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1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1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课件(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04 08:4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年份 招录人数 报考人数 最高竞争比
2020 24128 1395845 2315:1
2019 14537 1353478 4040:1
2018 28533 1564153 2666:1
公务员考试
上个月,浙江台州公布了一份市属事业单位招聘岗位的报考信息表。其中,报考人数最多最热门的岗位,是台州市殡仪馆的殡仪服务管理岗位。录取一个人,报名人数却达到了:973个。...6年前,浙江省公务员报考的竞争比只有1:21,而在去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65。
——《浙江的年轻人,越来越向往体制内》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抡才大典
隋炀帝 公元606年
科场弊端之积重难返
旧中国寿终正寝的尸体上,何来鲜活之肌?
明清八股文
迂腐俗套 陈词滥调
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四千年未有之变局
西学冲击
一、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范进中举
“牙,葡萄有牙,牙而成国,史所未闻,籍所未载,荒诞不经。”
——清末同治帝师、大学士徐桐
(杨芳)“惟知购买马桶御炮,纸扎草人,建道场,祷鬼神”
——《粤东纪事》
◎洋务运动——同文馆
1.科举制的变化
1898年,清廷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
光绪帝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
◎戊戌变法与光绪帝
戊戌变法失败后,慈溪太后下令所有考试悉照旧制...
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仕,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艺可精,而才亦可集。
——1864年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书》
◎洋务运动——外派留学生
光绪帝
第一场论题五道,试中国史事,本朝政治。第二场策题五道,凡西学中天文、地理、学校、财赋、兵制、商务、公法、刑律,以及格致、制造、声光、化电等类,听考官酌举命题,不必拘定经济科专门之例。第三场四书义题二道,先《学》、《庸》《论语》,次《孟子》,五经义题一道不拘何经, 均遵依四子、五经原文命题。
——1898年礼部颁布 《遵议乡会试详细章程》
1901年,清末新政,通令书院一律改为学堂
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等奏请废除科举,被清廷采纳。
北京协和医学堂
1902年,由同邑乡绅陈屺怀、关维震、冯君木等发起,在书院原址上创立新式学校——慈湖中学堂,首任堂长(校长)为关维震。
——慈湖中学校史
科举夙为外人诟病,学堂最为新政大端,一旦毅然决然舍其旧而新是谋,则风声所树,观听一倾,群且刮目相看,推诚相与。
——《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
2. 选官制度改革
(1)废旧制






总理衙门
裁减冗署冗官,瓦解传统的六部编制
外务部
农工商部
巡警部
学部

清政府还裁撤了詹事府、通政使司等旧机构,裁撤了东河河道总督缺和督抚并设共处一城的云南、湖北、广东巡抚缺。整顿吏治,裁汰了政府各机关的胥吏差役。
——章开沅、朱英主编《中国近代史》
(2)创新途
1906年,张之洞创立两江师范学堂
1.学堂选官制度
“查三品顶戴员外郎职衔辜汤生,号鸿铭,兼通英法德三国语言文字,得有英国大学罗马、希腊经科博士文凭,并德国国家工程学堂修业文凭。该员志趣端正,学问优长,各国皆知。”
——1905年张之洞请求赐予辜鸿铭进士出身
2.留学毕业生选官
辜鸿铭
鲁迅
李大钊
蔡元培
陈独秀
胡适
油画《北大钟声》
注:1909年、1910年和1911年,在北京三次从全国招考庚款留学生。
梅贻琦
胡 适
竺可桢
二、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1.南京临时政府
孙中山
中华民国元年二月十四
临时大总统批
内务部呈请速颁
文官试验令由
…今当民国建立伊始,计非参酌中外,询事考言,不足以网罗天下英才而裨治理。该部所请,诚为当今急务。
变革内容
①以考试制度为主,在“五权宪法”框架内设立考试院,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
②建立文官的培养、任用、监察等运行机制。
国民大会(政权)
选举
复决
政府(治权)
考试院
监察院
行政院
立法院
司法院
罢免
创制
考选权如果属于行政部,那权限未免太广,流弊反多,所以必须成了独立机关才得妥当。 ——1906 年孙中山
2.北洋政府时期
(1)方式:
选拔官员主要采用考试和甄别两种方式。
(2)考试:
1913年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标志着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
报考条件 民国男子年满21岁者
负责机构 政事堂铨叙局
考试类型 文官高等考试、普通考试
司法官考试,知事试验,留学毕业生甄拔考试
铨叙:审查官员的资历,根据才能、成绩确定级别和职位
(3)甄别:
旧的人事制度向现代文官制度转变的重要措施,
目的是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然而文官参加文官考试被录取的知识分子得不到任用,而无须参加考试却有社会关系的人,通过各种途径同样可以入仕为宦,官运亨通。尤其是1915年以后推行甄别、甄用制度,更是为上层人士提供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摘编自尹全海《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述评》
①人事制度:
3.南京国民政府
重新设计颁布,"官吏"称谓逐渐被"公务员"代替。
②制度与法规:
(1)措施:
南京国民政府委任状
戴季陶 考试院院长
进入考试院内,似置身庙堂之中,师法明清的考官和皇帝,亲笔写榜,以示隆重。
——黄贻谋《戴季陶二三事》
1929年,国民政府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
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
1929年,公布第一部《考试法》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①以北洋政府...为基础,吸收和继承了中国...和西方...
③体现了孙中山的思想主张
④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
(2)特点:
②公务员的选任由考试院负责
⑤仍采取甄别审查措施
(3)评价:
①制度规定严密
②实施过程漏洞百出,任用亲信、拉帮结派...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
“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
——中共十二大党章
焦裕禄
孔繁森
任长霞
由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管理的干部制度
民主革命
改革开放
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离休、退休、培训、工资、回避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逐步实现干部管理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
新中国成立
沿用,并建立了在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下的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
十八大以来
干部队伍建设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严格依法依规办事,特别是在干部的廉政建设方面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和规定,取得很大成绩
任务一:通过时间轴梳理新中国干部制度的发展及其意义
2006年
发展完善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得到全方位的推进和改善,考试录用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
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随后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建立
1993年
初步形成
2005年
正式形成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任务二:通过时间轴梳理新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及其意义
思考
请结合所学思考现代中国的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区别?
(1)不搞“政治中立”。
中国公务员必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捍卫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坚持党管干部。
强调坚持党的组织领导,贯彻党的组织路线,保持党对政府重要领导人选的推荐权。
(3)不搞“两官分途”。
我国公务员制度没有“政务官”和“事务官”的划分。
(4)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
做人民公仆,为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课堂小结
中国的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科举制度的变化:背景、表现
选官制度的变化:背景、官制改革、选官制度
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依据、内容、意义
北洋政府时期:考试制度、甄别制度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措施、特点、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
改革开放前:措施、内容
改革开放后:干部、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