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提优卷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6分)
1.这里既温暖,又shū shì( );白天明亮,夜间黑暗。
2.科技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政府的一个重要rèn( )务是改shàn( )农民的wù zhì( )生活条件。
3.20世纪科学jì shù( )的发展,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这种改变的chéng dù chāo guò( )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二、选择题。(8分)
1.下列短语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丰满的理想 丰满的豆荚 B.黑暗的夜晚 黑暗的内心
C.敏锐的目光 敏锐的嗅觉 D.温和的阳光 温和的态度
2.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身体虚弱 联系紧密 B.温暖的阳光 美好的愿望
C.揭开秘密 发明问题 D.灵巧地避开 静静地欣赏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现在我又看到了那熟悉的乡音和那亲切的笑脸。
B.读了《夜间飞行的秘密》这篇课文,深受启发。
C.通过反复研究,使科学家们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
D.《蝴蝶的家》是燕志俊写的一篇言辞优美的散文。
4.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蝙蝠夜里飞行靠的是眼睛。
B.《蝴蝶的家》表现的是“我”对雨中蝴蝶的担忧、关爱之情。
C.《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第五粒豆的经历最神奇,竟然从“一个囚犯”变成“一个小花园”。
D.《呼风唤雨的世纪》中引用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为了说明现代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变化很快、很多。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7分)
1.小女孩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用上两个表示动作的字词写句子)(2分)
。
2.照样子改写句子,并按要求完成练习。(5分)例:那条狗高兴、紧张、发怒的时候都叫。
那条狗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
(1)人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在看手机,吃饭、走路和坐地铁时都在看。(2分)
。
(2)我发现:第(1)题中改写前后的两个句子表达的主要意思 ,但改写后的句子使用了 的修辞手法,凸显了 。(3分)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告诉我们:人不能 ,也不能 ,而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做好 ,才能成就大事。
2.《夜间飞行的秘密》讲述了 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从而激发我们 、 和 的兴趣。
3.《呼风唤雨的世纪》中介绍了 的发展历程,展现了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给人类带来的 ,激发我们对未来生活的畅想,点燃我们 的兴趣。
五、综合性学习。(9分)
联系生活,我们能真切感受到科技给生活带来的重大影响和改变。对此,四年级(2)班开展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同学们搜集了很多关于科技强国的妙喻,请你读一读,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写自己对科技的认识。(2分)
(1)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要抓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
(2)关键核心技术是“命门”: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得靠自己。
(3)科技竞争像“短道速滑”:上不去,中国就落下风。
。
2.同学们围绕“科技给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这个主题展开了讨论,请你结合生活实际,分享两个科技给生活带来便利的例子吧。(2分)
3.同学们针对“科技发展的利弊”进行了激烈讨论,请根据下面同学的观点,阐述自己的不同意见。(5分)
小悦:科技发展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如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帮助我们查阅资料;海量的网络信息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我们的见识。
我:
六、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13分)
燕子
吴莫印
①燕子善飞,妇孺皆知。
②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千米,堪称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直冲云天;它们能够倏忽来个180度大转弯,或者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
③燕子老是在飞,似乎永不感到疲劳。可是有谁能想到这是它们自身的弱点造成的呢 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脚。瘦小的脚难以支撑燕子的身躯,使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够灵活地保持平衡。
④因此,它们学会了一切都在飞翔中解决的本领:在飞行中吞吃猎物,在飞行中饮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扑棱着翅膀,像直升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
