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一、预习自学
二、本课目标: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学习目标:①识记: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涵义及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的意义;掌握分析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成就与背景。
重点:“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难点:“一国两制”的构想的内涵和这一构想在香港和澳门问题上的运用。
三、疑难解析:1.(重点解读) “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979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 》,发出海峡两岸 的呼吁;邓小平访美讲话
1981年 叶剑英发表讲话,具体阐述了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
20世纪80年代 邓小平提出并全面阐述 构想
1984年 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这一构想,成为国策;中、 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87年 中、 正式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0年 台湾成立海峡两岸
1991年 大陆成立海峡两岸
1992年 达成 共识
年 月 日 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年 月 日 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2005年 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新党主席郁慕明先后来大陆访问
2.香港、澳门问题与台湾问题是一回事吗?
不是。香港、澳门问题是中国政府恢复行使主权,因为历史上港澳被外国侵占。
台湾是人民解放战争遗留问题,大陆与台湾的领土主权没有分离,本质上属于中国内政问题。
四、检测反馈 知识点1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 从1979年开始,祖国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有了重大发展,“重大发展”的含义是
A.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B.不再提统一台湾的问题
C.从武力统一到和平统一 D.呼吁尽快实现统一
2. “一国两制”的构想不适合解决的问题是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中国与邻国边界问题
知识点2 香港、澳门的回归
★3.“几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4.我国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占领的标志性事件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澳门回归祖国 D.香港回归祖国
200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访问美国。据此回答5-6题。
★5. 上述材料说明香港 A.具有完全的外事权 B.在国务院授权下享有一定的外事权
C.可以独立地处理某些涉外事务 D.可以独立地处理所有涉外事务
6. 上述材料与上题的答案共同说明香港 A.享有完全自治权 B.享有高度自治权
C.与大陆其他省市、自治区同样的权利 D.享有独立的司法权
知识点3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7. 台湾问题与香港问题最根本的不同是
A.台湾问题是现实问题,香港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
B.台湾问题是不同政党间的问题,香港问题是两国间的问题
C.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香港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
D.台湾问题上中美间的问题,香港问题是中英间的问题
8.如果有亲人在台湾,能当面相见、解除思念之苦的时间最早应是
A.1986年 B.1987年 C.1988年 D.1989年
★9. 对于台湾问题,正确的认识是 ①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战结束后,台湾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经归还中国 ②台湾问题的出现,是内战的结果 ③台湾问题的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④国际反华势力以及"台独"势力是目前妨碍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两个重要因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台湾作为特别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政区,可以拥有比香港、澳门更大的自主权,这主要是指 A.保留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B.中央政府不干涉台湾地方事务
C.外国资本不动 D.保留自己的军队
★11.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特别行政区的共同点是 ①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②都以国家统一为前提 ③都享有高度自治权,但不具有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 ④都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我国的深圳经济特区与港澳特别行政区相比,下列哪一项不是主要区别是
A.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B.社会制度不同 C.与中央的关系不同 D.各自的权限不同
13.“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造成诗人离愁别绪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A.“一国两制”制度的实行 B.台独势力 C.国共两党内战遗留问题 D.“冷战”格局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规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引自《邓小平文选》
⑴ 简述香港问题形成的过程。
⑵ 材料一中,邓小平指出香港问题的实质是什么?他对香港问题的基本态度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二 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如果中国在1997年…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邓小平
材料三 对英国来说,这(中英关于香港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谈判)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 —撒切尔夫人
材料四 1985年,中国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增加值在世界工业中的位次由1950年的第15位上升到第5位,仅次于美国、苏联、日本和联邦德国。 ——宋则行《世界经济史》
(3)依据材料二、三、四,结合所学,分析中国成功收回香港的条件。
15. 2005年4月至5月,国民党主席连战应中国共产党主席胡锦涛的邀请,率团到大陆访问。这是两党主席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第一次会见。
(1)20世纪国共两党的关系史上,有“分”也有“合”,请概括其基本过程,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合则利,分则伤的道理。(8分)
(2)你认为连战的“破冰之旅”对于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将会起到怎样的作用?(6分)
五、要旨默写
(1)①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②《 》。
(2)③ 世纪80年代初,④ 提出“⑤ ”
的伟大构想。它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有利条件:现代化建设的极大发展;提出①“ ”构想。
1982年,英首相访华,双方决定通过② 途径解决香港问题。
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了③《 》。
④ 年 月 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1999年⑤ 月 日,中葡两国政府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澳门的回归
香港回归
历程
澳门回归
(1)① 年元旦,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中央人民政府又倡议两岸直接实行② 、 、 。
(2)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终于被打破了。
(3)1990年,台湾成立③ 。同年,祖国大陆成立④ 。⑤“ ”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4)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⑥ 率“和平之旅”访问大陆。双方重申坚持⑦ ,反对⑧ ,主张⑨ ,促进了两岸关系的发展。
(5) 2008年12月15日,两岸“大三通”顺利实现。
祖国统一大业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