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03 19:4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导入新课
他要“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他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大清王朝的掘墓人
他是如何做到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成功是“走”出来的
三十余年间,奔走颠簸,走遍世界
他是谁?
——孙中山
一组关于孙中山“走遍世界”的数字:
4次横渡太平洋,4次横渡印度洋
6次横渡大西洋,7次到檀香山
4次到美国,4次到英法、6次到越南
9次到新加坡,4次到马来西亚
2次到泰国,15次到日本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课标:通过了解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活动、武昌起义及中华民国成立的史事等,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
温故知新
结合书本目录页,梳理中国近代所面临的困境及抗争。完成以下信息的填写。
列强的入侵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
片战争
甲午中
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不同阶级的探索与抗争
太平天
国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
失败
中国出路在何方?
单元目录
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矢志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在孙中山等人的推动下,革命思想广为传播,革命团体不断出现,各地革命活动蓬勃发展。民主革命逐渐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1911年的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落入袁世凯的手中。袁世凯上台后,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他破坏民主共和,复辟帝制,遭到举国反对。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局面。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单元导言
准备
一大成果
胜利果实被窃取
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并建立民主制度的革命。
单元线索
壹 个人的探索路
—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1.孙中山的人物简介
孙中山(1866-1925)
迅速浏览P38人物扫描,用时间轴的方式将孙中山先生早期的经历梳理出来。
出生
14岁
18岁
26岁
28岁
广东香山 农村家庭
赴美檀香山就读教会学校
回国在香港、广州学医
毕业行医(澳门、广州)
弃医从政,走革新政治路
2.孙中山的选择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孙中山,名文,号逸仙,曾化名中山樵。
“我大学毕业之后,(1894年前后)即决计抛弃医人生涯,而从事于医国事业”。
——孙中山《在香港大学的演说》
阅读以下材料,说说孙中山先生经历了一个什么转变,结合人物扫描说说影响其选择的原因有哪些。
孙中山接受过西方资本主义教育,思想进步;
甲午中日战争后,意识到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生长在农村家庭,见证了下层民众的艰苦生活;
行医实践,意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
从医人转向医国
那么,这条“医国”之路如何走呢?
材料: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1894年,孙中山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清政府自上而下的中央政治变革,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
方式:改革
遭到拒绝,上书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1851年-1864年)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
(1898年)
(19世纪末)
义和团运动
失败
以上反抗与探索的方式行不通
中国未来的路在何方?
回顾中华民族的反抗与探索:
维新之政是否可行呢?
后来,孙中山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
材料:镇南关一战,中国还获胜仗......后来中国还是求和......“中国战胜之日,反要割地求和,送安南到法国,种种苛虐条件,这真是历史上战胜求和的先例。”中国之所以开这个先例的原因,是由满清政府太糊涂。
——孙中山:《三民主义》
材料:“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演说1903年
主张:推翻清政府统治,学习美国实行共和
方式:从改革变为革命
“中国革命之目的,系欲建立共和政府,效法美国。”
2.孙中山的选择
3.孙中山的实践活动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思考:假设你是孙中山,你萌生了革命救国的念头,接下来你会怎么做呢?
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搞团体,利用群体的力量;
做宣传,办报纸,掀起舆论;
筹款作为革命经费;
演讲,寻找志同道合之人;
起义,用武力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阅读教材梳理概括孙中山先生的早期革命活动
①创建兴中会:1894年11月,孙中山在 联合华侨,成立 ,提出 的宗旨,号召

②筹划广州起义:1895年,联络 等人成立香港 ;同时
开展 、 和军队等秘密工作;
准备在 发动 。
陆皓东
兴中会总会
筹款
联络会党
广州
武装起义
檀香山
兴中会
振兴中华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3.孙中山的实践活动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广州起义失败
“今事虽不成,此心甚慰,但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
为共和革命而牺牲的第一人
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遭到了清政府的通缉,面对好友牺牲、自身如此窘境,假如你是孙中山,你会怎么做?孙中山又是如何做的呢?
考察社会世纪、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做准备
贰 群体的呼应行
—同盟会及三民主义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1.同盟会成立背景
①认真观察左图,思考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成立时间有何特别。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时间大多集中在二十世纪初;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益高涨。
②认真观察左图,思考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分布有何特点。
分布范围广;
革命团体数量多;
相对比较分散
①社会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益高涨;
②组织条件: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成立;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1.同盟会成立背景
章炳麟
(1869-1936)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邹容
(1885-1905)
《革命军》
陈天华(1875-1905)
《警示钟》《猛回头》
公历未名,即以革命明之,
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我中国今日
不可不革命;
我中国今日
欲脱满洲人之羁缚,
不可不革命;
我们要想拒洋人,
只有讲革命独立。
根据以上材料,说说这些著作有何共同主张。
宣传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起民主共和制度
③思想条件: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迅速传播。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孙逸仙者,非一氏之私号,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
——章士钊《孙逸仙·自序》
1.同盟会成立背景
结合孙中山的事迹,说说为什么孙中山能够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创立革命团体;
宣传革命思想;
发动武装起义……
④领导条件:孙中山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特点
分布范围广;革命团体数量多;相对比较分散
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故今之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
—孙中山
问题
缺乏统一的领导、力量涣散、凝聚力不足、没有统一的革命纲领……
2.目的: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3.同盟会成立的相关概况
迅速浏览教材P40-41,完成以下关于同盟会成立信息的填写。
油画《同盟会成立》
中国同盟会成立 ①时间 1905.8
成员组成 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
②地点 日本东京
③领导者 孙中山
④机关报 《民报》
⑤政治纲领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⑥性质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清朝统治者
⑦意义:同盟会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4.三民主义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
民权
民生
前提
核心
补充发展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
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使得耕者有其田,减少贫富差距。
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课程小结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1.请就此课的学习,说说为何孙中山先生被誉为革命先行者。
2.从孙中山的事迹中,我们能学到其身上什么精神,为了国家发展,作为青少年,我们能做什么。
西方漫画中的晚清
上述这些图像大多是西方的画家通过个人想象而绘制。随着工业革命、鸦片战争等滚滚而来,导致中西方差距不断拉大。
大清王朝已垂暮,丧权辱国,日甚一日社会动荡,民生维艰
以当时的局面,清政府已无力应对时代的浪潮
汹涌澎湃的革命是如何终结中国千年帝制的呢?我们下节课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