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04 14:3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侯课背诵·
wenguzhixin
走向近代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文艺复兴
新航路开辟
“三角贸易”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
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
莎士比亚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资本原始积累
欧洲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
有助于
思想基础
经济基础
物质基础
促进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①垦殖运动
②庄园的衰落和瓦解
租地农场
14世纪中叶
1.(农业)
①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
②出现分散的手工工场
③出现集中的手工工场
2.(手工业)
3.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影响
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1)农村:
(2)城市:
(经济发展)
(社会结构)
(1)背景
(2)建立租地农场
(3)租地农场特点:
手工工场
13世纪
富裕农民
市民阶层
产品推向市场
资本主义化
背高频考点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中世纪晚期的欧洲,农业和手工业出现了什么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这些变化有什么特点和影响?
(1)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农业:租地农场(土地关系的变化)手工业:手工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2)特点:日益集中,出现雇佣关系,为市场而生产,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3)影响: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二、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阶层出现了哪些变化?
1、农村:富裕农民、骑士、乡绅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2、城市: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市民阶层,成为强化王权所需的政治力量。(资产阶级日益壮大)
★西欧市民阶层是怎样形成的?他们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
形成:10世纪以后,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在城市重新兴起和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
作用:市民阶层形成后,进一步分化手工业者、商人和银行家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时代特征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品的丰富
思想解放
世界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黑暗的中世纪”
“神主宰一切,人是神的附属品”
西罗马帝国灭亡
大航海时代开始
476年
1500年前后
古代欧洲
中世纪欧洲
近代欧洲
现代欧洲
1917
俄国十月革命
“无知和迷信的时代”
何为中世纪?
(476-1453年)
“人”的湮没
导入新课
2022年课标:通过了解欧洲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及其代表人物和作品,如《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初步理解“人文主义”的发展及其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1).了解13~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运用唯物史观理解文艺复兴发生的原因。(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2).从时空观念识记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理解其体现的时代精神。(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3).比较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从历史解释角度对二者的异同做出正确的历史解释。(历史解释)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核心素养
背景 概况 兴起时间 发源地
方式 核心 思想 人文主义 性质 影响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于意大利
(“人”的发现)
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注】文艺复兴表面上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实际上是新兴资产阶级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运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所以是“创新”,而不是“复古”。
(1)经济:14世纪中叶,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新兴资产阶级形成(根本原因)
(2)思想: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
(3)文化: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促进了意大利人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中国印刷术的传入
14世纪中叶
意大利
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有继承和创新)
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资产阶级兴起的反封建,反神学的思想解放运动
(1)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打击了罗马教会和封建统治,促进了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学法指导:立足史料实证,梳理文艺复兴运动的相关事实,认识其实质及影响。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及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下列表格
【自主学习】
史料实证
目标导学一、文艺复兴
新知讲解
问题1:中世纪的人性是如何“湮灭”的?
材料一 中世纪的教会极端蔑视人性,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有罪的、肮脏巷道、下贱的。人的一生就是为赎罪而活着,除此以外没有任何意义。
材料二 如右图所示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一直处在一层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瑞士〕雅·布克哈特
思想上,教会和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性
追求自由 个性解放
获得幸福 享受快乐

封建神学压制
史料实证
目标导学一、文艺复兴
时空观念
为何呼唤人性回归的文艺复兴最早在意大利兴起
文艺复兴的摇篮——意大利
意大利的地理位置:
14世纪的,阿拉伯商人从中国等东方国家运来瓷器、茶叶、丝绸等商品,转运的地中海沿岸,再由意大利商人,贩卖的欧洲各地。在中西贸易中,意大利人处于中转站的地位,所以意大利的一些城市繁荣发展起来。
阅读材料,分析文艺复兴运动为何首先兴起于意大利?
