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21.三黑和土地
影片中农民通过土地改革运动,农民们获得了土地,从而收获了深深的幸福感。曾经,农民们尽管辛勤耕作,但土地并不真正属于他们,这让他们始终难以摆脱生活的桎梏。然而,随着土地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民们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这一转变,无疑为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喜悦与满足。
三黑深爱着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当他真正拥有这片土地的时候,他不仅满怀喜悦,而且憧憬着未来通过辛勤的劳动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三黑和土地》,感受翻身做主人的农民对土地的情思。
情景导入
“三黑”是主人公,“土地”是三黑赖以生存的支柱。诗歌表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
《三黑和土地》
苏金伞(1906-1997),原名苏鹤田,河南睢县人,是中国五四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之一,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1946年,《大公报》介绍苏金伞时说,“他的诗讽刺深刻得体,当世无第二人”。因其浓郁的乡土诗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作为乡土诗人,他的诗作最大的特点是自然和清白,具有丰厚的思想内涵、鲜明的中原地域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以朴实自然、清新隽永的艺术风格,受到国内外读者的喜爱。著有诗集《地层厂》、《窗外》、《鹁鸪鸟》、《苏金伞诗选》、《苏金伞诗文集》等。
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河南省文联第一届主席,
作者简介
创作背景
苏金伞从小生长在农村,能深刻体会到农民对土地的挚爱,作为我国乡土诗派的代表人物,苏金伞晚年对乡土的回忆几乎处处皆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解放区进行的土地革命让劳动人民获得了宝贵的土地。本诗就再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获得土地后的喜悦心情。
土地改革运动
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彻底铲除封建剥削制度的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提出了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领导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占全国面积约三分之一的东北、华北等老解放区已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比而言,虽都为感于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
旱 天
雨 露
温 暖
顺 溜
松 散
舒 服
招 呼
hàn tiān
yǔ lù
wēn nuǎn
shùn liu
sūn sǎn
shū fú
zhāo hu
我会读
种 zhònɡ
zhǒnɡ
(1)去年落在地上一粒蒲公英种 子,到了春天悄悄地发芽了。
(2)爷爷种 的菜园里有油菜、豆角、黄瓜,绿油油长得可好了
发 fā
fà
(1)妹妹发 现了哥哥的小秘密,把它告诉妈妈了。(2)弟弟的头发 又黑又亮
多音字
(种地)(种菜)
(种子) (种族)
(zhǒnɡ)
(zhònɡ)
(发现)(发明)
(头发) (理发)
(fā)
(fà)
词语解释
旱天:干旱的天气。
温暖:天气温暖,使感到温暖、温存。
顺溜:有次序,不参差。
松散:(事物结构)不紧密;(精神)不集中。
舒服:身体或精神上感到轻松愉快。
招呼:用语言或动作表示问候;吩咐、告诉。
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介绍了主人公三黑和土地的故事,表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对重获土地的喜悦心情。
第一部分(第1-3节):运用比喻和夺张的手法。写了“农民一有了土地”之后那种极度喜悦的心情,恨不得尝尝土地的进味,甚至想变成一粒种子试试土地的温暖;
第二部分(第4-8节):写三黑把地耙得细致平整,想象起麦籽儿躺在里面的舒适,以及在地里苗壮成长的情景;
第三部分(第9-12节):写三黑听到荞麦地里蝈蝈儿的叫声,回忆起从前;
第四部分(第13-14节):表达了三黑对未来的展望;
第五部分(第15节):写三黑内心感到的幸福——“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
学习第一部分
自由朗读1-3小节:
说一说农民对土地有着什么样的感情?标出相关句子,说说你的看法。
两次出现的“一……就……”体现出了设呢?
