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懂就要问》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不懂就要问》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04 21:22: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3 不懂就要问
*
略读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
(1)略读课文可以读得粗略一些,了解课文大
意就行。
(2)如果有个别的字不认识、个别的词语不理
解,也没有关系。
知识锦囊
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他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
孙中山(1866年——1925年)
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它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它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戒尺,旧时私塾先生对学生施行体罚所用的木板。
学习活动:
1.朗读课文,读完之后,想一想有没有不懂的问题。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件事的看法。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
有新鲜感的词句
觉得新鲜的理由
读课文,找出让你觉得新鲜的词句,并说说觉得新鲜的理由。
背 诵 照例 圈子 段落
糊里糊涂 发呆 戒尺
严厉 挨打 清楚
bèi sònɡ

duàn
hú tú
dāi
jiè

ái
chǔ
quān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诵、例、段、练、糊、涂、挨
背、呆、楚
我会认
字词学习
半包围结构
戒、厉
全包围结构

读一读
私塾 段落 背诵 练习
照例 糊里糊涂 摇头晃脑
吓呆 课堂里霎时鸦雀无声
戒尺 严厉 挨打 清楚
一字不漏
指导阅读
自由组合,三人为一组练习角色朗读。
请两组同学汇报。
     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读出不同的语气。(如“……,有什么用呢?”这句话是说孙中山认为糊里糊涂没有用,要读出肯定的语气;又如“请您给我讲讲吧!”应读出恳求、期待的语气;“……,但是为了学知识,不懂就要问。”应读出肯定的语气。)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一部分(1-3自然段):讲述了少年孙中山在私塾读书,他背书很流利却不懂书里的意思。
第二部分(4-7自然段):讲述了先生检查完孙中山的背诵后,向学生们讲解这段话的意思。
第三部分(8-9自然段):通过孙中山和同学之间的问答,表现了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的态度。
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一说孙中山小时候是怎样读书上课的,跟我们现在有什么不同。
课文解读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老师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上课,把老师称为先生。上课时,先生带着学生读,然后让他们背诵,但从来不讲书里的意思。
而我们现在是在学校上课,课堂上老师讲课会很有趣味,书中的知识点老师会分解开,用我们能懂的方式讲解。
课文理解
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学生读书比作唱歌,形象地写出了学生读书的状态。
孙中山小时侯在私塾读书。那时侯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
“照例”“流利”“壮着胆子”等词语说明了什么?
说明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成得极为出色,表达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望。
我们可以看到孙中山对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他不仅仅满足于机械地背诵,更追求理解知识的内涵。当他不明白书中的意思时,他敢于向先生提问,表现出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和探索精神。这种学习方法和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孙中山这一问,同学的反应是怎样的?老师先后又怎样?
自读第三至七自然段,思考:
“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这句话进一步描绘了课堂的气氛变化。原本有读书声的课堂,因为孙中山的提问,突然变得安静无声。“霎时”这个词表明这种变化是瞬间的,而“鸦雀无声”则形象地描绘出课堂的静寂,强调了孙中山提问带来的巨大影响。
自由朗读4、6两个段落,说说先生的态度是怎样的。
私塾先生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写出了先生的严厉,反衬出当时孙中山提问的举动是顶着很大的压力的。
同学——吓呆 鸦雀无声
先生
先:拿着戒尺 厉声
后:收起戒尺 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
好学上进 认真执着
老师开始的态度是:发怒、不满,从“拿着戒尺”“厉声”可以看出。在孙中山一字不漏地背诵课文之后,老师的态度变为详细地讲解。
之所以有这种变化,是被孙中山对知识的渴求的感动。
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先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说明大家并不是不想知道书里的意思,而是不敢向先生提问,孙中山能主动提出要求实在难能可贵。
分角色读课文第8-9自然段,说一说孙中山是怎样理解学问的。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善于思考,敢于提问。
你从这段话中看到了孙中山怎样的学习态度?
深入探究
1.学习了课文,你觉得孙中山是个怎样的人?
①孙中山小时候读书刻苦,背诵非常流利,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②在别人都不敢问时,孙中山为弄清道理,敢于向先生提问,他认为“为了学知识,不懂就要问”,这种“勤学好问”的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2.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会怎么办呢?
板书设计
不懂就要问
流利地背书
死板地背书
有什么用呢?
勇敢地提问
勤学好问
不求甚解
先生讲解
课文叙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不懂就问的故事,赞扬了孙中山勤于思考、敢于提问的学习态度和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这个故事启发我们,在学习上不能不懂装懂,要做到不懂就要问。
总结课文
课堂小练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主要讲了( )小时候在( )读书,那时候先生只念不讲书里的( ),孙中山为了弄懂书中讲的意思,( )胆子向先生询问,最终先生讲解了书中的道理。
学问学问, ( )。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孙中山
私塾
意思
壮着
不懂就要问
关于不懂就问的名言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汉]王充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春秋]孔子
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
——[清]郑燮(xiè)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俄〕普列汉诺(nuò)夫
拓展延伸
2.再搜集一个和“勤学好问”有关的名人小故事。
1.学完本课,请你列出三条问题。
课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