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下表反映了1950——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对比情况。表中粮食产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粮食产量(单位:万吨) 13213 14369 16392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完成了三大改造
C.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辛亥革命从政治上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从经济上废除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
3.如图是某同学对某一历史事件做的课堂笔记内容。该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A.国有企业改革 B.三大改造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一五”计划
4.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被誉为“中国名片”,其演化契合着国家和民族兴盛的一些环节。下图为新中国曾发行的部分人民币图案,从图案中不能得出的信息是当时的中国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实行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
C.完成了三大改造 D.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我国古代伦家主张“仁” “信”、墨家主张"兼爱”、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和谐”“诚信”“友善” “法治”等内容。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照搬了春秋战国时朋的思想 B.是现代中国建设的经验总结
C.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6.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A.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A.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C.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D.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8.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下列先进人物与称号搭配错误的是( )
A.王进喜-“铁人” B.焦裕禄“党的好干部”
C.邓稼先-“两弹元勋” D.钱学森-“计算机之父”
9.下图反映的是安徽省凤阳县粮食产量变化情况,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推行国家精准扶贫政策 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1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深圳在短短几年内从一个小渔村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浦东从一张普通的上海面孔跃升为闪亮的国家名片。两者的发展变化都得益于
A.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C.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行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11.如图为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工业品产量变化柱状图。其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抗美援朝的推动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行
12.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其中,20世纪70年代出现第二次建交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美关系的改善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苏联解体
二、综合题
13.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年代尺示意图)
根据上面“年代尺示意图”提供的信息,写出“千古巨变”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民族胜利”的主要原因及“开天辟地”、“获得新生”的历史事件。(8分)
材料二:
识读材料二的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一、图二我国工农业生产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材料三: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必须符合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向前的强大动力。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上的报告
(3)材料三中“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的标志是什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有哪些成功实践?请举两例。(4分)
14. 历史表明:道路决定命运。为此,有同学对中国革命与建设道路产生了兴趣并开展了探究,请你一同参与完成本次探究任务。
(革命之路)
材料一 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在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上说:“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
(1)写出这条“正确道路”的开始和结束的标志性事件。哪一历史事件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6分)
(探索之路)
材料二 1970年12月,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说:“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要走弯路,就是S型”……这是毛泽东对党走过的历史道路的形象说法……
——《党的艰辛探索的厚重史书》
材料三 主要工业品产量图
(2)新中国成立后哪个时期的历史印证了材料一中毛泽东的这一说法?试举一史实说明。由此史实及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4分)
(强国之路)
《复兴之路》指出:“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这里的“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的起点是指什么?举出这一时期“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的典型事例。(要求:经济、祖国统一方面各举一例)“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8分)
(4)综合上述探究,概括革命之路、探索之路与强国之路之间的关系。(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