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主题情境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10题;共40分)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中年zhù xù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天上,半空中,空中,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dì tǎn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1.(4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zhù xù dì tǎn
2.(4分)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3.(2分)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大地就不会有春华秋实。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4.(12分)【活动一:选一选】请给文段的横线处选填恰当的诗句。(只填序号)
雨,是一种自然现象。久雨不晴,人们叫它“淫雨”;久旱而雨,人们叫它“甘霖”。它或为丝丝小雨,温柔连绵;或为滂沱大雨,快疾迅猛。
“ ”,勾勒了雨的零落稀疏;“ ”,描绘了雨的温柔润泽;“ ”,描写了雨的绵密繁多;“ ”,表现了雨的欢快活泼;“ ”,传达了雨的猛烈急切;“ ”,慨叹了雨的肆虐无情。
翻开诗文卷著,处处看得雨景,听得雨声,品得雨味,赏得雨情。雨,不就是一首首纯情的诗吗?
A.清明时节雨纷纷 B.两三点雨山前
C.白雨跳珠乱入船 D.身世浮沉雨打萍
E.天街小雨润如酥 F.夜阑卧听风吹雨
5.(8分)【活动二:补一补】自然界的万物都仿若诗人,用各种方式展现自己的魅力。请仿照已给出的句子,再续写两句。
风吹着芦笛,演奏出缥缈朦胧;雨借着芭蕉,敲打出柔肠寸断; , ; , 。
6.(2分)【活动三:说一说】仔细观察“小雨滴微公益”图标,描述画面内容并写出寓意。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徜徉书海,领略时序之美。春天,鸟鸣应和着溪水歌唱,到碧绿的菜畦边走一走,与春天撞个满怀;夏天,听窗外热烈粗犷的骤雨,赏荷叶荫蔽下的红莲,与夏天来场约会;最美的当属秋天,菊花泼泼洒洒,在秋风中开得烂漫,黄叶沐浴着夕阳在空中流转,憔悴却又唯美;冬天也不甘寂寞,请北风常住,邀雪花做客,那雪,直落时如盐撒空中,风起时又若柳絮轻飘曼舞,也确实(____)。四季总有变换的风景,而我们也应该有缤纷的心情。
7.(2分)请用正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工整地书写在相应的田字格里(标点占一格)。
8.(2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应和(hè) B.菜畦(wā)
C.粗犷(guǎng) D.荫蔽(yīn)
9.(2分)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花枝招展 B.喜出望外 C.花团锦簇 D.美不胜收
10.(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的小说集,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是我国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B.《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再塑生命的人》选自美国盲聋哑女作家海伦 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D.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汉语中有许多敬辞和谦辞。“令堂、舍弟、敝人、寒舍、愚见”都属于谦辞。
二、综合性学习(共6题;共15分)
学完《春》这篇课文,班级拟开展“寻觅春天的踪迹”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春天是一年中最惹人情思的季节。古往今来,有多少诗人留下过咏春、颂春、伤春、惜春的动人诗篇。在桃红柳绿、春暖花开的季节,当你走向户外,看到路边的野花一夜间开了,行人的衣衫一天比一天薄了,天空不时飞过一只又一只小鸟,你的心中是否会涌动着这样一种渴望:让我们去寻春,去捕捉春的踪迹,谱写春的赞歌吧!
