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熔化与凝固(二) 同步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物理沪科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二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熔化与凝固(二) 同步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物理沪科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0-03 10:40:55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熔化与凝固(二)
1.我国最北端的黑龙江省漠河县冬季异常寒冷,气温一般在-40 ℃以下,对于这样的气温,你认为应该选用以下哪种温度计来测量(液态酒精、水银、煤油的凝固点分别是:-117 ℃、-39 ℃、-30 ℃) ( )
A.水银温度计 B.酒精温度计
C.煤油温度计 D.水银温度计或酒精温度计
2.为了使冬天路面上的积雪很快熔化,常会在积雪上洒盐水,这是因为 ( )
A.盐水使冰雪的熔点降低
B.盐水使冰雪的熔点升高
C.洒上盐水后,使冰雪变成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 ℃而使冰雪熔化
D.盐水使冰雪的温度升高到0 ℃而熔化
3. (2023·安徽中考)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纯铁柄勺从嘴受注”(如图)这样的记载。其中“铁化如水”描述的物态变化是 。
4.夏天在卖海鲜的摊位上,经常看到摊主将冰块放在海产品上面用于保鲜,这主要是因为冰有较低的温度和熔点,且冰在 (填一物态变化)过程中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5.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某些合金,是不同种金属经过 (填物态变化名称)再冷却后得到的。下面表格中的几种金属,难以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的是 。
金属 铁 铜 银 金 钨 铝
熔点t熔/℃ 1 525 1 083 962 1 064 3 410 660
沸点t沸/℃ 2 750 2 596 2 212 2 707 5 627 2 327
6.如图,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先将白糖熔化成糖浆,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石板上绘制各种美丽的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后,就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
7.如图是某液态物质放在室温下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 ℃,第13 min该物质处于 态,此时室温是 ℃。
8.(2024·福建中考)如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装置。
  
(1)按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装置,便于调整石棉网的高度,确保能用 进行加热,提高效率。
(2)取适量的海波装进试管中,将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并搅拌海波,其好处是使海波 。
(3)每隔1 min记录海波的温度,并将数据在坐标图中进行描点,如图乙。请根据描点作出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4)分析图像可得海波熔化时的温度特点: 。
9.(2023·自贡中考)在标准大气压下,把正在熔化的冰块拿到温度为0 ℃的房间里,冰块能不能继续熔化 为什么
10.小明和小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想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盐水结成的冰好 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在选择器材时,有量程分别为“-2~102 ℃”和“-20~102 ℃”的温度计,应选择量程为 的温度计,这样选择的原因是 。
(2)在测量过程中,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 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华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他们进行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表:
盐水的浓度(%)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
凝固点(℃) 0 -2 -4 -6 -8 -11 -15 -18 -17 -1.8 -1.4 0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 。
(3)你认为给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 (选填“冰”或“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
(4)实验后,他们联想到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原因是 。 第2课时 熔化与凝固(二)
1.我国最北端的黑龙江省漠河县冬季异常寒冷,气温一般在-40 ℃以下,对于这样的气温,你认为应该选用以下哪种温度计来测量(液态酒精、水银、煤油的凝固点分别是:-117 ℃、-39 ℃、-30 ℃) (B)
A.水银温度计 B.酒精温度计
C.煤油温度计 D.水银温度计或酒精温度计
2.为了使冬天路面上的积雪很快熔化,常会在积雪上洒盐水,这是因为 (A)
A.盐水使冰雪的熔点降低
B.盐水使冰雪的熔点升高
C.洒上盐水后,使冰雪变成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 ℃而使冰雪熔化
D.盐水使冰雪的温度升高到0 ℃而熔化
3. (2023·安徽中考)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纯铁柄勺从嘴受注”(如图)这样的记载。其中“铁化如水”描述的物态变化是 熔化 。
4.夏天在卖海鲜的摊位上,经常看到摊主将冰块放在海产品上面用于保鲜,这主要是因为冰有较低的温度和熔点,且冰在 熔化 (填一物态变化)过程中要 吸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5.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某些合金,是不同种金属经过 熔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再冷却后得到的。下面表格中的几种金属,难以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的是 钨 。
金属 铁 铜 银 金 钨 铝
熔点t熔/℃ 1 525 1 083 962 1 064 3 410 660
沸点t沸/℃ 2 750 2 596 2 212 2 707 5 627 2 327
6.如图,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先将白糖熔化成糖浆,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石板上绘制各种美丽的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 放出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后,就 凝固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
7.如图是某液态物质放在室温下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 48 ℃,第13 min该物质处于 固 态,此时室温是 24 ℃。
8.(2024·福建中考)如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装置。
  
(1)按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装置,便于调整石棉网的高度,确保能用 酒精灯外焰 进行加热,提高效率。
(2)取适量的海波装进试管中,将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并搅拌海波,其好处是使海波 受热均匀 。
(3)每隔1 min记录海波的温度,并将数据在坐标图中进行描点,如图乙。请根据描点作出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答:
(4)分析图像可得海波熔化时的温度特点: 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
9.(2023·自贡中考)在标准大气压下,把正在熔化的冰块拿到温度为0 ℃的房间里,冰块能不能继续熔化 为什么
答:不能。晶体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继续吸热。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块拿到0 ℃的房间里,虽然达到了熔点,但是冰与周围环境的温度都是0 ℃,所以没有温度差,不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冰不能吸热,所以冰不会熔化。
10.小明和小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想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盐水结成的冰好 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在选择器材时,有量程分别为“-2~102 ℃”和“-20~102 ℃”的温度计,应选择量程为 -20~102 ℃ 的温度计,这样选择的原因是 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低于-2 ℃ 。
(2)在测量过程中,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 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华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他们进行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表:
盐水的浓度(%)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
凝固点(℃) 0 -2 -4 -6 -8 -11 -15 -18 -17 -1.8 -1.4 0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 先降低后升高 。
(3)你认为给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 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 (选填“冰”或“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
(4)实验后,他们联想到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原因是 撒盐后冰雪的熔点低于0 ℃,便于冰雪熔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