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鸦片战争
一、预习自学
二、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两次鸦片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争的经过、《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运用不平等条约的具体内容,归纳外国列强侵华的阶段特点,
(2)情感价值观:东西方发展的差异,带来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列强疯狂的对华侵略,中国不仅失去了独立发展的环境,反而逐步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说明落后就要挨打。
重点: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 难点:鸦片战争的影响
三、疑难解析:如何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1)继续:①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②战争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③战争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2)扩大:从战争进程来看:①侵略力量扩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鸦片战争中侵略军只有英国;第二次则是英法联合出兵。 ②侵略时间延长:鸦片战争两年多,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持续了四年之久。
③侵略区域扩大:鸦片战争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扩大到沿海各省,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并一直侵入中国心脏地区——京津。
从战争危害和影响来看:①开放口岸和割地增多。鸦片战争开5口,割让香港岛;第二次鸦片战争开11口,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②中国主权遭到更多破坏。鸦片战争中国领土、领海、司法、关税等主权被破坏;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中国内河航运权丧失等,使中国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外国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四、检测反馈:基础巩固
知识点1 鸦片战争
★1. 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说:“英国大炮破坏了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上国与地上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离曾经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触到新鲜空气必须要解体一样。”这段话表明了这场战争
①打破了清朝的闭关锁国状态 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旧制度的解体
③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过渡 ④是一场反封建的战争
A.①②③ B. ①③ C.①②④ D. ②③④
2.“竹枪一杆,打的妻离子散,未闻 ( http: / / www.21cnjy.com )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在有关该现象的战争结束后,西方列强逼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为帝国主义间接统治
B.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半封建的
C.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
D.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4.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5.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主要表现在
A.中国不能单独决定关税税率 B.英国有权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
C.中国海关须由外国人管理 D.中国关税必须保持低税率
★6.以下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中英部分武器装备数据对比,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中国 英国
步枪 射程100米,射速每分钟1-2发 射程200米,射速每分钟3-4发
火炮 泥模制造、炮管杂质多、气孔气泡多 铁模制造、镗订切削、膛壁光滑
火药 硝量过高、杂技过高、颗粒粗糙 标准火药配方
A.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距 B.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差距
C.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 D.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距
7.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A.垄断贸易的要求 B.商品输出的要求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资本输出的要求
知识点2 第二次鸦片战争
8.1861年,维克多·雨 ( http: / / www.21cnjy.com )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八国联军 D.英法联军
9.下列条约中,均有割地、赔款、开埠通商条款的是
①《南京条约》②《天津条约》③《北京条约》④《黄埔条约》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10.两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开始于侵略者对广东沿海的进攻 B.侵略者的目的是为了占据中国市场
C.推进到清朝的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D.侵略者以武力挫败了清政府的抵抗
11.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试用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12分)
附: 鸦片战争前中英实力的对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
12.用史实说明,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五、要旨默写
背景:根本原因:①
直接原因:② 遭拒绝。
2、过程:⑴1856年,英军进攻①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⑵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签订《② 》。
A允许外国公使进驻③ ,增开沿海沿江10处为通商口岸。
B赔偿英法两国巨额白银。 C允许外国人到内地④ 、 、 。
D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⑤ 自由通航。
⑶1860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⑥ 》。战争结束。
⑴承认⑦ 有效。⑵增开⑧ 为商埠。
⑶割⑨ 给英国。⑷对英法赔偿各增至⑩ 两白银。
3、影响:⑴中国丧失了① ,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
⑵清政府开始被② ,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中国③ 的程度加深了。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1.背景:⑴根本原因:① ;
(2)导火线:②
2、过程:⑴ = 3 \* GB3 ③ 年6月,英国军舰侵入广东海面,鸦片战争爆发。
⑵ 1842年8月,签订了④《 》,战争结束。
3、《南京条约》内容:⑴割① 给英国;⑵赔款② 银元。
⑶开放③ 、 、 、 、 五处为通商口岸。
⑷收取英商④ ,由双方商定。
1843年中英签订《⑤ 》《⑥ 》,攫取⑦ 、
、 。
1844年,美法逼签《⑧ 》《⑨ 》
4、影响:中国大门被打开,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开始沦为⑩ 。
鸦片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