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1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1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05 16:1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谈谈你所知中国古代的
盛世或乱世?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
春秋战国、七国之乱、安史之乱、五代十国等
皇帝、 官员、 百姓三者的关系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 信息沟通方式以及社会治理模式。王朝的兴衰是统治者、各政治集团、各社会阶层之间在当时国家制度约束下互动的产物,制度作用的影响力要远远超出于任何明君、暴君的个人作用之上。
——孙家洲
君王
百姓
官员
盛 衰
定 乱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
治国之本在治吏,吏治则国治。
——张九龄
吏治——用什么人(选拨)
治吏——怎么用人(管理)
第5课
吏治选才与治吏考察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程标准:
1.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
2.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一、吏治选才: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拨制度
任务一:梳理中国古代吏治选才的更迭与脉络
任务二:稽考中国古代吏治选才的起因与细节
任务三:剖析中国古代吏治选才的利弊与损益
二、治吏考察: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制度
任务四:探究中国古代治吏考察的旨趣与效应


吏治选才
朝代 选官制度 选拔途径 选拔标准
西周
血缘
官位世袭
世官制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简表)
任务一:梳理中国古代吏治选才的更迭与脉络
材料1:文王子孙,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通“丕”,大)显(光明)亦世。 ——《诗·大雅·文王》
材料2: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朝代 选官制度 选拔途径 选拔标准
西周 世官制 官位世袭 血缘
春秋战国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简表)
才能、道德、军功
战功、举荐
任务一:梳理中国古代吏治选才的更迭与脉络
材料1: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2: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战国策·燕策二》
毛遂自荐
朝代 选官制度 选拔途径 选拔标准
西周 世官制 官位世袭 血缘
春秋战国 举荐、战功 才能、道德、军功
秦朝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简表)
“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向官员学习律令而为官
守法
任务一:梳理中国古代吏治选才的更迭与脉络
材料1: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韩非子》
材料2: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 ——苏轼《论养士》
朝代 选官制度 选拔途径 选拔标准
西周 世官制 官位世袭 血缘
春秋战国 举荐和军功授爵制 战功、举荐 才能、道德、军功
秦朝 “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向官员学习律令而为官 守法
西汉
察举制
考察—推举、提拔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简表)
任务一:梳理中国古代吏治选才的更迭与脉络
材料1: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品行(孝廉等)、为官能力
朝代 选官制度 选拔途径 选拔标准
西汉 察举制 考察—推举 品行、为官能力
魏晋时期
九品中正制
中正官定资品
吏曹授官
家世、道德、才能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简表)
任务一:梳理中国古代吏治选才的更迭与脉络
材料1:州县郡俱置大小中正,各取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等。 ——杜佑《通典》
朝代 选官制度 选拔途径 选拔标准
西汉 察举制 考察—推举 品行、为官能力
魏晋时期 九品中正制 中正官定资品—吏曹授官 家世、道德、才能
守法
隋唐至明清
科举制
考试
才学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简表)
材料1:隋氏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五服之内,政决王朝,一命免拜,必归吏部。
——刘秩《通典·选举五》引
任务一:梳理中国古代吏治选才的更迭与脉络
任务二:稽考中国古代吏治选才的起因与细节
材料1:汉初选官沿袭秦制,重在军功……随着封建经济的恢复发展……武帝时“吏多军功”的局面已不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开始推广行“以儒取仕”的察举制。
——王震亚《论汉代的察举制度》
材料2:秦以任刀笔之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其敝徒文具,亡恻隐之实。 ——《汉书》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朝实行察举制的原因
吸取秦亡教训,封建经济的恢复发展,加强中央集权,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任务二:稽考中国古代吏治选才的起因与细节
材料1: 随着门阀士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隋唐时期,……崛起的庶族地主阶级强烈要求加入政权,分享政治权力,唐代统治者也在治国方针上确立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的原则。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材料2: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
——白寿彝《中国通史》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隋唐实行科举制的缘由
①九品中正制无法适应社会发展
②门阀士族的衰落,寒门庶族势力上升,积极要求参政;
③加强中央集权;
细节1:“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百姓和普通官吏都要向“法官、法吏”学习律令而为官,后者负责宣讲法律和君主的旨意。体现控制思想,维护君主专制及中央集权
细节2:两汉选官制度
①察举制:常科与特科
②积功劳和征辟为重要补充
任务二:稽考中国古代吏治选才的起因与细节
(名望显赫)
时期 阶段 概况
隋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清
清末
确立
隋文帝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形成)。
完善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明经和进士为主;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
