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综合检测(第十二~十四章)
(9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2023·北京中考)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熔化形成的是 (A)
2.(2023·福建中考)国家速滑馆在冬奥会历史上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技术原理简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CO2经过压缩机时温度降低
B.CO2经过冷凝器时发生凝华
C.CO2经过膨胀阀时发生升华
D.CO2经过蒸发器时吸收热量
3.下列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放热的是 (C)
A.早春,河面上的冰熔化了
B.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变干了
C.秋天,树叶上的露珠出现了
D.冬天,结冰的衣服变干了
4. (2023·常德中考)将某物质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质量相同的该物质d点的内能跟c点一样大
B.50 ℃时该物质可能处于液态
C.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 ℃
D.用该物质制成的液体温度计能测量沸水的温度
5.(2023·常德中考)下面是对生活中一些事例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D)
A.冰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
B.钻木取火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
C.用热水袋取暖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小的特性
D.高压锅应用了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的原理
6.(2023·龙东中考)下列关于内能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C)
A.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所以0 ℃的冰没有内能
B.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所以0 ℃的冰没有热量
C.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7.(连云港中考)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等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汽油机做功冲程燃气的内能增加
D.温度相同的物体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
8. (2023·邵阳中考)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其中一个冲程的工作示意图,它表示的是 (C)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9.小亮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就可以让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如图)。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C)
A.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使两气球带了电
B.摩擦的方法使气球分子发生转移而带电
C.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D.两气球因带了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10.(2023·成都中考)实验小组的同学连接了四个电路(如图)来探究开关的控制作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A.甲电路中,开关S只控制L1
B.乙电路中,闭合开关S,两灯都亮
C.丙电路中,闭合开关S,L1亮,L2不亮
D.丁电路中,断开开关S,L1不亮,L2亮
1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正确的说法是 (D)
A.闭合S1,断开S2,L1发光,L2不发光
B.闭合S1、S2,L1、L2都发光
C.S1、S2都断开,L1、L2都不发光
D.闭合S2,断开S1,L1、L2都发光
12.破壁机可以瞬间击破食物细胞壁,让食材营养释放更充分。某品牌破壁机(如图)设置了安全开关S1和工作开关S2,当杯体放在主机上时S1自动闭合,安全指示灯亮起;再闭合S2,电动机启动破壁,下列电路图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B)
13.如图电路,闭合开关后两灯都不亮,为了检测电路故障,将电压表分别接在a、b两端和c、d两端时,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均为零,将电压表接在b、c两端时,电压表有明显示数,而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B)
A.灯L1短路 B.灯L1开路
C.灯L2短路 D.灯L2开路
14.如图所示的串联和并联电路,两个灯泡规格不同,开关闭合,关于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甲电路中,U=U1=U2 B.甲电路中,U>U1=U2
C.乙电路中,I=I1+I2 D.乙电路中,I>I1=I2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5.在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 乙 ,水的温度是 42 ℃。
16.(2023·鞍山中考)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提供动力的同时,也给蓄电池组充电。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是利用了水 比热容 大的特点。如图所示是汽车汽油机的 压缩 冲程。
17.(2023·泉州一模)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一个不带电的轻质小球,小球会被 吸引 (选填“吸引”或“排斥”);用它去接触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如图所示,则该过程中验电器金属杆里的电流方向是 从金属球到金属箔片 (选填“从金属箔片到金属球”或“从金属球到金属箔片”)。
18.(2023·福州二模)“拗九节”是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弘扬了中华民族敬老的传统美德。煮“拗九粥”时,是通过 热传递 的方式增大了粥的内能;若煮熟一锅“拗九粥”相当于将5 kg的水从20 ℃加热至100 ℃,则这锅粥吸收的热量是 1.68×106 J。[c水=4.2×103 J/(kg·℃)]
19. (2023·厦门一模)如图电路中,灯泡L1、L2均不亮。将电压表接在电源两端或L1两端时,示数均为3 V,改接在L2两端时示数为0,该电路的故障是 L1开路 ;排除故障后,如用电压表接在开关两端,示数应为 0 。
20.在图甲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灯均发光,这时两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指针位置均为如图乙所示,则灯L1两端的电压为 4.8 V;当开关断开时,电压表V2(换接合适的量程)示数为 6 V。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21.(2023·福建三模)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①L1与L2并联,电流表测通过L2 的电流;②开关S同时控制L1与L2。
答:
22.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答:
四、简答题:本题共1小题,共4分。
