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第二单元达标自主训练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第 一 部分积累与运用(46 分 ) 一 、按要求完成练习。(46 分 )
1.看拼音,写词语。(2分)
rì kòu( ) 在侵华战争中zhì zào( ) 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强烈的民
(
)到底的决心。
岷
山(míng)
磅
礴
(pá
ng
)
)族仇恨让我国人民反抗的心fèi téng( )起来,下定了fèn zhàn(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逶 迤(wéi) 大渡河(dù) B. 砸 碎(zá)
C. 沉着(zhuó) 山涧(jiān) D. 五更天(gēng)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瞻 仰 肃 静 悬 崖 斩钉裁铁 B. 壮 烈 毫 迈 屹 立 粉 身 碎 骨
C. 汇 集 制 服 雄 伟 千 军 一 发 D. 高 潮 一 致 攀 登 全 神 贯 注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奔”,和“直奔会场”的“奔”读音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东奔西走 B. 疲于奔命 C. 奔向小康 D. 奔走相告
5.下列成语中,和“排山倒海”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惊天动地 B. 横七竖八 C. 悬崖绝壁 D. 五颜六色
6. 小雨一家在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看到《七律 ·长征》的书法作品,小雨给弟 弟讲解了作品中的相关知识,如果你是讲解员,请你选出小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等闲:寻常,平常。 B. 逶迤:山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C. 磅 礴:(气势)盛大。 D. 云崖:像云一样的山崖。
7.弟弟对“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尽”字不理解,请你选出与“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尽”意思相同 的一项,为弟弟举例子。( )(2分)
A. 尽显 B. 取之不尽 C. 山穷水尽 D. 尽心尽力
8.下列句子关于“说”的表述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B.“六年级(1)班,加油!六年级(1)班,加油!”看台上的同学们大声呐喊着。
C. 张丹丹手里拿着试卷,小声念叨:“要是我再细心一点就好了。”
D. 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9.下列对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动作描写)
B. 马宝玉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语言描写)
C. 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外貌描写)
D. 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出声来。
(心理描写)
小雨就读的实验小学将举办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按要求完成10~11题。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 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将爱国主义教育写入法律、形成制度,将促进爱国主义精神的传 承和弘扬,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奋进新时代澎湃力量。
10.小雨准备参加演讲比赛,但她对演讲的技巧并不熟悉,如果她向你请教,你可以从下列哪一项中 发现问题,请她改进 ( )(2 分 )
A. 演讲稿的观点要鲜明,可以选择合适的材料说明观点。
B. 引用生动的故事可以使演讲更有感染力。
C. 演讲时应该利用停顿、重复强调要点,不应该辅以动作。
D. 演讲时语气、语调要适当,姿态要大方。
11.请你帮小雨选择合适的句子完善演讲稿。 ( )(2分)
A.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B.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C.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D.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12. 把画线部分替换为恰当的成语。(2分 )
(1)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处在高处,俯视下面,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
(2)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推开高山,翻倒大海的掌声。 ( )
(3)天上各种颜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 )
(4)班长态度坚决果断、毫不犹豫地告诉大家,困难再大也要按时完成任务。 13.选词填空。 (不重复)(2分)
猛 烈 激 烈 热 烈 剧 烈
(1)( )的围歼战就要开始了。
(2)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的( ) 阻 击 。
(3)刚吃完饭,不能做( )的运动。
(4)校长话音刚落,会场上响起了( )的掌声。 14.句子训练。(2分)
(1)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缩句)(1分)
(2)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根据句式,仿写句子)(1分)
15.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为比喻句,是的打“ √ ”,不是的打“×”。(2.5分)
