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04 00:4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9课 北朝政治与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在历史演进中,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互相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始终把大一统看作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即使处于最孱弱的时期也没有分崩离析,靠的就是中华民族有着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进入新时代,党鲜明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对中华民族数千年发展历史作出的重大论断,是对历史大势和时代特征的深刻洞察。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的第19课,承上启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复杂的时期,本课主要学习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突出了政权分立状态中北方民族的交融,认识中华民族如同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逐渐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初次接触历史学科的学习,不懂得如何学习历史、理解历史,需要注意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与历史学习适应性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七年级的学生进入青少年期,身体机能逐步健全,但心理品质方面仍保留着幼稚性的特点,因此需要侧重于引发学生的探究愿望,增加趣味性。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分析】
课标:通过了解魏晋时期的政权更迭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唯物史观:学生学会以史实为依据,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民族迁徙、民族交流交往交融。 时空观念:了解游牧民族内迁、北方汉人南迁、孝文帝迁都的时空背景,通过对历史地图的观察了解,从时间和空间上挖掘历史事件发生的内在因素,揭示中华民族交错杂居格局的形成。 史料实证:学生通过对史料内容的分析,了解历史细节,还原历史真实,更真切的感受历史,进而尝试运用史料说明历史问题,学会依据可信史料对历史进行论述,并初步形成论从史出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历史解释:学生学会分析解读史料和对比史实,对史事进行推理和论证,从而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家国情怀:学生通过了解魏晋时期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认识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淝水之战、孝文帝改革、北方民族交融 教学难点 前秦在淝水之战中未能统一的原因、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视频 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从分裂到统一:淝水之战、北朝政权更替 (交流交往) 从改革到认同:北魏孝文帝改革 (认同) 从交往到交融:北方民族大交融 (交融) 从多元一体到休戚与共 (共同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来自哪个民族? 我们之中有的人来自汉族,有的人来自……等少数民族,但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华民族。 炎黄联盟构成了华夏族的主体,在千百年的民族交融中最终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让我们一起回到魏晋时期去探寻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 回忆中华民族起源于黄炎联盟 从自身的民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从分裂到统一:肥水之战、北朝政权更替 名词解释: 民族交融:各民族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在交往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接近、相互认同的过程。 1、淝水之战 西晋灭亡后,随着中原人口剧减,北方游牧民族加快了内迁的速度。内迁的各族人口比例不断提高,占据北方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关中地区甚至达到半数。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原地区的民族构成,民族分布格局也相应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内迁的少数民族在我国北方和西南地区先后建立了十六政权,史称“十六国”。期间,前秦逐渐强盛,一度统一北方,为统一中国,前秦君主苻坚挥师南下,企图灭亡东晋。淝水之战则是前秦向东晋发起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 阅读教材109-110页,完成表格 内容时间、地点目的对战双方经过(成于典故)结果特点影响
思考:苻坚拥有80万兵力,为什么不能统一全国? 北朝政权更替 前秦灭亡后,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混战的局面,直到439年北魏统一北方,才结束十六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 阅读教材111-112页,绘制出北方政权演变的示意图。 陈述:这一时期,分裂混战使北方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但是,由于相互征战、百姓流亡,各民族的界限逐渐被打破,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状态,各少数民族之间、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接触更加密切,各民族间得差异逐渐缩小。民族关系由交往、交流朝着交融的方向发展。 ——朱汉国《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历史》 回忆西晋的短暂统一和灭亡,理解北方政治格局和民族分布的变化。 阅读教材,完成表格,将基础知识落实在教材中。 阅读教材,归纳出原因 理解北方政权的更替以及隋朝的统一 认识民族分布格局的变化 通过地图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提炼教材信息的能力。 阅读教材,让学生学会提取关键信息,提升学生概括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从改革到认同:孝文帝改革 1、背景 阅读材料,分析改革的背景。 刘、石、苻……虽曰种类不同,然皆久居中国,其豪杰好恶之情,犹与中国不甚相异。独拓跋氏,则以真胡入主中原,纯用胡俗。 ——叶适《习学记言》序目 “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 ——《通典 边防典》 北魏建国至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以汉族人民为主体的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 ——《魏晋南北朝农民战争史料汇编》 陈述:以武力征伐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以征服者的身份,对被征服民族进行种族压迫,以巩固其统治,这是少数民族政权建立之初采取的民族政策。