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统编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中的第6课。从第二单元开始,中国近代史的两条主线逐渐清晰,即中国人民的前赴后继抗争行动和列强侵略加剧使中国深陷民族危机两线交织。本课承上启下,承接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的历史背景,为戊戌变法发起的主要历史原因。下接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本课主要展现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外反抗列强侵略、对内试图改革封建专制的戊戌变法运动。教材内容时间线索较为清晰,分为两个子目:康有为与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第一子目主要讲述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序幕,即公车上书的历史事件和维新派创办报刊学会的主要史事,在该子目中要注意联系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学习公车上书这一关键历史事件,以及维新派创办报刊的影响和目的。第二子目主要讲述百日维新的过程和内容,要注意帮助学生梳理变法的主要内容,以及要联系“相关史事”强调戊戌六君子的爱国牺牲事迹,帮助学生培养家国情怀。根据课标“了解戊戌变法的主要史事,认识变法的意义和局限性”,因此本课设计将教学重点放在学习了解戊戌变法的主要史事上,而难点则是理解戊戌变法的意义和局限性。重点部分,主要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梳理公车上书、变法内容,同时多展现当时历史人物的言行,避免讲述的枯燥,帮助学生从生动的“人”的视角来了解戊戌变法;难点部分,则是通过具体的“侯官严复”与《天演论》的例子,以及维新派创办报刊的事迹,帮助学生从了解具体史事到理解抽象意义。学生情况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通过前课的学习,学生对本课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的历史背景已经具备一定了解。以及,八年级的学生思维较为活跃,可以帮助他们初步从发展和联系的观点看待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之间的相关联系。另一方面,初中八年级初步开始学历史,对于生僻字、文言文部分依旧需要加强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字材料内容。同时,初中学生的历史思维尚处于构建阶段,学生对于复杂历史问题的自主探究能力较为不足,应当注意用生动、具体的图片或者历史故事帮助学生进行问题探究,避免学生生搬硬套历史结论。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分析】
1.总体目标:通过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和主要内容,认识变法带来的意义和存在的局限性。2.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复习与梳理,和对严复《救亡决论》等史料的解读,了解戊戌变法发生的背景和变法的主要内容。3.通过了解公车上书、维新派创办报刊和学会、戊戌政变等史事,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戊戌变法运动,理解变法运动的发展进程是复杂曲折的,培养唯物史观。4.通过对文字、表格等材料进行掌握和分析,联系维新派创办报刊、严复翻译《天演论》的具体史事,对戊戌变法的意义和局限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5.通过学习戊戌变法中维新志士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富强而进行的努力和牺牲,认识到中国人民对外反抗外国列强、对内变法改革的决心,培养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通过了解严复从海军转向涉猎思想与翻译、戊戌六君子为变法牺牲的事迹,认识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戊戌变法的主要史事教学难点戊戌变法的意义和局限性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从侯官严复谈起一、展示课本关于严复的“人物扫描”。提问:为什么称严复是“侯官人”,而不是“福州人”?二、展示材料,帮助学生了解侯官之称由来。材料一:侯官,旧县名,治所在今福州市。西晋改东侯官县置,以西汉曾在此置候官而得名,至清代改称“侯官”。材料二:光绪23年(1897)《国闻汇编》第二册所刊《天演论》 上有“侯官严复达旨”之署名。过渡:严复所著的《天演论》在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什么严复产生了翻译《天演论》的想法?进入今天的教学。 观察课本的严复“人物扫描”介绍,对“侯官”一词感到好奇。了解到“侯官”原为福州市旧名,严复出生于此,并在署名上也是以“侯官严复”自称。好奇,疑惑。 本课从“侯官严复”为起点,抓住课本中的细节“侯官人”,提出“为什么称严复为侯官人”的问题。提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并自然导入《天演论》和严复生平,承接下来的教学。
