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数
【教学目标】
1.知道众数的含义,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2.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联系和区别,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统计量。
3.经历数据的分析和对事物进行简单预测并做出决策的过程,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数据分析能力和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众数的意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教学过程】
导学提纲:
1.什么是众数?众数有什么特点?
2.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3.尝试完成做一做。
4.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情况会用到众数呢?
(一)创设情境,认识众数
1.通过自学,你学会了什么?
2.运动水壶的试用打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A款 10 9 9 9 9 8 6
B款 10 10 9 8 8 8 7
小组合作,给两款水壶打出一个最后综合得分,有几种不同的评分方法,分别得多少分?
3.理解众数的意义和特点。
师小结:众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4.“假如你是这生产两款运动水壶的经理,会做出怎样的决策?”
(二)依据情境,理解众数
1.挑选舞蹈队员
(课件出示题图)
出示20名队员的身高情况。
1.32 1.33 1.44 1.45 1.46 1.46 1.47
1.47 1.48 1.48 1.49 1.50 1.51 1.52
1.52 1.52 1.52 1.52 1.52 1.52
2.提出问题,探究新知
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你是如何得到的?
同桌讨论,每人都谈谈自己的看法。
全班交流汇报:
师:根据选择跳集体舞队员的要求,我们在选择队员时是依据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还是众数来选择呢?生先展开争论,教师课件演示效果图,再形成一致观点。
师:(小结)集体舞一般要求队员身高差不多,所以以众数1.52为标准选出来的队员身高会很均称,组成的舞蹈队形也会很整齐很美观!
(三)联系情境,应用众数
1.练习题
一分钟跳绳成绩(单位:个)
李明 陈磊 刘云 马刚 王明 张亮
134 140 140 140 152 170
众数( );中位数( )
一分钟踢毽子成绩(单位:个)
李明 陈磊 刘云 马刚 王明 张亮
25 25 20 61 20 5
众数( );中位数( )
投实心球成绩(单位:米)
李明 陈磊 刘云 马刚 王明 张亮
6.3 6.4 6.5 6.6 6.7 7.1
众数( );中位数( )
(1)求出这三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
生先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
师:在找三组数据的众数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2)有个同学说:我的成绩记录错了,比这还要多!
讨论:当一个数据变化,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李明 陈磊 刘云 马刚 王明 张亮
134 140 140 140 152 170
众数( );中位数( );平均数( )
师小结:当一个数据变化,平均数一定变化,中位数、众数可能变化,也可能不变。
2.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联系与区别: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联系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想想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小组合作分析比较,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交流。
3.生活中的数学
(1)了解“均码”(课件:生活中的数学)。课后调查,你身边有哪些人能穿均码衣服?假如姚明来买衣服,你会给他推荐均码吗?
(2)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到众数的原理。
4.判断题
(1)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只有一个。( )
(2)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
(3)一组数据只有一个众数。( )
(4)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可能是同一个数。( )
(5)分析数据时,比较接近选平均数,同一数据出现次数较多用众数。( )
5.选择合适的统计量。
(1)同学们最喜欢看的课外书。( )
(2)五(1)班有50人,五(2)班有45人,比较两个班的成绩。( )
(3)在学校数学知识比赛中,小红想知道自己处于什么水平。( )
(4)面包店老板想知道哪种面包销售量最好。( )
(四)畅谈收获,总结延伸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还有你还不明白的地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