可见,少数民族政权在一定时期是对“汉人”和“汉文化”排斥的。 2、内容 第一:迁都洛阳 结合地图和材料,你认为孝文帝为何要迁都? 材料一: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 ——《悲平城》 材料二: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收《魏书》 第二:推行一系列汉化措施 阅读相关史料并结合教材,说说孝文帝推行了哪些汉化措施? 材料一 (孝文帝)“今欲断诸北语(鲜卑语),一从正音(汉语)…………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异深戒,如此渐习,风化可新。” ——魏收《魏书》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孝文帝择中原大姓(汉族贵族)子女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娶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 ——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 3、影响 读材料分析影响 材料:一大批胡族社会发展达到与中原汉族相一致,在经济文化和民族习俗上都消除了差异,经过互相杂居通婚,在血统上也与汉族凝为一体,使汉族共同体有了新的发展壮大。——冯君实《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民族融合》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陈述:孝文帝是中国历史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孝文帝以粗狂强悍的性格、进取开明的思想、坚毅的决心、果敢的政治魄力和勇于开拓的精神,抛弃狭隘的民族偏见,坚决主动实行改革,对北方经济发展、政治安定、民族交融、社会进步作出重要贡献。孝文帝改革以法令的形式肯定了数百年来少数民族封建化的累累硕果,对中华民族后来的发展进程影响深远。 解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理解北魏虽统一北方,但对汉人、汉文化是排斥的 。 通过图文材料,回答问题,理解孝文帝迁都的原因。 阅读图文史料和教材,归纳汉化的具体措施。 阅读史料,分析改革的影响。认识鲜卑族不断汉化,这是对汉文化的认同,理解孝文帝改革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掌握必备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客观理性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图文材料,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解读史料的能力。 掌握必备基础知识, 通过图文史料和教材,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三、从交往到交融:北方地区民族交融 陈述:魏晋时期是我国境内各民族大迁徙、大动荡、大交融的时代。其间,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政权林立,更替频繁,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广大百姓为躲避战乱颠沛流离。但正是这种局势造成了各民族之间的辗转流动,因此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频繁交往和彼此感情的沟通日益加深,从而促进了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民族交融。 观看视频,并结合教材整理出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表现 生活生产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民族心理
总体表现: 2、意义 这一民族大融合,固然经历了长期的痛苦历程,但是由于汉族接受了新的成分,因此在经济上、文化上,不但没有衰落,而且比之以前更加兴盛起来。中国历史上空前强盛的隋唐封建国家,就是在这种民族大交融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 ——王仲荤《魏晋南北朝史》 理解分裂、战乱促进民族交流、交往、交融 观看视频并结合教材整理出民族交融的表现。 通过对史料的阅读,理解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掌握必备基础知识, 通过讲述和观看视频,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四、从多元一体到休戚与共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一体。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古有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土尔扈特部东归,今有 多民族共同抗击疫情、布依族“时尚绣娘”李利积极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哈尔滨与广西跨越千里的双向奔赴,无处不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千百年的交融形成了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血脉相连、休戚与共的中华大家庭,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共同的奋斗历程铸就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所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路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理解千百年的民族交融最终形成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 理解从古至今,多民族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共同的奋斗历程,铸成血脉相连、休戚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让学生认识到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共同的奋斗历程,铸成血脉相连、休戚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情感升华,点明主题。
课堂小结 魏晋时期是我国境内各民族大迁徙、大动荡、大交融的时代。无论是分裂中的碰撞、改革中的认同还是北方地区的民族大交融,无不体现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无不体现中华民族的形成是在千百年的民族交融中最终形成多元一体、休戚与共的格局。 我们有着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共同的奋斗历程,有着相连的血脉、休戚与共的中华大家庭,定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跟随教师的总结,再次梳理本课线索,整体感知魏晋时期的民族交融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总结全课,理清脉络,加深学生认识,树立正确的民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