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5课
中国古代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标要求: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2
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3
中国古代的官员监察制度
1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关键问题:中国古代先后实行过哪些官员选拔制度?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与监察制度经历怎样的演变过程?如何评价?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1.西周至春秋:
世官制
材料1:“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丕)显亦世”。 ——《诗经》
材料2: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官位世袭,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局限性:
重血缘、轻才能,不利于社会阶层流动
依据:血缘
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 ——《史记·商君列传》
商君之法曰: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 ——《韩非子·定法》
2.春秋战国:
举荐制 军功爵制
依据:才能 军功
影响: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3.秦朝: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4.汉朝:
察举制
“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韩非子·五蠹》
始皇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 ——【宋】苏轼《论养士》
影响:(1)积极:适应了秦朝以法治国的政治模式。
(2)消极:文化专制;压抑创新进取精神。
元光元年冬十一月,
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人。
——《汉书·武帝纪》
(1)时间:汉武帝时期确立了察举制。(公元前134年)
(2)概念:察举制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先考察后举荐)
思考:察举制相较于战国时期的荐举功劳制度有何变化?(特点)
“孝”: 孝敬父母;“廉”: 清廉勤政。
智略出众
公正无私,直言极谏
品德文才兼备,经学底蕴深厚
通晓经学
通晓律令
(4)特点:
①权力掌握在皇帝和各级主要长官手中,科目由皇帝制定;
②指导思想:儒家(开儒学取士之先河)
③标准: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并重。
④有固定的时间、地域、名额规定。
更为健全完善
(3)内容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材料二 东汉顺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六名孝廉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人选的。
——《后汉书·种暠传》
材料三 一批“世代为官”的豪门阀阅、“儒学世家”开始形成……弘农杨氏、汝南袁氏并为四世三公之名门。这些世家大族,以后就发展成为门阀士族。
材料一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后汉桓灵时谣》
问题:根据材料,察举制在推行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
被举荐者名不副实,流于形式。
政治腐败,任人唯亲
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
(5)影响:注重品行才学,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概念:征辟制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重要补充:积功劳为官+征辟制
“景帝为太子时,为舍人,积功迁至太中大夫”。——《汉书·周仁传》
“学通五经,门徒常千人,其著录者万六千人。征辟并不就。”
——《后汉书.蔡玄传》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5.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背景:
方式:
依据:
评价:
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
中央委任中正 中正定品 吏部授官
家世、道德、才能
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选拔了不少人才。
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中正选人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家世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6.隋唐至清:
科举制
(1)隋唐:产生与发展
材料:随着门阀士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隋唐时期,……崛起的庶族地主阶级强烈要求加入政权,分享政治权力,唐代统治者也在治国方针上确立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的原则。从南北朝时代考试取士措施中发展起来的科举制便在这样的氛围中确立。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科举制产生的背景
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积极要求参政。
为加强中央集权。
九品中正制无法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①背景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1)隋唐:产生与发展
②内容:
科目 结果
制举
常举
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
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
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资格,吏部选拔后正式任官。
(铨选)
材料:明经科主要考帖经,旨在检测应试者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进士科主要考经史和时务策,后改以诗赋为主,较能体现应试者的文才学识。
当时的高官多出身于进士科,非进士出身者,即便位极人臣,也难享时人美誉。
——王家范《大学中国史》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1)隋唐:产生与发展
③发展历程: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唐玄宗 武则天
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
扩大了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思考:唐代科举存在什么问题?
