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02 17:2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中华民族四大传统节日
春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目录
春节
01
春节起源于早期人类的原始信仰与自然崇拜,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岁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
起源
在历史发展中,虽然使用的历法不同,而岁首节庆日期不同,但是其节庆框架以及许多民俗延承了下来。春节历史悠久,是集除旧布新、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历史演变
春节的起源和历史
贴红春联和年画
在春节前要贴春联、年画和门神等物品。春联一般是对仗工整的对联,表达对幸福生活的期望;年画则有吉祥的图案和祝福的文字。
放鞭炮
燃放鞭炮是春节最为盛行的习俗之一,据说能驱邪避祟,使家庭平安。
守岁
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等待新年的到来,这被称为“守岁”。在这个时刻,人们会进行各种娱乐活动,如打牌、看春晚等。
扫尘
春节前要进行大扫除,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等。这是为了辟邪除灾、辞旧迎新、迎祥纳福。
春节的传统习俗
春节的文化内涵
祈福和辟邪
春节的各种习俗都蕴含着祈福和辟邪的意义。人们通过祭祀祖先、贴春联、放鞭炮等方式来祈求新年的平安和幸福。
传承和发展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春节不断融入新的元素和内涵,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团圆和和谐
春节是全家团聚的节日,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和谐共处的价值观。无论人们身在何处,都会尽力回家与家人团聚。
03
02
01
现代社会中的春节庆祝方式
春晚
01
观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简称“春晚”)已成为现代人过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春晚汇聚了各种形式的表演艺术,为观众带来欢乐和祝福。
网络拜年
02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网络拜年。人们可以通过微信、QQ等社交媒体向亲朋好友发送祝福信息,表达新年的问候和祝福。
旅游度假
03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春节期间外出旅游度假。这不仅可以放松身心,还能欣赏到不同地区的风景和文化。
民俗活动
04
各地在春节期间会举办各种民俗活动,如舞龙舞狮、打年糕、做灯笼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节日氛围,还能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清明节
02
清明节起源于古代祖先信仰和祭祀活动,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
起源
清明节不仅是一个自然节气点,更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它弘扬了孝道亲情,唤醒了家族共同记忆,促进了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意义
清明节的起源和意义
扫墓祭祖
清明节最重要的传统活动之一是扫墓祭祖,人们会前往祖先墓地,献上供品、焚烧纸钱、添土等,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敬意。
踏青郊游
除了祭祖外,清明节还是踏青郊游的好时节。人们会结伴到郊外赏花、踏青、游玩,感受春天的气息。
清明节的传统活动
清明节与环保理念的结合
垃圾分类
在清明节扫墓祭祖过程中,人们也开始注重垃圾分类和环保处理。将废弃物分类投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绿色祭祀
近年来,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倡导绿色祭祀。例如,采用鲜花、植树等方式替代传统的焚烧纸钱等不环保行为。
北方地区
在北方一些地区,清明节有吃冷食的习惯,如凉粉、凉面等。同时还有一些地方会举行荡秋千、蹴鞠等传统体育活动。
南方地区
清明节在不同地区的特色习俗
南方地区的清明节习俗则更加多样化,如有的地方会举行龙舟比赛、放风筝等活动。同时,在饮食上也有独特的习俗,如吃青团、清明粿等美食。
01
02
端午节
03
端午节起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据《易经·乾卦》第五爻,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是“飞龙在天”吉祥日。
起源
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为了纪念屈原,后人将这一天定为端午节。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传说
端午节的起源和传说
粽子寓意
粽子寓意着丰收、团圆和安康。在端午节吃粽子,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也是对家人团聚、生活美满的祈愿。
粽子原料
粽子是用糯米、芦苇叶(或竹叶、荷叶等)、肉类(或豆类等)等食材制成的。
粽子制作
制作粽子的过程包括准备食材、浸泡糯米、清洗粽叶、包裹粽子、蒸煮等步骤。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粽子制作方法和口味。
端午节的传统食品——粽子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节目,这源于传说楚国人为了防止鱼吃掉屈原的身体,而划龙舟去驱赶江中的鱼。现在,赛龙舟已经成为了一项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端午节的文化活动和庆祝方式
挂艾草、吃粽子、饮雄黄酒
端午节还有挂艾草、吃粽子、饮雄黄酒等传统习俗。挂艾草可以驱蚊、驱魔、祛病的作用,吃粽子则是为了纪念屈原,饮雄黄酒则有驱邪避疫的寓意。
其他活动
除了以上几种主要活动外,端午节还有玩斗草、打马球、游百病等其他娱乐活动,这些活动都充满了文化内涵和趣味性。
端午节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和价值
文化传承
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庆祝端午节,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促进民族团结
端午节是一个全民性的节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都会共同庆祝,这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推动经济发展
端午节期间,各种庆祝活动和文化旅游活动丰富多彩,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同时,粽子的制作和销售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中秋节
04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和丰收。
起源
中秋节的习俗包括赏月、吃月饼、敬拜月神、燃放烟火等。此外,各地还有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习俗,如广东的舞火龙、香港的树中秋等。
习俗
中秋节的起源和习俗
月饼种类
月饼是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食品,有各种不同的口味和做法,如五仁月饼、豆沙月饼、冰皮月饼等。
月饼寓意
月饼寓意着团圆和美满,是中秋节期间亲朋好友间相互赠送的礼品,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寄托。
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月饼
中秋节与家庭团聚的文化意义
文化意义
中秋节家庭团聚的传统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注重亲情的文化传统,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团圆精神。
家庭团聚
中秋节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无论人们身在何处,都会尽力回家与家人团聚,共度佳节。
不同地区庆祝方式
中秋节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和活动。如南方地区常会举行舞龙舞狮、放河灯等传统活动,而北方地区则更注重家庭聚餐和赏月。
现代庆祝活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秋节的庆祝活动也越来越多样化。如一些城市会举办中秋晚会、赏月诗会等文化活动,让人们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度过佳节。同时,也有一些商业机构会推出各种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前来购物消费。
中秋节在不同地区的庆祝方式和活动
感谢观看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