23.如图所示,用毛皮分别摩擦管和撕得细细的塑料绳,将塑料绳抛向空中,塑料绳会随着管飘动起来,而不会下落。
(1)毛皮与管摩擦,毛皮的原子由于失去电子而带电,请分析管带哪种电荷
(2)塑料绳会在空中飘动起来的原因是什么
答:(1)原子对外界不显示电性,由于电子带负电,毛皮与管摩擦,毛皮的原子由于失去电子而带上正电,而毛皮失去的电子被管得到,故管将带上负电。
(2)与毛皮摩擦后的管带上负电,塑料绳与毛皮摩擦后,同样带上了负电,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塑料绳会受到管对其向上的排斥作用,因此塑料绳会在空中飘动起来。
五 、实验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共30分。
24.(7分)(2023·云南中考)如图甲是小亮设计的做“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的装置。
(1)小亮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其中存在两处错误,请找出并说明原因:
① 温度计B的玻璃泡碰到烧杯底部 。② 温度计A的玻璃泡未浸没在碎冰内部 。
(2)改正错误后重新实验,观察并记录温度计A的示数,作出如图乙所示的图像。通过图乙分析可知冰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图乙中,t1~t2阶段试管中的物质处于 固液共存 状态,此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 增加 。
(4)观察并记录温度计B的示数,绘制出图丙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 95 ℃。
(5)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已沸腾,且A、B两温度计示数相同,此时试管中的水 不会 沸腾(选填“会”或“不会”)。
25. (6分)小李同学为进一步探究液体沸腾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烧杯与试管内分别装入适量的水,甲、乙温度计分别测量烧杯和试管中水的温度。
(1)安装该实验装置的顺序是 自下而上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点燃酒精灯时,打开灯帽,可闻到淡淡的酒精味,这是 扩散 现象,说明液态酒精发生 汽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
(3)当甲温度计的示数达到99 ℃时,烧杯中的水开始沸腾,说明当时大气压可能 低于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4)当乙温度计示数达到99 ℃后,示数保持不变,但试管中的水始终没有沸腾,其原因是 试管的水达到沸点后不能继续吸热 。
(5)当小李同学在烧杯的水中加入少量的食盐后,发现试管中的水能够沸腾,说明加入食盐后水的沸点 升高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6.(6分)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选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目的是使甲和乙两种液体在相等时间内 吸收热量相等 。
(2)实验中应取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 升高的温度 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这里应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为 转换法 。
(3)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所示,从开始加热到温度升为42 ℃,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甲 < Q乙。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甲的温度/℃ 30 34 38 42 46
乙的温度/℃ 10 18 26 34 42
(4)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甲 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5)图中能合理反映该实验结果的图像是 B 。
27.(4分)小明和小华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实验中,都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1)连接电路前,小明发现电压表指针如图乙所示,接下来他要对电压表进行的操作是 对电压表进行调零 。
(2)小明根据图甲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若只有L1或L2中的一处发生故障,则故障可能是 L2开路(或L1短路) 。
(3)小明和小华还进行了深入交流,为了节省时间,利用原来的电路图,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把接线改接到C接点上,这个方法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理由是 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
28.(7分)小明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1)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小灯泡就发光了,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小明忘了 断开开关 。
(2)闭合开关S后,观察到灯L2发光,灯L1不发光。若故障只发生在灯泡上,则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L1开路 。
(3)排除故障后,小明将电流表接到C处测量电流,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图乙所示,原因是: 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
(4)小明换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实验次数 1 2 3
电流IA/A 0.12 0.18 0.24
电流IB/A 0.18 0.22 0.24
电流IC/A 0.30 0.40 2.40
①小明发现第3次的实验中有一个数据明显错误,造成错误的原因可能是: 实验时电流表用了较小的量程,而读数时却误用了较大量程的读数 ,这个数据正确的记录应该是 0.48 A;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表达式为: IC=IA+IB (用IA、IB、IC表示);
③该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
六、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22分。
29.(6分)(2023·漳州模拟)为了减少环境污染,部分农村地区改用液化气烧菜做饭。某钢瓶装有液化气10 kg,已知液化气的热值为4.2×107 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求:
(1)这瓶液化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若(1)中放出的热量有40%被初温为20 ℃的水吸收,在标准大气压下可将多少质量的水烧开
解:(1)整瓶液化气完全燃烧释放热量:Q放=mq=10 kg×4.2×107 J/kg=4.2×108 J。
(2)水吸收的热量:Q吸=Q放×40%=4.2×108 J×40%=1.68×108 J,由Q吸=c水m水(t-t0)得水的质量:m水===500 kg。
30.(6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电压表V1的示数为6 V,电压表V2的示数为2 V。求:
(1)通过灯L1的电流;
(2)灯L2两端的电压;
(3)灯L1两端的电压。
解:(1)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后,两灯泡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电压,V2测L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则通过L1的电流为0.5 A。