侯官严复生平 介绍严复的生平。强调以下几点,突出严复海军的经历:1.早年就读于福州船政学堂;2.后留学英国海军学院,但转向政治学术理论的学习;3.回国后担任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的教习。过渡:正是由于长期在水师学堂担任教习,所以严复对于海军人才的培养十分了解。甲午海战中牺牲的北洋海军士兵多是他的学生。因此,严复在1895年战败消息传来时,愤而写就《原强》、《救亡决论》等文章。 在教师讲述中,结合课本中严复的“人物扫描”对严复有进一步的了解。 联系课内外知识,对人物生平深入了解。同时,过渡到
侯官严复的时代选择 展示节选自《原强》、《救亡决论》的两则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翦(jiǎn)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京戒严,三站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站而覆我海军。——《原强》1895年3月载于《直报》材料二:自海上军兴以来,二十余年,师法西人,不遗余力者,号以北洋为最,而临事乃无所表见如此……虽学生年有出入,尚未闻培成何才,更不闻如何器使,此则北洋练兵练将,不用西法之明征。——《救亡决论》1895年5月载于《直报》提问:联系前课和材料,指出侯官严复此时所处的时代背景。过渡:此时,战败消息已经传入京师,自然引起了许多人的群情激奋。一群上京参加会试的举人们围坐一团,他们想要做什么? 根据所学和材料,回答问题:第一则材料反映的事甲午中日战争的战争进程。联系文章发表时间和第5课内容,说明此时的历史背景是甲午战败,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第二则材料,第一段是从海军角度说明洋务运动的失败;第二段明面上说的是海军人才培养体系的失败,实际上指的是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学习器物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从文章中感受到甲午海战给严复带来的海军发展的切身之痛,以及此时的中国急需变革的危急。这也是为何严复在之后决意翻译《天演论》的原因。 通过严复的文章,回顾前课的内容,巩固本课的历史背景内容。通过文字材料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同时巩固学生归纳、概括、辨析的能力。从严复个人的经历中,让学生感受到时代与个人的紧密联系,认识到挽救民族危亡的紧迫性,培养家国情怀。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一、引导学生,一边读课本一边梳理公车上书的时间、背景、领导者、目的、结果、影响。展示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的目的。其中“变法”尤为重要。过渡:士人们的上书最终因为重重原因,未能上达光绪。公车上书失败了,但它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那么这些要求变法的维新人士又做了些什么事情? 在教师的引导下,梳理课本知识,了解公车上书的主要史事。从康有为上书中,明白公车上书的目的主要是三点“拒和、迁都、变法”。并从“为安危大计”“保疆土而延国命”等词语中感受到士人们急切的爱国之情。 掌握公车上书的基础知识。从解读上书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取和理解信息的能力,同样从历史人物的角度感受家国情怀。
组学会 办报刊 一、展示维新派创办学会与报刊的表格。带领学生从名称、时间、地点等方面看待维新派为宣传变法思想做出的努力。过渡: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他们的创办者分别是梁启超和严复。梁启超继承了他的老师康有为的思想,并不断发展。展示梁启超《时务报》和严复《国闻报》图片,和两则文字材料。材料一:要而论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变之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束缚之,驰骤之。——梁启超《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1896年8月19日载于《时务报》材料二:报将出,客有造室而问曰:《国闻报》何为而设也?曰:将以求通焉耳。夫通之道有二:一曰通上下之情,一曰通中外之故。——严复《国闻报缘起》1897年10月26日载于《国闻报》创刊号提问:找出两则材料的关键词。联系课本和材料,总结维新人士创办报刊的目的。过渡:从这些文字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报刊的观点通俗易懂,振聋发聩,维新派的观点得到了广泛传播。为之后的变法行动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分析表格,直观感受到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的努力。从名称上,“万国”“中外”“强学”“时务”等字眼看出维新派的目标是为通达中外消息、富国强兵;从创办时间上,看出大致都是从公车上书之后开办,一直持续到戊戌变法期间;从地点上看,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分布地区有限制。在教师引导下,分析材料。从材料一中看出梁启超的主张是强调“变”;从材料二中看出严复强调办报的目的是“通”,通上下之情和中外之故。结合两则文字材料和维新派的主张,总结出维新人士创办报刊的目的是宣传变法图强的思想。 把宣传行动用表格展现,更加直观化。从表格解读中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找关键词出发,逐步培养学生提取复杂信息,通过联系已有知识进行解读史料的能力。
