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第三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知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1.(2023·陕西西安期中)为了测量声音在钢管中的传播速度,取一长为680 m的钢管,在其一端沿钢管方向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两次声音相隔的时间是1.864 s。(空气中的声速取340 m/s)
(1)请计算声音在空气中从钢管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
(2)请计算声音在钢管中的传播速度。
2.(2023·陕西西安阶段练习)国庆期间,小王一家自驾去秦岭游玩,在一段平直的路面上,爸爸开车匀速远离一座高山,鸣笛3 s后听到回声,若当时汽车行驶的速度是24 m/s。(空气中的声速取340 m/s)
(1)从鸣笛到听到回声,车行驶了多远
(2)声音传播的路程是多少
(3)听到回声时,车离高山多远
探究创新
3.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红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3-1-2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它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 。
图3-1-2
(2)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红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她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3)如图3-1-2②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 可以传声。
(4)如图3-1-2③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 ,由此推理可知 。
(5)如图3-1-2④所示,两位同学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 m距离的两地通话,这表明 。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大小的声音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
参考答案
1.答案:(1)2 s (2)5 000 m/s
解析:(1)声音在空气中从钢管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为t==2 s。
(2)声音在钢管中的传播时间为t'=t-1.864 s=2 s-1.864 s=0.136 s,
声音在钢管中的传播速度为v2==5 000 m/s。
2.答案:(1)72 m (2)1 020 m (3)546 m
解析:(1)从鸣笛到听到回声,车行驶的距离为s车=v车t=24 m/s×3 s=72 m。
(2)声音传播的路程是s声=v声t=340 m/s×3 s=1 020 m。
(3)听到回声时,车离高山的距离为s'==546 m。
3.答案:(1)振动 将音叉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2)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合理即可)
(3)空气 (4)减弱 真空不能传声
(5)固体能够传声 金属丝的传声性能比棉线的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