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
第五章 物态变化
(本试卷六个大题,24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第1—8题为单项选择题;第9、10题为多项选择题,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下列做法与物理原理对应正确的是( )
A.洒水降温——升华吸热 B.冰袋冷敷——汽化吸热
C.蒸汽熨烫——液化放热 D.干冰保鲜——凝固放热
2.对容器中的冰水混合物均匀加热,最初看到的现象是( )
A.混合物温度不变 B.混合物温度立刻升高 C.混合物温度立即降低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诗词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水凝固成冰的过程温度下降 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是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
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是气态的水蒸气
4.冬天的早晨,在卧室的窗户玻璃上常常会出现许多小水珠,下列涉及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小水珠附着在玻璃靠近室内一侧
B.此时透过玻璃看不见窗户外面的景物,是因为此时没有光透过玻璃
C.此时光透过玻璃不再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D.水珠是凝华形成的
5.“谷雨、白露、霜降、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气,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谷雨,雨生百谷;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B.白露,露凝而白;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霜降,薄霜铺地;霜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大雪,雪兆丰年;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6.冻雨是过冷雨滴降落过程中,遇到温度低于0℃的物体迅速冻结成冰的现象。关于该现象物态变化名称及吸、放热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凝华吸热 B.凝固吸热 C.凝固放热 D.凝华放热
7.国家速滑馆在冬奥会历史上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技术原理简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2经过压缩机时发生凝华
B.CO2经过冷凝器时发生熔化
C.CO2经过膨胀阀时发生升华
D.CO2经过蒸发器时发生汽化
8.地球表面70%以上是海洋,但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全部水资源的万分之一,提高节水意识是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表水放热,汽化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液化成小水滴
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凝华成小冰晶 D.小冰晶降落过程中,液化成雨水
9.(多选)古诗词中的济南风光美不胜收,下列描绘济南名胜古迹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赵孟頫《趵突泉诗》——“波涛声震大明湖”中的“震”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B.边贡《登千佛山寺》——“云近忽凝衣”中的“云”是汽化形成的大量水蒸气
C.元好问《济南杂诗》——“西城桥下见游鱼”中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D.苏轼《阳关曲》——“济南春好雪初晴”中描述“雪”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10.(多选)在保温杯中装适量0℃的水,从冰箱的冷冻室里取出一小块冻了很长时间的冰,放到保温杯中,设保温杯是绝热的。过一段时间,冰和水的温度相同。在这个过程中( )
A.冰的质量增大 B.水的质量增大 C.水的温度降低 D.冰的体积增大
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11.如图甲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示数为 。
12.修复断裂的冰雕作品时,只需要在冰雕的断面处喷洒一些水,当水 (填物态变化名称)后,就把断开的两部分冰雕“焊接”在一起了。
13.如图所示,秋季登山,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景象,“山上阳光普照,山下雾海茫茫”,让人顿生进入仙境的感觉.请问:“雾海”的形成是发生了 现象,太阳照射一段时间后,雾海就会消失,这是因为发生了 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4.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首款液体火箭“天龙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该运载火箭的燃料为液氧和煤基航空煤油,通常情况下氧是气态的,科技人员采用 和降低温度的方式使其液化;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与大气剧烈摩擦可能会导致金属外壳 (填物态变化名称)。
三、作图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5.某温度计的示数为22℃,请在图中画出对应的液柱位置。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16.质量和初温(等于室温)都相同的水和酒精放在相同的容器中,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给它们加热,请在如图的直角坐标中粗略画出水和酒精从室温开始到沸腾一段时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并分别用、表示.[已知c水=4.2×103J/(kg·℃),酒精的沸点为78℃,室温约为20℃]
17.小南同学用同一酒精灯加热,完成了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从冰箱里取出-40℃的冰,对其进行加热2min时有水山现,然后经过8min冰块完全消失,又经过10min水升温至100℃并沸腾,请在图中画出0~24min的冰和水的温度一时间图象。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第18题8分,第19题10分,第20题10分;共28分。)
18.在“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甲所示的图象。
(1)实验时,组装器材要遵从 (填“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原则;
(2)如图乙不直接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而是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 ;
(3)由图甲可知,海波的熔化过程(从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化)共经历了 min;
