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件(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件(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04 14:3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5课
【课程标准】
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 的主要内容;
初步认识《马关条约》与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邻国同命,开国竞逐
邻国同命
列强
洋务运动
明治維新
闭关锁国
19世纪60年代:向西方学习
李鸿章:
我之造船本无驰骋御外之意,不过守疆土,保和局而已。
——1872年《筹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
阅读材料,对比中国和日本的改革目的有何不同?
明治天皇:
日本乃万国之本,要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明治天皇《亿兆安抚之宸翰》
大陆政策
守疆保和
称霸世界
日本
朝鲜
满蒙
中国
亚洲乃至全世界
台湾
天皇宣布,每日少吃一餐也要发展海军,1887年7月1日他直接将皇室经费的十分之一计三十万日元用作海防捐款。伊藤博文率社会名流四处巡回演讲,半年内再度筹款近二百万日元,并连续向欧洲订购“吉野”号等快速铁甲巡洋舰。
1888年开始,慈禧太后为庆祝自己60大寿,开始斥巨资修筑颐和园,为此不惜挪用海军军费,共达2000万两,占了海军军费的一大半。
积极备战
对比中国和日本统治者对待海防发展态度有何不同?
别烦我,我要办生日!
挪用军费
1885 1886 1887 1888 1889 1890 1891 1892 1893 1894
千代田
严岛
松岛
吉野
桥立
秋津洲
定远
镇远
济远
致远
靖远
经远
来远
浪速
高千穗
对比1888年前后中日两国从欧洲采购军舰规模的不同?
数量多,先进
多,优
少,旧
“从前所购舰船,经历多年,已成旧式,机器渐滞,运用不灵,比较外洋新式快船,速率悬异,且快炮未备,难资战守,一旦有事,恐难支柱,迫及时增购船炮,以备防御。” ——丁汝昌上李鸿章书(1891年)
户部“因部库空虚,海疆无事,奏明将南北洋购枪炮船员,机器暂停二年,藉资弥补”。——户部尚书翁同龢(1891年)
零增加,落后
甲午悲歌,海军覆灭
“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日)陆奥宗光
1894年5月朝鲜东学党起义
导火线:
根本原因: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
(笔记补充P26标题)
记一记:(阅读教材26-29)
甲午战争中五场关键的战役。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事迹。
阶 段 主要战役 战 况 重要人物
开始
第一阶段(1894.7-9)
第二阶段(1894.10-1895.初)
阶 段 主要战役 战 况 重要人物
开始
第一阶段 (1894.7-9)
第二阶段 (1894.10-1895.初)
丰岛海战
中日两国正式宣战
平壤战役
平壤陷落
黄海海战
丧失黄海制海权
左宝贵
邓世昌
辽东陆战
占领大连、旅顺
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徐邦道
丁汝昌
记一记:(阅读教材26-29)
甲午战争中五场关键的战役。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事迹。
海国图梦顷刻破碎,无数英烈以身报国、魂归大海,他们终究成为了腐朽没落清王朝的牺牲品......
合作探究:国运之战的失败原因
材料一: 黄海海战中日双方兵力对比表 项目 军舰 平均航速 总吨位 总兵力 火炮/速射炮
中国 10艘 15.5海里 31366吨 2000余人 173/0
日本 12艘 16.4海里 40849吨 3500余人 268/97
材料二:明治天皇发布诏敕:“朕兹省内廷之费,6年期间每年拨下30万日元,并命文武官僚,除特殊情况外,在同一期间,纳其薪俸1/10,以资补足造新式军舰之费”。
——林怀秋等著《明治天皇》
中国:武器装备落后,军备不足。
日本:蓄谋已久,全国上下积极备战。
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根原)
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期。
等待这位72岁老人的将是一场屈辱的谈判,漫长的历史告诉李鸿章,谁在丧权辱国的条约上签字,谁就将成为“历史的罪人”,但是朝庭上下,又有谁能担当起赴日据理力争的大任呢?
大厦倾覆,马关求和
伊藤博文
李鸿章
1895年春 日本马关春帆楼中日会谈
李鸿章
伊藤博文
台湾全岛
2亿
重庆
开设工厂
割地
赔款
通商
设厂
根据教材,完成表格
破坏领土主权
加重人民负担,
增强日本实力。
这场战争使日本获得的收益,折合日元5.1亿元,相当于日本全国一年财政收入的4.5倍。借这笔巨款,日本进一步发展工业,扩军备战,其中85%被日本政府充作军费,日本迅速成为世界级的强国。
危害
《马关条约》的危害
台湾全岛
2亿
重庆
开设工厂
割地
赔款
通商
设厂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近代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
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腹地。
危害
破坏领土主权。
加重人民负担,
增强日本实力。
李鸿章
伊藤博文
台湾全岛
2亿
重庆
开设工厂
割地
赔款
通商
设厂
根据教材,完成表格
破坏领土主权
加重人民负担,
增强日本实力。
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腹地。
侵略方式:
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危害
甲午中日战争给全世界释放了一个信号“中国很弱”……
随即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刀俎鱼肉,瓜分潮起
这幅图反映的是什么事件?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①开端:三国干涉还辽
辽东半岛
→ 3000万两赎辽费
任人宰割的是中国
②强租租借地
香港问题
1842《南京条约》
1860《北京条约》
1898《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①开端:三国干涉还辽
辽东半岛
→ 3000万两赎辽费
任人宰割的是中国
②强租租借地
③划分势力范围
日本
法国
德国
沙俄
英国
这中国 哪一点 我还有份?
④门户开放
“门户开放”政策
①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
②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刘永福,奉命帮办台湾军务,1895年在反割台斗争中,被推为全台抗日首领,在彰化、嘉义等地抗击日军。
台湾在告中外书中表示: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
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资产阶级维新派:拒和、迁都、变法
“能变则变,不变则亡”
农民阶级:扶清灭洋
日本
朝鲜
甲午中日战争
根本原因
导火线
日本侵略中国
蓄谋已久
东学党起义(1894年)
中国战败
签订《马关条约》
结果
影响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旅顺大屠杀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堂小结:
3.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反映出列强侵华的发展趋势是( )
A.从经济侵略到政治侵略 B.从开口通商到割占土地
C.从单独侵华到共同侵华 D.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D
1.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日同时出兵朝鲜是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
B.黄海海战是中日双方正式开战的标志
C.李鸿章避战保船政策使北洋舰队丧失了黄海制海权
D.日军在攻下大连后制造了大连屠杀惨案
C
2.“日本轮船得驶入下开各口,从湖北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从上海驶进吴淞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这些内容应出自(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C
达标检测
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
丰岛海战
旅顺
速记清单
1.易错字:甲午,平壤,邓世昌,制海权,《马关条约》,狂潮。
2.背诵:
(1)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和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
(2)1895年初的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4)《马关条约》签订后,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5)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速记清单
1.易错字:甲午,平壤,邓世昌,制海权,《马关条约》,狂潮。
2.背诵:
(1)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和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
(2)1895年初的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4)《马关条约》签订后,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5)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