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 金色的鱼钩
基础巩固
情境一:学习完《15 金色的鱼钩》后,生字我会写,词语我会用,句子我会分析,课文内容我能理解,不信试试看吧!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和面(huò) 威胁(xié) 青稞面 (kē)
B.哽咽(yàn) 鱼饵(ěr) 搪瓷碗(táng)
C.收敛(liǎn) 抽噎 (yē) 搀一段(chān)
D.粗糙(cào) 瞻仰(zhān) 奄奄一息(yǎn)
2.下面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夸张)
B.可是我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夸张、比喻)
C.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啊,无论多么艰苦,都要把他们带出草地。(排比)
D.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比喻)
3.下面对《金色的鱼钩》课文题目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鱼钩”,本文是指老班长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是老班长的遗物。
B.老班长曾用“鱼钩”给病号钓鱼吃,挽救了四个战士的生命。
C.“金色的”借指老班长忠于党、忠于革命和舍己为人的精神。
D.文章以此为题,点明了中心。
4.下列对“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理解正确的是哪一项?( )
A.草地上能吃上鱼很不容易,“我”舍不得喝下少之又少的鱼汤。
B.“我”看到老班长精心照顾三个病号,自己却忍饥挨饿,内心极为沉重。
C.鱼汤味道不好,“我”不想喝。
D.已经很多天没有吃东西了,“我”非常虚弱,端不动碗。
5.下面每组词语中有一组划线的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
A.颧 (quán)骨 熬(áo)夜 抽噎(yē) 保姆(mǔ )
B.收敛(liǎn) 勉强(qiǎng ) 青稞(kē) 功勋(xūn)
C.和(huó)面 倔强(jiàng) 衰(āi)弱 事迹(jì)
D.堵塞(sè) 难(nán)题 芦秆(gǎn) 鬓(bìn)角
6.对下面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A.鱼钩被水浸和受空气影响,生了许多锈,但还有一点亮光。
B.象征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
C.鱼钩永远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事迹。
7.对下面的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这个闪烁着金色光芒的鱼钩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孙都来瞻仰它。
A.鱼钩闪烁着的“金色光芒”,象征着老班长忠于党、忠于人民、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B.表达了同志们对老班长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之情。
C.“闪烁着金色光芒的鱼钩”深化了主题。
D.鱼钩虽然生锈了,但在阳光的照射下还是发出了金色光芒。
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写的回忆录
B.在《十六年前的回忆》中,作者开头说阎振三失踪,后来说在军警中间看到了阎振三,这种写法是前后照应
C.《为人民服务》是从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学习精兵简政和搞好团结三个方面来论证观点的
D.《金色的鱼钩》主要写了老班长为照顾三个病号过草地而牺牲的事,表现了老班长忠于革命和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9.下列句式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难道不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吗?
