹”,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语境指中国女子办事哪怕牺牲生命也不顾惜。应用“殒身不恤”。
故答案为:D。
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横线部分有如下语病。第一:搭配不当。“噩耗”是消息,只能“听到”,不能“看到”“想到”,因此,需将“看到”改为“听到”,排除BC;第二:“语义重复”。“约”与“左右”重复,删去其一,排除A。
故答案为:D。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学常识的能力。
C《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为纪念刘和珍君而写;《为了忘却的记念》是纪念柔石、白莽。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学常识的能力。此类题需要学生在学习中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5.【答案】B
【解析】A项,“儒子牛”的“儒”应为“孺”,即应该为“孺子牛”,“蜂涌而至”的“涌”应为“拥”,即应该为“蜂拥而至”;C项,“血肉之驱”的“驱”应为“躯”,即应该为“血肉之躯”;D项,“声吟”的“声”应为“呻”,即应该为“呻吟”,“欧打”的“欧”应为“殴”,即应该为“殴打”,“草煎人命”的“煎”应为“菅”,即应该为“草菅人命”。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然后根据字义和字音辨析正误。
6.【答案】B
【解析】A.一般疑问句。
B.反问句。“区公所是骂人的地方 "反问语气表示肯定意思,意思为:区公所不是骂人的地方。
C.一般疑问句。
D.选择疑问句。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对句式的理解。根据每个句子的意思和相应的语境分析作答。
7.【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改病句的能力。
A项,成分赘余。“必由之路”与“一定要走”语意重复,删去“一定要走”。
B项,成分残缺,结尾缺“调查”的宾语,应在句末加“的证据”;
D项,不合逻辑,“反腐形势”不属于“政治举措”。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病句题一般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
8.【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在春秋后期,‘千乘之国’已是大国”错误,春秋后期“千乘之国”是中等国家。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9.【答案】“缴党费”是那个时代共产党员信仰的具体化,是对党负责任、对受苦受难的人民负责任的表现。现在的共产党员大多没有经受过战火的洗礼,即便如此,也不能丢掉这种信仰,不仅仅是按时缴足党费,最重要的应该是不忘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要时刻谨记:自己的存在是为了传承信仰,为人民服务。做到这一点,才是真正缴了“党费”。
【解析】“党费”是小说的线索,也是小说的主题。要理解“党费”的特殊意义,就要对故事发生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主力红军长征,留下的红军要面临国民党军队和当地的土豪劣绅的围剿,情况十分危急,此时正是检验一个共产党党员
本色的时候。
小说中的黄新所缴的党费并不仅仅是那筐咸菜,而是自己的生命。所以,“党费"并非是按时所缴的金钱或物品,而是一种责任和信仰,是共产党党员将自己的一切全部奉献给党,奉献给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种行为和意念。综合以上分析并联系当前社会实际组织答案即可。
故答案为:“缴党费”是那个时代共产党员信仰的具体化,是对党负责任、对受苦受难的人民负责任的表现。现在的共产党员大多没有经受过战火的洗礼,即便如此,也不能丢掉这种信仰,不仅仅是按时缴足党费,最重要的应该是不忘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要时刻谨记:自己的存在是为了传承信仰,为人民服务。做到这一点,才是真正缴了“党费”。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重要词语及线索、主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文本的主题,再联系现实生活分析作答即可。
10.【答案】一是昨天和二诸葛的老婆吵架吵累了,二是本来对女儿就不够关心,充分体现了她的自私和对女儿冷酷的本质。
【解析】由原文“三仙姑去寻二诸葛,一来为的是逞逞闹气的本领,二来为的是遮遮外人的耳目,其实让小芹吃一吃亏她很高兴,所以跟二诸葛老婆闹了一阵之后,回去就睡了”可知是前一天和二诸葛的老婆吵架吵累了,所以“第二天早上”“起得很迟”。
