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03 10:5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本课的要求:通过封君封臣制、庄园生活、基督教的传播,以及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了解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 识记层面中世纪城市自由自治的形成、城市居民的构成以及大学的兴起理解层面本课涉及理解层面未在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但可以结合单元主题和课文前后联系得出,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出现的变化。应用层面本课同样未在教学应用层面进一步深入,但结合单元内容可知,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深入分析中世纪西欧与近代西欧的紧密关系,进一步理解欧洲各领域的变化
教材分析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一课位于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的内容,这一单元主要指自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这一时期的欧洲封建社会,共分为四课,主要的线索有:基督教、封君封臣、庄园制、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以及拜占庭帝国。 本课涉及内容就是在封建制形成这一大背景下发生发展的,城市与大学的兴起同时也为此后欧洲的发展奠定基础。本节课子目为“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城市居民的身份”“大学的兴起”,内容主要是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二者相互关联,但以城市为主导。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兴起,城市居民争取了城市自由与自治的发展,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而城市的发展促进了大学的兴起,大学的兴起和发展也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壮大。通过对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知道城市和大学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同时理解中世纪时期在封建制度下出现的一系列变化,及其对后来近代欧洲发展带来的影响。
学情分析
已知通过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中世纪西欧的基础信息,比如罗马帝国的衰落,民族迁徙带来的封建割据,以及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的形成发展。 学生们也认识到了基督教在中世纪西欧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王权与神权的合作关系。想知学生可能对以下问题想要探索 1、中世纪城市如何兴起;城市经济活动怎样展开,商业和手工业如何发展 2、中世纪大学如何产生;大学的形成和作用,其中的学生和教授在大学里都做些什么; 3、城市和大学为何会在中世纪这个时间点兴起;城市等出现的新变化对西欧社会带来的影响。未知学生可能不清楚中世纪西欧城市和大学兴起带来的变化及其对后世的长远影响。学生对于城市取得自治的原因和过程可能不甚了解,也不清楚中世纪城市与大学的关系,无法体会大学发展的原因及其与欧洲早期现代化的联系。能知初中九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事实记忆能力,可以记住并理解城市和大学兴起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过程。他们能够通过比较和分析,理解这些历史现象与封建时期其它社会、经济和文化特征之间的联系。 通过了解以上知识,学生能进一步通过批判性思维评估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对现代社会影响的不同观点。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师讲述中世纪欧洲历史背景、城市兴起原因以及中世纪城市特点,学生能够了解中世纪城市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复兴的,并从简单贸易集散地转变为经济文化中心。(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通过琅城争取自由的例子和角色扮演的学生活动,认识城市争取自治的过程、方式和自治程度,知道城市居民的身份,以及身份的变化。