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以户籍管理与基层组织构建为基础,户籍的编制与管理一般以基层组织为单位进行,既保证赋役征发,也维护社会稳定。
西欧中世纪的基层治理以庄园和城市为中心,近代以来也一直强调基层自治。
单元引言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基层治理
现代发达国家基本构建起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主要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在封建社会后期,宗族以及社会公益性组织的作用越来越大。新中国成立后也逐渐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
明朝南京玄武湖湖心小岛库房,用来存放户籍册“黄册”。收贮黄册的玄武湖成为明朝的禁地,由户部派官员专门管理,一般人不得轻易进入。
明朝南京玄武湖黄册示意图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为什么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户籍的编制和管理?
赋役是国家财政的根本,
而户籍是赋役征发的依据。
黄册关系国计至重,天下钱粮徭役根本于此。
——明朝赵官等编著《后湖志》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阅读教材P98-99页,自主梳理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历程。
秦朝
战国
汉朝
两晋
隋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
分类登记
黄籍
白籍
↓
土断
主户客户
诸色户计
(按职定籍)
户帖
黄册
材料一 每岁一造计账,三年一造户籍。县以籍成于州,州成于省,户部总而领焉。
——《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
材料二 由于唐政权强力推行了籍账制度,从而借此检括出大批隐漏人口,复核出人丁的实际年龄,大大防止了虚报年岁以规避税役的弊端,达到了维护社会秩序、最大限度搜刮租调征发力役的目的。
——周秀女《从敦煌户籍残卷看唐代籍账制度》
思考:东晋户籍制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P99 历史纵横)
“机巧奸伪,避役惰游者十六七。四方疲人,或诈老诈小,规免租赋。”
——《隋书·食货志》
阅读材料说出隋朝为什么实行大索貌阅?
农民隐漏户口,诈老诈小现象严重,
影响政府财政收入和对劳动力的控制。
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帝下令在全国彻底清查户口,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与本人的体貌进行核对,从中检查隐漏户口,以解决诈老诈小的行为,即为“大索貌阅”……通过这一措施,新增成定人数44.3万,新附人口164万。通过检查,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 ——宁欣《中国古代史(下册)》
唐
大索貌阅
编户齐民
三年一造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秦朝
战国
汉朝
两晋
隋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
分类登记
黄籍
白籍
↓
土断
主户客户
诸色户计
(按职定籍)
户帖
黄册
鱼鳞图册
黄册和鱼鳞图册互为补充
黄册以户为主,使赋役之法确定,不易紊乱逃逸,是清查户口的结果;
鱼鳞图册其实就是土地登记簿,以土田为主,确定土地所有权,是丈量土地的结果。
思考二者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官司所据以征敛者黄册与鱼鳞而已。黄册以户为主而田系焉,鱼鳞册以田为主而户系焉。一经一维,互相为用”
—清人王庆云
大索貌阅
唐
编户齐民
三年一造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秦朝
战国
汉朝
两晋
隋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分类登记
黄籍
白籍
↓
土断
主户客户
诸色户计
(按职定籍)
户帖
黄册
管理松弛
↓
永停编审
乾隆年间停止户籍编审的原因是什么?
该措施又具有怎样的意义?
原因:摊丁入亩后,国家征发赋役不再以
户籍为依据,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
今丁银既皆摊入地粮,而滋生人户,又钦遵康熙五十二年皇祖恩旨,永不加赋。则五年编审,不过沿袭虚文,无裨实政……嗣后编审之例,著永行停止。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上谕
意义: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户籍制度不再具有财政上的功能
大索貌阅
唐
三年一造
编户齐民
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
人头税、田赋、徭役
租庸调制
两税法
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
丁税为主
地税为主
赋役制度
户籍制度
备受重视的传统户籍制度为何走向消亡?试结合史实解释。
东晋
秦
汉
战国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大索貌阅
三年一造
诸色户计
传统户籍制度的重要功能是赋役征发。唐中期以前,赋役主要以人丁为依据,赋役与户籍紧密结合;唐中期两税法推行后,赋役逐渐以资产(土地)为主,户籍与赋役逐渐分离,直至“摊丁入亩”完全脱离,人头税废除,户籍制度失去财政功能,仅保有人口管理功能……
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
分类登记
白籍
↓
土断
主户客户
户帖
黄册
管理松弛
↓
永停编审
古代政府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是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学习聚焦】P98
编户齐民
【综合探究】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特点
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
户籍制度下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
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
传统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
与土地和赋税制度逐渐分离
我国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敛收田赋和征集兵员,各诸侯国采用“编户”和“定籍”等办法进行人口控制。隋唐时期,统治者为防止民户逃亡,实施“大索貌阅”,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到了宋朝中叶,运用保甲法来管理户籍。元朝……将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明清的黄册登记制度同样强调不同人的不同特权。
——摘编自《我国户籍制度及其历史变迁》
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以及这些功能形成的历史因素。
功能:征收赋役(主要);限制人口流动;维护社会治安;控制职业,固定身份;
维护等级特权。
因素: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内在要求;高度集中中央集权的强力维持;
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的长期存在;封建的等级制度和等级观念等。
秦汉时期:乡里制度——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里设里正;乡里之外还有亭。
唐朝时期:乡里制度——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明朝时期:里甲制度——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
清朝时期:里甲制→保甲制度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基层社会治理
1.基层组织
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
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自主梳理:中国历代基层组织的演变