由原文“于福虽比她着急,可是自己既没有主意,又不敢叫醒她”“于福问她道:‘不去打听打听小芹?’她说:‘打听她做甚啦?她的本领多大啦’”“闺女大了咱管不了,就去请区长替咱管教管教”可知于福着急三仙姑不急,“其实让小芹吃一吃亏她很高兴”,说明她对女儿并不关心,“第二天早上”“起得很迟”体现了她的自私和对女儿冷酷的本质。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做题前要通读文章,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充分理解。明确此处情节的内容与前后文的联系,例如:与下文中某处情节形成对比、为下文做铺垫、前后照应等。然后结合此处情节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11.【答案】妇女1:委婉含蓄;妇女2:直爽率真;妇女3:稳重谨慎;妇女4:羞涩忸怩。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是说侵略者在安据点,说明了语言对话发生的战争背景。所以“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展现的是女子对打鬼子的丈夫们的思念之情。
妇女1说“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不直接说趁男人没走去探望男人,而以忘下了衣裳、要去送衣裳为借口,思念之情表达得很含蓄委婉;
妇女2说“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直接说有话对男人说,直截了当,不找借口、不遮遮掩掩,突出女子的直爽率真;
妇女3说“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话中透露的是战争形势,结合别人的答话“哪里碰得这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说明鬼子就在不远处,在去探望丈夫的路上。所以妇女3思念丈夫但又虑及大家在路上的安危,说明个性沉稳谨慎;
妇女4说“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说自己不愿意去,是婆婆非要他去,以婆婆为借口,甚至表达自己是被勉强去看男人的,说明忸怩遮掩,个性害羞。
故答案为:妇女1:委婉含蓄;妇女2:直爽率真;妇女3:稳重谨慎;妇女4:羞涩忸怩。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分别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四个妇女的个性特点”和提示语“通过生活化的人物语言,含蓄而又委婉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即找出文中人物的语言,思考语言展现的人物心理和情感,还要筛选体现对话发生的背景的关键词,依据对话背景和人物语言概括人物性格。
【答案】12.这是本文的开头一句,却令人震撼。首先它强调了时间之早,才清晨四点过一刻,更令人心惊的是,那里面不是“人”,而是“生物”。她们没有人的生活,更没有人的尊严。既然如此,她们只能像蜂房里的蜜蜂那样“蠕动”了。
13.“慈祥”这个褒义词,在这句中转为贬义了,这说明有的老板提供“粥菜”,看起来好像是为了改善包身工生活,实质上却是心怀鬼胎,为了从包身工身上榨取更多的利润。“佳肴”本是褒义词,指美味可口的鱼肉等荤菜。从菜场上收集来的菜叶当然算不上什么佳肴,作者故意称为“佳肴”,变褒为贬,反衬出包身工粥菜之难得及质量之粗,暗含讽刺的意味。
14.“红砖头的怪物”,指的是帝国主义资本家的纺织厂,“张着嘴巴”既形象地写出了它大门洞开、等待着廉价劳动力的情形,又暗示了帝国主义资本家“吃人”的本性。对于这些封闭严密,又有重重关卡、打手密布的纺织厂来说,弱小的乡下姑娘们正是“滋生物”,让纺织厂变得庞大。它们的暴利,就是包身工们的血汗凝成的。
15.这里作者用“像……一般”“像……一样”的句式,从手脚之瘦、身体之单薄变形、面色之惨白三个方面描写出了饱受摧残的包身工形象,读来字字是泪,字字是血。
16.这是作者对包身工制度的控诉,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指斥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准确解答此类题目,分为三个步骤: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及效果;②结合句子,阐述为什么用这种手法;③阐述此手法有效传达了什么内容和怎样的感情。
12.“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强调了时间之早,凌晨四点一刻,连天上的星星才刚刚消去,而“包身工”们就已经被叫起床工作;而“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运用比喻手法,将“包身工”们居住的地方比喻为“蜂房”,可见其居住环境的狭小,“生物”“蠕动”,“包身工”们不再是作为“人”的存在,而是一种“生物”,失去了作为“人”的尊严。
故答案为:这是本文的开头一句,却令人震撼。首先它强调了时间之早,才清晨四点过一刻,更令人心惊的是,那里面不是“人”,而是“生物”。她们没有人的生活,更没有人的尊严。既然如此,她们只能像蜂房里的蜜蜂那样“蠕动”了。
13.“慈祥”褒词贬用,老板们用“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给“包身工”做饭,实际是不“慈祥”的,体现了老板们的剥削本质;“佳肴”同样也是褒词贬用,“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可见老板们给包身工们的饭菜十分粗劣,质量非常差。两处褒词贬用具有讽刺的意味,表现了包身工制度下老板们的残酷和剥削的残忍。