(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讲解城市居民状况并呈现行会相关史料,了解市民阶层和早期资产阶级的形成,掌握史料阅读的方法和不同史料互相论证观点的历史分析能力(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4、通过大学成立和发展历程的讲解、了解大学兴起带来的文化发展影响,认识中世纪大学在传承和发展知识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学会分析这一现象对于此后近代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关系,理解欧洲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其延续性。(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城市居民的构成和生活状况;大学兴起的原因、过程和大学概况;中世纪城市与大学之间的联系。 2、教学难点 (1)城市争取自治权的过程; (2)理解中世纪城市复兴和大学兴起是西欧封建社会出现的新变化,并为早期资产阶级产生和此后欧洲近代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方法
历史问题探究法为主,讲授法、历史图示教学法为辅。在本课子目“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城市居民的身份”“大学的兴起”的基础上充分思考本课内容的内在联系,设计了问题链形式的课程组织形式,共五个问题,在逻辑顺序中环环相扣。
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 【教师讲授】 课程开始前,老师先带领大家游览这样一座古城。曲折古旧的运河系统赋予了这里别样的风光,我们能乘坐平底船穿梭于河道之间。沿途两岸有着历史悠久的中世纪古式石头屋,行至桥下我们便能近距离接触那精美的桥梁以及古朴的石砌码头……它们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契合,构成了中世纪童话般的布鲁日古城。 在市中心广场,中世纪时期的历史古迹比比皆是。钟楼悠扬的钟声回荡在古巷之间,尖顶哥特式的古老建筑鳞次栉比,别具特色的市政厅前彩旗飘扬,这里的一砖一瓦毫无保留的展现了布鲁日昔日的辉煌。 而这样一座中世纪城市是如何产生的呢,城市中的居民又是如何生活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走入本节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从城市、居民和大学三方面了解中世纪城市的特点。 【学生思考】 跟随教师观看视频,在搭建的情境中体会中世纪城市的风光,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以布鲁日这一座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城市为切入点,以视频的形式构建历史情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提问“中世纪城市如何产生?城市居民如何生活的呢?”聚焦本课核心问题,紧扣教学主旨。
环节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问题链一:城市因何兴起?有何特点? 【教师讲授】 实际上中世纪以前就已经存在城市,不过随着公元4世纪起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及外族的入侵,使得整个欧洲在400多年里陷入混乱动荡的局面,农业、工商业普遍衰落,罗马时代的很多城市变成了废墟。不过,到了10世纪后西欧旧城市复苏,新城市产生。 在这样严峻的社会环境下,中世纪的城市是如何复兴的呢,复兴后的城市又呈现什么特点呢? 【呈现材料】 材料一:1050至1250年,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一场农业革命发生了。他们先犁后耙,在其轮作年……轮中额外翻耕,这些大大有利于地力的恢复。结果农业产量大大增加,欧洲人第一次开始仰赖定期的、稳定的食物供应生活。人口的增加和更节省人力的装置的使用,意味着无需所有人都呆在农庄里。 ——菲利普·李·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 让学生从关于当时西欧农业领域的相关叙述中提取关键信息,得出当时西欧农业方面的变化,请一位同学分享答案。 【学生活动】 阅读材料,从中找出关键词句,总结当时西欧农业领域的相关变化,并思考这样的变化与城市的产生有什么关系。 【教师讲授】 这一时期农业工具和技术得到改进,发生了农业革命,提高耕地效率也保证了土地质量,进一步促进农田产量增加。 此前的课程中也学习到此时的西欧,政治上确立封君封臣制度,经济上确立庄园这一自给自足的政治和经济单位模式,封建关系下社会逐渐稳定,农业进一步发展、推动了生产力提高,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剩余产品和过剩人口,多出来的产品进入市场交换贸易,过多的劳动力也离开庄园并转入手工业、商业等行业中,由此推动城市复兴。 【学生观察】 呈现13世纪城市分布地图,学生观察后指出体现的城市特点。 商业贸易需要多种条件,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能与其他地区建立商贸联系。因此从业者们会更倾向于选择交通便利、且相对安全的地区,比如道路交汇,港口海湾、主教驻地等等地区,既方便贸易业也方便参与宗教活动。