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Ⅲ学案(5)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希腊智学派和苏格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2.比较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点,认识其思想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共同点。比较苏格拉底与孔子的异同,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及共性。
重点: 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难点: 哲学观点较抽象、难懂;人文主义的内涵。
二、预习自学
三、合作探究
1.什么是智者学派?为什么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会出现智者学派?
2.智者学派是如何看待人和社会的?在当时来看,其思想主张为何具有进步作用?
4.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主张有哪些?你怎样看待他对人性本身的研究?
5.为什么说“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四、检测反馈 知识点1 “人是万物的尺度”
1.公元前5世纪,希腊学者研究重点从自然到“人”本身的主要原因是
A.希腊城邦开始形成 B.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
C.希腊社会矛盾尖锐 D.学者们对研究自然失去兴趣
2.某天,临上课时,同学甲说:“今天的风 ( http: / / www.21cnjy.com )真大,天气有点冷”。同学乙说:“今天的风凉爽,好天气”。他们的说法与谁的观点相类似
A.泰勒斯 B.普罗泰戈拉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3.智者学派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是 ①万物皆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 ②人是万物的尺度
③美德即知识 ④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4.智者运动是西文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智者学派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自然环境对雅典的影响 B.知识与美德的关系
C.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方向 D.人在社会中的作用
知识点2 “美德即知识”
5.希腊先哲中特别重视伦理道德的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普罗泰戈拉
★6.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关于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自己这一命题上 B.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无知是罪恶的根源
C.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D.他使哲学开始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7.苏格拉底是古代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知识渊博,擅长辩论,虽然他本人未曾有著作传世,但他的思想言行散见于学生的著述中,他的学生使他名垂青史。中国古代类似于苏格拉底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知识点3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8.在柏拉图的《理想图》中,负责保卫国家的是
A.富有的“贤哲” B.武士 C.农民 D.手工业者
9.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新”的含义是
A.开始关注人和人类社会 B.把讨论重点由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
C.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D.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0.我们称古代希腊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
A.希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 B.希腊涌现出众多的哲学大师
C.希腊先哲最早开始强调人的价值 D.希腊人最早开始研究自然哲学
★11.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怪兽。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被它吃掉。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 “人”。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一了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
A.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 B.尊重自然规律 C.强调人是世界的主宰 D.渴望征服自然
12.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 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实行人治或法制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希腊人认为自然界和人类都是神创造的,人的一切活动都是鬼使神差的结果。
材料二 希腊最早的哲学是自然科学。“哲学之父”泰勒斯认为,万物皆由水生成,复归于水。
材料三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四 苏格拉底生活时期,雅典世风日下,道德沦丧,苏格拉底提倡教化人民,改善人的灵魂,提出“美德就是知识”。
请回答:(1)对比材料一、二,说明智者学派的研究有何变化?
(2)据材料三简要归纳智者学派的基本主张。
(3)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的思想有何异同?
五、能力提升 14.★(综合运用)阅读下列材料: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认为,公元前8世纪至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3世纪在中国、印度、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他称之为“轴心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希腊,铁器的大规模使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在公元前800年以后。中国经考古发现的最早铁器属于公元前6世纪,但铸铁与锻铁基本同时出现,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也是空前的。约公元前800年以后,在希腊,人的地位从起初的单由出身来定,发展到由出身加财富来定,以至在某些邦里出身和财富都不再特别强调;在中国,由出身决定贵贱的情况也有了变化。在希腊,斯巴达、雅典等邦之间的争霸斗争十分激烈,各邦内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斗争也很尖锐;在中国,春秋时期曾有五霸的争雄,战国时期则有七雄的兼并,—也存在着复杂的矛盾与斗争。
材料二 泰勒斯推测万物皆源于水。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普罗泰格拉的名言是“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的名言就是:“认识你自己”。
材料三 孔子曾说,“未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人,焉能事鬼?”“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孟子提出“尺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荀子又提出“圣人不求知天”。
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该时期希腊和中国精神觉醒共同具有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当时古希腊思想家和中国思想家研究方向上的差异。
(3)结合上述内容,谈谈“轴心时代”在人类文化史上的影响。
六、学后反思
学案(5)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参考答案
学点1 ①民主政治 ②政治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③人和人类社会 ④普罗泰戈拉 ⑤人是万物的尺度 ⑥迷信 ⑦自由 ⑧制度、法律和道德 ⑨判断标准
学点2 ①道德 ②雅典社会 ③道德价值观 ④城邦制度 ⑤美德即知识 ⑥善
⑦无知 ⑧教育⑨精神觉醒 ⑩人
学点3 ①理想国 ②智慧品德 ③独立理性 ④理性主义⑤自然界 ⑥人类社会⑦人
四、检测反馈
1.B 〔解析〕希腊民主政治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到顶峰,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所以才有学者把研究对象从自然界转向人和人类社会。
2.B 〔解析〕他们的说法反映了人是客观事物好坏的判断标准,与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类似。
3.B 〔解析〕①是泰勒斯的观点,③是苏格拉底的观点,他们都不是智者学派。
4.D 〔解析〕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只有D项符合。
5.C 〔解析〕苏格拉底不满雅典社会道德沦丧的现象,提倡最高的知识是人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美德即知识”。
6.C 〔解析〕“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的名言,不是苏格拉底的。
7.A 〔解析〕本题要细读材料,从“知识渊博”、“ 本人未曾有著作传世”、“ 思想言行散见于学生的著述中”等判断与孔子类似。
8.B 〔解析〕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武士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负责生产,“贤人”统治国家。
9.C 〔解析〕注意强调的“新”应该是以前没有的,也是其成就最突出的。A、B是智者学派的贡献,D是亚里士多德的贡献。
10.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要注意人文精神的概念,古希腊先哲最早注意人,强调人的价值,因而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1.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这则谜语本身就是对人本身的思考,其谜底是“人”。反映了古希腊哲学思想对人的重视。
12.A 〔解析〕孟子以“性本善”为理论基础,要求统治者行仁政,用德来感化百姓;苏格拉底则认为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13.(1)由“神”到“人”,由自然到社会。
(2) 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作用和价值,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价值标准是由人制定的。
(3) 同:都重点研究人和社会,强调人都价值和作用。
异:苏格拉底更注重对人本身、特别是人对伦理道德的研究。
六、能力提升
14.(1)条件:铁器的使用促进了社会发展的新发展;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分裂割据,社会矛盾尖锐复杂。
(2)差异:古希腊重视对自然和人自身的研究;中国只重视对人的研究。
(3)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发展,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文化传统;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历史背景: (1)公元前5世纪,雅典①_________ _ 发展到顶峰。
(2)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②_____ ____,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身。
2.智者学派: (1)研究领域:以③_________________为探索主题。
(2)代表人物:④___________________
(3)主要观点:
1)强调人的价值,名言为“⑤__________________”;
2)反对⑥_______,强调⑦______;
3)一切⑧________________的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
4)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⑨_______。
人是万物的尺度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1.背景:
(1)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①_______;(2)②_________世风日下、
道德沦丧。
2.目的:
重建③_______________,挽救④__________。
3.观点:
(1)提出“⑤_________ _______”;
(2)⑥__ __是人的内在灵魂,人作恶是出于⑦___ _;
(3)⑧__ __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4.意义:是人类⑨_______的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⑩___ __”的学问。
美德即知识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柏拉图: (1)著作:①《__________》。
(2)主张:根据②___________而不是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3)评价:其想法有错误,但鼓励人们③__________思考,为④___________的发展了基础。
2.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博学的人,他关注⑤__ ____和⑥__________,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⑦____是最高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