B.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我看到了脸 。
C.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呢。”(改为转述句)
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他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D.张思德同志的优秀品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修改病句)
删掉“的优秀品质”
10.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信仰和迷信是截然不同的东西。
B.凡事要商量着解决,靠打架是无济于事的。
C.我们每个人在世界上都是无独有偶的,世界上只有一个你。
D.为了人民的幸福,人民军队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二、判断题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1.模(mó)糊、似(sì)乎、转(zhuàn)身、分量(liàng)这些多音字的读音没有一个是错的。( )
12.“辉”用部首查字法查“光”部,“光辉”的“辉”与“辉煌”的“辉”意思一样。( )
13.“焕然一新、守株待兔、卧薪尝胆、胸有成竹”这一组词感彩相同,都是褒义词。( )
14.“春天的杭州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与“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都犯了语序颠倒的错误。( )
15.“海燕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文学名著漫画本》解决了少年朋友在阅读世界文学名著中所遇到的难题。”这句话若缩句,应该是“出版社解决了难题”。( )
16.蔺相如对手下的人说:“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改成间接转述应该是:蔺相如对手下的人说:“秦王他都不怕,他更不会怕廉将军。”( )
三、填空题
17.先将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①( )( )望外 ②三( )两( ) ③热气( )( )
④( )不转( ) ⑤奄奄( )( ) ⑥( )迷不( )
(1)以上词语中形容人物神态的有: 、 。
(2)读画线词语,再写两个形容高兴的词: 、 。
(3)词语①的意思是 ,它的近义词是 ,反义词是 。
(4)读了词语③,我的眼前浮现出 的生活情景。
(5)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已经( )了。
(6)同学们( )地盯着神舟十三号飞船升空的画面。
(7)我能选择其中的两个词语写一句话: 。
18.在句子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 )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 )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2)这汤( )没有调料,( )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
(3)老班长对小梁说:“你( )知道了,( )不要再告诉别人。”
四、修改病句
19.修改病句。
1.提起维吾尔人,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他们载歌载舞。
2.足球比赛时,队员们提出“胜不骄,败不馁。
3.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4.这个班级的同学是全校开展学雷锋活动最好的班级。
5.黑板的上方挂着“先进班集体”。
20.某中学学生会下发通知,布置社区服务活动事宜。请根据提示,找出其中存在语病的地方并修改。
①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社区服务的重要目的是使我们服务社会、增长才干的主要途径。③全体同学明天上午8点到新华社区开展服务活动,④活动时间为半天。⑤活动的内容是敬老院。⑥主要活动有三项:跟老人谈心,给老人表演节目,为老人打扫卫生。⑦我们将努力使敬老院蓬荜生辉。
(1)句式杂糅是第 句,修改:
(2)搭配不当是第 句,修改:
(3)语言不得体是 句,修改:
阅读提升
情境二:为了提高同学们对课内阅读理解的能力,请完成下面阅读习题吧!
五、课内阅读
金色的鱼钩(节选)
①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去!”
②“老班长,你吃啊!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去!”我几乎要哭出来了。
③“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
④老班长用粗糙的手无力地抚摸我的头,突然间,他的手垂了下去。
⑤“老班长!老班长!”我们失声地叫着。但老班长,还是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⑥我们扑在老班长身上,抽噎着,很久很久。
⑦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21.【多选题】节选文段描写老班长运用的方法有( )。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D.心理描写
22.【单选题】选择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
(1)我……我不行啦。( )。 (2)看,你们都瘦得……( )。
A.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B.表示列举的省略
C.表示语意未尽 D.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23.老班长身上有着怎样的品质?从节选文段找出依据说明理由。
24.读读结尾画波浪线的句子,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拓展延伸
情境三:加强课外阅读,注重知识的迁移运用,提升语文素养。
六、课外阅读
七根火柴
王愿坚
①天亮的时候,雨停了。
②卢进勇从树丛里探出头,四下里望了望。整个草地都沉浸在一片迷蒙的雨雾里,看不见人影,听不到人声。被暴雨冲洗过的荒草,像用梳子梳理过似的,躺倒在烂泥里,连路也看不清了。他苦恼地叹了口气。因为小腿伤口发炎,他掉队了。
③他咒骂着这鬼天气,从树丛里钻出来。他这才发现衣服已经完全湿透了。
④“要是有堆火烤烤,该多好啊!”他使劲绞着衣服,望着那顺着裤脚流下的水滴想道。他也知道这是妄想——不但是现在,就在他掉队的前一天,他们连里已经因为没有引火的东西而只好吃生干粮了。
⑤正当他想着这些,驀地听见了一声低低的叫声:“同志——”
⑥他略微愣了一下,便一瘸一拐地向着那声音走去。
⑦只见有一位同志倚着树根半躺在那里,身子底下贮满了一汪浑浊的污水,看来他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挪动了。他的脸色更是怕人:被雨打湿了的头发贴在前额上,雨水沿着头发、脸颊滴滴答答地流着。眼眶深深地塌陷下去,眼睛无力地闭着,只有腭下的喉结在一上一下地抖动,干裂的嘴唇一张一翕地发出低低的声音:“同志——同志——”
⑧卢进勇望着那张被寒风冷雨冻得乌青的脸,和那脸上挂着的雨滴,痛苦地想:“要是有一堆火、一杯热水,也许他能活下去!”他抬起头,望望那雾蒙蒙的远处,随即拉住那同志的手腕说:“走,我扶你走吧!”