而便利的交通吸引了商人、手工业者和农民,市场和居民区逐渐扩大,最后形成了城市。 【呈现材料】 【教师讲授】 但中世纪城市大多都规模很小,人口很少。13世纪的伦敦人口只有4万人左右,却是英格兰最大的城市。而像意大利的米兰、威尼斯,法国的巴黎这样拥有超过5万人口的城市则少之又少。 而同时期的北宋在天禧五年新旧城中人口就已达四十八万多人,可见中世纪城市规模之小。 问题链二:城市的空气为何使人自由? 【问题过渡】 在城市出现后,中世纪的西欧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为什么这会成为流行的话语呢?难道这些城市不受封建领主控制吗? 【呈现材料】 材料二:中世纪城镇对于西欧而言,代表着新生事物。除去少数例外的情况,这些城镇是独立自主的,真正的商业实体,依靠工商业交易的收益而存在。 —— C 沃伦 霍莱斯特《欧洲中世纪简史》 材料三:脱离农业的手工业生产已不再是为了满足领主和生产者自身的需要,其目的在于追求交换价值。 ——王斯德《世界通史》 【学生解读】 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进一步理解中世纪城市本质是依靠工商业发展起来的。 答案:上面一则材料提到西欧城市“依靠工商业交易的收益而存在”,可见城市是依靠工商业发展的。下面的材料提出,城市中脱离农业的手工业者的生产已经不再是为满足领主要求了,可见在工商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居民,他们不用领主给的土地就能维持生活,更能赚取财富,所以对于领主的依附性减弱。 【教师讲授】 不过当时的欧洲中世纪城市是在封建领主的领土上兴起的,城市的政治管理权力掌握在领主手中。他们要求市民像庄园农奴一样缴纳各种各样的赋税,有的还须服劳役。而商业起家的市民不再依靠领主生存生活,自然不愿交税,领主从中得利也不可能放弃剥削。因此,二者两相矛盾下,阶级冲突尖锐,城市居民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并营造一个利于工商业发展的环境,开始了和封建主的斗争,即争取城市自治斗争。 以当时的代表——法国琅城为例来了解城市居民争取权利的方式。11世纪以来琅城毛纺织业不断发展,成为当时法国毛纺织业的中心,但它建立在贪婪的主教高德理的领地上。为摆脱主教的剥削统治,琅城居民首先凑集大笔赎金,向主教和国王买回城市自治权,并建立自治机构,主教挥霍赎金后却背信弃义擅自取消琅城自治权。怒不可遏的居民发动起义,杀死主教,此后又坚持多年,直到国王不得不向琅城颁发特许状,同意实行自治,琅城终于取得自治地位。 从这个事件中可以看出市民争取自由自治的方式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两种方式。同时国王和领主颁发特许状也成为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的必要形式。 【学生活动】 请两名同学扮演两种不同自治程度城市的居民,叙述本城市的自由自治体现,并对比两者回答哪个城市的自由程度更高这一问题。 同时据此回答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两种城市都是完全自由吗?”“以剥削居民获取财富的国王为什么承认城市自由自治?” 【师生互动】 师:不过争取到自治的城市也有不同的结果,那就是他们获得的自由自治程度并不相同。同学们阅读课本第43页第二段,其中包括哪两种城市呢? 生A:包括自由城市和自治城市 师:是的。那么哪种城市的自治自由程度更高呢?下面老师设计了一个小剧场,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不同城市的居民,诉说一下自己城市的自由与特权都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扮演) 师:两位同学扮演的很好,那么通过两位居民的叙述大家觉得是哪种城市自治自由程度更高呢,两种城市是否完全自由自治呢? 生B:“国王与城市代表共管”“领主依旧可以征税只是受到限制”体现领主与国王依旧统治城市。自由程度较高的自治城市也只是多了选举市长的权力,依旧在国王的统治之下。 师:我们也知道城市自治还需要国王或领主提供什么才能被承认自治 全体学生:特许状。 师:所以城市的自由自治还是一种受到限制的“国王治下”的自由,很多时候依旧受到国王和封建领主的限制。不过封建领主和国王都是通过剥削国家民众获得利益的,那为什么国王会反过来承认城市自治呢?这里老师给一个提示,结合之前我们学习到的封君封臣制度下存在割据隐患的知识点,同学们思考后能给出答案吗? 生C:封君封臣制长期实行就会出现封建领主掌握权力,自立为王的现象。因此国王承认城市自治,既削弱割据势力,又获得城市居民的拥护。 环节二:城市居民的身份——“自由人”身份的获取 问题链三:获得自由的居民从何而来? 【问题过渡】 在城市获得自由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主要动力是城市居民这一群体。他们为维护自己的权益滋生了对于自由自治的渴望,那么他们原本就是城市居民吗? 【学生活动】 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课本,填补空白的形式梳理城市居民的身份,农奴转变为城市居民的过程和条件。 【教师讲授】 最开始的居民们通过赎买和斗争取得城市自由自治,成为了自由的人,进一步摆脱封建领主干涉,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促进城市繁荣。