百日维新进行时 教师讲述:1897年冬天,德国强占胶州湾。此事引起多方人士关注,变法事宜再次提上日程。二、展示严复、康有为、光绪对此的态度。严复:遂置一切公道于不顾,忽发野蛮之心思,露生番之面目,利之所在,虽大义而亦蹈之。——严复《驳英〈太晤士报〉论德据胶澳事》1897年11月24日康有为:具呈工部主事康有为,为外衅危迫,分割迭至,急宜及时发愤,革旧图新,以少存国祚(zuò),呈请代奏事。——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1897年12月光绪帝:朕不能为亡国之君,如不与我权,宁逊位而已。——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二)过渡:面对残酷的现实和急迫的时局,光绪帝最终做出了“不如姑冒险而变法,幸则犹可望收政权而保国土”的决定,戊戌变法开始。三、展示表格。要求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填写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表格。根据时间轴,教师讲述严复进京觐见光绪帝的故事。1.1895年1月-2月,严复匿名在《国闻报》上分九次发表《上皇帝万言书》。同年,严复所译《天演论》出版,成为宣传变法维新思想的有力武器。2.9月14日,严复到乾清宫觐见光绪帝。引导学生分析载于《国闻报》上关于本次会面的交谈:严复:……独本年间有《拟上皇帝书》一篇,其文颇长,……不知曾蒙御览否?光绪:他们没有呈上来,汝可录一通进来,朕急欲观之。严复:大意请皇上于变法之先,可先到外洋一行,可结外国之欢,并到中国各处,纵人民观看,以结百姓之心云云。光绪:中国就是守旧人多,怎好?过渡:从这次会面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光绪帝有志于变法强国的心,严复也希望光绪帝能够《上皇帝万言书》中所做,开变法、通中外。但可惜,光绪还未来得及看见万言书。七天之后,“守旧人”发动政变,光绪遭囚禁。 从严复、康有为、光绪帝的态度中,感受到外国列强的步步蚕食,以及时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根据课本,梳理戊戌变法内容,填写表格。从严复和光绪帝的对话中,“朕急欲观之”可以看出光绪帝确实志在变法,也善于听取意见。理解严复的《上皇帝万言书》大意也是寄希望于皇帝能够积极变法,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从“中国就是守旧人多,怎好?”的感叹中,意识到此时中国社会的保守势力依旧强大。 培养学生从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变法的开展并非一蹴而就。运用当时历史人物的言行,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站在时人的角度看待时局。梳理教材中戊戌变法的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戊戌变法的基本史事。严复觐见光绪帝的故事作为历史细节的补充,同时是回扣开头导入的严复所写的《天演论》。设计这一觐见的历史细节,铺垫出光绪帝的有志但无力、维新派寄希望于无权光绪的现实,为之后的失败埋下伏笔。帮助学生认识到历史发展是曲折前进的。
百日维新之戊戌政变 展示材料。对比以光绪帝为首的维新派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光绪:朕不能为亡国之君,如不与我权,宁逊位而已。慈禧:他(光绪)不愿坐此位,我早不愿他坐之。与庆亲王奕劻商议后:“由他去办,俟办不出模样再说。”教师讲述:双方都在变法中各怀心思。光绪帝任命谭嗣同等4人为军机章京,负责变法事宜,想要与后党对抗;但慈禧迫使光绪帝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过渡:由于变法触动了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9月21日,政变发动。展示严复的《戊戌八月感事》,介绍严复曾与袁世凯见面的史事。材料:伏尸名士贱,称疾诏书哀。材料:时袁项城(袁世凯)甫练兵于小站,值来复之先一日必至津……项城言:“我做皇帝必首杀你。”相与鼓掌笑乐。——严复《学易笔谈·序言》分析材料,可见袁世凯当时的势力和性格。根据时间轴,介绍戊戌政变的过程。根据课本中的“相关史事”栏目,介绍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捕遇害、英勇牺牲的史事。展示表格,提问:依据上述表格,归纳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我们能从戊戌变法中吸取什么教训?