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第1节 物态变化 温度(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第1节 物态变化 温度(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4.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0-05 11:0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态变化 温度
知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1.在“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实验中,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
①选用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②估计被测水的温度 ③正确读出示数并记录结果 ④将温度计从水中取出 ⑤将温度计正确浸入被测水中,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
A.②①⑤③④ B.①②⑤③④
C.②①⑤④③ D.①②⑤④③
2.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该温度计在大气压为1.01×105 Pa时,放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0 ℃,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10 ℃。若将该温度计挂在教室的墙壁上,其示数为28 ℃,则教室的实际温度为(  )。
A.22.5 ℃ B.28 ℃ C.32 ℃ D.32.5 ℃
3.将体温计内的液柱甩到35 ℃刻度线以下,某人用该体温计依次测量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只进行消毒但没有用力甩使液柱降至35 ℃刻度线以下,结果三人的体温示数都是38.5 ℃。有关三人的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人的体温都是38.5 ℃
B.甲的体温一定是38.5 ℃
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8.5 ℃
D.三人中至少有两人的体温是38.5 ℃
4.如图1-1-5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
图1-1-5
探究创新
5.小明和几位同学利用国庆假期尝试自制温度
计,用玻璃小药瓶、透明吸管、红墨水等制成了图1-1-6中A、B、C、D四支温度计并标有刻度,其中A、B、C的玻璃小药瓶中装满红墨水,D的玻璃小药瓶是空的,液柱用的是红墨水。(玻璃小药瓶须保证安全卫生)
图1-1-6
(1)玻璃小药瓶相当于普通液体温度计构造中的     。使用透明吸管是为了能够明显地观察到测温物质    (选填“温度”或“体积”)的变化。
(2)A、B、C三支温度计最初液面高度相同,其中   (选填“A”“B”或“C”)温度计的精确度最高。
(3)当气温升高时,D中的液柱ab会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参考答案
1.A
2.A
解析:此温度计在大气压为1.01×105 Pa时,放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0 ℃,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10 ℃,因此用(90-10)个刻度表示正常0~100 ℃的温度。现在此温度计示数为28 ℃,因为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10 ℃,所以此温度计示数实际上升了(28-10)个刻度,则教室的实际温度为 ℃=22.5 ℃,A正确。
3.B
解析: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特殊结构的狭道,水银无法自动流回玻璃泡,使得体温计的示数只能自动上升,不能自动下降,若要使示数下降,必须用力甩。依次测量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甩,则甲的体温一定是38.5 ℃,而乙、丙的体温可能为38.5 ℃,也可能低于38.5 ℃,但是不可能高于38.5 ℃,则三人中只有甲的体温一定是38.5 ℃,B正确。
4.答案:36.5
5.答案:(1)玻璃泡 体积 (2)C (3)左
解析:(1)当温度升高时,玻璃小药瓶中的液体受热膨胀,进入吸管,所以玻璃小药瓶相当于普通液体温度计构造中的玻璃泡。使用透明吸管是为了能够明显地观察到测温物质的热胀冷缩,即体积变化。(2)由题图可知,B的吸管最粗,A、C的吸管粗细相同,但C装的液体较多,温度变化时,C中液体热胀冷缩,体积变化更大,C中吸管的液柱变化得更明显,因此C温度计的精确度最高。(3)D中的玻璃小药瓶是空的,里面是气体,当气温升高时,药瓶中的气体由于热胀冷缩,体积会增大,从而D中的液柱ab会向左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