⑨那同志闭着眼睛摇了摇头,没有回答,看来是在积攒着浑身的力量。好大一会,他忽然睁开了眼,右手指着自己的左腋窝,急急地说:“这……这里!”
⑩卢进勇惶惑地把手插进那湿漉漉的衣服。这一刹那间,他觉得同志的胸口和衣服一样冰冷了。在那人腋窝里,他摸出了一个硬硬的纸包,他把纸包递到那个同志的手里。
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摆着一小堆火柴——干燥的火柴。红红的火柴头簇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
“同志,你看着……”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等卢进勇凑近了,他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
一共有七根火柴,他却数了很长时间。数完了,又询问般地向卢进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说:“看明白了?”
“是,看明白了!”卢进勇高兴地点点头,心想:“这下子可好办了!”他仿佛看见了一个通红的火堆,他正抱着这个同志偎依在火旁……
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爆发着一种喜悦的光。只见那同志合起党证,双手捧起了它,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进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卢进勇的脸。
“记住,这,这是,大家的!”那同志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
话就在这里停住了。卢进勇觉得自己的臂弯猛然沉了下去!他的眼睛模糊了。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那双紧闭的眼睛……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
这以后的路,卢进勇走得特别快。天黑的时候,他追上了后卫部队。在无边的暗夜里,一簇簇的篝火烧起来了。卢进勇悄悄走到后卫连指导员的身边。映着那闪闪跳动的火光,他用颤抖的手指打开了那个党证,把其余六根火柴一根根递到指导员的手里,同时,又以一种异样的声调在数着:“一,二,三,四……”
(选文有删改)
25.阅读选文,理清故事脉络。
卢进勇盼火—— ——
26.修改在写作中非常重要,仔细比较下面的原稿和修订稿,谈谈这样修改有什么好处。
原稿 修订稿
只见那同志合起党证,放进卢进勇的手里,两眼盯着卢进勇的脸。 只见那同志合起党证,双手捧起了它,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进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卢进勇的脸。
27.选文是如何表现“无名战士”的忠诚坚毅、无私为党的?
28.你是校读书社社长,拟按主题分设专辑,你准备把本文收录进下面哪个专辑?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
A.革命情谊 B.人性光辉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和面(huò)——huó
“和”是多音字。
[ hé ]1.平和;和缓:温~。柔~。2.和谐;和睦:~衷共济。弟兄不~。3.结束战争或争执:讲~。媾~。4.(下棋或赛球)不分胜负:~棋。~局。5.姓。6.连带:~盘托出。~衣而卧。7.引进相关或比较的对象:柜台正~我一样高。8.表示联合;跟;与:工人~农民都是国家的主人。9.加法运算中,一个数加上另一个数所得的数,也叫和数。10.指日本:~服。
[ hè ]1.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寡。一唱百~。2.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奉~一首。
[ huò ]1.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药。藕粉里~点儿糖。2.用于洗东西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已经洗了三~。二~药。
[ huó ]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面。~泥。
B.哽咽(yàn)——yè
“咽”是多音字。
[ yān ]口腔后部主要由肌肉和黏膜构成的管子。
[ yàn ]使嘴里的食物或别的东西通过咽头到食管里去:~唾沫。细嚼慢~。
[ yè ]声音受阻而低沉:哽~。喇叭声~。
D.粗糙(cào)——cāo
故选C。
2.D
【详解】考查修辞手法。
夸张: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叫夸张。
A中将碗的重量夸大为千金重,故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正确。
比喻:是打比方,就是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B中有“好像”这个比喻词,把心情沉重比作铅块般沉重。所以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正确。
排比:一种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
