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2-13 11:3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一、预习自学
二、本课目标:课标要求:简述欧洲共同体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学习目标:①识记:欧洲共同体形成的过程;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国际地位提高的表现;不结盟运动兴起、表现和影响。 ②情感价值观: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不结盟运动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趋势。重点: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的振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难点:新兴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三、疑难解析 1.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对欧洲和国际关系有何重大影响?
①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 , 大大增强。
②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进一步加强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治上的联合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 的外交政策。③资本主义世界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④西欧由此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了 ,使世界朝 发展。
2.日本战后经济迅速恢复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内因:①政府进行大力改革,消除 ;②重视 ,引进先进科学技术;③制定合乎国情的 ;④适时提出经济发展的口号。“ ”“ ”。
外因:① ;② 、 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
四、检测反馈   知识点1 走向联合的欧洲
1.1967年,欧洲三团体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以下哪一组织不是组成欧洲共同体的团体
A.欧洲煤钢共同体B.欧洲经济共同体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2.二战后,法国和德国(联邦德国)由敌视转为和解。下列各项中,表明法德和解的最早的历史事件是   
A.北约组织的建立B.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C.原子能共同体的建立D.欧共体的建立
★3.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开始对外“用一个声音说话”,并制定了对亚非拉地区的共同政策,这表明  
A.欧共体成员国间资本流通更自由   B.欧共体成员国的对外政策完全相同
C.欧共体已成为国际经济格局中的一极 D.欧共体的政治联合进一步加强
4.1950年,法国外交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舒曼对法、德即将开展的合作说,今后“在法、德之间发生的战争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不再可能“。舒曼在此所说的合作主要是指
A. 矿业资源互补  B. 人力资源共享  C. 科学技术交流  D.消除贸易壁垒
★5.“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的话表明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出发点是
A.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B. 成员国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交流
C.密切西欧各国间的关系,维护欧洲安全   D.建立与美国平等的伙伴关系
知识点2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6. 二战后为日本发展现代经济奠定基础的措施是
  A.进一步废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B.美国的扶植
  C.加大投资和重视教育 D.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7.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对日本的外交政策所呈现出的趋势是
  A.控制-竞争-扶植 B.控制-扶植-竞争、合作
C.竞争-控制-扶植 D.扶植-竞争-控制、合作
8.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这一政策转变
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 B.促使美国承认美日平等伙伴关系
C.提高了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D.标志着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
9.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其根本原因是
A.美苏两极格局已经瓦解 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
C.日本已成为经济大国 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10.下列有关20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恢复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国的大力扶持 B.日本的社会改革C.朝鲜战争的影响 D.日本政治地位的提高
11.20世纪50-70年代,促进日本经济腾飞的客观有利条件是
A.废除了封建落后因素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重视教育   D.在朝鲜、越南战争中美国向日本大量订货
知识点3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2.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1955年亚非会议的召开 B.1956年南、埃、印三国首脑会议
C.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召开D.1973年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召开
1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主要是
A.把联合国变成了第三世界的政治舞台 B.使亚非拉国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C.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之朝多极化方向发展D.完全改变了超级大国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14. 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其根本原因是
  A.不断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合作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确立
  C.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D.美日对华关系的改变
★15.1961年,不结盟国家首脑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议宣言指出:“与会国家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惟一的办法。”可见,当时不结盟国家认为
  A.两极格局的“冷战”威胁了国际和平   B.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原则是“冷战”
  C.和平共处可以避免两极分化现象    D.核灾祸是人类面临的惟一灾祸
★16.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 B.不结盟运动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
17.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宣言指出:“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看来,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这句话中“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是
A.互相妥协 B. 互相竞争 C.互相合作 D.互相对峙
18.1961年,为寻求稳定和平的发展道路,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运动
A.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 B.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方向转化
C.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19.1951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条约,规定其最高机构为共同体的总体利益而行使职责,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其委员实行招聘制,由各国政府协商一致后任命。这表明,该共同体是
A.政府之间的合作 B.独立于政府的能源组织
C.企业之间的联合 D.独立于政府的经济组织
20.右表是世界银行1991年和1995年的发展报告提供的统计数字:
⑴美国、欧共体、日本的经济实力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⑵指出这种变化对三者之间的经济格局有何影响?
⑶这种变化在政治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五、要旨默写
1、原因: ⑴二战使西欧丧失了①________的优势地位。⑵在经济恢复和发展过程中,各国联系日益密切。
2、过程: ⑴②__年,③___________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④______。它使⑤___之间的矛盾化解。⑵后来相继建立⑥________和⑦_________。
⑶⑧___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成⑨_____。
3、影响:⑴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⑵开始摆脱⑩___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走向联合的欧洲
1、日本战后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的原因:⑴奠定基础:美国推动日本政府进行①___改革,以铲除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⑵美国的帮助:削减直至免除战争赔款,将拆迁的②____全部发还。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③__和④__。⑶朝鲜战争的刺激:美国和西方国家大量采购物资,为日本商品进入⑤____敞开大门。⑷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⑥___投资,重视⑦___。提出 “⑧_____”和“⑨_____”的口号。
2、经济发展的表现和影响:20世纪6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⑩___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促使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原因:⑴①二战后,____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获得独立。
⑵要求摆脱②___控制和维护自身独立。
2、形成过程: ⑴20世纪③__年代中期,不结盟运动兴起。
  ⑵1961年,第一次④_________会议召开,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3、内容:⑴奉行⑤____、⑥____的政策,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⑵70年代开始,把反对美苏的⑦___作为重要任务,将建立⑧__________作为行动纲领。
4、影响:标志着广大⑨_____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⑩______。
5、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与不结盟运动保持着良好的合作。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