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单元数据处理达标测试-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一、选择题
1.霞霞想统计湛江市6月份的气温情况,既要知道每天的气温,又要反映气温变化的趋势,最好选用( )。
A.条形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统计表
2.下图是某本杂志的内容统计情况。这本杂志共208页,体育版约占( )页。
A.10 B.30 C.50 D.100
3.甲、乙两校男、女生人数的比例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校 乙校
A.甲校男生人数多于乙校男生人数 B.乙校男生人数多于甲校男生人数
C.甲、乙两校男生人数一样 D.以上都不对
4.下面是“百姓热线电话”一周内接到的热线电话情况统计图,其中关于交通问题的电话有40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关于建筑问题的电话个数和关于奇闻的一样多 B.关于环境保护问题的电话有70个
C.关于交通问题的电话个数是关于奇闻的75% D.投诉电话比关于环境保护问题的电话少40个
5.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胜利小学的“环保小卫士”对全校师生开展了以“垃圾分类,你我同行”为主题的问卷调查,他们将所有调查结果绘制成了统计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对垃圾分类知识“不了解”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B.对垃圾分类知识“非常了解”的人比“了解一些”的人数多。
C.若“不是很清楚”的人数有88人,则参加本次问卷总人数有400人。
D.如果再随机做一份问卷,某同学一定会回答“了解一些”。
6.四年二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节目类型 科普类 综艺类 动画类 体育类
数量/人 10 5 21 10
与统计结果表示的信息相一致的统计图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7.为了清楚地表示出育英小学男、女生各占全校人数的百分之几。应绘制( )统计图更合适。
8.六年级两个班的同学想比较哪个班的学生体重更重一些,采用两个班学生体重数据的( )进行比较更合适。
9.选用哪种统计图比较合适?
(1)李村今年在山上种果树,苹果树占总数的35%,桃树占总数的40%,山楂树占总数的15%,梨树占总数的10%。
用( )统计图统计比较合适。
(2)我国五座名山主峰海拔高度如下表所示。
山名 华山 黄山 泰山 庐山 峨嵋山
海拔/米 2154 1864.8 1524 1473.8 3099
用( )统计图统计比较合适。
(3)某市2021年每月的月平均气温如下表所示。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气温/℃ 2 6 13 20 24 28 35 38 25 19 10 5
用( )统计图统计比较合适。
10.下面是光明小学六(1)班同学参加社团活动情况统计图。六(1)班共成立了四个社团,每位同学只参加了一个社团,参加足球王子社团的有16人,是人数最多的,参加滑轮之星社团的占全班人数的25%,参加劳动最美社团的人数最少,其他人参加的是小小画家社团。
(1)请在图中合适的位置标明每个社团的名称。
(2)参加劳动最美社团的有2名同学,六(1)一共有( )名同学。
(3)参加滑轮之星社团的有( )名同学。
11.如图,这是一个果园各种果树种植棵数情况统计图。
(1)( )树的棵数最多。
(2)果园中有桃树50棵,这个果园一共种植( )棵。
(3)梨树的棵数比橘子树的棵数多( )棵。
12.下面是某学校购书情况统计图,其中童话书和文艺书共有480本。
(1)购买的故事书占购买图书总数的( )%;
(2)购买科技书( )本。
三、判断题
13.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趋势。( )
14.从条形统计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同总体之间的关系。( )
15.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
16.反映各部分所占比例大小的统计图是扇形统计图.( )
17.在扇形统计图中,有一个扇形的面积占整个圆面积的,这个扇形的圆心角是90°。( )
18.在扇形统计图中,扇形的圆心角越大,扇形表示的数量就越多。( )
四、解答题
19.某学校课程部为研究学生的课余活动情况,采取抽样的方法从阅读、运动、娱乐、其他四个方面调查了若干名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将调查的结果绘制了如下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在这次研究中,一共调查了( )名学生。
(2)请把条形图补充完整。
(3)若该校有1200名学生,试估计该校学生中喜欢阅读的大约有多少名?
20.近日某报社记者对中学生、大学生和上班族进行了一项关于“手机使用时长”的抽样调查,记者把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的统计图。
(1)结合以上两幅统计图中的数据,算一算接受了抽样调查的一共有多少人?
(2)先计算每天使用手机在5小时以上的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再把统计图(2)补充完整。
(3)长时间观看手机屏幕会使眼睛疲劳、干涩,引发视力下降,所以养成健康的手机使用习惯很重要。对此,你有什么好建议?(至少写出两条)
21.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更是一座城市的底蕴。新都区某学校于细微处着眼,于贴心处落地,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创文明城市志愿者服务”活动。其服务项目有“清洁卫生”、“文明宣传”、“平安交通”、“爱心行动”,每名参加志愿者服务的学生只参加其中一项。为了解各项目参与情况,该校随机调查了参加志愿者服务的部分学生,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根据以上统计图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随机调查的学生有多少人?并请画出条形统计图中关于平安交通人数的直条。
(2)已知该校共有1800名学生,若有80%的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该校参加“文明宣传”项目的学生人数有多少人?