材料一:中世纪的教会极端蔑视人性,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有罪的、肮脏的、下贱的。人的一生就是为赎罪而活着,除此以外没有任何意义。
材料二:中世纪的欧洲,贸易中心集中在地中海沿岸,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希望冲破教会神学的束缚。商业城市的兴起,手工工场的发展,经济繁荣。
材料三:从14世纪中叶起,欧洲经历了一场历史上规模最大、危害最惨烈的致命瘟疫——黑死病(Black Death,即鼠疫)。 1347—1351年间,欧洲死亡人数约2500万,占当时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黑死病既给人们带来恐慌,也促使人们反省:连上帝都不能依靠了,只能依靠人自己了,所以就重视人自己的价值 。
材料四:意大利较多的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死神的胜利》黑死病造成社会的动荡
思想基础:
教会思想禁锢
经济根源:
资本主义萌芽
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
现实原因:
黑死病的影响
1.背景
文化优势:
目标导学一、文艺复兴
史料实证
①经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形成
②思想:教会和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③文化: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文艺复兴兴起的背景(原因):
根本原因
基督教的神权统治
神本主义 
主  张
人文主义
主   张
新兴资产阶级
矛盾
文艺复兴
历史解释
目标导学一、文艺复兴
1)时间、国家:
2)核心思想:
3)方式:
4)实质:
意大利 佛罗伦撒
2.概况
目标导学一、文艺复兴
时间:14—17世纪初
发源地:意大利
时空观念
开始于14 世纪中叶意大利,至17世纪(近300年)
人文主义
(继承+创新)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
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的新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潮——
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地位:
评价人文主义:
观念的转变 中世纪 文艺复兴
禁欲苦行
压抑人性
麻木顺从
愚昧迷信
神权至上
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核心思潮)
现世幸福
张扬人性
追求自由
理性科学
人性至上
①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武器,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进步性;
②人文主义强调个人意志,其物质基础为私有制,有一定的局限性。
3.人文主义
含义:
目标导学一、文艺复兴
新知讲解
目标导学一、文艺复兴
新知讲解
“是人类从来没有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
史料实证
材料一 文艺复兴就是高举人文主义这面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欧洲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材料二 文艺复兴使欧洲冲破了中世纪巨大束缚,为西欧步入资本主义时代做了前期准备。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1、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2、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3、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请阅读以上两则材料,结合课文分析文艺复兴的影响。
4.影响
目标导学一、文艺复兴
史料实证
冲击封建秩序
摆脱宗教禁锢
彰显人性价值
追求现世幸福
想一想,他们谁说的对?谈一谈你的看法。
5.评价
文艺复兴的目的:“是复古还是创新”?
目标导学一、文艺复兴
唯物史观
“文艺复兴是那些对教会不满的先进人物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名,开创新文化、新思想的运动。”
“文艺复兴”就是意大利人不满意当时教会对文化的控制,重新学习和宣传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实际上就是复古。”
小女孩说的对
因为当时封建教会势力庞大;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实质: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方式)实际上是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名来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
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反对教会思想文化统治
它虽打着复兴古典文化旗号,但实际上是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名来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
个时代充分地表达出来”,其含义是( )
A.它没有把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全部复兴
B.它没有将历史文化占为今用
C.没有准确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
D.它没有提出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要求
目标导学二、文艺复兴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成就
史料实证
阶段 代表人物 国别 代表作品
但丁 意大利
达·芬奇 意大利
莎士比亚
“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波伽丘
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具有人文主义色彩
15、16世纪,文艺复兴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持续近300年之久
“美术三杰”
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先驱
《神曲》
全盛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在欧洲扩展
英国
《哈姆雷特》
《罗密欧与朱丽叶》
文艺复兴代表人物
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目标导学二、文艺复兴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学法指导:立足史料实证,梳理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及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下列表格
【自主学习】
史料实证
(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
意大利但丁青少年时期刻苦学习,博览群书,终成一位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学者、诗人。他身为佛罗伦萨的行政官之一,因抵制教皇插手内政,遭到教皇迫害,被判终身流放,流落意大利各地近20年,《神曲》即为流放时所作。
资本主义社会
封建社会
新知讲解
1、但丁及其成就
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提倡文化,尊重知识
人生本来不是为了像野兽一般活着,而是为了追求美德和知识……克服惰性,因为坐在绒垫上或者睡在被窝里,是不会成名的……
——【意大利】但丁《神曲》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意大利】但丁《神曲》
坚持做自己,不要理会他人的看法
史料实证
但丁的《神曲》
《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分,共100歌,描写了诗人梦游地狱、炼狱和天堂的经过。作者借梦游三界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
幻游《地狱》
幻游《炼狱》
幻游《天堂》
新知讲解
教皇:“我生前曾身着尊贵的法衣。我是如此贪婪成性,在人世我把钱财放进口袋,在这里则是把我自己打入恶囊。”……
但丁:“你留在这里吧,因为你的贪婪使世界陷于悲惨,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你们把金银做你们的上帝……”
赞颂人的伟大,揭露教会的贪腐
史料实证
幻游《地狱》
幻游《炼狱》
彼特拉克擅长十四行体的抒情诗,他的《歌集》歌颂了对恋人劳拉的爱情,摆脱了教会的禁欲主义的束缚,表现了对人文主义以个人幸福为中心的爱情观。
薄伽丘的代表作短篇小说《十日谈》。全书共包括100个故事,据作者说是佛罗伦萨的10名贵族青年男女因躲避黑死病到乡间别墅居住的10内为了破除岑寂而讲。故事中揭露和讽刺了天主教僧侣和封建贵族腐朽糜烂的生活,他们的卑鄙、虚伪和残暴,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阶级不平等和男女不平等,赞美了现世生活和青年男女的爱情,描写了商人、手工业者的智慧和勇敢,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对禁欲主义的反抗。
早期文艺复兴——彼特拉克、薄伽丘
我不想变成上帝……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1304-1374)
当我有机会看见您那娇媚的面庞;我就把世界上的一切全都遗忘,我失神而又忘情地发出声声叹息,任绵绵细雨般的泪水在脸上流淌。高贵的灵魂和勇士将治理我们这个世界,之后将再现和重铸古罗马的黄金时代——昔日的辉煌!