而还被土地束缚的农奴们看到了城市居民们更好的生活和自由自在的身份,以及城市带来的发展机会,越来越多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成为从事工商业的城市居民。新居民的加入又为城市发展增添动力,形成一个城市繁荣发展的良性循环。 问题四:获得自由后如何生活? 【问题过渡】 填补空白时,我们已经知道手工业者和商人两个行业是居民的基本身份,接下来我们就从这两个群体了解城市居民的生存生活状况。 【教师讲授】 城市的手工业者拥有简单生产的资料,所以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比如锻造、酿酒、纺织等,他们的规模小基本需要全家劳动,通过出卖生产的物品维持生活,集手工制作和简单贸易于一身,因此家庭既是生产作坊,也是店铺。而商人则专门从事贸易,其交易规模就会更大一些,通常相较于手工业者更为富裕。 随着城市发展和工商业繁荣,城市市民阶层也就逐渐形成。这个过程中,商人和手工业者不断分化,出现了更为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这些就是早期的资产阶级 【呈现材料】 1345年伦敦马刺业基尔特规章 第一,马刺业从业员每日工作时间,应自日出开始,直至新门外圣墓教堂鸣熄灯钟时为止,不得延长,因为任何人在夜晚工作皆不能如白日之精巧…… 第二,本基尔特任何人俱不得在星期日,或任何其他类似星期日之宗教节日将其所制之马刺悬挂于外,而仅许悬挂一能表明其业务之标识。看货及出售货物亦仅许在店内为之,不得携出店外,或将门窗等开启,违者依前述条例处罚。 第三,任何从事本行业之人,若非本城之自由人即不得在本城购买、建造或单独租赁房屋,亦不得开设店铺…… 第四,本行业任何会员所招收之学徒其学习期间俱不得少于七年,而此类学徒亦必须按照本城惯例进行登记。 第五,倘有从事本行业之非自由人按照前条所述年代期限招收正式学徒,即应如前述之例予以处罚。 第六,任何外国人或本城以外之本国人,除非获得市长、长老及管理员许可列入本城市民名籍,而且有本行业正直会员证明并担保其为人忠实,品行端方者皆不得从事或利用本业。 第七,本行业任何从业员,在星期六本城鸣午钟后即须停止工作,自此至次星期一早晨之前皆不得工作。 ——刘启戈、李雅书选译《中世纪中期的西欧》 【学生解读】 学生从呈现出的两种不同种类的材料中总结行会出现的原因。 答案:阅读后可以了解到其中对于本行业的工作时间、成员加入、招收学徒等方面进行了多种规定,很大程度是为了减少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 从流传的各行业徽章中窥见其建立目的。两枚当时的行会会徽上的图案大致可以判断为裁缝和酿酒工行会的徽章。 从两种不同材料中,可以看出行会的出现是为了规范本行业成员行为、增强认同感,维护共同利益。 环节三:大学的兴起——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 问题链五:大学与城市有何关系?为何称为“最美好的花朵”? 【教师讲授】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很多城市的发展表现就是大学兴起的原因。随着西欧工商业繁荣,财富增加,带来了兴办教育的更多资源;市民阶层为其奠定了社会基础;一系列的商业纠纷和市政管理都需要更多人才,这一需求也推动了大学的兴起;再加上此时许多希腊罗马古典著作在西欧传播开来,阿拉伯文化也随战争交流传入,为大学兴起奠定文化基础。 【教师讲授】 以法国巴黎大学,和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为例了解中世纪大学的管理机制和学校生活。 巴黎大学它最初是教师们为维护自身利益组成的教师行会,到了13世纪得到罗马教皇和法王的支持后逐步发展。而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不同于此,他是学生社团得到教会支持后形成的。学生掌握学校管理权,能任免教师,计划教学,而教师一般只评估成绩和颁授学位。 【学生总结】 学生了解巴黎大学和博洛尼亚大学的运行机制后,总结两所大学异同。 答案:巴黎大学在教师行会的基础上建立,呈现教师为主体的自治模式;博洛尼亚大学在学生社团基础上成立,是学生为主体的自治模式。两所大学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也受到教会或国王的限制,这与城市形成过程相同。 【教师讲授】 对于国王而言,大学的诞生能培养更多有能力的官员,于王国发展有益;对于教会而言,大学能够抑制异端思想的产生。 二者的支持使大学自由自治权利得到了保障,比如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等,课本中也详细说明了这些权利的内容。在中世纪这样一个较为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可以说正是这些特权,大学才得以繁荣发展,这也侧面说明大学的自治和城市一样,是一种受到束缚的自由。 【呈现材料】 【学生活动】 学生从一名中世纪巴黎大学学生,了解其大学生活,其中上午进行课程学习。学生由此阅读课本,总结其课程内容。这样的课程设置与我们现在的课程差距很大,学生依据教材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并提出自己的解释 答案:基础课程七门,如文法、修辞等,还有专业课程三门法学、医学、神学。这样的课程明显区别于我们现在的课程。以三门专业课程为例进行解释。中世纪的西欧基督教对民众精神处于绝对控制的地位,因此大学课程中神学就成为专业课程。