材料:考生与考官并不回避,士子往往事先向考官呈送诗文,趋附巴结,求取赏识,甚至出现泄漏试题、冒名顶替等科场舞弊现象。
……
从官员总数看,非科举入仕者仍占很高比例,科举取士并未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上述状况直至宋代方有明显改观。
——王家范《大学中国史》
①“取士不问家世”。严厉清除科举制中的荐举因素,严格管控官僚世家子弟的考试;
②严格考试制度。加强考场布置、进场搜身、锁闭考场等,创立试卷糊名、试卷重新誊录等制度,保障了考试的公平性;
③考试程序与内容有变革。两宋创立殿试制,形成了州、省、殿三级考试,形成了三年一考的考试周期,以经义取代诗赋,注重真才实学。南北分卷制
④科举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2)两宋:进一步发展完善
任务:据教材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宋科举制的完善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籍贯信息
②三代脚色
③所习经典
锁院制度
誊录制度
已糊名弥封
拆去糊名弥封
(3)元朝:时断时续
官员选拔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
随着上层统治者汉文化素养的提高,1313年宣布次年开考,恢复科举制,但时断时续。
元朝科举录取人数不多,科举出身的官员比例也不高。
(4)明清:繁荣与衰落
繁荣:
形成严格、规范的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制度。
与学校制度相结合,参加考试的主要是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等,其学习内容与科举科目对应,两者呈现合流趋势。
考试采用八股文,评价标准规范、统一;
科举仍是选官的主要途径,选拔了一批文化素质较高的官员。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自国家混一以来,凡言科举者,闻者莫不笑其迂阔以为不急之务。
——《西岩集》卷
根据材料,分析科举制对当时和后世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由政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 《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汪洙【宋】《神童诗》
材料三: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四:(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材料五:“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
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推动教育的发展。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八股取士禁锢人们思想,抑制了科学的发展
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朝代 主要的选官制 选拔方式 主要标准
西周至春秋 世官制 世袭 血缘
春秋战国 荐举功劳制 举荐、通过战争获得军功 才能、军功
秦朝 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明习法律
汉代 察举制 先考察后推举,分常科和特科 品行、才能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品评授官 门第
隋唐至清 科举制 考试授官 才学
(1)选官标准:由血缘、家世门第演变为学识才学,趋向科学和公平。
(2)选官方式:由世袭、推荐到考试,趋向公平、公开、公正。
(3)选官权力:选官权从地方到中央,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4)选官基础:范围不断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
(5)选官原则: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
规律
尹湾汉简中《集簿》的发现为研究两汉时期的上计制度提供了迄今为止第一份实物范本。
1.秦汉: 上计制
概念:地方官于年终将境内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狱讼等情况汇集,由县、侯国到郡国再到中央逐级上报,借资考绩的制度。
呈现形式: 计簿
作用:考核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考核机构:御史
二、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二、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2.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都流于形式
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虽然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但大都流于形式。
3.隋唐时期:
考核部门:尚书省吏部
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向中央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
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分为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考核方式:
地方向中央报告+皇帝遣使巡查
考核标准:品德+才能
考核功能:官员升降依据
规范考核制度(主体、对象、方式、标准)
考核对象:九品以上官员
二、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材料:《大唐六典》规定:“考功郎中之职,掌内外文武官吏之考课。”除此之外,还有40余位职官参与考课分工事宜。唐代对流内官员和流外吏员按照不同标准实行分类考课。其中针对流内官员的考课标准可以概括为“四善二十七最"。"四善”是政府着眼于官德品行。“二十七最”则是根据官员职位职能特点的不同而提出的具体要求。各地各部门先行考课并将考课结果编制成册形成"考簿”,然后逐级检勘、汇总、上报,最后上报至尚书省考功司以待会考。最后由皇帝确认后生效,作为官吏俸禄增减、品阶升降甚至职务变动的重要依据。
——摘编自《唐代官吏考核与监察制度的互洽逆转及启示》
思考:唐代官员考核有何特点?