⑤那么,燕子的飞行本领为什么如此高超呢 原来,燕子的身躯呈流线型,两只翅膀既窄又长,每秒钟可以振动5—20次,它们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这些对飞翔是特别重要的。燕子的身子特别轻巧,堪称最轻量级的飞行员。
1.燕子有如此高超的飞行本领的原因不包括(2分)( )
A.身体轻巧 B.身躯呈流线型 C.尾巴长 D.翅膀宽大 E.翅膀振动快
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4分)
(1)“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千米”说明燕子飞得很远。( )
(2)第⑤自然段中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解释了燕子有高超的飞行本领的原因。( )
3.第②自然段画“__”的句子中的“之一”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4分)
4.读了第④自然段后,你有什么疑问吗 请将你的问题写在文旁的方框里。(3分)
七、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17分)
鲸的生存智慧
钟乔
日本海沿岸的居民世代以渔业为生,这里拥有磷虾、沙丁鱼等丰富的渔业资源,捕获量常居日本首位。鱼虾不仅是渔民的生存所需,同样吸引了鲸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光临,每到捕捞旺季,常常能看到鲸往来游弋。
有几年,渔业产量下降,有的渔民突发奇想:鲸食量大得惊人,每次都能消耗大量的鱼虾,如果把这些鲸赶跑,那么收成不就可以好起来了 于是这些渔民用渔船、快艇等组成船队驱赶鲸,把它们赶出捕捞海域。
然而,驱赶鲸的行动不仅没有让渔民收成提高,鱼虾的捕获量反而比驱赶鲸之前大大降低了,这让渔民们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还是生物学家解开了这个谜团。生物学家发现鲸有一个奇特的习性,它们总喜欢在捕食后浮到水面上大量排便。这些粪便含有丰富的铁、磷等元素,是浮游藻类生长必需的物质,浮游藻类利用这些营养物质在阳光的作用下大量繁殖。浮游藻类会吸引大量鱼虾前来觅食,而鱼虾则为鲸提供了食物。
鲸建立起了“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所以有鲸群的海域更为“肥沃”,海洋生物产量更高,这是那些短视的渔民万万想不到的。
是依赖外界提供的机会,还是主动创造机会 鲸的生存智慧比起人类毫不逊色。
1.渔民的“短视”体现在(2分)( )
A.追求鱼虾的捕获量。 B.驱赶鲸。 C.滥杀鲸,获取利润。
2.鲸的“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是怎样的?请选一选,填一填。(填序号)(4分)
鲸→( )→( )→( )→( )
①鱼虾 ②粪便 ③鲸 ④浮游藻类
3.下面表格中的问题是某个学习小组提出来的,请选出这些问题的提问角度。(5分)
A.写作目的 B.写法 C.内容 D.启示 E.题目
问题 提问角度
文章以“鲸的生存智慧”为题有什么好处 (1)
短文介绍了鲸怎样的生存智慧? (2)
画横线的句子在结构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
读完本文后,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海洋资源? (4)
作者写这篇短文有什么用意 (5)
4.我会从 的角度提出问题:
(6分)
八、习作。(30分)
题目:大大的果园
提示:我们有各不相同的外貌、爱好、性格,水果有不同的形状、颜色、味道。同学们,如果把我们的班级想象成一个大果园的话,我们的老师、同学和哪些水果有相似点?挑选班里最有特点的几类“水果”写下来,一定很有意思。
要求:突出人物特点,表达流畅,书写规范整洁,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1.舒适 2.任 善 物质 3.技术 程度超过
二、1.C 2.C 3.D 4.A
三、1.示例:妈妈拉着我的手,快步走进了电影院。 2.(1)人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在看手机,吃饭时看,走路时看,坐地铁时也在看。 (2)相同 排比 人们随时随地都在看手机的事实
四、1.自高自大 无所作为 每一件小事 2.飞机夜间安全飞行 热爱科学 乐于观察 探究 3.20世纪科学技术 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探索科学
五、示例:1.科技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各种网络直播课程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学到很多知识;乘坐高铁是一种十分快捷的交通方式,大大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 3.电子产品虽然使我们查阅资料十分方便,但它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我们小学生而言,很多同学沉迷于电子产品,不是玩游戏,就是看视频,既影响学习,又损害视力,对我们的学习和成长极为不利。
六、1.D 2.(1)× (2)√ 3.不能去掉。 它表示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不只有燕子,去掉之后就变成唯一的了,不符合实际,“之一”一词体现了语言的严谨性。4.示例:除了文中介绍的内容,燕子在飞行的过程中还会干什么呢?
七、1.B 2.② ④ ① ③ 3.(1)E (2)C (3)B (4)D (5)A 4.示例:联系生活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动物建立了“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
八、略 提示:这是一篇想象作文,在想象时,要大胆,还要合情合理,积极健康。开头可开门见山:我们班犹如一个大果园,不信可以跟我来看看。分述:老师——柠檬,酸中带甜,比喻有严厉的时候,也有温柔的时候(可举具体示例);小红——带刺的菠萝,说话得理不饶人,但会热心帮助同学;小英——可爱的苹果,长得可爱,成绩又好,深受大家喜欢……可用小标题的形式来展示具体内容。结尾点题,使结构完整,语言要风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