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2-13 11:4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预习自学
 
二、本课目标:
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学习目标:识记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马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条约》的内容和危害、八国联军入侵概况、《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义和团和爱国官兵抵抗八国联军侵华的斗争。运用不平等条约的具体内容,归纳外国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概括列强侵华程度不断升级情况,促使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
重点: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难点:条约中体现的侵华特点与影响
三、疑难解析:
列强侵华的目的在不同的时期有什么变化?近代史上列强侵华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1)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决定了列强侵华目的的变化:
①两次鸦片战争以打开和扩大中国市场,倾销商 ( http: / / www.21cnjy.com )品,掠夺原料为目的,反映了工业革命后列强要求扩大商品倾销的愿望。 ②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在西方列强支持下企图征服朝鲜,入侵中国而挑起的战争,目的是扩大资本输出,反映了列强在向帝国主义过渡后,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则以镇压义和团和瓜分中国为目的,是列强进行资本输出和企图瓜分中国领土的必然反映。
(2)发展趋势: 列强的侵华呈现逐步升级的趋势
①从战争的发动者来看,经历了由一国到多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化。 ②从战争的影响来看,带给中国的危害一次比一次严重。 ③侵略范围不断扩大,由沿海深入内地; ④方式上看,由经济侵略到政治军事控制。
四、 检测反馈
基础巩固
知识点1 甲午中日战争
1.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2008宁夏,31)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3.1895年4月,俄国财政大臣表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假使日本占领南满(今东北南部),对我们将是威胁”,为保护西伯利亚铁路的修筑,应“采取适当措施”。此措施是
  A.阻止签订《马关条约》 B.联合德法干涉还辽  C.租占旅顺 、大连  D.修建满洲中东铁路
4.(2007广东文科基础)有人曾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5.《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          
A.割占领土多 B.开辟口岸多 C.赔款数额大 D.允许外国投资设厂
6.右图中情景反映的应是哪一次战争带来的影响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知识点2 八国联军侵华
7.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
A.《黄埔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8.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A.己亥年   B.庚子年    C.辛丑年    D.壬寅年
9. “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了20世纪”。这里的“礼物”指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10.“紫禁城内各宫殿, ( http: / / www.21cnjy.com )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累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是指哪一次侵华战争罪行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11.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下列款项用于履行某一条约。这一条约应该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慈禧曾说:“我本来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  
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太甚了,也不免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些动气。虽是没拦阻他们,始终总没叫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我若由他们尽意的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来的道理 ”慈禧所称的“他们”是指 A.顽固派 B.洋务派 C.太平军 D.义和团
能力升级
★13.(综合运用)近代以来,列强对华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至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中英《南京条约》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及其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中日《马关条约》
材料三 大清国国家应允许将大沽炮台及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碍京师指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臣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
(1)据材料一、二,比较两个条约的异同。
(2)《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开始了争夺侵华权益的新阶段。请结合材料三加以说明。
(3)这三则材料各反映了资本主义列强侵华的什么阶段特征?
(4)这些变化给中国社会和革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五.要旨默写
1、时间:1894-1895。
2、条约:《马关条约》
⑴割① 、② 及附属岛屿、③ 给日本;⑵赔偿日本军费④ 两白银;⑶开放⑤ 、 、 、 为商埠;⑷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⑥ ,产品运销内地免征内地税。
3、影响:⑴ = 1 \* GB3 ① ,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  ⑵ = 2 \* GB3 ②     ,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⑶ = 3 \* GB3 ③      ,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④   的发展。  ⑷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⑤“     ”,掀起瓜分狂潮。  ⑸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⑥ 加深了。
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背景:⑴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① 的狂潮;
⑵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帝斗争高涨,② 运动兴起。
2、条约: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⑴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计① 两,分39年还清,以② 做抵押。
⑵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③ ,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
⑶拆毁④ 至 的炮台,由各国派兵保护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⑷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运动的官吏,禁止中国人民成立⑤ 的组织
⑸总理衙门改为⑥ ,位居六部之上。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影响:⑴ = 1 \* GB3 ①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中国② 受到列强控制。
⑵ = 3 \* GB3 ③ 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⑶清朝腹地④      ,置于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⑷惩办义和团运动的官吏,改设外务部,列强通过⑤ 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拆除山海关炮台 10000元
拆除大沽南炮台 1000元
拆除大沽北炮台 3000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