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认识比例尺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0-53页。
教学目标:
1.在设计名片、画镜框示意图等活动中,经历认识比例尺的过程。
2.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按自己确定的比例尺画示意图。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认识到有些问题可以借助比例尺来解决,发展初步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设计一张竖着的大头蛙的名片,一个长60厘米、宽45厘米的镜框或图片,准备几张横、竖不同的名片、两张作业纸。学生课前准备小画片。
教学方案:
通用教案
教学环节 教学预设
一、创设情境教师拿出几张名片,让学生说一说名片的作用,引出给大头蛙制作名片的事情。 师:谁知道老师拿的是什么?生:名片。师:对!谁来说说名片是干什么用的?学生可能会说到名片的一些用途,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教师给与肯定。师:为了方便联系和交流,不少人都给自己印制了名片,我们的书中的卡通朋友大头蛙也想请大家帮他设计一张名片。同学们,你们能行吗?生:行。
二、设计名片1.教师提出按“长4厘米、宽3厘米”给大头蛙设计名片的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对大头蛙头像画的是否形象不作过高要求) 师:好,我把大头蛙的要求告诉大家:他要求名片长4厘米、宽3厘米。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在作业纸上设计一下,看谁设计的名片最有特点。学生独立完成设计,教师巡视。特别关注有没有竖着的设计方案。
2.交流设计的名片(竖着的方案没有出现,教师可将课前设计好的参与交流)。 师:说说你是怎么画的?指名展示。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说画的方法。●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长3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如没有出现竖着的设计,教师可以把自己课前准备好的名片展示出来,参与交流。并选两个设计漂亮的贴在黑板上。
3.提出“议一议” 的问题,对学生设计的名片进行评价。使学生了解到两种设计方案都符合要求。 师:观察这两种形式的名片,说一说,这两种名片都符合大头蛙的要求吗? 为什么?生:我觉得符合要求,因为这两种设计都是长4厘米,宽3厘米。如果出现不同意见,可组织讨论,长方形的长和宽是怎样定义的。
4.教师介绍这个图就是按1:1画的。并在名片下面写出1:1。 师:像这样设计的名片,与要求尺寸一样,我们就说这样的图是按1:1画的,也就是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1厘米。在名片下面写出1:1。
三、画示意图1.教师谈话,出示长60厘米、宽45厘米的镜框,提出“在练习本上画一个长60厘米、宽45厘米镜框示意图”的问题,先讨论能不能按1:1画,再讨论怎样画在作业纸上,由在作业纸画不下引出按比例缩小后再画的方法。 师:刚才同学们帮大头蛙设计了名片,还知道了什么是按1:1画图。如果画一个长60厘米,宽45厘米的镜框示意图,你还能按1:1的比例画在纸上吗? 学生可能会有不同意见:(1)不能,我们的作业纸画不下。(2)能,可以画在一张大纸上。师:两种意见都对。现在,如果老师要求把示意图画在作业纸上,可以怎样画呢 生:我们可以把镜框的长和宽按比例缩小后,画在纸上。师:大家觉得他的意见可行吗?学生表示同意。
2.鼓励学生自己确定把长和宽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并试着画出镜框示意图。给学生充分的画图时间。 师:谁来说一说怎样缩小图的长和宽呢?生:我们把长和宽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再画。如果学生想不到,教师提示。师:我们可以把长和宽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再画。好,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试着画一画,画之前先想想把长和宽分别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学生试画,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画图的情况,有意识的了解哪些同学是用1:10的比例尺画图的。
3.指名交流、展示按1:10画出的示意图。说一说把长和宽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是怎样画的。 师:××同学,请你来展示一下你的作品,说一说你把长和宽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画出的示意图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生:我把镜框的长和宽分别缩小到原来的。画出的示意图按长6厘米,宽4.5厘米。师:还有谁也是这样画的?说说是怎样把长和宽缩小的。生:这幅图的长是60厘米,把长缩小到原来的,就是60除以10,等于6厘米。图的宽是45厘米,缩小到原来的,就是45除以10,等于4.5厘米。
4.变式提出“议一议”的问题,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介绍比例尺的含义。如,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长度10厘米,我们就说着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 师:同学们想一想刚才他提到把图画的长和宽分别缩小到原来的,那么,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多少厘米?生:把图的的长和宽分别缩小到原来的,用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长度的10厘米。师:同学们说的很好。把长和宽分别缩小到原来的,就是用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长度10厘米,也就是按1:10的比例画图的。师:这个1:10在数学上有一个名字,叫比例尺。板书:比例尺师:我们就说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在画完图后,要把比例尺标在图下。在标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要先写1,再写表示的长度。教师示范在图下标出比例尺1:10。
5.交流展示学生画的其他画法。如果把镜框的长和宽分别缩小到原来的的做法没有出现,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尝试完成。 师:谁还有其他的画法?生:我把长和宽分别缩小到原来的,按长4厘米,宽3厘米画的。教师贴出这幅示意图。师:这幅把长和宽缩小到原来的的图,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多少厘米,它的比例尺是多少?生: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15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5。教师在图下写出:比例尺1:15师:还有没有其他画法?关注全体。
6.让学生在自己画图的示意图上标出比例尺。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在自己画的图上标出比例尺, 同桌互相检查一下。学生标出比例尺,互相检查。注:如果把镜框的长和宽缩小到的做法没有出现,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提出画图要求。如:师:现在请同学们把镜框的长和宽分别缩小到原来的,画出示意图,并标出比例尺。学生做完后,交流。
7.让学生观察示意图和镜框,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师:请观察同学们画的示意图和镜框,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示意图比镜框小。它的大小不同,形状一样。比例尺是1:15的示意图比1:10的示意图小。学生说不出意见(2),教师参与交流。
四、尝试应用1.教师谈话提出“练一练”第1题的要求,让学生看书了解活动报告的内容,然后同桌合作完成。 师:刚才,我们通过画镜框示意图认识了比例尺,知道一些大的物品的表面可以利用比例尺表示出来。现在,请同桌合作,选择课桌面,凳子面或黑板面,画出它们的示意图,并填写活动报告。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53页,看一看“活动报告”中要填哪些内容。学生看书。师:有什么问题没有?学生如果没有问题,就开始活动。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学生试画,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然后全班交流、展示。
2.交流学生画示意图的过程,画出的示意图和活动报告。要给学生充分展示不同示意图的机会。 师:谁愿意把你们画的示意图和活动报告展示一下。给学生充分展示示意图和活动报告的机会,教师及时给与适当的点评。
五、课堂练习第2题,画一张小卡片扩大2倍后的示意图。供学有余力的选作。 师:同学们已经能把测量的数量按比例缩小来画出示意图。请同学们将自己带来的小画片拿出来。现在请你试着把小画片扩大2倍画出示意图。可以同桌合作完成。
提出第1题的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由于数学教科书封面的长和宽都不是整厘米,提示学生可以取整厘米,也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师:刚才,同学们合作完成了测量和制作示意图的活动,现在,请你自己量一量数学书封面的长和宽,再按自己确定的比例尺画出示意图来。能行吗?生:行!师:数学课本长和宽可以取整厘米,也可以用毫米作单位。学生做完后,全班交流。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