故答案为:“慈祥”这个褒义词,在这句中转为贬义了,这说明有的老板提供“粥菜”,看起来好像是为了改善包身工生活,实质上却是心怀鬼胎,为了从包身工身上榨取更多的利润。“佳肴”本是褒义词,指美味可口的鱼肉等荤菜。从菜场上收集来的菜叶当然算不上什么佳肴,作者故意称为“佳肴”,变褒为贬,反衬出包身工粥菜之难得及质量之粗,暗含讽刺的意味。
14.“红砖头的怪物”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资本家的纺织厂比作怪物;将“包身工”比作“滋养物”;“张着嘴巴”形象第写出了纺织厂大门敞开着等待着“包身工”们来“滋养”资本家。“张着嘴巴”同时也写出了资本家们的贪婪与压榨的本质,将“包身工”们的血汗压榨干净,来“滋养”自己。
故答案为:“红砖头的怪物”,指的是帝国主义资本家的纺织厂,“张着嘴巴”既形象地写出了它大门洞开、等待着廉价劳动力的情形,又暗示了帝国主义资本家“吃人”的本性。对于这些封闭严密,又有重重关卡、打手密布的纺织厂来说,弱小的乡下姑娘们正是“滋生物”,让纺织厂变得庞大。它们的暴利,就是包身工们的血汗凝成的。
15.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这里作者用“像……一般”“像……一样”的句式, 从内容上看:从手脚之瘦、身体之单薄变形、面色之惨白三个方面描写出了饱受摧残的包身工形象,读来字字是泪,字字是血。
故答案为:这里作者用“像……一般”“像……一样”的句式,从手脚之瘦、身体之单薄变形、面色之惨白三个方面描写出了饱受摧残的包身工形象,读来字字是泪,字字是血。
16.“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将“包身工”们处境以排山倒海之势表现出来,增强了语势,深刻揭露出资本家们剥削压榨工人们的罪恶本质;再者,“这儿有的是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将两个时代“20世纪”与“16世纪”进行对比,形成强烈反差,更加突出了资本家们的罪恶。
故答案为:这是作者对包身工制度的控诉,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指斥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17.【答案】不相同。《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忘却”意在警醒人们,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烈士的鲜血,要总结教训,为了“更奋然而前行”。《为了忘却的记念》中的“忘却”实际上是“摆脱”“搁置”的同义语,也就是将因战友牺牲而带来的无限悲痛暂时搁置一边,把情绪从悲痛中摆脱出来,化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战斗来纪念死者。
【解析】理解这两个“忘却"需要结合语境。如《记念刘和珍君》中原句是“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意思是,庸人恐怕要在时间的流逝中忘却了刘和珍等人了吧,这是一种讽刺的口吻,意在警醒人们,不要忘记烈士的鲜血;
而《为了忘却的记念》原文是“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中的“忘却”,并非真的要把这些牺牲的青年忘却,其实是作者想把悲痛暂时放到一边,从其中摆脱出来,化悲痛为力量,用更好的更有效的战斗来纪念死者。
因此,二者的情感是不同的。
故答案为:不相同。《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忘却”意在警醒人们,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烈士的鲜血,要总结教训,为了“更奋然而前行”。《为了忘却的记念》中的“忘却”实际上是“摆脱”“搁置”的同义语,也就是将因战友牺牲而带来的无限悲痛暂时搁置一边,把情绪从悲痛中摆脱出来,化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战斗来纪念死者。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根据题干的具体要求,联系上下文去分析和判断即可。
18.【答案】(1)第一组示例 贝西姨婆 第二组示例 请愿
(2)第一组示例:大卫·科波菲尔如果没有贝西姨婆的收留与抚养,就不会去伦敦好的学校教书,并在维克菲律师家寄宿;他如果没有贝西姨婆人格上的指引,就不会在家庭遭遇破产时直面困难,担当起生活的重任;他如果像一般孤儿一样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也不能成为一名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成功作家。第二组示例:刘和珍君如果仅仅是为了满足物质需求,就不会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葬原》全年;她如果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就不会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她如果像普通人一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也不会欣然前往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逻辑推理与仿写句子的能力。