——彼特拉克《歌集》
文学三杰即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以人为中心,批判教会
知识延伸
机器人
人体比例图
人体肌肉和关节图
巨型挖掘机设计图
飞行器
史料实证
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达·芬奇
意大利人,是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著名画家和科学家。14岁时拜师学画,后来同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三杰”。他广泛涉猎数学、物理、生物、解剖、地理、工程和军事等各个学科领域,是世界科学史上罕见的多才多艺的学者。被恩格斯称为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
2、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达·芬奇
(1)国家:
意大利
(2)地位:
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3)代表作: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4)作品特点:
把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2、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达·芬奇
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
《蒙娜丽莎

构图:打破了传统的构图方式,突破了对女性的刻画到了腹部。其实,中世纪教会认为,腹部以下为情欲,而禁止人物肖像画到腹部以下的荒谬规定。达·芬奇把人物画到腹部以下,是对中世纪观点的公开对抗。该画完全消除了中世纪绘画中的呆木僵硬表情,表现出一股活鲜鲜的生气。《蒙娜丽莎》的美学意义,主要在于人物形象焕发出的人性的光辉;而在这之前,即使是人的形象,也带有或多或少的宗教气息
——李玉芬《<蒙娜丽莎>永恒微笑的艺术魅力》
宗教性质的艺术
画普通人
达·芬奇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赋予笔下下人物真实的个性与情感。
《最后的晚餐》
《最后的晚餐》取材于《新约圣经》,据《新约圣经·马可福音》记载:耶稣最后一次到耶路撒冷去过逾越节,犹太教祭司长阴谋在夜间逮捕他,但苦于无人带路。正在这时,耶稣的门徒犹大向犹太教祭司长告密说:"我把他交给你们,你们愿意给我多少钱 "犹太教祭司长就给了犹大30块钱。于是,犹大跟祭司长约好:他亲吻的那个人就是耶稣。逾越节那天,耶稣跟12个门徒坐在一起,共进最后一次晚餐,他忧郁地对12个门徒说:"我实话告诉你们,你们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12个门徒闻言后,或震惊、或愤怒、或激动、或紧张。《最后的晚餐》表现的就是这一时刻的紧张场面。
犹大
达·芬奇通过对人物的心理刻画,反应了人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表达了人间善恶。
史料实证
知识延伸
拉斐尔:创作了大量的圣母像,他的作品《圣母像》,《雅典学院》
达·芬奇:意大利著名画家、科学家,他的杰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米开朗基罗:
伟大的雕塑家、画家,他的杰作《大卫像》、《创世纪》
中世纪圣母
文艺复兴圣母
请同学们认真比较这二幅画中的人物神态有什么不同
中世纪时期的圣母冷漠,缺少人情
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突出了人性.
(1)国家:
英国
(2)地位:
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
(3)代表作:
《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4)作品特点:
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莎士比亚
3、莎士比亚及其成就
15、16世纪,文艺复兴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这些国家和地区涌现出很多著名的文学艺术家。莎士比亚就是其中的代表。
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30多部戏剧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作品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物主义者的生活理想。《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他的代表作。
史料实证
莎士比亚故乡
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1590~1612的20余年内共写了37部戏剧,还写有2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
“人是宇宙的精神,万物的主宰。”
——《哈姆雷特》
当我们的财力刚刚达到能够负担得起莎士比亚的时候,他便出现了。
——凯恩斯《货币论》
早期:历史剧、喜剧时期。写出了历史剧《亨利四世》等9部历史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10部喜剧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3部悲剧。
中期:悲剧时期。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后期:传奇剧时期。
莎士比亚(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
15世纪后期,从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传播到德国、英国、法国、西班牙、尼德兰等其他西欧国家。
史料实证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电影《哈姆雷特》剧照
莎士比亚眼中的人有什么特征?