11.(2分)人们对春天的称呼特别多,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几个。
12.(2分)古人写过不少歌咏春天的诗句,请你从学过和积累的诗句中写出两句吧。
13.(2分)班级拟组织同学们进行一次野外踏青活动,打算邀请语文学科的宋老师一同参加,如果派你去请,你该怎么说?请写下来吧。
14.(2分)假如以《寻觅春天的踪迹》为题办一期手抄报,请你为这期手抄报设计两个有创意的栏目。
15.(4分)学完《济南的冬天》,七年级3班开展了“走进美丽的冬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1分)【冬之诗】古诗词中描写冬天景色的诗句不胜枚举,请结合自己的积累,写出完整的一句。
(2)(1分)【冬之韵】不仅描写冬天的诗多,歌唱冬天的歌曲也很多,请看:
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你的舞姿是那样的轻盈/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你是春雨的亲姐妹哟/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春天的使节……
——《塞北的雪》歌词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上面歌词:
(3)(2分)【冬之情】请概括下面材料的要点。
在沈阳铁路局持续开展的“三个出行”“五个常态化”活动的过程中,餐饮服务段通辽车间广大干部职工以优质、真情、贴心的服务赢得了广大旅客的一致赞许。北风凛冽,寒意渐浓,但乘务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却带给旅客春天般的温暖。
16.(3分)同学们,学习了《雨的四季》,你一定熟悉了雨那灵动的声音、奇异的形体,请你参加“雨的诉说”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相关的练习。
(1)(1分)【导入“雨诉说”】假如你是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持人,请你写一段生动的话语,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雨”的身份导入“雨的诉说”这一话题。
(2)(1分)【收集“雨词汇”】自古以来,因为雨常见,所以在文字中总能见到它的身影。请摘录连续的两句含“雨”字的诗句,两个含“雨”字的成语、俗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1分)【说说“雨功过”】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利与弊总是密切关联的。自然界的雨也是如此,它有时温柔多情,有时狂暴肆虐;有时文静如女孩,有时剽悍如野马。有了雨,我们的世界才变得瑰丽多彩;有了雨,我们的生活才变得滋润甘甜。班级同学针对雨的利与弊展开辩论,你赞成哪一方观点?请写出理由。
正方观点:雨的利大于弊。
反方观点:雨的弊大于利。
三、文言文阅读(共7题;共7分)
诗歌鉴赏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陈太丘与友期行《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王戎识李《世说新语》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①,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②。
【注释】①折枝:使树枝弯曲。②信然:确实这样。
17.(1分)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 临:面临 B.相委而去 去:离开
C.尊君在不 不:同否 D.舍去 舍:舍弃
18.(1分)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下车引之 B.诸儿竞走取之
C.杨氏之子 D.取之,信然
19.(1分)对这首诗理解最正确的是( )
A.诗人先写山岛风光,再描绘海面景色,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B.诗人立足于山岛,先远观,再近观,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C.诗人先实写,再虚写,最后抒情。
D.先全景式地展现大海景象,再描绘岛上风光,最后在描绘大海波涛汹涌的基础上,借拟写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来抒发自己壮阔的情怀。
20.(1分)下面对《陈太丘与友期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B.元方和王戎一样,都是非常聪慧的人。
C.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为人处世要讲礼貌,讲诚信,还要知错就改。
D.古汉语中有常见的敬辞和谦辞,文中的尊君是谦辞,家君是敬辞。
21.(1分)下面对《王戎识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戎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看到很多孩子在折李树的枝条。
B.王戎和小朋友比赛,看谁先摘到李子。
C.王戎推断道路边的李树结的是苦李,小朋友们证实了这一点。
D.王戎没有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去摘李子,因为他尝过了,知道李子是苦的。
22.(1分)用“ /”给《王戎识李》中画线句子断句。 (限一处)
树 在 道 边 而 多 子 此 必 苦 李
23.(1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芳入门不顾。
四、诗歌鉴赏(共3题;共3分)
诗歌鉴赏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4.(1分)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壮阔气势。
C.颈联妙在诗人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25.(1分)从内容和写法上赏析诗句“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26.(1分)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颔联中的“阔”“悬”各表现出怎样的情景?
五、现代文阅读(共4题;共5分)
现代文阅读
(一)《春》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二)一棵野蔷薇就这样把春天顶了出来
①那个早晨,看见家门口的野蔷薇枝条上钻出了一个个芽,惊叫一声。
②那些嫩芽刚探出头,似乎来不及搞清楚它们与这个世界、与这个春天的关系。所以不停地犯嘀咕:呀,我是怎样留出来的?我是被谁推了一把吗?它们在枝条上跺脚,摇晃着身体,但是枝条没有动静。而这个时候如果有风,它们的心又该慌张了吧?