首先理解“反证法”,“通过断定与论题相矛盾的判断的虚假来确立论题真实性”。然后分析所给例句的表达特点,从句式上看,例句采用了假设论证法,运用“如果……就不会……”的表达方式来表述,并且写了三个句子构成排比;从内容上看,为了论证袁隆平某些品格,首先有一个论断,然后将他的做法罗列出来,与这个论断构成矛盾,从而得出论断的虚假。比如为了论证袁隆平不是为了个人生活美好才努力工作,列举了他“穿着水鞋,戴着草帽,像普通农民一样走在田间地头”的做法,通过这种矛盾得出他“不是为了个人的生活美好”才如此努力工作。另外注意关键词的概括,例句写的人物是“袁隆平”,事件是“培育杂交水稻”,从而得出关键词是“袁隆平水稻”。
仿照这样的推理与写法,从大卫·科波菲尔和刘和珍中选择一个,首先确定人物的经历或品质,然后分析这样的经历或品质与什么情节或人物有关,从而确定出关键词;然后仿照例句格式和写法,运用“逆证”法写三个句子构成排比。
比如选大卫·科波菲尔,首先确定他最后成为一名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成功作家,然后分析他的成长道路,发现与“贝西姨婆”这个人物有关,比如她收留并抚养大卫,给他人格上的指引等,再用例句的假设论证“如果没有……就不会……”表达出来。
如选择刘和珍,核心事件是“请愿”,这是关键词;然后概括刘和珍的有关事件,并表现她的某种品质,如预定了《葬原》全年,表明她并不在乎物质;反抗杨荫榆,表明她心中有大义及敢于反抗;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表明她有家国大义,不顾惜自己等;然后用“如果仅仅是……就不会……”这样的句式表达出来。
故答案为:(1) 第一组示例 贝西姨婆 第二组示例 请愿
(2) 第一组示例:
大卫·科波菲尔如果没有贝西姨婆的收留与抚养,就不会去伦敦好的学校教书,并在维克菲律师家寄宿;他如果没有贝西姨婆人格上的指引,就不会在家庭遭遇破产时直面困难,担当起生活的重任;他如果像一般孤儿一样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也不能成为一名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成功作家。
第二组示例:
刘和珍君如果仅仅是为了满足物质需求,就不会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葬原》全年;她如果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就不会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她如果像普通人一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也不会欣然前往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逻辑推理与仿写句子的能力。解答这类试题要注意以下几点:仿写的句子在结构上应与原文基本保持致;仿写的句子在内容与逻辑关系上应与原文保持协调,既要考虑形式的统一,又要考虑内容上的连贯呼应;考虑与上下文的衔接和照应,要符合语境;注意情感基调和语言风格等;修辞格的类型也要与示例句一致。
19.【答案】只有一望无垠的森林,才能创造出大地的翠绿与娇美;而孤独的树木,只好任狂风摧残。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句式的能力。
所给句子以分号隔开,前后是对照关系。但要注意在句中“只有..…...才.….”并不表示复句关系,“只有”的后面是一个偏正词组,其中心词“大海”是句子的一个成分,作主语。
故答案为: 只有一望无垠的森林,才能创造出大地的翠绿与娇美;而孤独的树木,只好任狂风摧残。
本题考查仿写句式的能力。解答这类试题要注意以下几点:仿写的句子在结构上应与原文基本保持致;仿写的句子在内容与逻辑关系上应与原文保持协调,既要考虑形式的统一,又要考虑内容上的连贯呼应;考虑与上下文的衔接和照应,要符合语境;注意情感基调和语言风格等;修辞格的类型也要与示例句一致。
20.【答案】①“老生常谈”应改为“谆谆教诲”;②“好多孩子”应改为“莘莘学子”;③“尽了绵薄之力”应改为“做出了贡献”;④“等着”应改为“期盼着”;⑤“抛砖引玉”应改为“多提宝贵建议(建言献策)”。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具体考查语言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文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辞敬辞的运用。
本题中,①“老生常谈”含贬义,用在此处不得体,这句说的是“激励着学校好多孩子”,应为“谆谆教诲”,指恳切、耐心地启发和开导。②“好多孩子”是口语,慰问信应用书面语,不符合语体风格,应改为“莘莘学子”,指众多的学生。③“尽了绵薄之力”是谦辞,不能用于别人,可改为“倾尽全力”或“做出了贡献”。④“等着”是口语,慰问信应用书面语,语体色彩不合适,可换成书面语“期盼”“期待”“盼望”。⑤“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是谦辞,一般用于自身,不能用于别人,应改为“多提宝贵意见”。
