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我的战友邱少云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9我的战友邱少云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04 22:40: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1952年,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为了战斗的胜利,关键时刻,黄继光不畏生死,身负重伤却依然向敌中心火力点匍匐前进。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炮火硝烟,黄继光纵身一跃,用年轻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膛,与敌俱焚,壮烈捐躯。
年仅22岁的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热血书写了保家卫国的军人担当,用生命捍卫了不立功不下战场的壮烈誓言。
邱少云: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2年10月12日因美军燃烧弹发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蔓延全身,为避免暴露,放弃自救壮烈牺牲,年仅26岁。
1952年11月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决定为邱少云追记特等功 ,1953年6月,他获得"一级英雄"称号。
邱少云
李元兴同志,是邱少云生前所在班的副班长,邱少云的亲密战友,二级英雄。他曾和邱少云一起参加“391”高地的战斗,亲眼看到邱少云英勇牺牲的全部情况,本文内容是作者对当时情景的回忆。
作者简介
初读课文
思考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本文写了邱少云在执行潜伏任务时,被敌人的燃烧弹点燃了自己的棉衣,但为了掩护潜伏的战友,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他一动不动,在烈火中牺牲的故事。
课文分成几部分,并列出小标题。
天亮以前,我们在391高地的山坳里,找了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潜伏起来。
这条山沟确实非常隐蔽吗?
我发现这条干涸的小山沟并不十分隐蔽。
离敌人太近
铁丝网和胸墙
地堡和火力点
谈话声
看见
听见
山沟的环境
时间
在这样的环境中,怎么才能不暴露自己?
我们必须僵卧着一动不动,一声低低的咳嗽或者轻轻地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
我们全靠身上的伪装掩护自己。
利于隐藏 容易燃烧
一动不动
一声不吭
约莫11点钟的时候,突然一发烟幕弹飞来,在我们附近爆炸了,一排一排的炮弹跟着打过来。显然,狡猾的敌人对他们阵地前沿的安全极不放心,又没有胆量冒着我军的炮火到这一带来搜索,只好把看家本领“火力警戒”拿出来了。
用武器不间断向敌人可能接近的方向或区域射击,尤其是在光线不好的情况下(夜间或大雾),防止敌人偷袭。
没有其他办法
我们附近的荒草着火了,火苗子呼呼地蔓延着,烧得枯黄的茅草毕毕剥剥地响。恶毒的敌人竟使用燃烧弹来进行搜索了。
烧到邱少云的原因
场面描写

火大
不一会儿,火已经烧到我面前,火苗子一伸一伸的,烤得我脸上热辣辣地疼。幸而面前有一堆不长草的乱石头挡着,火才没烧到我身上。
忽然,一阵浓重的棉布焦味钻进我的鼻子,我扭头一看,哎呀!火烧到了邱少云身上!他的棉衣已经烧着了,浑身火苗乱窜,看样子是溅上了燃烧弹的油液。趁着风势,一团烈火把他整个包围了。
场面描写
危险

这个时候,邱少云如果迅速从火堆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身上的火是可以扑灭的。我们卧在他附近的任何一个人,如果跳过去把他拉出来,扯掉他着火的棉衣,也能救出自己的战友。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敌人的哨兵发觉,那么不仅是我们这一个班要牺牲在这里,也不仅是埋伏在我们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要受到重大损失,更严重的是我们准备了好久的这次作战计划要完全落空。
如果,表假设
火可以扑灭
但是,表转折
灭火的后果
不仅是……也不仅是……更严重的是……
严重
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出声来。我几次回过头来,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又忍不住不看。我心里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
这时候“我”的心为什么紧缩着?
忍受不了剧痛
潜伏部队会暴露
担心
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出声来。我几次回过头来,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又忍不住不看。我心里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
通过“不敢”“不忍”,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理?
矛盾
复杂
比喻
痛苦
作者对战友的关心和爱护。但为了大局,不得不看着战友牺牲的悲痛心情。
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邱少云是怎样一位“伟大战士”?
顾全大局,
严守纪律,
勇于牺牲。
当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的时候,他是怎样做的?
烈火在我的战友邱少云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像千斤巨石,伏在那儿纹丝不动,直到牺牲前的最后一息,都没发出哪怕是极轻微的一声呻吟。
意志坚定、
顾全大局、
不怕牺牲
为了胜利
时间长
想一想,为什么把邱少云比作千斤巨石。为什么说邱少云是个伟大的战士?
纹丝不动 意志坚定
具有大局意识、牺牲意识,这是就是伟大的革命军人意识。
课文写了邱少云和战友们潜伏的山沟环境,又写了邱少云任凭烈火烧身纹丝不动,结合相关内容说说两者有什么联系。
潜伏的山沟的环境描写,为后面“我”看到烈火中的邱少云想救不能救,以及烈火中邱少云纹丝不动埋下伏笔。
黄昏时,我们勇猛地冲上了敌人的阵地。在391高地上沸腾着激动人心的口号:“为邱少云同志报仇!”
我当时的感觉,仿佛邱少云同志并没有牺牲,他和我们一起向敌人冲锋!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
齐读第14—16自然段,感受邱少云给“我们”的力量。
读一读
拓展延伸
本文记叙了邱少云在执行潜伏任务时,被敌人的燃烧弹点燃了自己的棉衣,但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他一动不动,在烈火中牺牲的经过,歌颂了邱少云烈士 , ,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革命精神。
主题概括
顾全大局
遵守纪律
自学生字
蔓延
瓜蔓儿
蔓菁

màn
wàn
mán
彭德怀: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与麦克阿瑟和李奇微对决,迫使联合国军撤退至北纬38度线以南。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
抗美援朝的英雄们
黄继光:特级战斗英雄,第15军第135团2营6连通讯员。在上甘岭战役中,进攻部队受到机枪火力压制,他身体多处受伤,突然迎着敌枪口,挺起胸膛,张开双臂,扑了上去,堵住敌机枪口,用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
孙占元:一级战斗英雄,第15军45师135团连排长。在上甘岭战役中,他率突击排对2号阵地实施反击,双腿被敌炮弹炸断,以坚强的意志来回爬行指挥,用机枪掩护战士易才学摧毁3个火力点。敌人反扑过来,他打退敌人两次冲击,毙伤敌80余人。当敌军拥上阵地时,他拉响了最后一颗手雷,与敌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