22.六(1)班举行“我爱成都 我爱大运”知识竞赛,将成绩分为A、B、C、D四个等级,并制成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六(1)班共有( )人。
(2)把上面的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成绩为C等级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4)求成绩为A等级的人数比成绩为B等级的人数多百分之几,列式计算是( )。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C B D C C B
1.C
【分析】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显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除了显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地反应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统计表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数据,能够直观地展示大量数据,使复杂的数据变得清晰有序,让人一目了然地看出数据的分布和特征。
根据各种统计图、统计表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或统计表,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得:
霞霞想统计湛江市6月份的气温情况,既要知道每天的气温,又要反映气温变化的趋势,最好选用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C
2.B
【分析】由图可知,体育版和生活版一共占扇形的25%,其中体育版占的百分比明显大于生活版,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据此求出体育版和生活版的页数和,再用页数和除以2,体育版应该大于页数和的一半,结合选项即可解答。
【详解】208×25%=52(页)
52÷2=26(页)
结合选项中的数据可知,30页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D
【分析】左图,把甲校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甲校的男生人数占全校人数的51%;右图,把乙校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乙校的男生人数占全校人数的60%;由于题中没有给出甲校和乙校的具体总人数,所以这两个单位“1”的量是不确定的。只有当单位“1”的量相同,才能根据每个量占单位“1”的百分率来比较大小。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得:由于题中没有给出甲校和乙校的具体总人数,所以无法确定甲校男生的人数和乙校男生的人数谁多谁少。
故答案为:D
4.C
【分析】A.把“百姓热线电话”的总个数看作单位“1”,用单位“1”减去环境保护、交通、投诉、奇闻的电话个数占总个数的百分率,求出接到建筑电话的百分率;
B.用关于交通问题的电话除以交通问题的电话个数占总个数的百分率,求出电话的总个数,再用电话的总个数乘关于环境保护问题的电话占总数的百分率,求出关于环境保护问题的电话的个数;
C.用电话的总个数乘奇闻电话占总数的百分率,求出奇闻电话的个数;再用交通问题的电话个数除以奇闻的电话个数,求出关于交通问题的电话个数是关于奇闻的百分之几;
D.用电话的总个数乘投诉电话占总数的百分率,求出投诉电话的个数,用环境保护问题的电话减去投诉电话的个数即可解答。
【详解】A.1-35%-20%-15%-15%
=65%-20%-15%-15%
=45%-15%-15%
=30%-15%
=15%
关于建筑问题的电话个数和关于奇闻的一样多,选项说法正确;
B.40÷20%=200(个)
200×35%=70(个)
关于环境保护问题的电话有70个,选项说法正确;
C.200×15%=30(个)
40÷30×100%
≈1.33×100%
=133%
关于交通问题的电话个数是关于奇闻的133%,选项说法错误;
D.200×15%=30(个)
70-30=40(个)
投诉电话比关于环境保护问题的电话少40个,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5.C
【分析】A.把总人数看作单位“1”,用1减去“非常了解”、“了解一些”、“不是很清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就是“不了解”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B.观察统计图可知,“了解一些”占45%,“非常了解”占28%,比较两个百分比大小,即可解答;
C.把总人数看作单位“1”,“不是很清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2%,对应的是88人,求单位“1”,用88÷22%解答,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D.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几种情况:可能、不可能、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做出正确判断。
【详解】A.1-28%-45%-22%
=72%-45%-22%
=37%-22%
=15%
对垃圾分类知识“不了解”的人数占总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15%,应小于。原题干说法错误。
B.45%>28%,对垃圾分类知识“非常了解”的人比“了解一些”的人数少。原题干说法错误。
C.88÷22%=400(人)
以若“不是很清楚”的人数有88人,则参加本次问卷总人数有400人。原题干说法正确。
D.如果再随机做一份问卷,某同学不一定会回答“了解一些”。原题干说法错误。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胜利小学的“环保小卫士”对全校师生开展了以“垃圾分类,你我同行”为主题的问卷调查,他们将所有调查结果绘制成了统计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若“不是很清楚”的人数有88人,则参加本次问卷总人数有400人。