故答案为:①“老生常谈”应改为“谆谆教诲”;②“好多孩子”应改为“莘莘学子”;③“尽了绵薄之力”应改为“做出了贡献”;④“等着”应改为“期盼着”;⑤“抛砖引玉”应改为“多提宝贵建议(建言献策)”。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
【答案】21.B
22.A
23.①通过列举翔实数据,并以芦柴棒的真人真事为例,说明资本的疯狂扩张和包身工遭受的深重剥削,体现了报告文学讲究客观真实的新闻性;②生动描述包身工的劳累、衰弱、带病工作的状态,记叙带工老板的冷酷言语,饱含作者的同情和控诉,体现了报告文学写人记事讲究文学性;③作者聚焦包身工的遭遇,揭露东洋厂迅速扩张背后对包身工的残酷压榨,化用索洛的话直接表达愤怒,体现了报告文学针砭时弊的政论性。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带着选项回归文本去筛选和比对。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重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归纳的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带着选项回归文本去筛选和比对,进而选择最符合题干要求的一项。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体裁特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作答的关键是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即可。报告文学,文学体裁的一种,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也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报告文学简单地说就是运用文学艺术形式真实、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事件和人物活动的一种文学体裁,具有“文学轻骑兵”的作用。报告文学兼有新闻性、文学性和政论性三大重要特征。
21.B.“亲眼目睹”错。根据文章内容“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可知,作者没有“亲眼目睹”。故答案为:B。
22.A.“说明中国纺织业很发达”错误。根据“在一种特殊优惠的保护之下,吸收着廉价劳动力的滋养,在中国的东洋厂飞跃地庞大了”可知,东洋厂飞跃地发展说明了帝国主义利用包身工获得了巨额利润,指出了帝国主义的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工人阶级的尸骨之上,点明这是帝国主义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工人的最残酷、最野蛮的剥削。故答案为:A。
23.根据“光绪二十八年三井系的资本收买大纯纱厂而创立第一厂的时候,锭子还不到两万,可是三十年之后,他们已经有了六个纱厂,五个布厂,二十五万锭子,三千张布机,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万元的资本”可知,这一段列举了大量的数字,作者通过东洋厂三十年前后数字的对比,向我们揭示了东洋厂发展之迅速,规模之壮大,而这一切的取得都是建立在压榨中国廉价劳动力的基础上,从而向读者揭示出工厂的规模越大压榨就越惨烈的可怕现实。文章以芦柴棒的真人真事为例,说明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准确真实的数字,增加了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体现出报告文学新闻性的特点。根据“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猡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的作践”“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地瘦,身体像弓一样地弯,面色像死人一样地惨”可知,这段句子整散结合,形式整齐匀称,而有变化之美。并且运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一天的工作,生动描述包身工的劳累、衰弱、带病工作的状态,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表达了作者对帝国主义剥削中国工人的愤慨,对包身工不幸遭遇的同情。修辞的运用增加了报告文学的文学性,从而使之具有较高的可读性、感染力和说服力。
政论性可以说是报告文学的灵魂,政论性具体表现为画龙点睛式的议论性语言。这种议论,是在形象。记叙和描写的基础上、在强烈感情支配下的论断。作者聚焦包身工的遭遇,揭露东洋厂迅速扩张背后对包身工的残酷压榨。根据“美国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书上说过,美国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横卧着一个爱尔兰工人的尸首。那么,我也这样联想,东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可知,作者联想到美国进步作家索洛警告19世纪美国资产阶级的话,化用索洛的话直接表达愤怒,体现了报告文学针砭时弊的政论性。
