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节动物
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通过观察、动手实践探究,学生能够总结蚯蚓的主要特征并理解蚯蚓的结构特征与功能相适应。(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2.通过头脑风暴和资料分析,学生能够初步了解精准扶贫并能够针对如何更好地实现精准扶贫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科学思维、态度责任)
3.通过自主搜集资料,学生可以尝试运用沙蚕和水蛭实现精准扶贫,并且尝试对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总结。(科学思维、科学探究、态度责任)
重难点:
通过观察、动手实践探究,学生能够总结蚯蚓的主要特征并理解蚯蚓的结构特征与功能相适应。
二、设计思路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激发兴趣激活思维(2min) 【精准扶贫,乡村复兴】提问:你了解精准扶贫吗?观看视频:思考养殖蚯蚓能否产生经济价值?养殖蚯蚓是否还存在其他价值呢?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逐步打开学生的思维、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36min) 【探究1:了解蚯蚓】(一)任务一:头脑风暴如果你想要带领村民通过养殖蚯蚓实现脱贫,你需要提前考虑什么?食物/生活环境/繁殖/硬件设施要求/如何尽可能的减少养殖成本/使利益最大化?【食物】枯叶、朽根、粪便和瓜果废弃物【生活环境】潮湿疏松的土壤【探究2: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注意:在观察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思考:身体分节对于蚯蚓来说有什么意义?(分节的花洒管、分节的地铁)环带:蚯蚓身体的前部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颜色与其他题解不同,而且比其他体节厚,如同在蚯蚓的身体上戴了一个环,称为环带。【探究3:触摸蚯蚓背腹面】①用手触摸蚯蚓背面,你有什么感觉?光滑湿润(蚯蚓体表会分泌黏液):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才能正常呼吸。1.为什么观察过程中,应经常用湿棉签轻擦蚯蚓体表,使它保持湿润?2.雨后,蚯蚓往往会爬到地面上来,这是为什么?3.这给你在养殖蚯蚓过程中带来了哪些启示?②用手触摸蚯蚓腹面,你又有什么感觉?粗糙(蚯蚓腹面有刚毛):刚毛在蚯蚓的运动中起辅助作用,增大摩擦力类比(苏炳添穿钉鞋VS我们穿钉鞋)【探究4:如何更好地实现精准扶贫】阅读材料,思考养殖蚯蚓的同时你还可以如何更好地实现脱贫?材料1:利用蚯蚓自身的强大的消化功能,把农业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来养殖蚯蚓,养殖原料很广,家畜(牛、羊、猪、马等)粪便结合农业废弃物(如瓜果蔬菜、农作物秸秆等)经过简单堆积发酵就可以直接养殖蚯蚓。尤其是瓜果和蔬菜废弃物是最理想的原料。材料2:蚯蚓粪有机肥能适用于各种农作物,不但能够增产而且还能改善品质。比如增加水果的含糖量,使果品外观更美,卖相更好。叶类蔬菜叶片增厚色泽深绿增产最明显。种养结合的产业链 通过头脑风暴,帮助学生确定项目的方向和重点,学生能够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素养。通过动手实践,学生能够加深对蚯蚓外部形态的了解。通过动手实践,学生能够加深对蚯蚓背腹面相关结构的了解。通过阅读资料,学生可以更进一步的理解精准扶贫并对如何更好地实现精准扶贫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联系实际创新应用(2min) 【创新思考】养殖蚯蚓并不适合所有的地区,沙蚕、水蛭也属于环节动物,请你搜集资料,将养殖沙蚕或水蛭作为扶贫项目写一份计划书或完成一个思维导图。 最后请你完成环节动物主要特征的总结。 通过课后搜集资料,学生可以尝试运用沙蚕和水蛭实现精准扶贫,并且尝试对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总结。
四、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通过有意识地创设丰富多样、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内容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本节课通过深入细致地分析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围绕重要概念与学生学习难点创设情境,使学生对本节课知识产生整体认知,然后针对具体问题开展学习、思考、讨论和展示等活动,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料,引导学生逐一突破学习重点,化解学习难点。根据学生课堂实验和课堂问题回答的情况,开展针对性讲解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创新点:
①利用“精准扶贫”主线一镜到底,以“养殖蚯蚓”为切入点,从经济和生态角度出发,层层递进帮助村民脱贫攻坚制作计划书。
②通过分组实验,从外部形态的观察到背腹面的触碰,层层递进,学生可以很好地认识环节动物——蚯蚓。
③通过教师提供的课外资料,学生可以得出如何更好地养殖蚯蚓实现精准扶贫,培养学生的态度责任。
④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了很多想法,如蚯蚓一分为二(不切到环带)实现产量增倍、蚯蚓烧烤、种养结合产业链等,很好地实现了生生、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