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人治&治人
中枢与脊梁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贵族政治: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一种统治形式。
官僚政治:官僚制是按照法治原则建立起来的组织,这个组织实行等级制,下级服从上级、上级服从上上级,所有的层级都依据规章制度来运作。
概念辨析: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权力来源 自然 皇帝
权力运作 有一定自主性 无自主性
权力结构 相对简单 复杂、相互制约
官员收入 贵族领地 俸禄
官员选拔 世袭 选官制度
方国政体:“方国”一词最初由孙怡让在《契文举例》中提出。《周易·既济》篇载,“方,国也”。“方”便是“所有的国”,甲骨文中称为“多方”。在甲骨卜辞中,有称为“X方”的国,又有不称“X方”的国。
王国(王畿)—方国政体(地方)
夏王朝建立了一种以夏王朝为中心的“家天下” 新的秩序,它一方面要求王权在王族中世袭,同时也把夏王国与诸邦国之间的不平等纳入了礼制的范畴,夏王国为了维持自己政治中心的地位,也为了维护天下的安宁和秩序,就客观上是对诸方国迈向王国步伐的抑制。然而,抑制只能减缓发展的速度,并不能完全阻止诸方国由邦国走向王国。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最早奴隶制国家夏朝
(2)其子启与其支持者杀死益,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3、社会形态:
这一“代替”带来了哪些变化?
1、公天下 → 家天下
2、传贤 → 传子(兄终弟及、父子相传)
:原始公有制 → 奴隶私有制
1、夏朝的政治制度:禅让制到世袭制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夏王是最高统治者
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直接统治。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
史料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礼记·礼运》
史料2: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礼记·礼运》
内服(王畿)—外服(地方)
在早期历史的条件的限制下,早期的王权是不能和后来的专制君主拥有绝对和无限的权力相比拟的。
首先,早期王权是通过神权来表现的。
其次,早期王权受习惯法和传统礼制的约束。
第三,早期王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其他力量
的制约。(贵族、国人)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
——《史记·五帝本纪第一》
2、商朝的政治制度:
(1)内服: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
(2)外服:商王间接控制的地区(附属国)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材料:在夏商时代的方国、部落联盟里,附属国和夏商王朝之间基本上处于平等的联合状态。附属国是对旧有的方国氏族原地认定,并把它们纳入商王朝的统治之下。这些附属国它们有自己的国君、官吏、疆域。 ——摘自晁福林《夏商西周社会史》
★结合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商朝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认识?
①商朝已经形成统治地方的国家力量
②中央政权与各附属国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
内外服制
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朝已经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意义:大大拓展了商代的疆域版图。
问题:从长远看给商朝造成统治隐患。
(3)内外服制的意义与问题:
特点:神权政治
(1)表现:占卜(每天每事,问神)
祭祀(事前事后,谢神)
(2)目的:神化王权从而加强商朝统治
思考:分封的对象有哪些 主体?
比较重要的封国?
同姓亲族(主体)、功臣、姻亲、先代贵族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3、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商,西周建立
(1)分封制
②对象:
①背景:商朝灭亡的教训;
周初社会动荡的现实
材料: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
诸侯义务:
政治上:听命天子,朝觐述职
军事上: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经济上:交纳贡赋
诸侯权利:世袭领有封土,在封土内再分封,高度自主的行政权力(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③等级隶属关系(贵族)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1)分封制
材料一: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蕃篱,屏蔽周室。 ——顾炎武
材料二:“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周人(都城在镐京)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宋国为殷族遗民之国)。” ——钱穆
强化王权,维护西周统治
根据材料分析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
④目的:
⑤影响:
材料一:分封制起到了“稳定政局”的作用。在分封过程中,周公要求那些受封诸侯在治理诸侯国过程中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实行文王“德明慎罚”的方针,广求“殷先哲王”的“保民”办法。这起到了“镇抚各族”的作用,使周王室的统治范围扩大。
材料二:分布在西周王朝四周的少数民族经常性地侵扰西周的边界,西周在这些边界建立诸侯国,一方面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力量,对少数民族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最终使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
材料三: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桓公五年》
问题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的影响?