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下,比如纠纷的处理和疾病的治疗推动大学重视法学医学的学习。 从导入引出“问题一”,成为整节课的问题链条的开端。 首先将结论“10世纪后西欧旧城市复苏、新城市产生”呈现,提出问题“城市因何复兴”,通过材料,引导学生们认识中世纪时期农业的变化,并回顾此前学习的封君封臣制度带来的社会稳定情况,认识二者带来生产力提高,工商业发展,理解城市复兴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 通过呈现中世纪城市地图,学生能在观察地图中了解中世纪城市大多都是依靠工商业起家的特点;通过将同时期的北宋城市人口与西欧城市人口进行对比,以此凸显当时中世纪城市“人口少,规模小”的特点。从地图解读和中外横向对比上认识中世纪城市特点,并落实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培育。 了解城市兴起原因和特点后,提出“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一句谚语,使学生产生为何会流传着一句谚语的疑问,成为问题二。 通过材料解读和信息提取,学生能够了解城市作为商业实体的性质,认识到城市居民渴望摆脱对领主依附和领主希望继续剥削二者之间的矛盾,理解城市追求自由自治的原因。 以法国琅城作为典型例子,结合课件动画讲述琅城争取自由自治的起因、经过、结果,学生从中了解中世纪西欧城市争取自由的方式和形式。 通过角色扮演的简单带入形式,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和历史代入感;不同城市居民的叙述对比下,学生进一步理解自由城市和自治城市的共同点和区别;从叙述中找到两个问题的支撑依据,提高学生寻找关键信息的能力。提出具有层次性的问题,由两种城市不同之处,即城市自由自治程度不同,过渡到相同之处都处在领主和国王控制下,再引出为何国王支持城市自由自治,学生思考更具有连贯性并进一步提高问题意识。 从宏观的城市状况聚焦到城市群体,形成有关城市居民的问题,首先追溯自由居民的来源,理解庄园与城市的关系。通过阅读课本填补空白,进一步梳理有关城市居民的知识点,了解城市居民大部分是从庄园的农民和农奴演化而来;通过教师讲授,了解工商业发展、城市繁荣与城市居民增多之间的相辅相成关系。 知道居民来源后进一步探究城市居民的生活状况,形成问题四。 进一步理解城市自由自治的体现和中世纪出现的新变化——市民阶层和早期资产阶级的形成。 通过教师讲授手工工匠和商人的简要状况,了解中世纪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并进一步了解“市民阶层”的含义,以及“早期资产阶级”的形成过程。 呈现有关行会的相关史料并引导学生阅读解析,能够从中了解行会规范成员行为、减少行业内部恶性竞争的目的。同时提供另外的图像材料,两种不同种类的史料之间能够相互印证,进一步证明得出的观点,提供学法指导落实了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同时提供互证的论证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 城市自由自治的第二个体现就是大学的兴起,再以大学是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的谚语引导学生思考大学为何得到如此高的评价。思考其与城市的关系。 分析大学兴起的原因,并从中梳理大学与城市的关系,学生能够理解城市工商业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是大学产生发展的基础,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进一步落实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以巴黎大学和博洛尼亚大学为例讲授大学“自由自治”地位的表现,学生在了解两所大学的特点后总结其管理主题和模式,能够了解大学是城市自由自治的体现之一,也能认识到大学的自治权利是建立在受到国王和教会的控制之下。 聚焦巴黎大学学生的日常,再细化到课程学习,顺利过渡到大学课程设置,从对专门课程的分析,学生能够了解到中世纪时期受到教会神学压抑的封建体现,同时认识到再这样的封建下隐藏着新变化,为欧洲近代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结课 【教师总结】 这是一个“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的时代,那里的城市越来越多的居民成为了“自由人”,这又是一个欧洲中世纪教育盛开最美好花朵的时代,文化思想在这里萌芽成长,为近代西欧各领域的发展埋下伏笔。 我们也需要进一步思考本课与封建时代的欧洲这一单元的关系,在封建关系中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不断转变者,这一系列的变化孕育了欧洲 资本主义萌芽,成为承接欧洲古典文明与近代文明的桥梁。 本节课就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以分析课程与单元练习为结课,将本课置于单元框架下进行梳理,以结构图形式展现中世纪封建制度下各领域的体现和隐藏其下的新变化的产生,大学的发展进一步过渡到时代的发展,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欧洲历史的延续性,理解封建的中世纪时代并非与资本主义发展的近代割裂。
