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辛亥革命
一、预习自学
二、本课目标:课标要求: 简述辛亥革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识记:兴中会、同盟会、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过程、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2)情感价值观: 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次巨变。
重点:武昌起义爆发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难点: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及其原因
三、疑难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有何进步性和历史局限性?
(1)进步性: ①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和弹劾权,否定了君主专制政体,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希望在中国实现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愿望,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②规定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 ( http: / / www.21cnjy.com )、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各项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等级秩序,在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总之,约法体现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它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要求,促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2)局限性: ①《临时约法》虽然规定了国民拥有众多平等的权利,但它却掩盖了阶级的不平等,广大劳动人们并没有真正获得民主权利;②《临时约法》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限制袁世凯的愿望及目的,但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仅凭一纸空文限制袁世凯的目的是很难达到的。
【特别提醒】《临时约法》虽然只是汲取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近代西方国家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但它将西方这些原则在中国第一次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此,虽然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并未达到限制袁世凯的目的,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仍然称得上是中国政治民主化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四、 检测反馈
1.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有一条街叫“首义路”,是为了纪念武昌首义而立。武昌首义发生于
A.1911年10月10日 B.1912年元旦 C.1912年2月12日 D.1912年3月
★2.右图是1908年《申报》上刊登的一幅反映清末立宪的漫画,作者的意图是
A.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一脉相承 B.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性质相同
C.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不能相容 D.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互不相干
★3.当历史学家谈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法西斯主义、黑人民权运动等史实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下列哪一概念
A.共和 B.社会保障 C.人权 D.君主立宪
4.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从法律层面对人民权利和自由实行保护的是
A.《资政新篇》 B.1954年宪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共同纲领》
★5.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总统制,《临时约法》改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 B.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
C.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 D.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冲击
6. 1912年,五色旗取代清政府的龙旗成为中国国旗,这件事反映了
A.专制时代的终结 B.君主制度的终结
C.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的终结 D.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终结
★7. “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 戊戌维新时期 B 辛亥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命时期 C 新文化运动时期 D 抗日战争时期
★8. 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使反动力量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这主要由
于它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沉重打击了反动统治
C.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根基 D.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
★★9. 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最大贡献是
A.扩大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 B.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
C.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D.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10.辛亥革命后,时人悲愤地感叹:“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这说明辛亥革命
A.终结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模仿西方民族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愿望
D.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11.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 ( http: / / www.21cnjy.com ),总揽正午,公布法律。临时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全院审判官互选九人组织特别法院审判之。
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1)《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哪种政体形式? 《临时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哪些基本原则?
(2)《临时约法》对临时大总统的权力做了哪些限制? 其目的是什么?
(3)从中国近代民主政治发展史来看,《临时约法》有何历史意义?
五、要旨默写
1.背景:⑴ = 1 \* GB3 ① 签订后,中国人感到清政府腐朽无能,应当推翻。
⑵清政府先后打出了② 和③ 的幌子。这些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⑶随着④ 的勃兴和⑤ 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扩大。他们把西方的⑥ 和⑦ 学说作为民主革命的思想武器。
2.准备:⑴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① 。 ⑵1905年,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② 在日本东京成立,以孙中山提出的“③ ”为政治纲领。⑶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其中最为壮烈的是④ 起义。
⑷导火线――1911年四川掀起了轰轰烈烈的⑤ 运动。
3.爆发:⑴1911年⑥ 月 日,武昌起义爆发,起义军占领武汉三镇。各省响应,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
1.成立: ⑴ = 1 \* GB3 ① 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⑵定都② ,以③ 为国旗。
2.颁布《临时约法》:⑴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① ; ⑵国内各民族② ; ⑶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等各项自由;⑷国民有③ 和④ 权。 ⑸确立⑤ 、 、 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⑹特别规定实行⑥ 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
3.《临时约法》的意义:这部约法是近代史上第一部⑦ 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⑧ 的进步意义。
中华民国成立
1.清帝退位: ① 年2月12日,宣统皇帝宣布退位,清朝覆灭。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⑴推翻了②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③ ; ⑵ = 4 \* GB3 ④ 的观念深入人心;
⑶客观上打击了⑤ ,为中国⑥ 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民主进程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