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南宁三中 梁学聪
版权所有,不得上传到网络,如有发现,法律起诉
单元概述
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第1课 古代埃及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第3课 古代印度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特点:大河流域文明
这些文明产生的地理位置有何共同点?
古巴比伦
古印度
古代中国
古埃及
1、位置上都产生于大河流域,所以也可以叫大河文明、东方文明。
2、经济上都以农业为主,所以也可以叫农业文明。
3、政治上都产生了庞大的奴隶制国家。
古代亚非文明
古代埃及
古代两河流域
奴隶社会的文明
单元结构
古代印度
金字塔
《汉谟拉比法典》
种姓制度、创立佛教
大
河
流
域
南宁三中 梁学聪
版权所有,不得上传到网络,如有发现,法律起诉
南宁三中 梁学聪
版权所有,不得上传到网络,如有发现,法律起诉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1课 古代埃及
课标要求: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古代埃及
非洲东北角的尼罗河
发源:
成就:
①天文学:太阳历
②文字:象形文字;
③建筑:金字塔
落实基础,构建网络
南宁三中 梁学聪
版权所有,不得上传到网络,如有发现,法律起诉
金字塔
是古埃及统治者法老的陵墓
用途:
内涵:
评价:
重点突破
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
是古埃及国王法老权力的象征; 随着国王权力的逐渐衰落,金字塔越修越小。
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南宁三中 梁学聪
版权所有,不得上传到网络,如有发现,法律起诉
√
南宁三中 梁学聪
版权所有,不得上传到网络,如有发现,法律起诉
2.关于金字塔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 B.是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的象征
C.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D.是奴隶和劳动人民被奴役的象征
√
1. 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古丝绸之路跨越的“尼罗河流域”诞生了( )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希腊文明
南宁三中 梁学聪
版权所有,不得上传到网络,如有发现,法律起诉
3.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赐”。如果去埃及旅游,游客能够看到的世界著名历史遗迹是
A B C D
√
4. 有人提出要去参观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你会介绍他们去( )
A.欧洲的埃及 B.西亚的巴比伦 C.非洲的埃及 D.南亚的印度
√
5. 古代诗歌《尼罗河颂》中写道:“光荣啊,起源于大地的尼罗河……你灌溉土地,使一切生物欣欣向荣。你生出大麦和小麦,好叫神庙里欢度节日。”热情颂扬尼罗河的是( )
A.古代埃及人 B.古巴比伦人
C.古代印度人 D.古代希腊人
√
南宁三中 梁学聪
版权所有,不得上传到网络,如有发现,法律起诉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标要求: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
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发源:
成就:
落实基础,构建网络
①《汉谟拉比法典》
② 楔形文字
南宁三中 梁学聪
版权所有,不得上传到网络,如有发现,法律起诉
汉谟拉比法典
内容
地位:
①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社会等级;
②奴隶制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有买卖奴隶的现象;
③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
④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意义:
重点突破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C
1.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是( )
A.象形文字 B.甲骨文
C.楔形文字 D.字母文字
2.如图的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的制定者是( )
A.亚历山大 B.胡夫
C.阿育王 D.汉谟拉比
D
3、在公元前18世纪的古巴比伦,如果人们犯罪了,可以依照哪部法律来量刑( )
A.《民法典》 B.《商朝法典》
C.《汉谟拉比法典》 D.《刑法典》
C
4. 周杰伦的歌曲《爱在西元前》的歌词里写道:“________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请推断________应该是( )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巴比伦 D.古希腊
C
5. 这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较为完整地继承了两河流域原有的法律精华,使其发展到完善地步。这一文献是指( )
A.《俄狄浦斯王》 B.《汉谟拉比法典》
C.《一千零一夜》 D.《荷马史诗》
B
6.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放着一根黑色的石柱,石柱上刻有楔形文字的法典规定:自由民藏匿宫廷……所有之逃奴于其家,而不依传令者的命令将其交出者,此家家主应处死。这部成文法典源自( )
A. 法国 B. 古埃及 C. 古巴比伦 D. 古印度
C
南宁三中 梁学聪
版权所有,不得上传到网络,如有发现,法律起诉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标要求: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古代印度
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发源:
成就:
落实基础,构建网络
①种姓制度
②佛教
南宁三中 梁学聪
版权所有,不得上传到网络,如有发现,法律起诉
时 间:公元前1500年左右;
种 族:雅利安人;
孔雀王朝: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南宁三中 梁学聪
版权所有,不得上传到网络,如有发现,法律起诉
种姓制度 产生
内容 等级 名称 职责和义务
第一等级
第二等级
第三等级
第四等级
特点
影响
重点突破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掌管祭祀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手工业,
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
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背景:
创立者:
时间:
教义: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引起社会矛盾非常尖锐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公元前6世纪
众生平等,反对特权,人生一切皆苦,
消灭欲望,忍耐顺从。
重点突破
佛教产生
南宁三中 梁学聪
版权所有,不得上传到网络,如有发现,法律起诉
1.在古印度,有一户人家在城里有自己的住房,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度的衣服。据此判断这户人家属于(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2.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进,孔雀王朝是第一个基本统一印度的政权。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哪一等级(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C
B
3.在古代印度,商人的女儿不能嫁给官吏的儿子,这是因为
A.商人的财产多于官吏 B.官吏的财产多于商人
C.商人和官吏的喜好不同 D.等级制度的严格限制
D
4.“首陀罗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顺从地服务于其他三个种姓。”材料反映的是( )
A.古代埃及奴隶制度 B.古代印度种姓制度
C.《汉谟拉比法典》 D.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b
5. 公元前6世纪,印度种姓制度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社会矛盾尖锐。在这种情况下, 释迦族王子释迦牟尼苦行修道,7年后,终于悟道成佛,创立了( )
A. 道教 B. 佛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b
南宁三中 梁学聪
版权所有,不得上传到网络,如有发现,法律起诉
古埃及文明 古巴比伦 古印度文明 古中国文明
地理
位置 非洲东北角 亚洲西部 亚洲南部 亚洲东部
发源地 尼罗河流域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 黄河
长江流域
文明
成果 金字塔
象形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 种姓制度
佛教等 甲骨文
青铜器等
共同点
都兴起于大河流域;都以农业为主;都建立起奴隶制度
总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