(1)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 )
(2)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 个纵身跳下深谷 ( )
(3)这个孩子长得很像他爸爸。 ( )
1
(4)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5)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般。
16. 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新闻。(共5处)(5分)
据报载,截止2024年2月末,我国5G 移动电话用户边8.51亿户,相较4G 用户数超出 9000多万户。网络基础日益完备,我国5G 基站数量占移动基站总数的大约近三成,5G 覆盖和 应用持续升级。5G 技术加速演进,5G-A 相较于5G, 具备更大速率、更高连接、更低时延……等 特点。
17.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6 分 )
(1)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 ”的报国 情怀,“王师北定中原日, ”的爱国、报国之志等,都体现了古人的家 国情怀。
(2)“捐躯赴国难, ”赞美了少年为国捐躯的耿耿忠心,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3)《七律 ·长征》中运用夸张手法描写红军翻越群山的诗句是“ ”;为我们展现“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两幅画面的诗句是“ ”。
(4)《开国大典》写了四个盛大的场面,分别是
(5)《灯光》一课表现了革命先烈为了后代的幸福生活,不惜 的崇高精神。 18.生活实践题。(4.5分)
学完第二单元,六年级(5)班的班主任带领学生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进行了一次征 文活动。请你照样子写一写。
小雨:你看,宁死不屈的刘胡兰同志,才15周岁,面对险恶歹毒的敌寇之威逼,即便是在铡刀之 下,也保持着傲然不屈的风骨。
子轩:你看,枪林弹雨中的杨靖宇,凛然无惧,只身鏖战群敌,以填满枯草、树皮和棉絮的残缺的 身躯牺牲,却依然坚如磐石。
第 二 部 分 阅 读 与 探 究(24 分 )
二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24 分 )
(一)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五位壮士(耸立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 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感动 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 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 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 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用“ √ ”在选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
2.“纵身”“昂首挺胸”表现了五位壮士 。(1分) 3. “惊天动地”和“气壮山河”这两个词语的顺序能否调换 为什么 (2分)
4.下面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有( )。(多选)(2分)
A. “这声音”指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B. “这声音”充分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C. 这两句话感人至深,赞颂了五壮士坚强不屈、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D. 这两句话点明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毫不动摇,抗战的力量无比巨大,抗战必定胜利。
( 二 ) 翻 越 大 雪 山
①1935年,红一方面军渡过大渡河,乘胜向北进发,到达了四川西部边境的宝兴县。这里是雪 山地带的起点,高耸入云的大雪山——夹金山,挡住了红军的去路。
②夹金山海拔四千多米,山上白雪皑皑,终年不化。那里没有人烟,山上空气稀薄,人走到上 面,呼吸十分困难;那里天气变幻莫测: 一会儿下大雪, 一会儿下冰雹, 一会儿又是狂风暴雨。那呼 啸着的狂风,会把人从山顶卷到山脚。
③红军从江西出发,已经走了八个月了。衣服破了,草鞋烂了,脚底打满了老茧,既没有棉衣、 棉鞋,也没有绒帽、手套,碰到这样奇寒的雪山,能走过去吗
④ 为了和红四方面军会合,共同北上抗日,纵有千难万险,也得翻过山去!
⑤12月上午9点钟,红军指战员每人拿着一根拐棍出发了。长长的队伍迤逦而行。 一到山脚 下,气温骤然降低,脚下的路冻得硬邦邦的,木棍戳在地上发出“咯咯”的响声。大家爬到山腰,举目 一望,只见四周全是白茫茫的,到处都是雪,雪,雪。这里的地形十分险峻。雪山的左面是深厚松软 的雪岩,右边是陡峭的雪壁,中间是硬滑的积雪, 一不小心就会滑下雪岩,摔下雪壁。 一路上,先头 班用刺刀挖成一个个脚窝,后面的人手拉着手,踏着这些脚窝,小心地前进。雪坡高高低低,随处都 有一些雪坑。 一不小心,踩滑了脚,就摔进雪坑里。要是有谁摔下去了,周围的人就立刻把木棍伸 过去,把绑腿撂下去,帮助战友爬上来。被救出来的人,拍拍身上的雪块,系好鞋带,又归队继续 前进。
⑥山上云雾缭绕,山风卷着雪花迎面扑来,单薄的军衣抵挡不住风雪的吹打,脸上、身上像被无 数把尖刀割着。战士们冻得浑身哆嗦,牙齿打战,有的包着被子,有的裹着毯子,有的披着老羊皮, 可都不顶用。越往上爬,空气越稀薄,人们头昏脑涨,呼吸困难。体弱的人,走一步站一会儿,喘一 阵。这时候,谁要是停步坐下来歇歇,就会再也起不来了。因此,大家都拼尽全身力气,互相搀扶 着,艰难地一步一步地前进。
⑦在中央纵队的行列中, 一位名叫江良兰的战士突然倒下了。同志们赶紧上前扶起他, 一摸他 的身子,已经冰凉了。大家含着热泪,在冰雪上刨了个坑,安放下战友的遗体,用雪埋起来。
⑧一位连指导员,左手拉着一个小战士,右手扶着一个患病的战士,三个人在风雪中顽强地前 进。因为风雪太大,连饿带冻,那个患病的战士迈不开步子,渐渐地连站也站不住了。指导员搀扶 着他, 一步一步向上攀登。快到山顶的时候, 一阵猛烈的风雪迎面扑来,那个患病的战士一个踉跄, 一头栽倒在雪地上。指导员和小战士赶紧把他扶起来,发现他脸色苍白,呼吸急促。他望着指导员
和小战士说:“指导员,你们走吧,不要管我了!”
