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观 潮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自读提示
会 认 字
食盐
屹立
yì
昂首
áng
顿时
dùn
人声 鼎 沸
dǐng
横贯
guàn
浩浩荡荡
hào
山崩地裂
bēng
震动
zhèn
霎时
shà
余波
yú
fèi
yán
【浩浩荡荡】
【若隐若现】
【人声鼎沸】
【风号浪吼】
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一样。
课文里是讲大潮滚滚而来,水势很大的样子。
若,好像,仿佛。隐:藏起来,看不见。现,表露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见。本课指几座小山在云雾中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又看不清。
本课指远远看去,潮水像连着天地卷滚过来。形容声势大,来势猛。狂风在号叫,波浪在怒吼。形容风浪大,叫声响。
理解词语
会写字
潮
注意这些字的笔画顺序哟。
据
堤
阔
盼
滚
顿
堵
犹
崩
震
霎
余
渐
逐
观潮
书写指导:三部分都要窄、写紧凑,中间部分整体向上倾斜、下边十字比上边稍大。
潮
cháo
结构:左中右
音序:C 部首:氵
我会写
大堤
书写指导:左边是土不是扌,左上边日字窄小,下横要长,下边撇短捺要长。
堤
dī
结构:左右
音序:D 部首:土
我会写
宽阔
书写指导:门字要宽大,活字要小,舌字首撇要短、平,下边横稍长。
阔
kuò
结构:半包围
音序:K 部首:门
我会写
笼罩
书写指导:罒旁要扁、里边有两短竖,卓字上边一短横在竖右面,最下边的横要长。
罩
zhào
结构:上下
音序:Z 部首:罒
我会写
xx罩
盼着
书写指导:分字上边撇要低、捺要高一些、笔画不能相连,刀字折钩下边稍向左收。
盼
pàn
结构:左右
音序:P 部首:目
我会写
滚动
书写指导:笔画较多要写紧凑,右边中间的公字要扁,最后两笔撇短捺要长。
滚
gǔn
结构:左右
音序:G 部首:氵
我会写
逐渐
书写指导:三部分都要写窄、要紧凑,车字撇折的撇长折短、下横变为一提。
渐
jiàn
结构:左中右
音序:J 部首:氵
我会写
犹如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犭旁上撇与弯钩交叉、下边一撇在左边不交叉、稍长一些。
犹
yóu
结构:左右
音序:Y 部首:犭
我会写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
按时间顺序分别写了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盛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第2自然段)潮来之前,作者观潮的时间、地点及观潮人的心情。
第三段(第3、4自然段)潮来之时,作者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
第四段(第5自然段)潮过之后江面上的情景。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正像诗人苏轼所说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自古以来”这个短语强调了钱塘江大潮作为“天下奇观”的悠久历史和广泛认可。自古以来,人们就对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感到惊叹,并将其视为自然界的奇迹之一。这一称谓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之情,也反映了钱塘江大潮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潮 来 前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
第二自然段除了告诉观潮的时间和地点外,还交待了作者占据了观潮极好的位置。
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横卧”形象的写出了钱塘江的姿态和气势。
环境描写:对钱塘江及其周边环境的描写,如“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等,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为即将到来的大潮做了铺垫。
“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观潮人群的规模之大,反映了人们对钱塘江大潮的热爱和期待。
“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这句话通过描绘人们的动作和心态,展现了他们对大潮到来的急切和渴望。昂首东望,既是对江面的关注,也是对即将到来的壮观景象的期待。
潮来时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初闻闷雷: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了隆隆的响声,这声音被形容为“好像闷雷滚动”。这表明大潮即将来临,但此时还未能直接看到江面的变化,声音成为了先兆。
响声渐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隆隆的响声越来越大,预示着大潮正在逐渐逼近。这种声音的变化,不仅增强了现场的氛围,也让人们更加期待即将到来的壮观景象。
人声鼎沸:当有人告诉观潮的人群“潮来了”时,顿时人声鼎沸。这表明人们对大潮的到来充满了期待和激动,同时也反映了现场人群的密集和热闹。
再次沸腾:当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时,人群再次沸腾起来。这进一步证明了人们对大潮的关注和热情,也表明了大潮的壮丽景象已经初露端倪。
通过声音、人群反应和江面变化三个方面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钱塘江大潮初现时的情景。其中,声音的变化预示了大潮的逼近,人群的反应体现了人们对大潮的期待和热情,而江面的变化则直接展示了大潮的壮丽景象。整个描写过程紧凑而有序,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观潮现场,感受到了大潮的震撼和美丽。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这些动词和形容词生动地描述了白线在移动过程中的形态变化。从一条细长的线逐渐扩展成一片宽阔的水面,最终横贯整个江面,展现了大潮的广阔和不可阻挡之势。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浪潮比作千万匹白色战马,生动地描绘了浪潮奔腾而来的壮观景象。这种奔腾不息、勇往直前的气势,让人感受到了大潮的磅礴力量和不可抗拒的威力。
声音震撼:“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句话则通过声音的描述来衬托大潮的震撼力。山崩地裂般的声音,不仅响彻云霄,也让人仿佛感受到了大地的震颤和晃动。这种声音与视觉上的震撼相互呼应,共同营造出了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和惊心动魄。
潮 来 后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找找看,哪些词写“余波未息”?
这句话写潮头过后的余波。从余波“漫天卷地”和“风号浪吼”可以想象出潮头到来时大潮的气势是何等的巨大。
“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涌来”,这句话紧接上文,描述了大潮退去后,其余波仍然以强大的力量在江面上蔓延开来。这里的“漫天卷地”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余波覆盖范围之广、力量之大。余波的存在,使得江面在短时间内仍然保持着动荡不安的状态。
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想:成千上万的游人来到钱塘江观潮,他们看到了这伟大的钱塘江潮,会发出怎样的赞叹?
是啊,不论是谁,当看到了钱塘江潮的壮观景象后,无不发出赞叹。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潮来时的情景的呢?
远—近。
本文描写了作者观看钱塘江大潮的盛况,展现了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突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与壮观,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课文主旨
结构图示
观潮
盛赞钱塘潮
钱塘潮——天下奇观
潮来前
江面宽阔
薄雾笼罩
壮美宁静
潮来时
万马齐奔
山崩地裂
气势雄伟
潮去时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余波汹涌
二、解释加点的字。
观潮( ) 漫天卷地( )
天下奇观( ) 漫不经心( )
一、看拼音,写词语。
cháo shuǐ héng guàn yóu rú
( ) ( ) ( )
hào hào dàng dàng
( )
潮水
横贯
犹如
浩浩荡荡
看
景象或样子
到处都是;遍
不受约束;随便
课后作业
1、按一定顺序,写一个描写景物(或景观)的片断。
2、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
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感谢各位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