教学评价
一、学业质量水平制定的评价标准 评价维度具体要求水平达成评价全部完成部分完成无法完成核心知识知道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原因及其特点;知道城市争取自由自治的原因、方法以及最后取得的结果,认识到城市自由自治是收到国王和领主限制的;了解城市居民生活状况和行会组织;了解中世纪大学兴起原因、管理机制和课程设置。关键能力从唯物史观角度了解中世纪城市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复兴的;了解市民阶层和早期资产阶级的形成过程,并能形成自己的解释论证过程;掌握史料阅读方法、不同史料互相论证观点的历史分析能力;了解城市发展与大学兴起对于近代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态度观念认识中世纪大学在传承和发展知识方面的基础性作用;理解欧洲文化之间的联系性和延续性。
二、作业设计 1、作业一: 大学的课程设置反映了西欧中世纪时期出现了有别于封建社会的新变化,那么这些变化还在哪些方面有所体现呢。请结合本课所学和最后的思维导图,在课下寻找能体现新变化的各个方面,可以各设计一个自己的思维导图、结构图,或者通过小论文形式进行论述。 提示: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思考 要求:论从史出,通过史实论述变化; 2、作业二: 选择一个中世纪城市或大学的角色,如商人、学生、教授等。结合本课所学知识,搜集相关史料,写一篇日记,描述你在那个时期的生活和经历。 要求:日记应不少于500字;内容包括日常活动、重大事件、你对城市或大学发展的感受等。 三、教学反思 1、自行反思教学实施效果 (1)教学设计方案及教学策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在教学《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一课中,我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包括讲述、问题探究和角色扮演等。这些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体验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及其影响。在角色扮演和模拟活动中,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这证明了这些互动性强的教学策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深化理解方面的有效性。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链设计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在说明城市与大学关系的环节过渡过于生硬,这表明我的问题链设计在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这一复杂问题时,可能不够连贯或缺乏足够的辅助信息支持。 (2)历史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 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历史理解能力。通过对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背景及其意义的讨论,学生能够逐步形成对历史现象的全面理解。此外,通过角色扮演和史料解读活动设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得到了锻炼。然而,在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上,部分学生在面对复杂历史问题时,仍表现出一定的思维僵化和深度不足的问题。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设计更多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和辩证分析的教学活动。 3、修改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方案 (1)问题链设计 增强问题链的层次性和连贯性。增加更多辅助性问题,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分析复杂的历史现象,并增加具体案例和详细解释,特别是在讨论大学教育机制时。学生反馈在理解这些复杂内容时存在困难,增加具体案例和细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2)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更多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辩证分析的活动。例如,组织小组讨论,探讨中世纪城市兴起对现代社会的深远影响。部分学生在面对复杂历史问题时,思维深度不足,需要通过更多引导性活动来提升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