故答案为:C
6.B
【分析】统计表中的数据越大,那么条形统计图中条形的高度就越高;同学们最喜欢电视节目是动画类,即选项中的条形统计图第三个最高且高约是综艺类的4倍高;综艺类最少,即选项中的条形统计图第二个最低;科普类和体育类的人数相同,即选项中的条形统计图第一个和第四个一样高且约是综艺类的2倍高;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与统计结果表示的信息相一致的统计图是。
故答案为:B
7.扇形
【分析】(1)条形统计图特点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作用是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便于相互比较。
(2)折线统计图特点是用不同位置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扇形统计图特点是以一个圆的面积表示物体的总数量,以相应的扇形面积占整个圆面积的百分数表示各有关部分占总数量的百分数。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所选统计图需表明育英小学男生、女生的人数与全校总人数的占比关系,因此选择扇形统计图更合适。
【详解】为了清楚地表示出育英小学男、女生各占全校人数的百分之几,应绘制扇形统计图更合适。
8.平均数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特点:平均数可以反映出整体的情况。如果只比较个别同学的体重,可能会因为个体差异大而得出不准确的结果。据此解答。
【详解】六年级两个班的同学想比较哪个班的学生体重更重一些,采用两个班学生体重数据的平均数进行比较更合适。
9.(1)扇形
(2)条形
(3)折线
【分析】条形统计图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便于相互比较。
折线统计图特点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详解】(1)李村今年在山上种果树,苹果树占总数的35%,桃树占总数的40%,山楂树占总数的15%,梨树占总数的10%。
用扇形统计图统计比较合适。
(2)我国五座名山主峰海拔高度如下表所示。
山名 华山 黄山 泰山 庐山 峨嵋山
海拔/米 2154 1864.8 1524 1473.8 3099
用条形统计图统计比较合适。
(3)某市2021年每月的月平均气温如下表所示。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气温/℃ 2 6 13 20 24 28 35 38 25 19 10 5
用折线统计图统计比较合适。
10.(1)见详解
(2)40
(3)10
【分析】(1)参加足球王子社团的有16人,是人数最多的,应填在左边那一块扇形中;参加滑轮之星社团的占全班人数的25%,应填在右上角那块扇形中;参加劳动最美社团的人数最少应填在占5%的那块扇形中;其他人参加的是小小画家社团,填在右下角,据此在扇形统计图中合适的位置标明每个社团的名称即可。
(2)由(1)参加劳动最美社团的有2名同学占总人数的5%,用2除以5%,求出全班人数即可。
(3)用全班人数乘25%,求出参加滑轮之星社团的人数的即可。
【详解】(1)如图:
(2)(名)
所以六(1)一共有40名同学。
(3)(名)
所以参加滑轮之星社团的有10名同学。
【点睛】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11.(1)苹果
(2)200
(3)15
【分析】(1)比较各种果树的对应百分率,对应百分率最大的果树棵数最多;
(2)将果树总棵数看作单位“1”,桃树棵数÷对应百分率=总棵数,据此列式计算;
(3)总棵数×梨树和橘子树对应百分率的差=梨树比橘子树多的棵数,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1)42.5%>25%>20%>12.5%,苹果树的棵数最多。
(2)50÷25%=50÷0.25=200(棵)
这个果园一共种植200棵。
(3)200×(20%-12.5%)
=200×0.075
=15(棵)
梨树的棵数比橘子树的棵数多15棵。
12.(1)25
(2)420
【分析】把购买图书的总数看作单位“1”。
(1)根据减法的意义,用“1”分别减去童话书、文艺书、科技书占图书总数的百分比,即可求出故事书占图书总数的百分比。
(2)从扇形统计图中可知,童话书占16%,文艺书占24%,那么童话书和文艺书一共占图书总数的(16%+24%),单位“1”未知,用童话书与文艺书的本数之和除以(16%+24%),求出图书的总数;
已知科技书占总数的35%,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总数乘35%,即可求出科技书的本数。
【详解】(1)1-16%-24%-35%=25%
(2)图书的总数:
480÷(16%+24%)
=480÷(0.16+0.24)
=480÷0.4
=1200(本)
科技书的本数:
1200×35%
=1200×0.35
=420(本)
购买科技书420本。
13.×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判断即可。
【详解】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出数量的变化趋势,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14.×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15.×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得: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6.√
【解析】略
17.×
【分析】周角是360度,把周角的度数看成单位“1”,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求出周角的是多少度,然后与90度进行比较。据此判断。
【详解】360°×=60°
60°≠90°
因此,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解答关键是明确:周角是360度,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作答。
18.√
