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2-13 11:3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预习自学
二、本课目标:课标要求:了解新中国建立初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学习目标:(1)识记:新中国初期外交方针的主要内容及其取得的主要成就。 (2)情感价值观:认识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它贯穿于新中国外交的各个领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重点: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的意义。
难点:建国初期复杂的国际环境对制定外交方针政策的影响。
三、疑难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建国初期“三大方针”的比较:
和平共处是指在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或在社会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相同的国家之间,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国家间的一切争端和分歧,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国家间和睦相处,密切合作,共同发展。
1)不同:⑴从内容上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 ( http: / / www.21cnjy.com )越了“三大方针”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因而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⑵从影响上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 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⑶从外交政策的发展水平上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者 。
2)联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主权国家一律平等为根本出发点,高度概括了国际关系首先是双边关系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五项原则的目标。
五项原则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和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是当今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为建立和发展崭新的国际关系,为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家政治新秩序和相互尊重主权、平等互利、发展民族经济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奠定了基础。
四、检测反馈 知识点1 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1.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外交工作面临的国际环境是
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严重削弱 ②社会主义形成一个世界体系
③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 ④帝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外交孤立政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不正确的是
A.另起炉灶 B.一边倒 C.一条线、一大片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3. 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走上独立自主的是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4.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外交实行了“一边倒”的政策,主要是
A.发展与邻国的关系 B.重点发展与亚洲国家的关系
C.重点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D.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5. 中苏建交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意义不包括
A.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发展 B.巩固中苏两国人民的团结
C.打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封锁 D.标志着公正团结的国际秩序的形成
6.毛泽东指出:“我们在国际上是属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这表明我国的外交方针之一是
  A.“两只拳头回击”     B.“一边倒”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知识点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7. 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是
①1953年我国首次提出 ②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准则
③它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 ④它是为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而提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 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内容包括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独立自主 ④互不干涉内政  ⑤平等互利  ⑥和平共处  ⑦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⑦  D.②④⑤⑥⑦
知识点3 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0. 由于中国代表团的努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在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上,主要解决了
A.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B.朝鲜和平问题 C.克什米尔和平问题 D.中东和平问题
11.推动亚非会议圆满成功的关键是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会议达成平等互惠的协议
C.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会议确定了联合反对殖民主义的目标
12.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亚非会议 ②日内瓦会议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④与苏联建交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
13. 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的代表,第一次与苏联、美国、英国、法国等国代表出席国际会议,这次国际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一次不结盟会议 D.日内瓦会议
14.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原则的主要背景是
A.亚非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B.亚非国家之间宗教信仰不同
C.一些亚非国家存在严重的边界冲突
D.一些国家的代表在会议中提出“反对共产主义”的问题
15.亚非会议能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它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 B.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推动
C.亚非各国间不存在矛盾和分歧 D.亚非各国有团结反帝反殖的共同愿望
16.新中国的成立,彻底摆脱了屈辱的外交。请结合所学回答以下问题:
(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是什么?
(2)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3)新中国初期在外交上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17. 1955年在万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召开了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1)指出材料中所说的与会各国的“异”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会各国的“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简述周恩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 “求同存异”方针的?这对会议起到了什么作用?
(3)简要说明万隆会议对当时的中国外交所起的作用。
五、要旨默写
步入世界舞台
1)参加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①    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2)参加万隆会议:讨论②   、③   、④    等问题。针对阴谋、分歧和矛盾,周恩来提出⑤   的方针,为会议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⑥    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加强了中国同⑦   国家的联系,会后,中国同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意义
1)它是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
2)它成为中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参与国际事务的基本准则,为开创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3)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决⑧     问题的基本准则
内容
⑤           、⑥   、互不干涉内政、⑦ 、和平共处
提出
为发展同③            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1953年底, 周恩来总理在接见④ 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背景
1)在建国后第一年里就同① 个国家建交,另有8个国家承认了新中国。
2)1950年2月,中苏签署《②    》,有利于打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和封锁政策
背景: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① 的严重对立和激烈斗争
基本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另起炉灶”:同② 一刀两断。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肃清和③ 。
3)“一边倒”:坚定地站在④ 一边,与其结成盟友。
内容
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