(2)电压表V2测L2两端的电压,已知电压表V2的示数为2 V,则L2两端电压U2=2 V。
(3)由于电压表V1测电源的电压,已知电压表V1的示数为6 V,即电源电压U=6 V,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则L1两端电压为U1=U-U2=6 V-2 V=4 V。
31.(10分)(2023·益阳中考)为了实现节能减排,我市很多出租车都换成了燃气汽车。一辆出租车气罐中充有10 kg的压缩天然气,天然气的热值为4.4×107 J/kg,若天然气完全燃烧后产生的热量有30%用于出租车牵引力做功,出租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为1 000 N。求:
(1)出租车气罐中的天然气完全燃烧后产生的热量Q;
(2)气罐中天然气完全燃烧后出租车能匀速行驶的路程s。
解:(1)出租车气罐中的天然气完全燃烧后产生的热量:
Q=mq=10 kg×4.4×107 J/kg=4.4×108 J;
(2)由η=×100%可得,出租车牵引力做的功:W=Qη=4.4×108 J×30%=1.32×108 J,
因出租车匀速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出租车能匀速行驶的牵引力:F=f=1 000 N,
由W=Fs可得,气罐中天然气完全燃烧后出租车能匀速行驶的路程:
s===1.32×105 m。期中综合检测(第十二~十四章)
(9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2023·北京中考)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熔化形成的是 ( )
2.(2023·福建中考)国家速滑馆在冬奥会历史上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技术原理简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O2经过压缩机时温度降低
B.CO2经过冷凝器时发生凝华
C.CO2经过膨胀阀时发生升华
D.CO2经过蒸发器时吸收热量
3.下列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放热的是 ( )
A.早春,河面上的冰熔化了
B.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变干了
C.秋天,树叶上的露珠出现了
D.冬天,结冰的衣服变干了
4. (2023·常德中考)将某物质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量相同的该物质d点的内能跟c点一样大
B.50 ℃时该物质可能处于液态
C.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 ℃
D.用该物质制成的液体温度计能测量沸水的温度
5.(2023·常德中考)下面是对生活中一些事例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
A.冰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
B.钻木取火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
C.用热水袋取暖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小的特性
D.高压锅应用了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的原理
6.(2023·龙东中考)下列关于内能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所以0 ℃的冰没有内能
B.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所以0 ℃的冰没有热量
C.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7.(连云港中考)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等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汽油机做功冲程燃气的内能增加
D.温度相同的物体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
8. (2023·邵阳中考)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其中一个冲程的工作示意图,它表示的是 (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9.小亮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就可以让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如图)。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
A.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使两气球带了电
B.摩擦的方法使气球分子发生转移而带电
C.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D.两气球因带了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10.(2023·成都中考)实验小组的同学连接了四个电路(如图)来探究开关的控制作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电路中,开关S只控制L1
B.乙电路中,闭合开关S,两灯都亮
C.丙电路中,闭合开关S,L1亮,L2不亮
D.丁电路中,断开开关S,L1不亮,L2亮
1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正确的说法是 ( )
A.闭合S1,断开S2,L1发光,L2不发光
B.闭合S1、S2,L1、L2都发光
C.S1、S2都断开,L1、L2都不发光
D.闭合S2,断开S1,L1、L2都发光
12.破壁机可以瞬间击破食物细胞壁,让食材营养释放更充分。某品牌破壁机(如图)设置了安全开关S1和工作开关S2,当杯体放在主机上时S1自动闭合,安全指示灯亮起;再闭合S2,电动机启动破壁,下列电路图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
13.如图电路,闭合开关后两灯都不亮,为了检测电路故障,将电压表分别接在a、b两端和c、d两端时,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均为零,将电压表接在b、c两端时,电压表有明显示数,而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 )
A.灯L1短路 B.灯L1开路
C.灯L2短路 D.灯L2开路
14.如图所示的串联和并联电路,两个灯泡规格不同,开关闭合,关于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电路中,U=U1=U2 B.甲电路中,U>U1=U2
C.乙电路中,I=I1+I2 D.乙电路中,I>I1=I2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5.在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 ,水的温度是 ℃。
16.(2023·鞍山中考)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提供动力的同时,也给蓄电池组充电。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是利用了水 大的特点。如图所示是汽车汽油机的 冲程。
17.(2023·泉州一模)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一个不带电的轻质小球,小球会被 (选填“吸引”或“排斥”);用它去接触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如图所示,则该过程中验电器金属杆里的电流方向是 (选填“从金属箔片到金属球”或“从金属球到金属箔片”)。
18.(2023·福州二模)“拗九节”是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弘扬了中华民族敬老的传统美德。煮“拗九粥”时,是通过 的方式增大了粥的内能;若煮熟一锅“拗九粥”相当于将5 kg的水从20 ℃加热至100 ℃,则这锅粥吸收的热量是 J。[c水=4.2×103 J/(kg·℃)]
