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8.5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8.5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0-04 11:2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设计思路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是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中的最后一节内容。本单元教学中主要的障碍点在于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人地关系认知的不足。
依据学生认知规律整合单元教学内容,遵循思维进阶理论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使学生在深入思考的过程中形成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思路,领悟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提升区域认知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讲,第一,需要引导学生初步学会区域学习的一般方法,通过学法指导,让学生初步理解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培养综合思维。第二,引导学生树立人地观念,在分析水土流失原因各要素的基础上,分析它们内部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过程是认识区域环境特征的基础,也是对人地关系的落实。
二、课标分析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是以黄土高原区为例,完成2022版新课标主题五“认识中国”中“认识分区”的教学任务,具体落实“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这条内容要求。
本条目要求聚焦黄土高原区,形成对黄土高原比较全面的了解,涉及三个要点:一是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概况;二是自然环境影响所形成的传统生活方式及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生活方式的转变;三是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具体结合水土流失的整治说明因地制宜取得的成果。湘教版教材选取黄土高原这一地理单元,希望通过对黄土高原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水土流失的成因以及治理措施,从而培养学生因地制宜的人地协调观。
三、教学目标
(一)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
从区域的角度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特征。
通过实验操作和相关资料,概括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二)地理实践力
举例说出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取得的成效、生活质量的提升。
(三)人地协调观
说明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关系,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地发展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操作和相关资料,概括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难点:通过实验操作和相关资料,概括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情境设计意图
基于对课标、教材、学情的分析,本节课以《习近平的七年知情岁月》为主情境,以习主席在梁家河的所见、所感、所做以及重回梁家河为主要线索,通过初见黄土高原-支离破碎中析因寻法-旧貌换新颜几个篇章,突破本节重难点。以习主席的经历为情境推动知识由浅入深、由低阶到高阶,引发学生的自主探索。在情境设计中采用一境到底的设计,使学生能沉浸在真实情境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习得的知识更加具有迁移性。通过对黄土高原不同时间尺度环境的对比,体现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环境的重要的意义,培养学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创新点
采用智慧课堂的形式,课前通过摸底练习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课中通过抢答、分组讨论、投票、全班作答等形式拓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使课堂更加精彩纷呈;课后通过分层作业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整个过程通过智慧课堂的形式,使学生的知识获取立体化、课堂推进形式多样化、学生评价多元化。
采用分组实验的形式对水土流失这一难点进行突破。分四组进行对照实验,让学生能从实验结果中直观的感受到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七、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分享《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的关键词,“黄土地”、“窑洞”、“穷山僻壤”、“光秃秃”,让学生推断习主席的知情岁月是在哪里度过的?
设计意图:通过“黄土地”、“窑洞”这两个有明显区域特色的词语唤醒同学们对黄土高原这一地形区的记忆;通过“穷山僻壤”、“光秃秃”使同学们加深对于黄土高原的认识;通过对习主席成长经历的回顾来激发同学们的探索欲。
环节一:初见黄土高原
情境呈现:选取《习近平的七年知情岁月》中的文字,通过习主席初见黄土高原的视角来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利用文中“怎么竟还有这么穷困的地区和人民”来引导学生走进黄土高原、了解黄土高原。
视频展示:通过地图软件由远及近的走进黄土高原,从小比例尺地图中了解黄土高原的具体位置,从大比例尺地图中感受黄土高原的地貌形态。
情境化问题:1、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并绘制简图;2、概括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
设计意图:从习主席的视角去观察黄土高原,进一步感受黄土高原的贫穷与荒凉,自然的过渡到认识黄土高原的位置。通过直观的视频认识黄土高原的位置特点,通过绘制简图的方式使知识再组合,给予学生深刻的印象。
环节二:支离破碎中析因寻法
实验探究:学生感受到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是如何形成的?那我们通过一组实验来进行探究,(现场分组讨论)共分成四组。
实验A:对比不同土壤影响下的水土流失情况
实验B:对比不同植被覆盖率下的水土流失情况
实验C:对比不同降水条件下的水土流失情况
实验D:对比不同坡度下的水土流失情况
实验要求:每组选一个要素进行对照实验探究,拍下过程性资料上传,实验结束后小组内进行总结交流,派一个代表上台讲解实验过程,并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可参照后台发送的资料包)
学生互评:对于实验过程的展示和表述,各组进行互评。
设计意图:通过现场对照实验的形式,使学生真正动手参与到模拟水土流失的成因当中来,一方面使学生通过实验真正认识到水土流失的成因;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与合作学习的乐趣,在学生互动中可能会迸发出与师生互动不一样的火花。
情境呈现:选取《习近平的七年知情岁月》中的文字,通过习主席视角中黄土高原极端贫困,转折到要想改善黄土高原就必须要先解决水土流失这一问题。
情境化问题:如何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素材补充:打坝淤地的视频和护林人的新闻。
设计意图:在探究完水土流失的成因后学生可以针对其成因寻找解决的办法,其中要引导学生去判断哪一些地理要素可以人为改变或改善,哪一些不能改变。解决措施中根本措施是植树造林,所以在后续有对于三十年来一代又一代护林人的素材补充;学生最难理解的措施是打坝淤地,教学中选取了一个视频进行解释。
习题巩固:采用智慧课堂全班作答的形式对水土流失的成因与治理措施这一重难点进行再巩固。
环节三:旧貌换新颜
情境呈现:总书记一直称自己是“黄土地的儿子”,始终牵挂着梁家河,2015年总书记重回梁家河感受梁家河的变化,请同学们也为梁家河的发展建言献策。
全班讨论:同学们立足于黄土高原的自然和人文特点,扬长避短的提出发展建议,在平板上大胆发言,对于认同的答案也可以进行点赞。
设计意图:该部分其实是对于教材中“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一内容进行了整合,学生可以从黄土高原的土壤、地形特点中发掘其林果业发展的优势,也可以从黄土高原丰富的民俗文化(信天游、秦腔、剪纸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历史文化景观如秦陵兵马俑、红色旅游如延安)发掘其丰富的旅游资源,还可以从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发掘其能源优势。这一问题能将零碎的知识进行整合,也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从多维度去解决问题。
课堂寄语:“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八、教学反思
虽然目前是信息爆炸时代,但是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依旧是课堂,因此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上要注意准确性、趣味性和启发性,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在教学方式上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手段,延伸知识的时空感,使知识更为鲜活有趣有用。地理学科素养的渗透不能仅靠一节课来实现,应该依靠每一节课来实现,因此年轻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实现自我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