(4)结合图甲可知,该物质在当时的情况下温度为55℃时处于 态(填物质的状态)。
19.如图是“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将试管放入大烧杯的水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将试管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进行加热固体的好处是 。
(2)如图乙所示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B”或“C”)。
(3)该固体熔化的图像如图丙,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化过程用了 min,BC段该物质处于 态。
20.小明在做“探究水沸腾时的特点”实验:
(1)实验装置安装时应该自下而上、如图甲所示,操作错误的是: ;
(2)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并持续3min后停止读数;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①小明在第7min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应为 ℃。根据数据,我们可以知道当地此时的大气压强应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②小明观察到:沸腾前水中气泡的情形应为 图;
(3)实验中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丁中a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上方气压的增大,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
五、简答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21.秋天到了,小鹏随爸妈一起外出郊游,回来的路上下起了雨,小鹏发现车窗上总起雾,影响视野,于是催促爸爸开暖风,结果雾气更严重了,这时妈妈建议开冷风,不一会儿,车窗就变得清晰了。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该现象。
22.今年开春以来我国部分地区久旱少雨,饮用水源地水位急剧下降,甚至部分水库干涸见底,如图所示。
(1)请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水库水位下降的原因。
(2)面对如此严重旱情,更该唤起人们的节水意识,请写出两条生活中的节水措施。
六、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个小题,第23题8分,第24题8分;共16分。)
23.(8分)有一只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为5℃,在沸水中的读数为95℃。用这只温度计测一杯热水的温度时读数为32℃。则:
(1)这杯水的实际温度为多少℃?(4分)
(2)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关系为T=t+273,这杯水的热力学温度是多少开?(4分)
24.(8分)自制温度计的液柱随温度是均匀变化的。有一支未刻刻度的温度计,当把它的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液柱的长度为10cm;当把它的玻璃泡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液柱的长度为30cm。
(1)用该温度计进行测量,当温度每升高1℃时,液柱伸长多少厘米?(2分)
(2)若用这支温度计测得某物体的温度为23℃,则此时液柱的长度为多少厘米?(3分)
(3)若液柱的长度为20cm,则该处温度应标记为多少摄氏度?(3分)
试卷第1页,共3页
八年级上册 物理单元测试卷 第 1 页(共4页) 八年级上册 物理单元测试卷 第 1 页(共4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第1~8题为单项选择题;第9、10题为多项选择题,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A C C D B CD AD
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11. 2.30 39
12.凝固
13. 液化 汽化
14. 压缩体积 熔化
三、作图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5. 16. 17.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第18题8分,第19题10分,第20题10分;共28分。)
18.(1)从下到上
(2)使海波受热均匀
(3)3
(4)液
19.(1)固体受热均匀
(2)B
(3) 晶体 8 固液共存
20.(1)见解析
(2) 99 低于 乙
(3)b
【详解】(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图甲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是错误的。
五、简答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21.见解析
答:当开暖风时,车内温度进一步升高,车内 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增加,遇到冷的车窗 玻璃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更多,所以雾气更 严重。 当开冷风时,加快了车窗玻璃附近空气的流动速度,同时降低了车窗玻璃的温度, 使车窗玻璃附近的水蒸气不容易液化,并且已经液化形成的小水珠会汽化变成水蒸 气,所以车窗就变得清晰了。
22.(1)见解析
(2)见解析
【详解】(1)水库中的水不断吸热发生汽化(蒸发)变成水蒸气从而导致水位下降。
(2)节约用水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使用节水洁具、随手关闭水龙头、一水多用,例如淘米水浇花等。
六、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个小题,第23题8分,第24题8分;共16分。)
23.(1)30℃;(2)303开
解:(1)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等于
用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32℃时,液体的实际温度
(2)这杯水的热力学温度
T=t+273=30+273=303开
答:(1)这杯水的实际温度为30℃;
(2)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关系为T=t+273,这杯水的热力学温度是303开。
24.(1)0.2厘米;(2)14.6厘米;(3)50℃
解:(1)在冰水混合物中,即温度为0℃时,液柱的长度是10cm,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即温度为100℃时,液柱的长度是30cm,两者之间的液柱的长度为
30cm﹣10m=20cm
则用该温度计进行测量时,当温度每升高1℃时,液柱的伸长的长度为
(2)测得物体的温度为23℃时,则液柱的长度为
23×0.2cm+10cm=14.6cm
(3)若液柱的长度为20cm,则相对0℃的刻度上升了
20cm﹣10cm=10cm
则该处温度应标记为
答:(1)用该温度计进行测量,当温度每升高1℃时,液柱伸长0.2厘米;
(2)若用这支温度计测得某物体的温度为23℃,则此时液柱的长度为14.6厘米;
(3)若液柱的长度为20cm,则该处温度应标记为50℃。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 第1页,共2页 答案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