故答案为:①通过列举翔实数据,并以芦柴棒的真人真事为例,说明资本的疯狂扩张和包身工遭受的深重剥削,体现了报告文学讲究客观真实的新闻性;②生动描述包身工的劳累、衰弱、带病工作的状态,记叙带工老板的冷酷言语,饱含作者的同情和控诉,体现了报告文学写人记事讲究文学性;③作者聚焦包身工的遭遇,揭露东洋厂迅速扩张背后对包身工的残酷压榨,化用索洛的话直接表达愤怒,体现了报告文学针砭时弊的政论性。
【答案】24.俭以养德;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束之高阁(如有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25.D
26.三处错误分别为句式杂糅、语序不当和搭配不当。可修改为:我们应以当代优秀家风为榜样(或改成“借鉴当代优秀家风”),让崇德向善成为每个家庭的时尚,必能让更多人在好家风的滋养中收获心灵的支撑、行为的引领。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其测试重点是:一感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意成语的感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义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词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彩等方面区别近义词语,然后分析词语所在的语境,从中理解最合乎语境的词语。
(3)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24.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后文举了勤俭的许多例子,语境强调节俭的重要性,故填“俭以养德” 。俭以养德: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第二空,此处强调在无形之中培养子女的人生观与敬畏心,故填“耳濡目染”。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无形之中受到影响。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品性受到环境或别人的影响、感化,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第三空,语境强调不能把传统家庭美德仍在一边,故填“束之高阁”。束之高阁: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丢在一旁不管,也比喻把某事或某种主张、意见、建议等搁置起来,不予理睬和办理。
故答案为: 俭以养德;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束之高阁(如有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2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义的能力。原文的“特别”均为特殊、不一般的意思。A.意思是尤其;B.意思是十分、非常、很;C.意思是特地、特意;D.意思是特殊、不一般的意思。故答案为:D。
26.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子有三处语病:一是句式杂糅,“以……为”和“借鉴……”两套句式杂糅在了一起,可改为“我们应以当代优秀家风为榜样”或改成“借鉴当代优秀家风”;二是语序不当,“在滋养的好家风中”语序不当,“滋养”一般不作定语,可改为“在好家风的滋养中”;三是搭配不当,“心灵的引领、行为的支撑”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可改为“心灵的支撑、行为的引领”。故答案为:三处错误分别为句式杂糅、语序不当和搭配不当。可修改为:我们应以当代优秀家风为榜样(或改成“借鉴当代优秀家风”),让崇德向善成为每个家庭的时尚,必能让更多人在好家风的滋养中收获心灵的支撑、行为的引领。
【答案】27.B
28.C
【解析】本题考查细节描写的作用。细节描写通过以小见大的形式,具有这些作用:一,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促成情节的曲折和复杂;二,可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三,可以展现环境、景物的独有特征,烘托氛围和气氛;四,可以揭示主题、增强主题的表现力。
⑵本题考查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的能力。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 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景物描写有时可以渲染-种特定的氛围,烘托人物的情趣、 心境,表现人物的心理.三展示人物性格人物周围的环境,包括室内外的装饰布置, 能够展示一个人的身份、 气质个性等,因此作家注意用景物来展示人物性格。四、推动情节的发展有时景物描写能够推动情节向前发展。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作品中描写景物,作者往往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目的。
