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勾股定理的应用—数学北师大版(2012)八年级上册随堂小练
1.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个问题:“今有池方一丈,葭(jiā)生其中,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几何.”(丈、尺是长度单位,1丈尺)其大意为有一个水池,水面是一个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在水池正中央有一根芦苇,它高出水面1尺.如果把这根芦苇拉向水池一边的中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池边的水面.水的深度是多少?则水深为( )
A.10尺 B.11尺 C.12尺 D.13尺
2.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记载这样一个问题,原文是:“今有立木,系索其末,委地三尺.引索却行,去本八尺而索尽.问索长几何 ”译文为;“现在有一根直立的木柱,用一根绳索绑住木柱的顶端,另一端自由下垂,则绳索比木柱多三尺;将绳索的另一端靠地拉直,此时距离木柱的底端八尺,问这条绳索的长度是多少 ”根据题意,求得绳索的长度是( )
A.尺 B.9尺 C.12尺 D.尺
3.勾股定理是人类数学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是用代数思想解决几何问题最重要的工具,也是数形结合的纽带之一.如图,踏板离地的垂直高度,将它往前推至C处时(即水平距离),踏板离地的垂直高度,它的绳索始终拉直,则绳索的长是( )
A. B. C. D.
4.国庆假期,小众与同学去玩探宝游戏,按照探宝图(如图),他们从门口A处出发先往东走,又往北走,遇到障碍后又往西走,再向北走后往东拐,仅走了,就找到了宝藏,则门口A到藏宝点B的直线距离是( )
A. B. C. D.
5.如图,已知树(垂直于地面)上的点B处(米)有两只松鼠,为抢到A处(点A,E在同一水平地面上,米)的坚果,一只松鼠沿到达点A处,另一只松鼠沿到达点A处.若两只松鼠经过的路程相等,则树的高为( )
A.6.5米 B.7.0米 C.7.5米 D.8米
6.如图,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度,他将升旗的绳子拉到旗杆底端,并在绳子上打了一个结,然后将绳子拉到离旗杆底端处,发现此时绳子底端距离打结处,则旗杆的高度为____________m.
7.如图,在离水面高度为8米的岸上,有人用绳子拉船靠岸,开始时绳子BC的长为17米,几分钟后船到达点D的位置,此时绳子CD的长为10米,则船向岸边移动了________米.
8.如图,将一架长梯斜靠在一竖直的墙上,梯子的顶端在墙的最高处,这时梯子的底端恰好落在地面上的点C处,如果将梯子顶端A沿墙下滑到点D处,那么梯子的底端C也外移到地面的点E处,如果,米,求墙的高度.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设水深为h尺,则芦苇长为尺,根据勾股定理,得,解得,所以水深为12尺,故选C.
2.答案:D
解析:设木柱长度为x尺,则绳索长度为尺,
根据题意可得:,
解得:.
,
故绳索长度为尺.
故选:D.
3.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
.
设的长为,则,
所以.
在直角中,,即,
解得:.
故选:B.
4.答案:D
解析:如图,过点B作,垂足为C,延长ND交AC于M.观察图形可知,.在中,,所以,即门口A到藏宝点B的直线距离是.
5.答案:C
解析:设BF为x m,则,
由题意知:,
两只松鼠所经过的路程相等,
,
,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
解得,
(m).
所以这棵树高7.5米.
故选:C.
6.答案:8
解析:设旗杆的高为x米,则绳子长为米,
由勾股定理得:,解得;
即旗杆的高度是8米;
故答案为:8.
7.答案:9
解析:在中,,米,米,,米,米,,米,米,即船向岸边移动了9米,故答案为9.
8.答案:墙高4米
解析:设米,米,米,
根据题意得,
,
,
解得,即(米),
即墙高4米.1.2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数学北师大版(2012)八年级上册随堂小练
1.下列各组数:
①12,16,20;
②13,5,12;
③2,2,3;
④7,24,25.
其中勾股数有( )
A.1组 B.2组 C.3组 D.4组
2.若中,,,的对边分别记为a,b,c,且满足,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是直角三角形,且为直角
B.是直角三角形,且为直角
C.是直角三角形,且为直角
D.不是直角三角形
3.甲、乙两艘客轮同时离开港口,航行的速度都是400m/min,甲客轮用15min到达A处,乙客轮用20min到达B处.若A、B两处的直线距离为10000m,甲客轮沿着北偏东30°的方向航行,则乙客轮的航行方向可能是( )
A.北偏西30°方向 B.南偏西30°方向 C.南偏东60°方向 D.南偏东30°方向
4.在中,已知,,,则的面积为( )
A.136 B.68 C.120 D.60
5.如图,在正方形网格内,A,B,C,D四点都在小方格的格点上,则( )
A. B. C. D.
6.5,12,m是一组勾股数,则_________.