③一个嫩芽长出来,也有好几种色彩:芽的根处,是微红的,好像带着血,想必也是疼的。没有一种事物能够轻轻松松地获得美丽,没有经过疼痛的事物也配不上美丽,所以每一个春天都值得赞颂和尊重。
④往上一点,有微微的绿意,这是春天烙进它身上的生命的基因:告诉它以后会长成一片葱郁的叶子。这是让它放心呢!所以一片叶子从一开始就不会出错,它只要尽情生长,就一定会迎来生命的蓬勃。春天如此宽厚,万物才重新生长。
⑤再往上一点,就是鹅黄了:刚刚长出来的娇柔的模样,仿佛弱不禁风。当然,它也不需要经过几场风,就会又往上长一点了。如同一个走夜路的人,总是担心一脚踏进泥泞,但是还没有踩到泥泞,这一段路就已经走过去了。仿佛人生路上的一些事情是早注定的,如同这个春天必然到来,我们需要做的不过是尽情绽放。
⑥一棵野蔷薇就这样把春天顶了出来。
⑦春天就这样来了,一点一滴漫不经心的样子,油菜花也零零星星地开了,不用担心,它们会越开越多,没有一朵花会错过春天:它们和春天是互相映照互相需要的。而春天也是一个凶猛的季节,它不开个甜畅是不会罢休的。
⑧当然这棵野蔷薇并不知道我对它的憎恨:我在淘宝网上看见它开得那么妖娆,还可以接连不断地开,结果栽下去,它却是一棵野蔷薇——花开得乱七八糟,没有一朵成形的,挂在枝头上的全部是小小的白花,我被淘宝骗了。但是它没有骗我,因为它不敢骗春天。所以春天一来,它似乎就叫了起来:我在,我也会开花!
⑨今年,我又买了几棵花苗栽下了,我一样不知道它们是真是假。但是我最关心的不是它们的真假,而是它们能不能活起来。我觉得这对我对它们都同等重要。如果它们活了,对我就是奖赏,就不存在欺骗,而且这个春天我还将多一份期待。
27.(1分)两段非连续性文字排列在一起进行阅读,请你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点。
28.(1分)分别找出两段文字中描写春天颜色的词语,并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些颜色。
29.(2分)《春》主要的表达方式是描写,而《一棵野蔷薇就这样把春天顶了出来》除了描写之外,主要的表达方式还有 和 。
30.(1分)文章(二)结尾作者写到“这个春天我还将多一份期待”,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的期待是什么?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请结合自己实际,写下你的“春天寄语”。
六、写作题(共1题;共50分)
31.(50分)请你就与“雨”有关的景物写一段话,200字左右。
要求:①要突出雨的特征;②写景要有层次;③写出自己的真隋实感。
答案解析
【答案】1.贮蓄;;地毯
2.中年;终年
3.将“空中”与“天上”调换位置
【解析】(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这类问题时,关键在于平时要做好字词的积累,答题时联系前后文认真辨析,规范书写。
(2)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同音字与形近字;同时还要结合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1.本题考察字音字形。“ zhù xù ”写作“ 贮蓄 ”;“ dì tǎn”读作“ 地毯 ”。
故答案为:贮蓄;地毯
2.本题考查查找错字并改正。“中年”应写作“终年”。
故答案为:中年;终年
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划线句子语序不当,应将“空中”与“天上”调换位置。
故答案为: 将“空中”与“天上”调换位置
【答案】4.B;E;A;C;F;D
5.树倚着春风;摇曳出婀娜多姿;云靠着蓝天;飘荡出闲适自在
6.(示例)图标主体部分由两个人组成一颗爱心,爱心中间是一滴正在滴落的雨。图标下部写有“小雨滴微公益”的字样及其英文。这个图标的寓意是在公益的海洋里每一滴雨都是一分力量,我们要从身边小事做起,积少成多,为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每个人的点滴爱心汇聚起来,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诗句。解答时从分析诗句中描写的意象入手,把握诗句的基本内容。结合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2)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好此题,首先要审视好被仿写句的特点,如句式,修辞等方面,再就是注意语意通顺连贯。
(3)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解答时要仔细观察材料中所给出的图表,找出图表中的规律以及所揭示的实际问题。由于图文转换大多属于说明文的范畴,表述过程中应注意用词的准确、严密。