分工明确
标准详细、系统
流程严密
与官员奖惩相结合
考核机构健全
考核内容广泛
二、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4.两宋时期: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
宋代定期勘验官员以定升迁的制度称为“磨勘”,由审官院考核京官,考课院考核地方官。南宋在御史台设考课司,共掌考核。考课的标准,宋初沿袭唐制的“四善”而分列为三个等级
政绩优异者为上
职务粗理者为中
临事迟慢者为下
5.明清时期:考核制度进一步严密
依据
升迁
降调
考满
考察
明朝考核
内容
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初考
再考
通考
京察
外察
结果
称职
平常
不称职
二、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考察外省文官
考察京官
四格:守、才、政、年四个方面 (操守、才干、政务、年龄)
八法:官员不合格的八个方面
(贪、酷、不谨、罢软无为、浮躁、才力不及、年老、有疾)
清朝:
考课制度
京察
大计
贪、酷者削职为民,情节严重者依法惩办
罢软、不谨者免职
浮躁、才力不及者降职使用。
考核标准:
四格八法
①考核重德又尚能:从以道德或功绩为主的单一的考核标准发展为道德、才能与功绩相结合的考核标准。
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特点:
②考核日趋严密及完善;
③有奖惩机制;
5.明清时期:考核制度进一步严密
三、中国古代的官员监察制度
监察:指封建国家对政府官员的监督、考察及检举
1.秦汉时期:
监御史
秦
中央:御史大夫
地方:监御史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典正法度“
”举劾非法“
天子耳目
汉
中央:御史大夫
地方:刺史
材料:汉武帝将京畿以外地区分为十三州部,设刺史,秩六百石。职责是定期巡视所部郡国,以六条监察地方郡守、尉、诸侯相等二千石官和强宗豪右,六条以外不问。六条包括:强宗豪右田宅逾越制度,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千石不奉诏书,不遵守典制,以权谋私,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二千石不恤疑案,教唆杀人……二千石包庇罪犯,勾结豪强,收受贿赂,损害国家法令。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知识手册 》
思考:
刺史地位如何?
侧重于监察哪些方面的内容?
位卑权重,
侧重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此后,巡视监察一直延续下去。
三、中国古代的官员监察制度
2.隋唐时期:
中央:御史台最高检查机构,
长官御史大夫
御史随事纠弹。
——《唐六典》卷十三
(御史台)所欲弹事,不须先进状。
——《唐会要》卷六十一
始,至忠(萧至忠)为御史,而李承嘉为大夫,尝让诸御史曰:"弹事有不咨大夫,可乎? ”众不敢对,至忠独曰:“御史,天子耳目也,其所请奏当专达,若大夫许而后论,即劾大夫者,又谁白哉? ”承嘉惭。
——《新唐书》
相对独立,上下相维,相互制衡
地方:唐太宗将全国划分十道监察区
自上而下垂直监察形成严密的监察网
沿用魏晋监察机构独立的做法
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
——《旧唐书 书思谦传》
三、中国古代的官员监察制度
宋代中央沿袭唐制,并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任御史之职。按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點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思考:与前代相比,宋朝监察制度有何发展
3.两宋时期:
中央:
地方:
台谏所以纠绳执政之不法。
——《宋会要》
御史拥有议事权
谏官拥有监察权
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
路 (监察区)
明确御史人选的资格限制
强化了御史的监察职责
台谏合一
4.元明清
中央
地方
(省)
纠察百官,巡按各省
监察六部。
“封还驳正”
“言谏弹劾”
“部分司法权”
清代延明制,但将六科给事中归入都察院,科道合一。
三、中国古代的官员监察制度
小结: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与演变
朝代 监察官职或主要部门
秦朝
汉朝
隋唐
宋朝
元朝
明清
特点
演变趋势
作用/影响
御史大夫(中央)、监御史(地方)
御史台(中央)、监察御史(地方);门下省为谏议部门
御史大夫(中央)、刺史(地方)、司隶校尉(京畿)
御史台(中央)、四司和通判(地方);台谏合一
御史台(中央)、行御史台和肃政廉访司(地方)
督察院和六科(中央)、按察使司(地方);清取消谏议机构。
监察部门增多,对官僚队伍的监督加强。
谏议部门减少,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体系独立,垂直管理
位卑权重,为天子之耳目
积极:整顿吏治,维护中央集权,防止决策失误
局限: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权;也不能杜绝腐败贪污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