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第6课
戊戌变法
——从“侯官严复”谈起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为什么称严复为“侯官人”?
材料一:侯官,旧县名,治所在今福州市。西晋改东侯官县置,以西汉曾在此置候官而得名,至清代改称“侯官”。
材料二:光绪23年(1897)《国闻汇编》第二册所刊《天演论》
“侯官严复达旨”
侯官严复生平
1853年,生于福州南台苍霞洲。
1866年,因父病逝,学馆中辍。1867年,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
1877年-1879年,赴英国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留学期间广泛涉猎西方政治学术理论。
1879年回国,被聘为福州船政学堂教员。
1880年,应李鸿章之聘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
1890年,升为天津水师学堂总办(校长),但不预纪要,奉职而已。
1895年正月至5月,在天津《直报》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文,主张变法维新,引起强烈反响。
据罗耀九编《严复年谱新编》整理
侯官严复的时代选择
材料一:……日本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翦(jiǎn)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京戒严,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覆我海军。——《原强》1895年3月载于《直报》
材料二:自海上军兴以来,二十余年,师法西人,不遗余力者,号以北洋为最,而临事乃无所表见如此……
虽学生年有出入,尚未闻培成何才,更不闻如何器使,此则北洋练兵练将,不用西法之明征。
——《救亡决论》1895年5月载于《直报》
甲午战败,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洋务失败,意识到学习器物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
海军之痛
Q1:联系前课和材料,指出侯官严复此时所处的时代背景。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具呈举人康祖诒(康有为)等,为安危大计,乞下明诏,行大赏罚,迁都练兵,变通新法,以塞和法而拒外夷,保疆土而延国命……
——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1895年5月2日
康有为(1858-1927)
迁都
变法
拒和
时间:
背景:
领导者:
目的:
结果:
影响:
1895年春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康有为、梁启超
拒和、迁都、变法
并未上达光绪,但轰动京沪
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组学会 创报刊
维新派创办报刊、成立学堂、学会,使当时“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蔚然成风…… ——摘编自冯小琴主编《中国近代史》
名称 时间 地点 创办人
万国公报 1895年8月 北京 北京强学会
中外纪闻报 1895年12月 北京 北京强学会
强学报 1896年1月 上海 上海强学会
时务报 1896年8月 上海 梁启超
湘学报 1897年4月 长沙 江标、唐才常等
农学报 1897年5月 上海 罗振玉、蒋黻
集成报 1897年5月 上海 陈念萱
新学报 1897年8月 上海 吴县叶耀元
国闻报 1897年10月 天津 严复
岭学报 1898年2月 广州 黎国廉
时务日报 1898年5月 上海 汪康年
组学会 创报刊
梁启超(1873-1929)
严复(1854-1921)
材料一:要而论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变之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束缚之,驰骤之。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1896年8月19日载于《时务报》
材料二:报将出,客有造室而问曰:《国闻报》何为而设也?曰:将以求通焉耳。夫通之道有二:一曰通上下之情,一曰通中外之故。
——严复《国闻报缘起》1897年10月26日载于《国闻报》创刊号
变法图强
Q2:找出两则材料的关键词,联系课本和材料,总结维新人士创办报刊的目的。
百日维新进行时
康有为(1858-1927)
严复(1854-1921)
遂置一切公道于不顾,忽发野蛮之心思,露生番之面目,利之所在,虽大义而亦蹈之。
——严复《驳英〈太晤士报〉论德据胶澳事》1897年11月24日
具呈工部主事康有为,为外衅危迫,分割迭至,急宜及时发愤,革旧图新,以少存国祚(zuò),呈请代奏事。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1897年12月
朕不能为亡国之君,如不与我权,宁逊位而已。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二)
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
不如姑冒险而变法,幸则犹可望收政权而保国土。
百日维新进行时
请根据课本内容填写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表格。
戊戌变法 开始标志 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钦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变法内容 政治上: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文化上: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军事上:裁剪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变法结果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
戊戌变法 开始标志
变法内容
变法结果
百日维新进行时
严复(1854-1921)
……独本年间有《拟上皇帝书》一篇,其文颇长,……不知曾蒙御览否?
他们没有呈上来,汝可录一通进来,朕急欲观之。
大意请皇上于变法之先,可先到外洋一行,可结外国之欢,并到中国各处,纵人民观看,以结百姓之心云云。
中国就是守旧人多,怎好?
1895年1月-2月,严复匿名在《国闻报》上分九次发表《上皇帝万言书》。
4月,严复所译《天演论》出版,成为宣传变法维新思想的有力武器。
9月12日、13日,严复应光绪特急人才之诏,到达北京。
14日,严复到乾清宫觐见光绪帝。
载于《国闻报》1898年9月19日
百日维新之戊戌政变
朕不能为亡国之君,如不与我权,宁逊位而已。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二)
他(光绪)不愿坐此位,我早不愿他坐之。
与庆亲王奕劻(kuāng)商议后:“由他去办,俟办不出模样再说。”
——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
帝党 VS 后党
维新派 VS 顽固派
无实权 VS 有实权
1898年7月,光绪任命谭嗣同等4人为军机章京,负责变法事宜
6月15日,慈禧迫使光绪帝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百日维新之戊戌政变
时袁项城(袁世凯)甫练兵于小站,值来复之先一日必至津……项城言:“我做皇帝必首杀你。”相与鼓掌笑乐。——严复《学易笔谈·序言》
伏尸名士贱,称疾诏书哀。——严复《戊戌八月感事》
1898年9月5日,光绪帝召见谭嗣同。
9月18日,荣禄调集军队进京。
9月18日,谭嗣同夜访法华寺,会晤袁世凯商议保护光绪。
袁世凯假意应允,此后迅速向荣禄告密,政变迅速发生。
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
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
袁世凯(1859-1916)
谭嗣同(1865-1898)
百日维新之戊戌政变
书籍或人物 评价
《戊戌政变记》 政变之总原因有二大端:其一由西后与皇上积不相能,久蓄废立之志也。其二由顽固大臣痛恨改革也。
萧一山《清代通史》 政变之总原因,盖出于光绪帝之怯懦,无权无勇。
【英】赫德 他们(维新派)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梁启超 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下面是对戊戌变法的部分评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Q3:依据上述表格,归纳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我们能从戊戌变法中吸取什么教训?
侯官严复与天演论
严复译《天演论》
1901年富文书局本
这本书(即天演论)虽然正式出版于1898年,但在1895年便已译成初稿。……根据我们所知,清末就流传着三十多种不同的版本,这是出版界所罕见的。
——《严复集·前言》
言先生谓斯宾塞尔之学,视此书尤有进,闻之益垂涎不能自制。
——《梁启超致严复书》 1897年3月
看新书的风气便流行起来……一有闲空,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
——鲁迅《朝花夕拾·琐记》
梁启超(1873-1929)
鲁迅(1881-1936)
侯官严复与天演论
时独有侯官严复,先后译赫胥黎《天演论》,斯密亚丹《原富》……然西洋留学生与本国思想家界发生关系者,复其首也。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五十年来,介绍西洋哲学的,要推侯官严复为第一。
——蔡元培《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1923年12月)》
Q4:联系维新派创办报刊和严复翻译《天演论》的事迹,谈一谈戊戌变法的积极影响和局限性。
梁启超(1873-1929)
蔡元培(1868-1940)
第6课 戊戌变法
从“侯官严复”谈起
时代选择(背景):甲午战败 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维新变法(过程) 1.序幕:公车上书
2.宣传:组织学会、创办报刊
3.高潮:百日维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
戊戌政变(结果):变法失败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