4.第一空是写雨的零落稀疏,则“ 两三点雨山前” 较为合适:第二空描绘了雨的温柔润泽, “润如酥”形容小雨的温柔润泽,则“天街小雨润如酥”较为合适;第三空描写了雨的绵密繁多, “清明时节雨纷纷”描绘了清明时节细雨绵绵的景象,雨势虽不大,但持续不断,放在此处较为合适;第四空表现雨的欢快活泼,给出的诗句中“白雨跳珠乱入船”写雨的欢快,此处契合; “白雨跳珠乱入船”此句通过“跳珠”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雨点大而急,打在船上四处飞溅的情景,传达了雨的猛烈急切,对应了第五空;第六空慨叹了雨的肆虐无情,给出的诗句中只剩下“ 身世浮沉雨打萍 ”,此处契合。
故答案为:BEACFD
5.此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此题例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自然界的事物想象成人的动作和姿态,仿写时应注意语意通顺、连贯。
故答案为:树倚着春风,摇曳出婀娜多姿;云靠着蓝天,飘荡出闲适自在
6.图标的核心在于“爱心”与“小雨滴”的结合。首先识别出这两个主要元素,并准确描述它们在图标中的位置关系。爱心由两个人形图案构成,象征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与互助;而小雨滴则位于爱心内部或附近,作为传递爱心的媒介。除了主体元素外,“小雨滴微公益”的文字标识及其英文翻译,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图标的完整性。描述时,应提及文字的位置、字体风格等,以展现图标的整体美感。分析图标中各元素之间的布局关系,爱心如何巧妙地融合了人形图案与小雨滴,以及文字如何与图形相得益彰,共同传达出公益的主题。深入理解图标所蕴含的公益理念,即“每一滴雨都是一分力量”,强调个体在公益事业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一理念,引导人们认识到,即使是最微小的行动,也能为公益事业带来积极的影响。图标寓意中强调了“积少成多”的思想,即鼓励人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断积累微小的善行,最终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通过描述图标的正面影响力和感染力,展现其在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公众道德水平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故答案为:(示例)图标主体部分由两个人组成一颗爱心,爱心中间是一滴正在滴落的雨。图标下部写有“小雨滴微公益”的字样及其英文。这个图标的寓意是在公益的海洋里每一滴雨都是一分力量,我们要从身边小事做起,积少成多,为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每个人的点滴爱心汇聚起来,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答案】7.徜徉书海,领略时序之美
8.B
9.D
10.D
【解析】(1)本题考查汉字的抄写。做本题时,注意正楷书法要笔划平正,结构整齐,工妙于点画,神韵于结构。标点符号各占一格。
(2)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3)本题考查词语运用能力。选词填空,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
(4)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7.本题考查汉字书写。运用正楷可以书写为:徜徉书海,领略时序之美。
故答案为:徜徉书海,领略时序之美
8.ACD.正确;
B.有误,“菜畦”中的“畦”应读作“qí”
故答案为:B
9.本题查成语。“花枝招展”像花枝迎风摆动一样。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喜出望外”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而感到非常高兴。“花团锦簇”意思是花朵锦绣聚集在一起。原指华丽高贵的服饰,现用来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根据上下文语境,可以判断出:此处应填“美不胜收”。
故答案为:D
10.ABC.正确;
D .有误;“令堂” 是敬辞,称对方的母亲。“舍弟”“敝人”“寒舍”“愚见” 属于谦辞。故答案为:D
【答案】11.三春、芳春、阳春
12.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13.语文老师,您好!我们打算组织同学们进行一次野外踏青活动,想请您参加,您有时间吗?