【学习聚焦】基层组织的
任务是征发赋役和维护稳定
基层组织 基层社会治理
秦汉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乡里制
里甲制
里甲制→保甲制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基层社会治理
自主梳理:中国历代基层社会治理制度的演变
历代政府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监督机制
2.基层社会治理
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
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
王安石推行保甲制,源于唐朝的邻保制度。
十家总编为一牌,轮流收掌、察看
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
基层组织 基层社会治理
秦汉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什伍组织
邻保制度
保甲制
十家牌法
里甲制→保甲制
乡里制
里甲制
1.基层组织
古代中国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乡村治理模式屡经变迁,经历了几个较为明显的历史阶段。
战国时期,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成为基层组织,秦汉时期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它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
隋唐两宋时期,处于由乡里制到保甲制、乡官制到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的基层官吏的人员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这一阶段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
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
——摘编自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原因:国家的统一,封建专制的强化;维护小农经济发展,征发赋役,社会稳定的需要。
趋势: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
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
拓展
皇权与绅权在社会治理中是合作关系,因为皇权把基层治理全交给受过儒家教育的“绅士”,绅士具有广泛的治理权,包括修建道路、水利、学校等公共设施,救济鳏寡孤独等。
巩固了封建统治,稳定地方秩序,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习俗的发展
含有一定的自治因素,但始终没有发展为真正的乡村地方自治。
越来越深地受到国家政权的干预和控制,其自治性逐渐消退。
鸦片战争以后,农村社会的权力组织趋向解体。
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传统的乡里制度、保甲制度被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
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
原因: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的、及时的救助。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作用:社会救济为民众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有利于维护统治。
思考:结合教材p101第一段正文及史料阅读,国家和社会为什么要实行社会救济?社会救济体现在哪些方面?
汉朝
宋朝
隋唐
明清
政府救济的重点在于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
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的赈济
1.社会救济
社会力量的救济
常平仓制度
既重视官方储备
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
宗族内部救助兴起
慈善组织开始兴起
政府占主体地位,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
材料:寿昌遂白令边郡皆筑仓,谷贱时则增其贾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名曰常平仓。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隋文帝于开皇三年“以仓库尚虚,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转相委输,漕关东之粟以给京师。”
――《唐六典》卷20《常平署》
请令诸州百姓及军人,劝课当社共立义仓……当社有饥馑者,即以此谷振给。
――《通典》卷12《食货 轻重》
“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
2.优抚政策
秦汉
唐
明
清
优抚高年平民
优抚高龄老人:“鸠杖”
设有专门收容机构
老弱贫苦等弱势群体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1.社会救济
【学思之窗】(p102)
想一想:古代政府为什么要以法律形式规定对贫苦无依的人群进行救助?这样的法律规定能落实吗?
显示政府对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的的重视,保证人口繁衍和生产力发展,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不能落实。因为这样的法律规定不可能长时间得到执行。
根本原因在于古代生产力还未达到能普遍予以救助的水平,各级封建政府的阶级属性也决定了其不可能对剥削对象予以全力的救助。因此,这种救助没有形成普遍化和经常化的机制,时有时无,覆盖面和力度都很有限。
再加上官吏的搜刮和监守自盗,这一法律规定必定大打折扣,贫苦无依的人群受到的救助是有限的。
里甲制→保甲制
朝代 户籍制度 基层组织 社会治理 社会救济 优抚政策
秦
汉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分类登记制度
编户齐民
大索貌阅
户籍三年一造
主户与客户
诸色户计
户帖、黄册
永停编审
乡里制度
里甲制
十家牌法
保甲制
邻保制度
什伍组织
常平仓制度
置仓积谷,义仓、社仓
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兴起
慈善组织兴起
养济院
众济院
福田院
养病坊
鸠杖
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束缚逐渐减弱
乡里制与保甲制逐步合一
宗族
、慈善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大
设有专门
收容机构
小结
(2023.1·浙江选考·4)延载元年(694)八月敕:“诸户口计年将人丁、老、疾、应免课役及给侍者,皆县亲貌形状,以为定簿。 一定以后,不得更貌。疑有奸欺者,听随事貌定,以付手实。 ”这种户籍管理办法是
A.黄籍登记 B.白籍土断
C.貌阅之法 D.诸色户计
真题演练
C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材料二 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2018年全国卷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
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9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4分)
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
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
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
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内忧外患;西方民主思想传播;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
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
真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