赞美人、肯定人
——人文主义
史料实证
刻画人性
抒写人曲
文学三杰
顺从人的本性,肯定人的自然欲求
歌颂人的感情及外在的美


找回了失落的‘自我’
提升人格
美术三杰
莎士比亚
追求人的尊严和价值
人文主义精神
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成就
阶段小结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地理大发现
人文主义者谴责天主教教会的黑暗腐败,为宗教改革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论据,人文主义者对《圣经》的原文及基督教的原始教义的研究,也为新教教义的形成开辟了道路。
推动
鼓舞
文艺复兴所表现出来的人文主义精神是一种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精神,而地理大发现就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完成的。
--资本主义
为欧洲资产阶级推到作为封建势力顽固堡垒的天主教会的统治提供了有力武器。
--资本主义
为资产阶级开辟了大显身手的广阔天地;
--资本主义
向资产阶级注入了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
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
历史解释
文化价值
(文艺复兴运动中)天才辈出,灿若群星,他们创造出绚丽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写出有重大影响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方面的著作。
(文艺复兴运动)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唤起人的觉醒,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历史价值
影响力是否有限?(人文主义的局限性)
诚然,文艺复兴只限于社会上的少数英才——学者、文人和艺术家的活动,但是它所宣扬的思想不啻是向长期以来在基督教神学笼罩下限于沉闷窒息的西欧社会送来一股清新的气息,令人的精神为之一爽,并且把绝大部分有文化教养的人士从中世纪的昏睡中唤醒过来。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文艺复兴的价值
对于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历史解释
文艺复兴运动
时间
发源地
根本原因
核心思想
意义
代表人物及作品
14-17世纪
意大利
资本主义萌芽
实质
人文主义
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为资本主义发展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意】但丁
【意】达·芬奇
【英】莎士比亚
《神曲》
《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板书设计
兴起
概念
指导思想
作用
一场借助复兴希腊、罗马文化来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14世纪兴起意大利,15、16世纪扩展到欧洲
人文主义——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和现世生活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长诗《神曲》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美术)
英国文学巨匠,《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促进人们思想解放。
思想文化基础:文艺复兴
但丁
达 芬奇
莎士比亚
代表
1.(2019江苏扬州)这是一部不朽的名作,它赞美了现世生活,歌颂了自由的理性和求知的精神,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这部作品是( )
A.但丁的《神曲》 B.达 芬奇的《蒙娜丽莎》
C.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D.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2.(2022年四川自贡)14世纪的佛罗伦萨诗人彼特拉克在他的抒情诗《歌集》中抨击教会“是黑暗的监狱,是充满欺骗的场所”,讴歌爱情,描写人的喜怒哀乐。这体现了当时的
A. 自由主义思想 B. 禁欲主义思想
C. 人文主义思想 D. 蒙昧主义思想
A
C
评价反馈
3.(2021·四川甘孜)文艺复兴“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唤起人的觉醒,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这一论述说明文艺复兴( )
A.有利于人的思想解放 B.促进了欧洲文化艺术的繁荣
C.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D.刺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4. (2021·广西贵港)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他们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但这场反封建运动却采取了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主要原因是 ( )
A.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 B.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
C.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态度不够坚决 D.借助古典文化有助于减小斗争阻力
A
A
评价反馈
5.(2021·湖南郴州市·中考真题)文艺复兴时期有一首诗这样写道“青春是多么美丽啊,却留不住这逝水年华!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这闲暇!”这首诗反映的生活态度是( )
A.宣扬苦行禁欲 B.提倡“神权至上”
C.鼓励开拓进取 D.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D
6、(2021·四川中考真题)文艺复兴的强大冲击力使欧洲的封建制度、封建精神和教会的愚民政策不能再钳制广大民众的思想和行为。这说明文艺复兴促进了( )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C.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D.古希腊罗马文化再生
C
7、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
个时代充分地表达出来”,其含义是( )
A.它没有把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全部复兴
B.它没有将历史文化占为今用
C.没有准确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
D.它没有提出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要求
C
8、材料一:“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
“青春是多么美丽啊,
却留不住这逝水年华!
得欢乐时且欢乐吧,
谁知明天有没有这闲暇”
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这层纱幕指的是什么?因什么思想运动而散的?
材料二:宣扬的是是什么思想?说出内容?
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这种思潮叫做文艺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