14.①春之声;②春之韵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情况。词语积累包括汉字的拼音 、书写 、词义等,除此之外,学生还要掌握多音字、形似字、后鼻音、翘舌音等语法知识。
(2)本题考查名句默写。一般记忆默写,相对比较容易,只要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对基本篇目完成背诵,特别注意名篇中的名句,然后注意容易写错的字就可以,理解默写还要求学生能够结合作者经历、写作背景、写法等方面对重点句子(特别是名句)的深刻含义、蕴含的哲理、表达的心情或情感等领悟透,这种题相对比较容易。
(3)本题考查写邀请函。邀请函又叫请柬,也称请帖,是单位、团体或个人邀请有关人员出席隆重的会议、典礼,参加某些重大活动时发出的礼仪性书信,它不仅表示礼貌庄重,也有凭证作用;具体要求有两个方面:格式要求,请柬一般由标题、称谓、正文、落款四部分组成,标题即用大字书写的“请柬”两字,在第一行中间,或者占用一页,当作封面,称谓即被请者的单位名称或姓名,另起一行或一页顶格书写,姓名之后写上职务、职称等,如“同志”、“先生”、“教授”、“经理”、“主任”等,正文应写清活动时间、地点、内容、要求,并用“敬请参加”、“敬候光临”、“敬请届时光临”等语结束,落款即发函者的署名与发函日期;请柬的形式要美观大方,不可用书信纸或单位的信函纸草草了事,而应用红纸或特制的请柬填写,所用语言应恳切、热诚,文字须准确、简练、文雅。
(4)本题考查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形式有学科综合型、观察实验型、专题活动型、课题研究型。采取的形式主要有:观察、调查、实验、制作与设计等,这就要求学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要利用每个单元的综合知识开展一次实践活动。
11.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情况。 对于春天的称呼有春阳、阳春、芳春、青春、艳阳、三春、九春,这几种称谓,此外,春天在民间的称呼还有“阳节”、“昭节”、“韵节”、“淑节”、“仑灵”等二十多种雅称。
故答案为:三春、芳春、阳春
12.本题考查名句默写。歌咏春天的诗句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苏轼《蝶恋花·春景》;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李清照《武陵春·春晚》;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等。
故答案为: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13.本题考查写邀请函。邀请函有两个要求,一个是格式,一个是内容,这里没有说要求格式,所以只要注意内容就可以,内容首先是学生邀请老师,开头要称谓加问好,比如老师,您好!或语文老师,您好!然后说清活动时间、地点、内容等,最后礼貌征求老师意见,比如请问您有时间参加吗等。
故答案为:语文老师,您好!我们打算组织同学们进行一次野外踏青活动,想请您参加,您有时间吗?
14.本题考查综合性学习活动。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栏目的能力.所设计的栏目,一定要与小报的主题相关,也就是要与“寻觅春天”的主题有关,栏目名字不易过长,要简单明了,易于识记,可以用三个字或四个字,比如春之色、春之声、春之歌、春之韵等。
故答案为:春之声;春之韵
15.【答案】(1)示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歌词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塞北的雪轻盈、洁白的特点,赞美了她是春天的使者,给人带来希望与美好……
(3)示例:寒冬真情暖人心。
【解析】⑴ 默写一句完整的描写冬天景色的诗句,没有错别字即可。比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⑵ “你的舞姿是那样的轻盈/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把塞北的雪人格化,词运用拟人手法,前者形象塞北的雪轻盈的特点,后者形容塞北的雪洁白的特点;“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春天的使节”赞美了她是春天的使者,给人带来希望与美好……表达对塞北的雪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⑶可以结合关键句“北风凛冽,寒意渐浓,但乘务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却带给旅客春天般的温暖”概括出内容要点:寒冬真情暖人心。
故答案为:⑴ 示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⑵ 第1空、歌词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塞北的雪轻盈、洁白的特点,赞美了她是春天的使者,给人带来希望与美好……
⑶ 示例:寒冬真情暖人心。
⑴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的能力。古诗文默写题主要有:直接性默写题、理解性默写题、迁移性默写题、运用性默写题、简单赏析性默写题五种类型。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默写时要做到“三不”:不多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⑵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句子的赏析能力。解答语言的赏析类题,我们应该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去考虑。平时要掌握一些答题模式,答题模式为该句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本题在赏析语句时,要选择好赏析的角度。
⑶本题考查对材料的梳理及概括能力。做此类题需要学生在仔细阅读材料时,将关键句子找出,利用归纳和概括的方法将各种关键词语进行整合,按照要求,形成答案。
16.【答案】(1)我是快乐而沉静的雨。我从天空中飘落,伴着我快乐的足音,花草荡漾出陶醉的笑意。我和着自然清新的空气,将温柔的脸轻轻地贴近土地,在泥土中消融。我用灵动的声音、奇异的形体和清透的心灵向你诉说,不知你是否读懂了我?