C中我是……是……是……结构相同意思密切相关,故使用了排比修辞,正确。
D中好像意思是有些像;似乎的意思,不是比喻词,没有本体喻体, 此句中没有修辞手法,故D错误。
3.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课文《金色的鱼钩》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文章以“金色的鱼钩”为题,是因为“鱼钩”在本文是指老班长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是老班长的遗物,而“金色的”借指老班长忠于党、忠于革命和舍己为人的精神,文章以此为题,点明了中心。选项ACD 分析正确,选项 B 错误。
4.B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
“千斤重”不是指真正的重量,而是指此时“我”沉重的心情。当“我”知道鱼的来之不易,以及老班长把仅有的一点儿东西都给三个病号吃,自己却硬咽草根、用鱼骨充饥时,“我”的内心极为沉重。“我”实在不忍心喝下这少之又少的鱼汤,实在不愿意看着老班长忍饥挨饿,也实在不希望看到老班长的身体一天天衰弱下去,所以觉得手中的塘瓷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故选B。
5.C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平时所学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汉语拼音正确拼读后,结合所在的具体词语选择正确读音即可。
ABD读音正确。
C.“衰弱”的“衰”读音为shuāi。
6.B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
明确句子的含义,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它是蕴涵在句里,而没有说出来的意思,没有说出来的感情,没有说出来的思想。要把握句子的含义,必须在理解句子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思索,才能体会得到的。
“灿烂的金色的光芒”指的是指的是老班长忠于党的事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的是老班长崇高的品质和舍己为人的精神,像这个鱼钩一样虽然生了锈,但是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7.D
【详解】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明确句子的含义,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它是蕴涵在句里,而没有说出来的意思,没有说出来的感情,没有说出来的思想。要把握句子的含义,必须在理解句子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思索,才能体会得到的。
此句出自课文《金色的鱼钩》,课文讲了在革命时期,一位老班长不顾自己的安危,用那闪烁着金光的鱼钩,来捉鱼,要把几位革命小同志带出草地。可是,他自己,却牺牲在了草地上。体现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革命与大无畏精神。结合课文内容可知,此句中“金色光芒”的鱼钩,象征着老班长忠于党、忠于人民、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表达了同志们对老班长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之情,升华了主题。故D项错误。
8.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的理解。
《为人民服务》是从生死观,正确对待批评和团结互助这三个方面来论证观点。《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9.C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句式转换。同学们在做句式转换的题目时,要注意句子中时态和人称的变换。
转换后正确的句式应为: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地说,吃过了,一起锅就吃了,比他们还先吃呢。
10.C
【详解】本题考查句中词语搭配是否恰当。
A.截然不同: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B.无济于事:对于事情没有帮助或益处。济:补益。
C.无独有偶:意思是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表示两事或两人十分相似。
本句属于病句,词语搭配不当,根据句子句意应该将“无独有偶”改成“独一无二”。
D.赴汤蹈火:赴:奔向;汤:开水;蹈:踩。奔赴滚烫的开水,踩踏在烈火上。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意思是为某事付出全部的勇气,不留余力地前进。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11.略
12.略
13.略
14.略
15.略
16.略
