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汉武帝刘彻
(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在位79年
西汉第七位皇帝
杰出的政治家、军师家、诗人
十六岁登基,文治武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范围,首开丝绸之路。
后人以其国号为名,即“汉族”。
30岁
推恩令
16岁
登基称帝
22岁
亲政有为
23岁
察举征辟
尊崇儒术
38岁
算缗
39岁
铸五铢钱
告缗
42岁
均输法
47岁
平准法
盐铁官营
BC134
BC127
BC119
BC118
BC115
BC110
BC141
BC135
北击匈奴
24岁马邑之围
38岁漠北之战
——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人物扫描
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武帝:“外攘狄夷,内修法度。”
汉武帝为什么这么忙?
——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24-38岁北击匈奴
23岁察举制
尊崇儒术
30岁
推恩令
38岁算缗
39岁告缗
铸五铢钱
42岁均输法
47岁平准法
盐铁官营
(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
武帝以大有为之君,处大有为之世,年少气锐,求欲革文景以来恭俭苟简之风。
——钱穆《秦汉史》
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无为而治”阻碍政令实行
富商大贾控制国家命脉
匈奴侵扰
诸侯王势力强大
22岁亲政
武帝刚登基时,
面临什么局面?
要
想
成
为
首
先
要
有
为
之
君
有
盟
友
文学复兴
——要人 人 人!!!
47岁平准法
盐铁官营
22岁亲政
30岁
推恩令
38岁算缗
39岁告缗
铸五铢钱
42岁均输法
24-38岁北击匈奴
目的
儒家经典五经为教材
儒士为官
统一
思想
焚书坑儒
汉
武
帝
秦始皇
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激化社会矛盾。
试对比两种措施的异同
太学讲经图
兴办太学
23岁察举制
尊崇儒术
想要
大展
就得解决
拳脚
内部问题
武帝之政治
——要稳 稳 稳!!!
23岁察举制
尊崇儒术
38岁算缗
39岁告缗
铸五铢钱
42岁均输法
47岁平准法
盐铁官营
24-38岁北击匈奴
22岁亲政
任务三:诸侯势大→
削弱诸侯
秦:郡县制
西周:分封制
郡国并行制
亡
亡
汉景帝时期
30岁
推恩令
22岁亲政
38岁算缗
39岁告缗
铸五铢钱
42岁均输法
47岁平准法
盐铁官营
24-38岁北击匈奴
23岁察举制
尊崇儒术
诸侯势大→
削弱诸侯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推恩令
王国
王国
侯国
侯国
侯国
侯国
侯国
侯国
侯国
王国
独立的大王国
王国变小
侯国归郡、郡属中央
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局面。
30岁
推恩令
22岁亲政
38岁算缗
39岁告缗
铸五铢钱
42岁均输法
47岁平准法
盐铁官营
24-38岁北击匈奴
23岁察举制
尊崇儒术
任务四: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打击豪强
刺史是古代的一种官职。所谓的“刺”,为“检核间事”之意,而刺史便是中央派遣到地方进行监督检核的专员。
设13州刺史:
打击了地方官吏和豪强的违法贪腐行为,缓和了社会矛盾,为汉武帝的西汉盛世做出了巨大贡献。
“还要给朕搬家”
迁徙政策
30岁
推恩令
犯我强汉者
虽远必诛
该解决历
史遗留问题
题
了
武帝之武功
——要定 定 定!!!
22岁亲政
38岁算缗
39岁告缗
铸五铢钱
42岁均输法
47岁平准法
盐铁官营
23岁察举制
尊崇儒术
30岁
推恩令
任务五:匈奴袭扰→
北击匈奴
汉初与匈奴作战,屡败。
于是进行和亲。
武帝以雄主,乘汉七十年之厚积,其拓边以耀德之心,盖自初即为已有之。
——钱穆《秦汉史》
汉与匈奴接壤辽阔,匈奴飘忽无定居,乘我秋冬农嫁毕收,入塞侵略,中国敝与防御。
——钱穆《秦汉史》
西汉初年疆域图
公元前133年,中央集权大大加强,国家经济实力空前雄厚,汉武帝对匈奴进行反击,失败。但揭开了西汉对匈奴的大规模战争序幕。
其中有三次大规模战役。
24-38岁北击匈奴
“斥候望烽燧不得卧,将吏被介胄而睡。”
——贾谊
22岁亲政
38岁算缗
39岁告缗
铸五铢钱
42岁
均输法
47岁平准法
盐铁官营
23岁察举制
尊崇儒术
30岁
推恩令
匈奴袭扰→
北击匈奴
西汉初年疆域图
①河南、漠南之战(30岁)
卫青完全收复河南,解除匈奴对长安的威胁。
②河西之战(36岁)
霍去病率兵夺取河西走廊
24-38岁北击匈奴
22岁亲政
38岁算缗
39岁告缗
铸五铢钱
42岁
均输法
47岁平准法
盐铁官营
23岁察举制
尊崇儒术
30岁
推恩令
匈奴袭扰→
北击匈奴
西汉鼎盛时期疆域图
结果: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
——《汉书》卷九四《匈奴传》
③漠北之战(38岁)
卫青、霍去病进击漠北,大败匈奴单于
影响:解除了匈奴对北部边境的威胁,巩固了西北边疆。
24-38岁北击匈奴
22岁亲政
38岁算缗
39岁告缗
铸五铢钱
42岁
均输法
47岁平准法
盐铁官营
23岁察举制
尊崇儒术
30岁
推恩令
匈奴袭扰→
北击匈奴
卫青,西汉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一生七次出击匈奴,收取河南地,为汉武帝时期汉朝在汉匈战争中所取得的胜利做出巨大的贡献。
霍去病,十九岁时带兵直取祁连山,占领河西走廊,使丝绸之路得以开辟。二十一岁时,与卫青率军直取漠北,封狼居胥。
叔侄
24-38岁北击匈奴
国库空虚
咋办
打仗结束
武帝之财政
——要钱 钱 钱!!!