(2)诗句: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②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成语:风调雨顺、风雨交加、未雨绸缪。
俗语:①雷声大,雨点小。②听风就是雨。
(3)正方。世上万物的生长离不开水,人的生存更离不开水。尽管雨有时会给人们带来灾难,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类会把雨造成的灾难降到最低限度。
【解析】⑴本体考查学生围绕主题设计活动的能力。做此题首先要明确题目的要求,并明确开场白应起到的效果,再设计开场白的语言,设计的同时要注意礼貌用语的使用,注意称呼,语言的简洁凝练,句意鼓动性,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 示例:我是快乐而沉静的雨。我从天空中飘落,伴着我快乐的足音,花草荡漾出陶醉的笑意。我和着自然清新的空气,将温柔的脸轻轻地贴近土地,在泥土中消融。我用灵动的声音、奇异的形体和清透的心灵向你诉说,不知你是否读懂了我? ⑵本题考查考生这是的积累。注意书写正确,语句恰当。如 诗句: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②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成语:风调雨顺、风雨交加、未雨绸缪。俗语:①雷声大,雨点小。②听风就是雨。 ⑶l两种观点都可以,要求学生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根据对雨的了解写出理由即可。注意理由要充分,如: 正方。世上万物的生长离不开水,人的生存更离不开水。尽管雨有时会给人们带来灾难,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类会把雨造成的灾难降到最低限度。
故答案为:⑴ 我是快乐而沉静的雨。我从天空中飘落,伴着我快乐的足音,花草荡漾出陶醉的笑意。我和着自然清新的空气,将温柔的脸轻轻地贴近土地,在泥土中消融。我用灵动的声音、奇异的形体和清透的心灵向你诉说,不知你是否读懂了我? ⑵ 诗句: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②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成语:风调雨顺、风雨交加、未雨绸缪。俗语:①雷声大,雨点小。②听风就是雨。⑶ 正方。世上万物的生长离不开水,人的生存更离不开水。尽管雨有时会给人们带来灾难,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类会把雨造成的灾难降到最低限度。
⑴这是一道运用表达运用的试题,考查考生围绕话题写话,要求考生紧扣主题,运用修辞进行表达,注意语言的通畅。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诗词、成语、俗语的识记和积累的能力。要求考生注意平时的积累,注意紧扣要求作答,注意书写的正确。
⑶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考生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结合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写出自己的理由,注意理由要充分,条理要清楚。
【答案】17.A
18.C
19.D
20.D
21.C
22.树在道边而多子 / 此必苦李
23.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2)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
(3)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5)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6)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给语句断句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弄清句子的成分。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同时注意题干的要求,需要断几处。
(7)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参考译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客人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 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王戎识李》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嬉戏玩耍。他们看见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把树枝都压弯了。许多孩子都争相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17.A. 句意:向东登上碣石山。 “东临碣石” 中 “临” 的意思是 “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B . 句意: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去” 是 “离开” 的意思。
C . 句意:你的父亲在吗? “尊君在不” 中 “不” 同 “否”。
D. 句意: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 “舍去” 意思是舍弃离开。“舍” 是 “舍弃” 的意思。
故答案为:A
18.A.句意:下车引之。(友人下车去拉元方。“之” 指代元方。)
B.句意:诸儿竞走取之。(孩子们都争相跑过去摘李子。“之” 指代李子。)
C.句意:杨氏之子。(杨家的孩子。 “之” 是助词,相当于 “的”。 )
D.句意:取之,信然。(摘来李子一尝,的确如此。“之” 指代李子。)
故答案为:C
19.A.“诗人先写山岛风光,再描绘海面景色,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错误,因为虽然诗歌中确实提到了山岛和海面,但并非严格按照先山岛后海面的顺序来写的。诗歌开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即表明诗人是站在碣石山上远观大海,紧接着“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等句是全景式地展现大海与山岛的景象,而非先专注于山岛。