过渡:虽然戊戌变法仅仅持续百天,但是梁启超却说它是“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那么戊戌变法对于中国近代的历史进程和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从双方的言辞中,看出光绪帝有志但无权,慈禧太后等顽固派实际上掌握主动权。理解这场变法表面为帝党和后党之争,实际上也是维新派和顽固派之争,是一场无实权和有实权的既定结局。分析材料,从“练兵于小站”等词,可见袁世凯掌有兵权,个性张扬。为之后背叛维新派、告密荣禄埋下伏笔。了解政变发生的简要过程。从谭嗣同拒绝出走、矢志为变法牺牲的事迹中体会“戊戌六君子”的高尚气节。根据所学,从表格中归纳总结失败的原因(开放式回答):维新派力量弱小,仅依靠一个没有实际权力的光绪皇帝;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利益,且保守势力过于强大;变法急于求成等等。教训(开放式回答):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革命道路要考虑时代进程和实际国情等等。 从戊戌政变的史料解读和史事分析中,培养学生理性辩证分析变法的失败原因。从“戊戌六君子”的牺牲事迹,感受到“对内反抗专制统治”历程的艰难曲折,帮助学生认识和感悟在谋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道路上许多革命志士为救国而牺牲的伟大精神,培养家国情怀。归纳总结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从教训中引发对近代变革的思考。
侯官严复和天演论 一、展示《天演论》图片和相关材料。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天演论》的影响。这本书(即天演论)虽然正式出版于1898年,但在1895年便已译成初稿。……根据我们所知,清末就流传着三十多种不同的版本,这是出版界所罕见的。——《严复集·前言》言先生谓斯宾塞尔之学,视此书尤有进,闻之益垂涎不能自制。——《梁启超致严复书》 1897年3月看新书的风气便流行起来……一有闲空,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鲁迅《朝花夕拾·琐记》展示有关严复评价的材料。可以看出“侯官严复”成为严复的一种独特称呼,因此说其为“侯官人”。时独有侯官严复,先后译赫胥黎《天演论》,斯密亚丹《原富》……然西洋留学生与本国思想家界发生关系者,复其首也。——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五十年来,介绍西洋哲学的,要推侯官严复为第一。——蔡元培《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1923年12月)》提问:联系维新派创办报刊和严复翻译《天演论》的事迹,谈一谈戊戌变法的积极影响和局限性。 根据材料,从《天演论》的多种版本、梁启超和鲁迅等人对《天演论》的推崇,直观理解到《天演论》在当时社会的流行,对思想界影响极大。从梁启超和蔡元培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将西学引进中国,产生了极大的思想影响。同时随着《天演论》的流行,“侯官严复”之称也逐步流传。根据本课所学,可以回答以下几点。(开放式回答)积极影响:维新派创办报刊,严复译西学,都促进了变法图强的思想在社会广泛传播。如《天演论》在社会上的广泛流行,可以看出当时追求西学、新学的思想对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局限性:从创办报刊的表格中,可以看出办报地点均在大城市;而且报刊和新学书籍的影响也大多局限于知识分子(梁启超、鲁迅等),没能够深刻影响广大的平民群众思想。因此戊戌变法没能够发动广大群众,只能依靠无实权的皇帝。 回扣导入“侯官严复”的疑问。前后呼应。以“侯官严复和天演论”为线索,用具体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思考戊戌变法的积极影响和局限性,突破本课设置的难点,培养学生辩证看待戊戌变法等历史事件的能力。
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意在从课本中的“侯官人”严复出发,介绍戊戌变法的背景。又以“侯官严复和天演论”为结尾,帮助学生思考戊戌变法的意义和局限性。对于主要的戊戌变法进程,也多用人物视角展现,以期帮助初中学生更生动、直观地理解历史发展中的变革。但个人认为本课还多有不足:一是本课总体容量较大,虽然文字和图片材料尽量选取简洁易懂的材料,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理解的难度依旧较大。比如,用“侯官人”严复作为导入,再到介绍戊戌变法的背景,增加了严复人物的故事帮助逻辑完善,因此课程内容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利于学生理解和吸收。二是为了突出严复这个人物,对于其他重要人物的介绍做了删减,例如康有为和梁启超的师徒关系,对学生理解戊戌变法中的主要人物行动可能会有所阻碍。三是本课的问题设置较多,比较繁琐,容易导致学生积极性下降。特别是本课所设置的难点在于理解戊戌变法的意义和局限,在最后用“侯官严复和天演论”和维新派创办报刊的事迹为例,让学生来讲述对变法的意义和局限的理解,这个问题可能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教师在此处的引导和提示需要加强。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