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3古诗词三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语文上册3古诗词三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02 22:3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选自统编版小学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中的第二首古诗。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写了诗人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
历史背景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作者在杭州任通判。这年六月二十七日,他游览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楼上喝酒,写下五首绝句。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其中古诗词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词这种体裁,语言精炼,所表达的情感却十分丰富,读起来还朗朗上口,深受大家的喜爱。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古诗。
作者简介
苏轼
北宋大文学家,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县人。他的散文、诗、词、书法、画等都有杰出成就,是古代的一个艺术全才。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他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楼醉书
望湖楼:又叫看经楼,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边。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 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来写一写雨吧。
真的很美
飘飘洒洒的雨丝使荷塘泛起了阵阵涟漪;
几只大青蛙蹲在荷叶上,
“呱呱”的叫声仿佛在倾吐着沐浴带来的欢悦;水中的鱼儿耐不住水中的闷热,
也跳出水面,
向我们绽放出笑容……
你瞧:它一会在荷叶上蹦来跳去,
使滴落的雨珠吓坏了荷叶下避雨的蜻蜓;
一会儿又在这啄啄那儿啄啄,
像是在寻找什么东西;
不一会,
又消失在雨雾中了。
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
板书设计
请简要描绘诗中所呈现的“西湖骤雨图”。
乌云骤聚,大雨突降
顷刻间又雨过天晴,水天一色。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