27.“缠绞”指手指编织的灵活;“跳跃”指编席速度快。
ACD错误。
故答案为:B。
28.小说中景物描写通常是为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服务的。描写很美的景,很美的人,从人物的勤劳愉快中透出对美丽、富饶家乡的热爱,正因为这样,才会起来抗击日寇,保卫家乡。
【答案】29.淋漓尽致;黯然失色;刻骨铭心
30.D
31.这样涵盖人类本性中许多共性的、高远的立意,使得申平的动物微型小说在故事题材的奇特性上体现出了深刻的人文象征价值。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的运用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必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另外,标点符号运用起来也有很大灵活性,必须与语段的思路层次结合起来考虑,才能用得准确。
(3)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
2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本处说的是申平把人与动物的深厚情谊渲表现的很彻底,可填“淋漓尽致”“酣畅淋漓”“痛快淋漓”。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讲话等表达得充分透彻。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快。痛快淋漓:非常畅快。第二空:本处是写许多人与人的情感故事无法跟马与人的生死相交、肝胆相照的故事相比较,可填“黯然失色”“相形见绌”。黯然失色:指事物失去了原有的色泽和光彩;也指心情沮丧,显出无精打采的样子。相形见绌: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之后,显出了不足。第三空:依下文“那种复仇的方式”可知,动物将人类的祸害记得很牢,很深,可填“刻骨铭心”“恨之入骨”“铭心刻骨”“念念不忘”“耿耿于怀”“铭心镂骨”。刻骨铭心:形容感受极深而牢记于心,不能忘怀。恨之入骨:也说恨入骨髓。痛恨到了极点。念念不忘:牢记在心,时刻不忘。耿耿于怀:形容令人牵挂或不愉快的事在心里难以排解。铭心镂骨:形容感受极深,永记不忘。故答案为:淋漓尽致;黯然失色;刻骨铭心
3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例句中的冒号用于总说性词语之后,表示提示下文。A.表示总结上文;B.用在需要说明的词语之后,表示注释和说明,此处是解释原因;C.表示总结上文;D.用于提示性词语之后,表示提示下文。故答案为:D。
3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划线句语病有:一是定语语序不当。形容词性定语“高远的”应该在动词性定语“涵盖人类本性中许多共性的”后面。二是偷换主语。应该在第二个句子前加上“使得”。故答案为:这样涵盖人类本性中许多共性的、高远的立意,使得申平的动物微型小说在故事题材的奇特性上体现出了深刻的人文象征价值。
32.【答案】示例:
在那样的年代,我们中华民族虽在列强的铁骑下受尽了凌辱,但是我们中华民族前仆后继,仍不停地反抗。更多的人在先生的指引下站了起来,为自己,更是为了国家,他们的努力也将带领更多人步入正道。先生用他在彷徨中的呐喊唤醒了国人,更唤起了中华。鲁迅先生用比枪还厉害的笔去战斗,去激励能以国家安危为己任的有志青年,他是时代的先驱。正是他让我们领略到当时的紧迫,才使我们倍加珍惜和热爱现在的生活。我们应该发愤图强,让东方这一只雄狮奔跑于世界前列,使世界知道中国,了解中国。
【解析】
本题考查微写作的能力。
写作前,先从内容与形式上理解所给的“帖子”。所给的几个“帖子”,内容上都是从自身实际来肯定鲁迅或刘和珍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议论,“跟帖”时要注意这些方面。
故答案为: 示例:
在那样的年代,我们中华民族虽在列强的铁骑下受尽了凌辱,但是我们中华民族前仆后继,仍不停地反抗。更多的人在先生的指引下站了起来,为自己,更是为了国家,他们的努力也将带领更多人步入正道。先生用他在彷徨中的呐喊唤醒了国人,更唤起了中华。鲁迅先生用比枪还厉害的笔去战斗,去激励能以国家安危为己任的有志青年,他是时代的先驱。正是他让我们领略到当时的紧迫,才使我们倍加珍惜和热爱现在的生活。我们应该发愤图强,让东方这一只雄狮奔跑于世界前列,使世界知道中国,了解中国。
本题考查微写作的能力。微写作,是一种微型的写作或者微小的写作,它考查的是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组织语言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微写作已经成为各类考试的宠儿,而在考场上,学生的解答却问题百出:有的没有中心,有的空发议论,更有甚者只是将材料翻新,摘抄。每一则微评论都涉及一定的评论对象,一般包括时事、人物、读书、影视评论,有时也有事物、思想、现象等其他评论。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评论,考生答题时应该遵循的原则是,起承转合有秩序,引议联结讲道理。议论文体观点一定要明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