⑨指导员连忙说:“不,不管怎样,我们也要一起翻过雪山。”
⑩ 那个战士两眼噙着热泪,摇摇头吃力地说:“你们快走吧……这里不能久待呀,要不然…… ” 话未说完就昏迷过去了。
指导员望着茫茫无际的白雪,心想: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背着他走,即使是一寸一寸地往 前挪,也要挪过山去。指导员脱下自己仅有的一件夹衣,披在已经昏迷的战友身上。然后把他背起 来,带着小战士,继续向上爬去……
人们经过异常艰难的攀登,终于爬到了山顶。这时候天气突然转晴,强烈的阳光照射在晶莹 的白雪上,特别耀眼。战士们举目远眺,只见千里冰雪,银装素裹;再低头俯视,山下的队伍,像一条 灰色长龙,在雪海里游动,蜿蜒而上。
当天晚上,红一方面军的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翻越了大雪山,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两支部队的战士欢呼着,跳跃着,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1.联系语境,推想下面词语的意思。(4分)
“变幻莫测”在文中指 ,“迤逦”在文中指
2.红军翻越雪山时遇到哪些困难 请简要概括。(4分)
(
困难二:
)困难一:
翻越大雪山
(
困难四:
)困难三:
3.欣赏与品析。(9 分 )
(1)文章第 自然段画线句中“在雪海里游动”既写出了 又写出了 。 (4分)
(2)“两支部队的战士欢呼着,跳跃着,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战士们“欢呼”“跳跃”的原因是 。 (1分)
(3)文章第②自然段描写雪山环境的作用是什么 请结合相关内容说一说。(4分)
第三部分表达与交流(30 分 )
三 、习 作。(30 分 )
朗诵会、演讲比赛、文艺会演、运动会、元宵节看花灯、看望孤寡老人……这些校内 外活动,你参加过哪些 选择一次活动写下来。写活动过程时,注意点面结合,把印象 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
要求:①题目自拟;
②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一、1.日 寇 制 造 沸 腾 奋 战
2.D [解析]本题考查对字音的
掌握。A. 逶 迤(wēi);B. 岷 山 (mín);C. 山涧(jiàn)。
3.D [解析]本题考查对字形的掌握。注意形近 字和同音字的区分。A. 斩钉裁铁—斩钉截铁; B.毫迈—豪迈;C.千军一发—千钧一发。
4.C 5.A 6.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词语。云崖:高耸入云 的山崖。
7.A 8.D 9.C 10.C 11.C
12. (1)居高临下(2)排山倒海(3)五颜六色 (4)斩钉截铁
13. (1)激烈(2)猛烈(3)剧烈(4)热烈 14. (1)广场汇集了队伍。
(2)示例:这个村子非常安静,只听见小鸟枝头
叫,只听见蟋蟀唱不休。 15.(1)√(2)X(3)×(4)√(5)√
16. 提示:“截止”改为“截至”;“边”改为“达”;删去 “大约”或“近”;“更大”和“更高”调换位置;删 去“……”。
17. (1)忘忧国家祭无忘告乃翁
(2)视死忽如归
(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4)大会开始前天安门广场上的场面从典礼 开始到毛主席宣读公告的场面 阅兵式宏伟
盛大的场面群众游行欢天喜地的盛世场面
(5)牺牲自己
18.示例:你看,伏身烈火中的邱少云,为大局舍身 就义,慷慨赴死,他燃烧着熊熊烈火的身躯岿 然不动,如同一座革命者钢铁意志铸成的巍峨 高山。
二、(一)1.屹 立 激 动
2.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不能调换。因为“惊天动地”写出了五位壮士声 音的响亮,“气壮山河”则体现了这响亮的声音 给中国大地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昂扬的斗志。
4.ABCD
(二)1.天气多变,让人很难预料 红军队伍连绵 曲折
2. 困难一:异常寒冷,且红军衣服单薄。 困难二:到处是雪,地形险峻。
困难三:空气稀薄,人走到上面,呼吸十分困难。 困难四:气候恶劣,天气变幻莫测。
3. (1)雪的深、环境的恶劣战士们行进速度之快 (2)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翻越了大雪山,又胜 利会师,战士们非常高兴、激动
(3)交代了当时红军行军环境的恶劣、危险,为 下文表现红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做了 铺垫
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