19. (2023·厦门一模)如图电路中,灯泡L1、L2均不亮。将电压表接在电源两端或L1两端时,示数均为3 V,改接在L2两端时示数为0,该电路的故障是 ;排除故障后,如用电压表接在开关两端,示数应为 。
20.在图甲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灯均发光,这时两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指针位置均为如图乙所示,则灯L1两端的电压为 V;当开关断开时,电压表V2(换接合适的量程)示数为 V。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21.(2023·福建三模)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①L1与L2并联,电流表测通过L2 的电流;②开关S同时控制L1与L2。
22.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四、简答题:本题共1小题,共4分。
23.如图所示,用毛皮分别摩擦管和撕得细细的塑料绳,将塑料绳抛向空中,塑料绳会随着管飘动起来,而不会下落。
(1)毛皮与管摩擦,毛皮的原子由于失去电子而带电,请分析管带哪种电荷
(2)塑料绳会在空中飘动起来的原因是什么
五 、实验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共30分。
24.(7分)(2023·云南中考)如图甲是小亮设计的做“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的装置。
(1)小亮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其中存在两处错误,请找出并说明原因:
① 。② 。
(2)改正错误后重新实验,观察并记录温度计A的示数,作出如图乙所示的图像。通过图乙分析可知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图乙中,t1~t2阶段试管中的物质处于 状态,此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 。
(4)观察并记录温度计B的示数,绘制出图丙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 ℃。
(5)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已沸腾,且A、B两温度计示数相同,此时试管中的水 沸腾(选填“会”或“不会”)。
25. (6分)小李同学为进一步探究液体沸腾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烧杯与试管内分别装入适量的水,甲、乙温度计分别测量烧杯和试管中水的温度。
(1)安装该实验装置的顺序是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点燃酒精灯时,打开灯帽,可闻到淡淡的酒精味,这是 现象,说明液态酒精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
(3)当甲温度计的示数达到99 ℃时,烧杯中的水开始沸腾,说明当时大气压可能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4)当乙温度计示数达到99 ℃后,示数保持不变,但试管中的水始终没有沸腾,其原因是 。
(5)当小李同学在烧杯的水中加入少量的食盐后,发现试管中的水能够沸腾,说明加入食盐后水的沸点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6.(6分)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选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目的是使甲和乙两种液体在相等时间内 。
(2)实验中应取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 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这里应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为 。
(3)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所示,从开始加热到温度升为42 ℃,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甲 Q乙。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甲的温度/℃ 30 34 38 42 46
乙的温度/℃ 10 18 26 34 42
(4)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5)图中能合理反映该实验结果的图像是 。
27.(4分)小明和小华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实验中,都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1)连接电路前,小明发现电压表指针如图乙所示,接下来他要对电压表进行的操作是 。
(2)小明根据图甲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若只有L1或L2中的一处发生故障,则故障可能是 。
(3)小明和小华还进行了深入交流,为了节省时间,利用原来的电路图,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把接线改接到C接点上,这个方法 (选填“能”或“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理由是 。
28.(7分)小明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1)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小灯泡就发光了,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小明忘了 。
(2)闭合开关S后,观察到灯L2发光,灯L1不发光。若故障只发生在灯泡上,则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
(3)排除故障后,小明将电流表接到C处测量电流,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图乙所示,原因是: 。
(4)小明换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实验次数 1 2 3
电流IA/A 0.12 0.18 0.24
电流IB/A 0.18 0.22 0.24
电流IC/A 0.30 0.40 2.40
①小明发现第3次的实验中有一个数据明显错误,造成错误的原因可能是: ,这个数据正确的记录应该是 A;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表达式为: (用IA、IB、IC表示);
③该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
六、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22分。
29.(6分)(2023·漳州模拟)为了减少环境污染,部分农村地区改用液化气烧菜做饭。某钢瓶装有液化气10 kg,已知液化气的热值为4.2×107 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求:
(1)这瓶液化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若(1)中放出的热量有40%被初温为20 ℃的水吸收,在标准大气压下可将多少质量的水烧开
30.(6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电压表V1的示数为6 V,电压表V2的示数为2 V。求:
(1)通过灯L1的电流;
(2)灯L2两端的电压;
(3)灯L1两端的电压。
31.(10分)(2023·益阳中考)为了实现节能减排,我市很多出租车都换成了燃气汽车。一辆出租车气罐中充有10 kg的压缩天然气,天然气的热值为4.4×107 J/kg,若天然气完全燃烧后产生的热量有30%用于出租车牵引力做功,出租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为1 000 N。求:
(1)出租车气罐中的天然气完全燃烧后产生的热量Q;
(2)气罐中天然气完全燃烧后出租车能匀速行驶的路程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