积极影响:
1.起到了拱卫王室的作用,使周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成为疆域广大的国家;
2.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3.密切了同周边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西周经济开发与社会的发展。
消极影响:分封制下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埋下了割据混战的隐患。
商代内外服制度
商代内外服制与西周等级分封制的异同
相同点:①都是为了巩固奴隶主贵族统治。
②都以王城为中心,周边有大量的附属国拱卫王室。
③诸侯都承担了一定的义务,且具有相当的独立性。
西周分封制示意图
不同点:①内外服制下,王室与附属国是同盟关系,是形式上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未必有血缘关系;贵族等级分封制下,诸侯国的主体都与王室有血缘关系或姻亲关系。
②内外服制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相对松散,有的附属国与商朝常处于战争状态;贵族分封制下,诸侯国对周天子的义务更加明确,周王室的有效管辖范围扩大,形成“天下共主”的政治局面
嫡长子
余嫡子及庶子
大宗
(宗主)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庶人
小宗
(大宗)
小宗
(大宗)
小宗
(大宗)
(三)西周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
(2)宗法制
②核心:
概念:宗:这里指同姓家族;法:“秩序”∕“规范”
确保权力资源在同性家族内分配和传承的一种政治制度。
①目的:
特点:①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②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国与家结合。
③大宗与小宗既具有相对性
④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嫡长子继承制
解决贵族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选官制度:世卿世禄制
在当时,有利于巩固和加强西周的统治。
防止了内部纷争,凝聚了宗族,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强化了家国一体。
长远看,对中国的政治和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2)宗法制
③作用: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制关系图
(3)礼乐制
史料: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器用,皆有等宜。 ——《礼记·王制》
概念:
礼是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乐是配合礼的进行维护等级差别的乐舞。
要求不同等级都安于名分,遵守礼制,不得僭越。(规矩——区别等级——规范社会秩序)
作用: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思考: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宗法制和分封制是西周的基本的政治制度,两者之间相互依存,是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共同维护西周政局的稳定。
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是维系分封制顺利实行的血缘纽带,也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更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
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之上的,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是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
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春秋时期,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战国时期,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角度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地方单位 邦国 郡县
官员身份 贵族 官僚
选官标准 血缘 才能
产生方式 任命 世袭
在职时间 终身 任期
经济来源 采邑 俸禄
行政特点 分权 集权
高度集权 没有 实现
5、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体制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血缘社会转向了地缘社会,封建诸侯、贵族分权转向了专制独裁、皇帝集权,血缘宗法制度崩溃,地缘郡县政治确立,最后形成中央集权制度。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材料二:(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中外历史纲要(上)》
原因:
铁农具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原始社会末期
禅让制
夏朝
世袭制
商朝
内外服制
西周
分封制
宗法制
春秋
分封制
开始解体
战国
郡县制
官僚制
君主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
君主权力加强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夏商西周
(统一)
秦朝
(统一)
东周:春秋战国
(过渡时期:分裂)
BC770年
BC221年
奴隶社会:贵族政治 封建社会:官僚政治
政治 宗法分封 世卿世禄 王室衰微、五霸七雄、 变法改革 大动荡 大争鸣 大变革 大发展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军功爵制
经济 石器锄耕 井田国有 铁犁牛耕、土地私有 小农经济 封建土地私有制
文化 礼乐文明 以德治国 礼崩乐坏、百家争鸣 民族交融 以法治国
旧制度和旧秩序不断瓦解,
新制度逐渐建立
中国古代第一次社会大转型时期
皇帝独尊 创制与“皇帝”有关的一系列专用称号,如皇帝自称“朕”,命称“制”,令称“诏”,印称“玺”。“皇帝”成为我国君主专制社会最高统治者的专有称谓
皇权至上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皇位世袭 自称“始皇帝”,后世以二世、三世计,以至“传之无穷”
二、秦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1、皇帝制度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史记·秦始皇本纪》
“天子独以印称玺”“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史记·秦始皇本纪》
“制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
2、三公九卿制:中央官制
特点:①三公九卿都由皇帝任命,概不世袭(官僚政治);
②分工、制约,军政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③三公九卿以“廷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廷议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失误。
④家天下(家国同治)
注:三公互不统属,相互牵制;三公、九卿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共同对皇帝负责。
(1)背景:
3、郡县制:地方行政制度
(2)内容:
在总结西周以来因分封导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秦实现了大一统。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乃今皇帝,壹(一)家天下,兵不复起……黔首(百姓)康定,利则长久。
——《金石萃编·秦绎山刻石》
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郡县制有何影响?