将农民喻为旱日里的鹅,这个比喻深刻揭示了农民对土地的强烈渴望。
“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这一描述,更是传神地描绘出农民在获得土地后的季度喜悦的心情。
关联词,抓住将农民见到土地比作“旱天的鹅见到了水”的描写,体会农民对土地的渴望,感受有了土地的农民那种欢愉,那种兴奋,那种满足
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来展现农民得到土地的喜悦?
运用夸张的手法,展现出农民对土地炙热的感情,农民根本没有想过嫌弃泥土,每一块土都像是他们心中的宝,怎么爱它都不够,让我感受到了农民得到自己的土地之后无边的幸福。
两个“恨不得”和“尝”“躺”为我们塑造了怎样的农民形象?
两个"恨不得"与"尝"、"躺"两个动词,勾勒出一幅描绘早起晚睡、吃苦耐劳的农民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农民对土地的热爱与珍视,他们把土地视为与生命同等重要的存在。
“每一寸土”“每一块土疙瘩”“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耙得又平又顺溜,”三黑全身心投入于土地的耕耘与照料,倾注了全部的精力与心血。每一寸、每一个土块都不放过,一遍一遍的翻来覆去的耙
学习第二部分
面对热爱的土地,三黑是怎么做的?
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来展现农民得到土地的喜悦?
耙是一个农具,通常用于耕地或耙碎土壤。它通常由金属制成,形状类似于一个长柄的圆盘,上面有许多齿,用于将土壤耙平或耙碎。此外,“耙”还可以指代一种行为或过程,即用耙子将某物整理或梳理。在中文中,“耙”通常与农业和土地耕种相关。
第5小节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什么?
第6~8小节,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
把耙好的地比作妇女们刚梳的头,说明地耙得非常整齐、漂亮,三黑得有多么爱这块土地,竟把地耙得这么好。
分别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
第6小结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松散的地比作一张软床,可以看出地被翻得非常松软,这样才能种出好的庄稼。
第7、8小节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受到麦籽儿在土地上快乐成长的幸福,感受到了三黑用心耕作后的满足和幸福。
第7小节中说“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有哪些含义?
“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以前种的地都是地主家的,土地革命之后现在种的土地是自己的,也体现出三黑格外珍惜土地。
学习第三部分
自由读第9~12小节,三黑在地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看见荞麦开花,把白霎霎的荞麦花比作一片雪,这么美妙的比喻,可见三黑心中是多么喜悦!同时诗歌用“心里痒抓抓的好喜欢”这样质朴的语言写出三黑听到蝈蝈“吱吱吱”的叫声时心情的美好。
回忆中总是是幸福和美好吗?
不是,第11、12小节用三黑的回忆爹娘的埋怨和地主的痛骂和现在拥有自己的土地进行对比,让人感受到了农民拥有土地的幸福、自由和惬意。
第13-14小节中三黑对未来有什么憧憬?
“打算、把地浇得的肥肥的、买头小毛驴、打完场赶着送公粮”等展现出三黑有了土地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生活因为有了希望而变得更加美好。
学习第四部分
单击此处
添加标题内容
学习第五部分
默读第15小节,一句“翻身的人儿心真甜”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翻身的人儿心真甜”一句说出三黑有了土地、翻身做了主人之后喜悦的心情。
通过学习思想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
三黑渴望拥有土地,他愿意把整个生命投入土地,他把土地当成宝贝一样对待,想亲自品尝,想亲自钻进地里感受它的温度,土地让他对生活有了希望、有了美好的憧憬。
诗歌的题目是《三黑的土地》为什么开篇先写农民对待土地的态度,然后再写三黑?
三黑是众多农民的一位,所有农民都如同三黑一样,热爱土地,憧憬这美好的生活。
农人土地窄。
[唐]白居易《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况土地分张又百年。
[宋]无名氏《沁园春·道过江南》
名随土地贵,味逐水泉迁。
——《和门下殷侍郎新茶二十韵》徐铉
万里山河唐土地,千年魂魄晋英雄。
——《登夏州城楼》罗隐
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完成一段小诗歌。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