17. 喜 出 长 短 腾 腾 目 睛 一 息 昏 醒 喜出望外 目不转睛 心花怒放 欣喜若狂 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而感到非常高兴 喜不自胜 大失所望 饭菜冒着热气 奄奄一息 目不转睛 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我们目不转睛地盯着桌上热气腾腾的饭菜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补全词语。
对词语的空缺部分进行仔细分析,所填内容要符合词组的完整性,不要写错别字,要注意平时对词组的积累。选词填空时要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进行填空即可。
喜出望外: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而感到非常高兴。
三长两短:意外的灾祸或事故,也是对人的死亡的一种婉转说法(多用于假设、虚拟)。
热气腾腾:热气蒸腾的样子。形容气氛热烈或情绪高涨。
目不转睛:眼球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奄奄一息:呼吸微弱的样子。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
昏迷不醒:神志昏沉,不省人事。
(1)结合词义理解,以上词语形容人物神态的有:喜出望外、目不转睛。
(2)结合“喜出望外”,形容高兴的词有:心花怒放、喜气洋洋、喜上眉梢、眉飞色舞、欢天喜地、手舞足蹈等。
(3)喜出望外:到意想不到的喜事而感到非常高兴。根据词义理解,近义词有:喜不自胜、欣喜若狂、大喜过望、喜从天降等。反义词有:泣不成声、叫苦不迭、大失所望、忧心如焚等。
(4)热气腾腾:热气蒸腾的样子。形容气氛热烈或情绪高涨。
烧水壶烧水时,水开了的场景是热气腾腾的。
(5)奄奄一息:呼吸微弱的样子。只剩下一口气。句子中指老班长临近死亡的状态。
(6)目不转睛:眼球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句子中指同学们盯着神舟十三号飞船升空的画面时高度集中的样子。
(7)选择其中两个词语造句,根据词义理解,注意词语之间的联系。
例如:由于伤势严重,他至今还昏迷不醒。看着奄奄一息的他,我不得不相信他已经病入膏肓了。
18. 因为 所以 尽管 但是 既然 就
【详解】这道题考查关联词语。
(1)“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与“大伙都叫他‘老班长’。”前句与后句是因果关系,前因后果,用“因为……所以……”来连接。
(2)“这汤没有调料”与“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前句与后句是转折关系,可以用“尽管……但是……”、“虽然……但是……”来连接。
(3)“你知道了”与“不要再告诉别人”,两个分句之间是因果关系中的推论因果,是一种情况已经发生,推断出一种结果的因果关系,因此用“既然……就……”来连接。
19. 提起维吾尔人,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他们载歌载舞的情景。 足球比赛时,队员们提出“胜不骄,败不馁”的口号。 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提高写作水平。 这个班级是全校开展学雷锋活动最好的班级。 六年级1班的黑板的上方挂着“先进班集体”的牌子。
【解析】略
20. ② 社区服务是我们服务社会、增长才干的主要途径(或:社区服务的重要目的是使我们服务社会、增长才干)。 ⑤ 活动的内容是为敬老院(的老人)服务(或:活动的地点是敬老院)。 ⑦ 给敬老院送去温暖(“蓬荜生辉”不得体,能将其修改得体即可)。
【解析】略
21.AB 22. A C 23.由“小梁,别浪费东西了”“不,你们吃吧”可以看出老班长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由“见着指导员……没把你们照顾好”可以看出老班长忠于革命、尽职尽责的崇高品质。 24.将鱼钩长满了红锈的外表与它所包含的灿烂的光辉精神形成对比,突出了它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闪烁着革命英雄主义的伟大精神。这句话放在本文结尾段,点明了主题,总结了全文,突出老班长的高尚品质。
【解析】21.本道题考查人物描写。
本段主要写“我”与“老班长”的对话,节选文段描写老班长运用了语言描写;
从第①段的“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中的“睁”“看”,第④段的句子“老班长用粗糙的手抚摸我的头。突然间,他的手垂了下去。”中的“抚摸、垂”是动词,因此节选文段描写老班长运用了动作描写。
22.本题考查省略号的作用。
省略号的作用有: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表示列举的省略,一般用于列举多项同类词句;表示说话没有说完;还表示不语,含糊其辞。
(1)从“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和“我……我不行啦。”可知句子“我……我不行啦。”中的省略号是表示说话断断续续。故选A。
(2)这句话的省略号是表示语意未尽,省略了瘦成什么样。故选C。