是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有利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划时代的变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示意图
3、郡县制:地方行政制度
“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东汉王充《论衡》
(1)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行政。
(2)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递系统。
(3)秦朝文书十分繁密,秦始皇日夜都要批阅大量文书。
根据材料分析秦朝文书制度有哪些影响?
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为汉承秦制提供条件,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有事请殴(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羁)请。
——《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脣(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律》
睡虎地秦墓竹简
4、文书行政
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
——《汉书·刘辅传》
1、两汉行政中枢的演变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1)西汉:设立中朝
汉武帝:设立中朝(或称“内朝”)
作用: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
西汉晚期: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
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2)东汉:尚书台
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
——《汉书·刘辅传》
1、两汉行政中枢的演变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1)西汉:设立中朝
汉武帝:设立中朝(或称“内朝”)
作用: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
西汉晚期: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
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2)东汉:尚书台
东汉时期,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后汉书·仲长统列传》
东汉尚书台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会制。”
——钱穆《国史新论》
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标志着中央行政体制发展到新阶段。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
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步骤精密……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
——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
2、隋唐行政中枢的演变
影响:
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不同职能
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
提高了行政效率;
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特点: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牵制
思考: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影响?
宋代二府三司制示意图
(宋太祖)把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设立参知政事,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还设立枢密院掌管军政,其长官地位与宰相相等。另外,还把财政大权从宰相掌管中分离出来由 “三司”担任。其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至此,唐代所谓“总领一切事务”的宰相的权力完全被分割,君主独裁体制正式形成。
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思考宋代二府三司制有哪些特点?
多设机构,分化事权,相权被削弱,皇权加强。
3、宋代:二府三司制
元初侍御史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 ——《元史·高鸣传》
元朝实行一省制原因何在?有何弊端?
(1)原因:
①元朝统治面积空前扩大,事务繁杂,为了更便捷、高效处理全国事务,改三省为一省。
②蒙古贵族文化水平相对落后;
(2)弊端:
宰相权力过大,造成元中后期内乱频繁。
中书省最高长官为中书令,太子充任。其下有左右丞相各一人,“统六官,率百司,居令之次,令缺,则总省事,佐天子,理万机”。 ——《元史》
4、元代行政中枢的演变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不闻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中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以后嗣君,勿得议置丞相,臣下此请者,置之重典(重刑)。”
——明太祖《皇明祖训》
(1)明太祖:
废除中书省和丞相, 丞相制度终结。
设殿阁大学士,其职能:皇帝的顾问兼协理奏章。
5、明代行政中枢的演变
(2)明成祖::设内阁。内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大量政务,成为事实上中央行政的中枢。内阁职权:票拟;皇帝批红。
洪武十五年……设置殿阁学士……大学士皆正五品官,使侍左右备顾问,并不参预机务。
明成祖朱棣即位以后,则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七人,入值文渊阁,得以参预机务,称为内阁学士……内阁之名及阁臣参预机务自此始。
——《明清简史》
明朝内阁形成示意图
5、明代行政中枢的演变
(1)背景:处理西北紧急军务
雍正时
轮流值班,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
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君主专制。
只能跪受笔录,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2)时间:
(3)职责:
(4)作用:
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6、清代行政中枢的演变:设立军机处
总揽国家大事,成为位居内阁等中枢机构之上、皇帝之下的政务机构。
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军机处的职能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军机处的主要职权是撰拟谕旨,地位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但它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做主;它也不是一个正式的权力机关,人员可以随时被撤换;而皇帝则可通过军机处完全控制全国的军政大权。所以说,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解密军机处
6、清代行政中枢的演变:设立军机处
“安史之乱”后,唐代宗实行节度使制度,地方节度使掌握政权、兵权、财权大权,割据一方,在唐后期,河北三镇的57个节度使中真正由朝廷任命的只有4人。内地许多节度使也效法,各占一方,唐朝统一局面破坏,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后来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的延续。严重威胁中央集权统治。
隋唐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西汉 郡(王国)、县(侯国) 二级制(郡国并行)
东汉 州、郡、县 三级制
魏晋南北朝 州、郡、县 三级制
隋朝 州、县 二级制
唐朝 道(节度使)、州、县 三级制
宋朝 路、州(府)、县 三级制
元朝 省、路、府、州、县 多级复合制
明朝 省、府、县 三级制
清朝 省、府、县 三级制
结合P6页问题探究思考,中国古代为什么坚持实行以郡县制为主体的地方行政制度?它有什么历史作用?
两汉至明清时期地方行政制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