22岁亲政
38岁算缗
42岁
均输法
47岁平准法
盐铁官营
24-38岁北击匈奴
23岁察举制
尊崇儒术
30岁
推恩令
任务六:巨富无德→
经济改革
为了打击富商大贾、高利贷者的经济势力,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汉武帝于元狩四年(前119年),颁布了算缗给、告缗令。向高利贷、大商人征收财产税。......隐瞒不报或自报不实者,并罚戍边一年,告发者奖给被没收财产一半。
——朱绍候《中国古代史》
大背景:武帝内兴礼乐,外勤征伐,费用浩繁。举高、惠、文、景七十余载之积蓄,一朝尽罄,遂成汉室第一次之衰象。
——钱穆《秦汉史》
“没钱了”
原因
目的
告缗
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氐(抵)破
39岁告缗
铸五铢钱
22岁亲政
38岁算缗
42岁
均输法
47岁平准法
盐铁官营
24-38岁北击匈奴
23岁察举制
尊崇儒术
30岁
推恩令
问题1:汉初,货币由郡国铸造,也允许民间私铸。这样,不仅造成币制十分混乱,也给富商大贾以从中渔利的机会,许多诸侯国因铸币而助长其势力膨胀。
——林剑鸣《秦汉史》
大背景:武帝内兴礼乐,外勤征伐,费用浩繁。举高、惠、文、景七十余载之积蓄,一朝尽罄,遂成汉室第一次之衰象。
——钱穆《秦汉史》
巨富无德→
经济改革
改五铢钱
铸币权收归中央(五铢钱)
汉代五铢钱是历史上使用最久的钱币
为什么要币制?
39岁告缗
铸五铢钱
22岁亲政
38岁算缗
39岁告缗
铸五铢钱
47岁平准法
盐铁官营
24-38岁北击匈奴
23岁察举制
尊崇儒术
30岁
推恩令
巨富无德→
经济改革
问题2:弘羊以诸官各自市相孕,物以故腾跃,而天下赋输或不偿其僦费。
班固在《汉书·平准书》中记载:
均输、平准法
译文:桑弘羊认为让各官署自己采购物资,相互竞争,物价因而飞涨,而且过去各那国向朝廷贡输实物,有的还不够抵偿运输费用。
大背景:武帝内兴礼乐,外勤征伐,费用浩繁。举高、惠、文、景七十余载之积蓄,一朝尽罄,遂成汉室第一次之衰象。
——钱穆《秦汉史》
均输:统一调配物资
平准:平抑物价
(前155年?—前80年)
注重农业,兴修水利治理黄河
42岁
均输法
22岁亲政
38岁算缗
39岁告缗
铸五铢钱
42岁
均输法
24-38岁北击匈奴
23岁察举制
尊崇儒术
30岁
推恩令
巨富无德→
经济改革
问题3: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
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记载:
盐铁官营
译文:经营冶铁、煮盐致富的人,有的家财积累达黄金万斤,但是他们都不愿意捐资帮助国家的财政急需,老百姓生活加倍困难。
大背景:武帝内兴礼乐,外勤征伐,费用浩繁。举高、惠、文、景七十余载之积蓄,一朝尽罄,遂成汉室第一次之衰象。
——钱穆《秦汉史》
(前155年?—前80年)
47岁平准法
盐铁官营
武帝以大有为之君,处大有为之世,年少气锐,求欲革文景以来恭俭苟简之风。
——钱穆《秦汉史》
汉武帝为什么这么忙?
——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秦汉疆域对比:
——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军事
政治
思想
经济
影响: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察举制
推恩令
财产税
五铢钱
盐铁官营
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
五经
北击匈奴
主父偃
董仲舒
桑弘羊
卫青
霍去病
——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板书:请同学们将序号部分填完成。(汉武帝具体措施)
——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23岁
选才、统一思想
30岁
削弱诸侯、打击豪强
39-47岁
财政改革
24-38岁
北击匈奴
董仲舒
主父偃
卫青
霍去病
桑弘羊
老百姓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汉武帝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