【分析】根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扇形占圆的面积表示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由此可知:在扇形统计图中,扇形的圆心角越大,扇形表示的数量就越多;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在扇形统计图中,扇形的圆心角越大,扇形表示的数量就越多。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19.(1)100
(2)见详解
(3)360名
【分析】(1)从两幅图中可知,喜欢运动的学生有20名,占参加调查的总人数的20%;把参加调查的学生总人数看作单位“1”,单位“1”未知,用喜欢运动的学生人数除以20%,即可求出总人数。
(2)从扇形统计图中可知,喜欢娱乐的学生人数占参加调查的学生总人数40%,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总人数乘40%,即可求出喜欢娱乐的学生人数;
再用参加调查的学生总人数减去喜欢阅读、运动、娱乐的学生人数,即是喜欢其他兴趣爱好的学生人数;据此把条形图补充完整。
(3)先用喜欢阅读的学生人数除以参加调查的学生总人数,求出喜欢阅读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若该校有1200名学生,求该校学生中喜欢阅读的学生人数,把该校学生总人数看作单位“1”,单位“1”已知,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解答。
【详解】(1)20÷20%
=20÷0.2
=100(名)
在这次研究中,一共调查了100名学生。
(2)喜欢娱乐的学生有:
100×40%
=100×0.4
=40(名)
喜欢其他兴趣爱好的学生有:
100-30-20-40=10(名)
如图:
(3)喜欢阅读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
30÷100×100%
=0.3×100%
=30%
若该校有1200名学生,喜欢阅读的学生有:
1200×30%
=1200×0.3
=360(名)
答:估计该校学生中喜欢阅读的大约有360名。
20.(1)2000人
(2)45%;图见详解
(3)①每天应该尽量少玩手机,减少手机屏幕辐射对视力的影响。
②每玩一小时手机需要放松眼部,并多做眼保健操。
【分析】(1)根据扇形统计图中1~3小时占调查总数的18%,根据条形统计图中使用手机1~3小时的人数时360人,已知部分求整体可运用百分数除法得出总人数;
(2)已知调查的总人数以及1小时以内、1~3小时、3~5小时的人数,运用减法可得到使用手机5小时以上的人数,并补全条形统计图,用使用手机5小时以上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再乘100%可计算得出答案。
(3)每天应该尽量少玩手机,减少手机屏幕辐射对视力的影响;每玩一小时手机需要放松眼部,并多做眼保健操。
【详解】(1)360÷18%=2000(人)。
答:接受了抽样调查的一共有2000人。
(2)已知调查的总人数以及1小时以内、1~3小时、3~5小时的人数分别为:2000人、40人、360人、700人,则每天使用手机在5小时以上的人数是:(人)
则每天使用手机在5小时以上的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
每天使用手机少于1小时的人数占比为:
答:每天使用手机在5小时以上的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5%。补全统计图如下:
(3)我的建议是:①每天应该尽量少玩手机,减少手机屏幕辐射对视力的影响。
②每玩一小时手机需要放松眼部,并多做眼保健操。
21.(1)300人;见详解
(2)576人
【分析】(1)从两幅统计图中可知,参加“清洁卫生”项目的学生人数有75人,占参加调查的学生人数的25%,把参加调查的学生人数看作单位“1”,单位“1”未知,根据百分数除法的意义求出参加调查的学生人数。
再用参加调查的学生人数减去参加“清洁卫生”、“文明宣传”、 “爱心行动”项目的学生人数,即可求出参加“平安交通”项目的学生人数,由此补全条形统计图。
(2)先用参加“文明宣传”项目的学生人数除以参加调查的学生人数,求出参加“文明宣传”项目的学生人数占参加调查的学生人数的百分比;
已知该校共有1800名学生,有80%的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把该校学生总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该校学生总人数乘80%,求出参加志愿者服务的学生人数,再乘参加“文明宣传”项目的学生人数占参加调查学生人数的百分比,即可求出参加该校“文明宣传”项目的学生人数。
【详解】(1)75÷25%
=75÷0.25
=300(人)
平安交通:300-75-120-60=45(人)
如下图:
答:本次随机调查的学生有300人。
(2)120÷300×100%
=0.4×100%
=40%
1800×80%×40%
=1800×0.8×0.4
=1440×0.4
=576(人)
答:该校参加“文明宣传”项目的学生人数有576人。
22.(1)40;
(2)见详解;
(3)40%
(4)(10-8)÷8×100%
【分析】(1)通过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成绩是A等级占了总人数的25%是10人,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用除法。
(2)从(1)中已经得出六(1)班的总人数是40人。则C等级的人数=总人数-A等级的人数-B等级的人数-D等级的人数。
(3)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百分之几,用这个数÷另外一个数×100%,即用C等级的人数÷六(1)班的总人数×100%。
(4)求一个数比另外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用(大数-小数)÷单位“1”×100%,即用(A等级的人数-B等级的人数)÷B等级的人数×100%。(10-8)÷8×100%=25%,即成绩为A等级的人数比成绩为B等级的人数多25%。
【详解】(1)10÷25%=10÷0.25=40(人)
答:六(1)班共有40人。
(2)40-10-8-6=16(人)
(3)16÷40×100%
=0.4×100%
=40%
答:成绩为C等级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40%。
(4)(10-8)÷8×100%
则列式计算是(10-8)÷8×10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