2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可以根据人物个性特征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等各方面的描写,并深入细致地加以分析,从而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由第①段的“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可以看出老班长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由第③段的“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可以看出老班长忠于革命、尽职尽责的崇高品质。
24.本题考查分析句子的含义与作用。
这句话点明主题,总结了全文。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它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昭示着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
25. 无名战士献火 回到部队燃火 26.“捧”“擎”“小心地放”这一系列动作刻画了无名战士小心翼翼、一丝不苟的状态,体现出这本党证和里面的火柴对无名战士的重要性。通过“紧紧地”“和手握在一起”“直直地盯着”可以感受到无名战士的郑重其事,他迫切地希望卢进勇将这两样东西带回到队伍中。修改之后的语句,更深刻地反映了无名战士对党的无限热爱与忠诚。 27.①通过描写草地周围的恶劣环境,表现了无名战士的坚毅。②通过数火柴、双手捧起党证等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以及语言描写,表现了无名战士无私为党。③通过卢进勇在无名战士牺牲时,以及和部队交接无名战士的物品时表现出的情感,衬托了无名战士忠诚坚毅、无私为党。 28.A.革命情谊。选文讲述了卢进勇在过草地途中遇到一位奄奄一息的无名战士。无名战士为了战友们能活下去,他主动放弃了生的机会,并把自己视若生命的党证跟七根火柴托付给卢进勇,可见当时战士们之间的革命情谊之深。
【解析】25.本题考查故事情节的概括。
阅读文章要理清故事脉络,需要我们关注时间和地点的变换,找出文中涉及的段落,根据具体情节梳理。
本文主要讲了有关火柴的感人故事。本文中①——④段写雨后的草地寒冷潮湿,卢进勇渴望有火来取暖。接下来⑤—— 写了卢进勇发现了一名战士,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没舍得用七根火柴,而是把火柴交给卢进勇,让他带给部队,自己壮烈牺牲。可概括为:无名战士献火。第 段写卢进勇在无名战士精神的感染下,追上了后卫部队,把火柴交给部队,给大家带来了温暖。故可概括为:回到部队燃火。
26.本题考查语句的赏析能力。
分析修改稿的好处,需要先对比原稿,找出不同之处,再具体分析作用。
本句中修改稿添加了“双手捧起了它,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的内容。添加了无名战士双手的动作“捧”,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的刻画了无名战士对待党证严肃认真、小心翼翼的态度。“紧紧地握着手”和“直直地盯着”通过战士的动作和神情传达出他期望卢进勇把党证和火柴带给大部队的迫切心理。修改后的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感人。
2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读小说要关注环境和故事情节来感受人物形象。文中通过环境的烘托和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等方法以及侧面描写突出了人物性格。
第⑦段“只见有一位同志倚着树根半躺在那里,身子底下贮满了一汪浑浊的污水,”可知无名战士迫切需要火柴取暖,但他坚持把火柴留给部队,表现他的坚毅,无私。
第⑨段“他忽然睁开了眼,右手指着自己的左腋窝,急急地说:‘这……这里!’”第 段“他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第 段:“记住,这,这是,大家的!”那同志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通过无名战士数火柴的动作和语言描写,写出他在生命的最后一课想到的是大家,表现了他一心为党、舍己为人的精神。
第 段“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第 段“他用颤抖的手指打开了那个党证,把其余六根火柴一根根递到指导员的手里,同时,又以一种异样的声调在数着:‘一,二,三,四……’”卢进勇的表现衬托出他被无名战士忠诚为党的精神深深的感染了。
2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及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文章可知:本文主要讲述了红军过草地时,一个生命垂危的红军战士把党证和七根焦干的火柴交给战友,请他转交给党组织,自己壮烈牺牲的故事。表现了无名战士一心为党、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既有革命情谊,又闪烁着战士人性的光辉。选择哪个专辑都可以,围绕主要内容写出理由即可。
如:B.人性光辉。选文讲述了卢进勇在过草地途中遇到一位奄奄一息的无名战士,无名战士让他把仅有的七根火柴和党证交给党的故事。即使在环境如此恶劣的情况下,无名战士都没有舍得点燃一根火柴,而是把它们留给大部队,表现了无名战士舍己为人的人性光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