7.如图所示的网格是正方形网格,则=_____°(点A,B,P是网格线交点).
8.如图,线段AB,BC,CD和BD都为,动点P从点A出发,沿以的速度运动到点D,动点Q从点D出发,沿以的速度运动到点A.若两点同时开始运动时,P,Q相距.试确定两点运动时,的形状.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①,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是勾股数;②,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是勾股数;③,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不是勾股数;④,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是勾股数.所以勾股数有①②④,共3组.故选C.
2.答案:A
解析:因为,所以,所以,所以是直角三角形,为直角.
3.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得甲客轮航行的路程为(m),乙客轮航行的路程为(m),,甲、乙两艘客轮的航行路线呈垂直关系,甲客轮沿着北偏东30°的方向航行,乙客轮的航行方向可能是南偏东60°方向或北偏西60°方向.故选C.
4.答案:D
解析:因为,,,所以,,所以,所以,所以的面积为.故选D.
5.答案:B
解析:如图,作点B关于AC的对称点,连接,,则.设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则,,,所以,,所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所以.故选B.
6.答案:13
解析:在直角三角形中,当12是最长边长时,,m的值不是整数,舍去;当m是最长边长时,,所以.
7.答案:45
解析:延长AP交格点于D,连接BD,
则,,
,
,
即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故答案为:45.
8.答案:两点运动时,是直角三角形
解析:运动时,动点P运动的路程为,
即点P运动到D点(点P与点D重合),动点Q运动的路程为,
即点Q在BA上,且.
在中,,,,
因为,
所以是直角三角形,且,
所以,
所以两点运动时,是直角三角形.1.1探索勾股定理—数学北师大版(2012)八年级上册随堂小练
1.如图,所有阴影部分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C、D的面积依次为4,6,18,则正方形B的面积为( )
A.8 B.9 C.10 D.12
2.美国数学家伽菲尔德在1876年提出了证明勾股定理的一种巧妙方法,如图,在直角梯形中,,,E是边上一点,且,.如果的面积为1,且,那么的面积为( )
A.1 B.2 C. D.5
3.在学习勾股定理时,甲同学用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构成如图所示的正方形;乙同学用边长分别为a,b的两个正方形和长为b,宽为a的两个长方形构成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甲、乙两位同学给出的构图方案,可以证明勾股定理的是( )
A.甲 B.乙 C.甲,乙都可以 D.甲,乙都不可以
4.如图,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片,两直角边,,现将折叠,使点B与A点重合,折痕为,则的长为( )
A. B. C. D.5 cm
5.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网格中,P为上任一点,的值为( )
A.6 B.8 C.10 D.12
6.《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数学著作之一,在“勾股”章中记载了一道“折竹抵地”问题:“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翻译成数学问题是:如图所示,中,,,,求的长,如果设,则可列方程为_____.
7.在中,,若,,则的长是______.
8.数学活动中,小明和同学动手拼图发现:两个边长分别为a、b、c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两条直角边都是c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如图所示的直角梯形.
(1)请你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这个图形的面积,你能发现a、b、c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呢?请证明你的发现.
(2)若这个直角梯形的上下底之差为,高为,请计算一下的面积.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如图,由勾股定理得正方形E的面积=正方形D的面积-正方形C的面积=正方形A的面积+正方形B的面积,则正方形B的面积为,故选A.
2.答案:C
解析:的面积为1,
,即,
,即,
,即,
的面积.
故选:C.
3.答案:A
解析:甲同学的的方案:
大正方形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
,
,
因此甲同学的的方案可以证明勾股定理;
乙同学的的方案:
大正方形的面积矩形的面积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
,
得不到,
故选:A.
4.答案:C
解析:由折叠可知,设,则有,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即为,
解得:;
故选C.
5.答案:D
解析:与是直角三角形,,,
,
,
,
故选D.
6.答案:
解析:,,
,
,,
,即,
则可列方程为,
故答案为:.
7.答案:17
解析:∵在中,,,,
∴,
即,
解得.
故答案为:17.
8.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解析:(1)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计算为:;
用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和计算为:,
,整理得;
(2)设上底长为x,则令下底长为,
高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