B.“诗人立足于山岛,先远观,再近观,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错误,因为诗歌中并没有明确的远观与近观的转换描述。诗人主要是通过站在碣石山上远眺来展现大海的壮阔景象,并没有深入细致地描绘近处的海面或山岛。
C.“诗人先实写,再虚写,最后抒情”虽然涉及了诗歌的写作手法,但并未准确概括出诗歌的整体结构和主题思想。实际上,诗歌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等句是虚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阔景象,但这一虚写并非在实写之后,而是与前面的实写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意象和情感基础。因此,C选项的表述过于片面。D.正确。
故答案为:D
20.ABC.正确;
D. “古汉语中有常见的敬辞和谦辞,文中的尊君是谦辞,家君是敬辞。”实际上,在古汉语中,“尊君”是敬辞,用于称呼对方的父亲;而“家君”则是谦辞,用于称呼自己的父亲。
故答案为:D
21.A.“王戎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看到很多孩子在折李树的枝条。”这一描述与原文不符。原文中提到的是“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这里的“折枝”是指因为李子结得太多,树枝都被压弯了,而不是说孩子们在折树枝。
B.“王戎和小朋友比赛,看谁先摘到李子。”这个选项也是错误的。原文中并没有提到任何关于比赛摘李子的情节,王戎之所以没有摘李子,是因为他的观察和推断,而非参与了什么比赛。
C.“王戎推断道路边的李树结的是苦李,小朋友们证实了这一点。”这个选项是正确的。王戎通过观察李树的位置(在道边)和李子的数量(多子),推断出这些李子很可能是苦的,因为如果是甜的,早就被人摘光了。后来小朋友们去尝试,发现果然如此,证实了王戎的推断。
D.“王戎没有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去摘李子,因为他尝过了,知道李子是苦的。”这个选项是错误的。原文中并未提及王戎尝过这些李子,他是通过观察和推理得出这一结论的。故答案为:C
2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断句。“树在道边而多子” 是一种现象描述,是一个完整的主谓短语结构,陈述 “树” 的情况;“此必苦李” 是王戎根据前面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从语法结构和语义表达上看,在 “树在道边而多子” 后断开较为合理。
故答案为: 树在道边而多子 / 此必苦李
2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惭”:形容词,惭愧。“引”:拉。“之”:代词,代指元方“顾”:回头看。
故答案为: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答案】24.D
25.①内容:交代诗人出游在外,客行他乡的背景。②写法: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诗人客路行舟途中的美景,暗含诗人羁旅漂泊之感。
26.描绘了一幅平野开阔、恢弘阔大的画面。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2)本题考查多角度赏析名句。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诗句描写了怎样的内容,然后从修辞手法、内容主旨、哲理等方面对诗句进行赏析。从修辞角度赏析,要答出该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手法的作用;从内容主旨方面赏析,需要充分理解诗歌的内容,写出该诗句表达出诗人怎样的胸襟;从哲理角度赏析,则需要答出该诗句蕴含的哲理。
(3)本题考查品味语言特色中的“炼字”型。解答此类题目时基本思路应首先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意思(字面意思和实质意思)或该字(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最后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情感。
24.ABC.正确;
D.有误,尾联遥应首联,运用设问,自问自答,点明了诗人的故乡所在,同时更表达出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
故答案为:D
25.诗句“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所处环境——“客路”,即旅途、客行之路,表明诗人此刻正身处异乡,远离故土,进行着一场远行。这种背景交代为全诗奠定了基调,使读者能够迅速进入诗人所描绘的情境之中。虽然诗句直接描述的是自然景象,但“客路”二字已隐含了诗人作为旅人的孤独与漂泊之感。青山绿水虽美,却非故乡之景,从而激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感慨。诗句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即“客路”对“行舟”,“青山外”对“绿水前”。这种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的表达方式,不仅增强了诗句的音乐美和节奏感,也使得意象更加鲜明,画面感更强。同时,对偶还具有一定的强调作用,使得“客路”与“行舟”的意象更加突出,加深了读者对诗人处境和情感的理解。诗人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而是通过描绘“青山外”的客路和“绿水前”的行舟来间接表达。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含蓄而深沉,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青山绿水本是自然之美,但在诗人的笔下,却成了寄托羁旅漂泊之感的载体,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故答案为:①内容:交代诗人出游在外,客行他乡的背景。②写法: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诗人客路行舟途中的美景,暗含诗人羁旅漂泊之感。
26.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潮平两岸阔”意思是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
故答案为:描绘了一幅平野开阔、恢弘阔大的画面。
【答案】27.都是写春天的文章,都写春天的花,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都写出了春天的活力。