发展
“取士不问家世”,以进士科为主; 考试实行别头、锁院、糊名、誊录、南北分卷等。科举考试真正体现了公开公平的竞争原则。
断续
将儒家经书作为科举考试基本内容,答题标准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主。
僵化
考试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八股取士。
废除
任务二:稽考中国古代吏治选才的起因与细节
细节3:科举制曲折之迁衍
1905年9月2日,光绪帝诏准立停科举
细节4:南北分卷
南北榜案
明初,会试录取按成绩而定,相对而言,南方中式率远远高于北方。洪武三十年会试中式的北方举人极少,引起北方应试举人强烈不满,他们认为主考官私厚南方人,上疏检举。明太祖得知后将主考官处死,亲自出题,重新考试。全部录取北方人。该事件给明朝统治者以极大的震动,促使他们探索对策,确保南北士子各自的利益,缓和他们之间的矛盾。
——张德信《明代科场案》
①不同地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平衡
②平衡地域间利益分配,缓和矛盾,维持统治稳定
①完善科举制,促进官员选拔制度的相对公平
②扩大统治基础,笼络人才,巩固王朝统治
清朝的科举制度沿袭了明朝的规制,设有文科、武科、制科等,文、武科又有童试、乡试、会试、殿试之别。
——郑师渠主编《中国文化通史》
八股文
非不知八股为无用,而牢笼志士,驱策英才,其术莫善于此。
——陆保璇《满清稗史》
考试分科、层级细化,制度更为严格
采用八股文进行考试
禁锢思想,制度僵化
细节5:八股取士
材料1: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2:东汉顺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六名孝廉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人选的。
材料3:邓禹一家,凡公者2人,侯29人,大将军以下13人,中二千石14人,州郡长官48人,其余官职不可胜数。弘农杨氏四世为三公,汝南袁氏则四世五公。
材料4: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晋书·段灼传》
积极:注重品行才学,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局限:容易任人唯亲,滋生腐败
局限:选官权被世家大族操纵
局限:后期难以选拔真正的人才
任务三:剖析中国古代吏治选才的利弊与损益
根据材料,谈谈对察举制的认识
材料一: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王炳照《中国科举制度研究》
材料二:间接助成国内风俗教化之统整,以辅成大一统政府之团结与巩固。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汪洙【宋】《神童诗》
材料四: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五:(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材料六:“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明】顾炎武
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统治基础
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推动教育的发展。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八股取士禁锢人们思想,抑制了科学的发展
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加强了中央集权
任务三:剖析中国古代吏治选才的利弊与损益
结合材料,谈谈科举制的影响

治吏考察
时代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两宋 元明清
考核制度 上计制 流于形式 尚书省吏部 考核标准: 品德和才能 岁考、任满考 磨勘考课 (制度严密) 明:考满、考察
清:京察、大计
监察制度 中央: 御史大夫 地方: 汉武帝设刺史 中央: 御史台 地方: 十道监察区(唐太宗设) 台谏合一 元:御史台、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明清:都察院、六科
(合称“科道”)
中央集权衰弱,无法对官员进行有效的管理
任务四:探究中国古代治吏考察的旨趣与效应
材料1: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
——《隋书·儒林传》
材料2:及三岁,不限中外职任,但非曾犯入已赃,令审官院磨勘以闻,当议迁陟。
——宋真宗诏书
结合上表和材料谈谈中国古代考核制度有何特点?
(1)内容全面,品德与政绩并重
(2)考核对象逐步合理分类,地方官和中央官分开考核
(3)考核机构专业化
(4)考核过程注重公开公正
任务四:探究中国古代治吏考察的旨趣与效应
秦汉至明清以来设置、完善考核制度的目的?
整肃吏治,激励官员忠于职守、勤勉为政,提高行政效率
任务四:探究中国古代治吏考察的旨趣与效应
材料1:为防止地方分离,整肃吏治,历代统治者都重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监察以常驻为主要形式,并辅以不定期的或定期的巡按制。此外,监察御史作为风纪之官,品秩虽低,权势却十分显赫,甚至享有“便宜从事”和“风闻奏事”的特权。但是,监察机关的独立是相对的,其监察功能的发挥受到皇权的极大制约。
——林志强、张旭日《中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特征研究》
材料2:唐朝规定,一个官吏必须有地方行政官的经历,才能到中央担任监察官吏。宋朝规定,凡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为御史。在选拔监察官时特别重视文化素质,其中绝大部分为进士出身。
——张晋藩《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材料3:当是时, 东厂番役横行, 所缉访无论虚实辄糜烂……民间偶语或触忠贤,辄被擒谬,甚至剥皮,刮舌,所杀不可胜数,道路以目。 ——《明史·魏忠贤传》
根据材料,提取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特点和影响的关联信息,并结合所学的相关史实,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字数120字以上)
任务四:探究中国古代治吏考察的旨趣与效应
官员选拔制度
官员考核制度
官员监察制度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西周至春秋——世官制
春秋战国——军功爵制
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汉朝——察举制
隋唐宋元明清——科举制
秦汉——御史大夫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秦汉——上计制
魏晋南北朝——流于形式
隋唐宋——四善二十七最
明清——考满、考察;京察、大计
宋代——台谏合一
明清——科道合一
梳理与总结
①选拔标准:由重家世门第到重学识才能
②选拔方式:由推荐到公开考试
③选拔程序:逐渐走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出相对公平、公开、客观原则。
①考核法规趋于完善
②地方官和中央官分别考核
③考核程序日趋严格
制度化
专职化
体系化
演变趋势
认识:始终围绕着皇权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加强而变化,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的一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