28.绿的、红的、粉的、白的;微红、微绿、鹅黄。示例:色彩缤纷(五彩缤纷、五颜六色)
29.记叙;议论
30.作者期待所买花苗发芽,生长,开花来点缀春天,映照春天。第二问,谈谈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可结合生活实际作答,答案不唯一。如,期待自己中考考出好成绩,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实现自己的梦想。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开始答题前,要反复阅读全文并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要寻找主题句或关键词,这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主要描述了春天的来临和生机勃勃的景象。作者通过描述春天的元素,如东风、小草、花朵和蜜蜂等,来展现春天的活力和生命力。第二篇主要描述了作者家门口的野蔷薇在春天的生长过程。
(3)本题考查对表达方式的把握。散文虽然较为自由,但通常有某种结构。在答题时,要注意分析这种结构,这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路。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拓展迁移能力。散文通常包含情感的变化和转折。在答题时,要抓住这些情感线索,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和态度。
2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春》这篇文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如第②段“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第③段“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和第④段“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等,生动形象地将春天到来生机勃勃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棵野蔷薇就这样把春天项了出来》是通过描绘野蔷薇的生长,来体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由第②段“我是怎样冒出来的?我是被谁推了一把吗?它们在枝条上跺脚,摇晃着身体,但是枝条没有动静”,第③段“芽的根处,是微红的,好像带着血,想必也是疼的”和第⑧段“所以春天一来,它似乎就叫了起来:我在,我也会开花”等语句可以看出,这里也是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故两篇文章都是在写春天,都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都是通过写花,来表现春天的活力。
故答案为:都是写春天的文章,都写春天的花,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都写出了春天的活力。
28.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根据《春》第③段“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和第④段“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可以看出,《春》中描写春天颜色的词语:绿的、红的,粉的,白的;根据《一棵野蔷薇就这样把春天顶了出来》第③段“一个嫩芽长出来,也有好几种色彩:芽的根处,是微红的,好像带着血,想必也是疼的”,第④段“往上一点,有微微的绿意”,第⑤段“再往上一点,就是鹅黄了”可知,这篇文章中描绘春天颜色的词语有:微红、微绿、鹅黄。故只需要用一个表示颜色多样、色彩艳丽的成语,如:色彩缤纷、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等形容即可。
故答案为:绿的、红的、粉的、白的;微红、微绿、鹅黄。示例:色彩缤纷(五彩缤纷、五颜六色)
29.本题考查对表达方式的把握。根据《一棵野蔷薇就这样把春天顶了出来》第①段“那个早晨,看见家门口的野蔷薇枝条上钻出了一个个芽,惊叫一声”和第⑨段“今年,我又买了几棵花苗栽下了,我一样不知道它们是真是假”可知,文章在描写野蔷薇之前和之后,还叙写了发现野蔷薇和栽种野蔷薇的事情,这是记叙的表达方式;根据第⑦段“它们和春天是互相映照互相需要的。而春天也是一个凶猛的季节,它不开个甜畅是不会罢休的”和第⑧段“但是它没有骗我,因为它不敢骗春天”可知,这里是作者发表内心的想法观点,在评价野蔷薇花,这是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
故答案为:记叙议论
3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拓展迁移能力。“这个春天还将多一份期待”这个句子出现在文章末尾,结合文章内容、主题思想来作答。结合第⑨段“但是我最关心的不是它们的真假,而是它们能不能活起来”“如果它们活了,对我就是奖赏,就不存在欺骗”理解,首先作者期待所买的几棵花苗能够活起来,生长,盛开。然后结合第④段“它只要尽情生长,就一定会迎来生命的蓬勃”,第⑤段“仿佛人生路上的一些事情是早注定的,如同这个春天必然到来,我们需要做的不过是尽情绽放”理解,作者期待自己的人生能够尽情绽放,迎来生命的蓬勃;结合第⑦段“不用担心,它们会越开越多,没有一朵花会错过春天:它们和春天是互相映照互相需要的”理解,作者期待所买花苗发芽,生长,开花来点缀春天,映照春天。第二问,谈谈自己对未来有什么期待,说说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即可,答案不唯一。示例:我希望在来年春暖花开的时候,自己学习进步,和同学们一起,走在落花缤纷的绿道上,有说有笑,踏着朗朗书声而行。
故答案为:作者期待所买花苗发芽,生长,开花来点缀春天,映照春天。第二问,谈谈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可结合生活实际作答,答案不唯一。如,期待自己中考考出好成绩,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实现自己的梦想。
31.【答案】略
【解析】写这个片段重点是要状雨景、抒雨情。写作中除了要做到抓住所写的雨的季节特征,还要写出雨由小到大的层次。写景是为了抒情,写作中要写出自己的主观感受。要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增强表达的效果。
选定题目后,我们就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语句通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