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第27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讲义
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至今)是中国改革开放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都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正在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具体表现:
1.政治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一国两制”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外交领域成就突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2.经济上: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从范围上不断扩大,从层次上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3.思想文化和科技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我国的指导思想;科技、教育、文艺等领域全面繁荣;
4.社会生活上:生活时尚、思想开放成为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的主要特色;
5.国际地位上:伴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课标要求:
1.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
2.了解世界形势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面临的危机。
近几年的全国和地方高考题:
年份 试卷 考点
2024 全国 “双百方针”
安徽卷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湖南卷 中国体制改革(身份证制度)
辽吉黑卷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广东卷 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甘肃卷 新时期的外交
2023 全国乙卷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湖北卷 对外开放——加入世贸组织
海南卷 经济体制改革
2022 全国乙卷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全国甲卷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山东卷 城市体制改革
浙江卷 对外开放; 拨乱反正
命题分析:
考查的重点: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转型以及思想观念的变迁是考查重点;
对内改革,考查内容多选择城市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同时也有对外开放相关内容。
备考建议:
重点关注: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2.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农村和城市经济改革;
3.对外开放的目的、进程及意义。
时空定位:
主要内容:
考点1:伟大的历史转折
考点2:改革开放进程
考点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提出
教学过程:
考点1: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背景:
材料一 农村和城市都有个政策问题。我在广东听说,有些地方养三只鸭子就是社会主义,养五只鸭子就是资本主义,怪得很!农民一点回旋余地没有,怎么能行?
——邓小平1978年在四川的讲话
材料二 几年来,国民经济增长缓慢,工业生产1974年、1976年停滞不前,1976年只增长了0.6%,钢产量倒退5年,财政连续三年出现赤字。
——薛暮桥《对计划管理体制的一点意见》
材料三 这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证明了:我们执行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遵循了毛主席的指示,革命就胜利;离开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违背了毛主席的指示,革命就就受挫折……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逾地遵循!
归纳为:
①政治上:文化大革命结束,“左”倾错误依然在国内占有主要地位。
②经济上:文革对经济的破坏及文革后国民经济停滞不前,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③思想上: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奠定思想基础。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
①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强调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纠正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的“左”的错误;③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历史性转折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④国际环境:中美关系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开始明朗化。
2.指导思想:
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3.内容:
4.意义:
(1)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2)开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转折;
(3)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核心素养:
理解“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从党的指导思想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改变了“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错误思想路线。
(2)从党的工作中心看: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代替了“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以阶级斗争为纲”。
(3)从经济体制看: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4)从发展动力上看:
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为目的的改革开放取代了关起门来搞建设的发展模式。
(5)从理论影响看:
确立并在此后形成的改革开放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能力提升: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
(二)民主法制的重新构建
1.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2.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6月)
(1)召开:
1981年6月,在北京举行。
(2)成果:
审议和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决议》三条总原则:
第一,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是最核心的一条;
第二,对建国30年来历史上的大事,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包括一些负责同志的功过是非要做出公正的评价;
第三,对过去的事情做个基本的总结,这个总结宜粗不宜细,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
——邓小平《共产党的九十年》
(3)意义:
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32年来的历史,对统一全党思想,开展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3.修订宪法:1982年宪法
(1)时间: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内容:
这部宪法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
(3)意义:
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知识拓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四部宪法。
1.1954年宪法:
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它确立了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大法。
2.1975年宪法:
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它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产生的,带有浓厚的“左倾”色彩。
3.1978年宪法:
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拨乱反正”的努力,但仍受到“左倾”错误影响。
4.1982年宪法:
在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它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是我国现行、最稳定的一部宪法。
知识链接: 民主法制的重建和完善(选择性必修一 第3、10、第13课)
1.法制的重建和完善: (结合选择性必修一 第10课)
①法制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
②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中共十五大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④1999年和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到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⑤2018年,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
⑥2020年5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注意: “法治”与“法制”
①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范畴,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东西。
②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治国原则,是对法制的完善和改造。
③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
2.民主的重建(选择性必修一 第3、13课)
(1)三大民主制度:
①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198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被写入宪法,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走上制度化轨道。
③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④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⑤重开人大和政协。
(2)基层民主:
建立村民委员会,完善基层民主建设。
问题探究: 82宪法与54宪法相比,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1)变化:
宪法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
(2)说明:
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重视;
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
考点2:改革开放进程
(一)经济体制改革
1.内涵:
(1)原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2)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3)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4)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5)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6)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原因:
材料一 以政社合一,“三级所有……为特征的人民公社……高度行政化,经营管理过于集中,排斥市场机制,农民缺少自主权,干活“大呼隆”,分配“大锅饭”,缺乏内在激励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
材料二 购销相抵后,凤阳农民不仅没有为国家贡献一粒粮食,反而吃进了3.71亿斤。每年到了春荒,凤阳县一些生产队由队长带领,拿着盖上公章的介绍信,打起花鼓,唱着辛酸的歌谣,踏上乞讨的道路。
——吴晓波:《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
材料三 1978年,全国农民每人年平均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仅有74.67元,其中两亿农民的年平均收入低于50元。有1.12亿人每天能挣到一角一分钱,1.9亿人每天能挣一角三分钱,有2.7亿人每天能挣一角四分钱。
——杨继绳《毛泽东时代的社会结构》
归纳为:
①行政命令管理经济,缺乏自主性;
②人民公社体制平均主义严重,挫伤积极性;
③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④农村生产力水平低,农民生活贫困;
⑤直接:解决人们的生活温饱问题。
(2)过程:
①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安徽小岗村形式:包干到户、包产到户、包产到组。拉开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②深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产业结构由单一走向多样化。
③基层组织变化: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④深化:取消农业税;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打赢脱贫攻坚战、实行乡村振兴战略。
(3)意义:
①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②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③农业发展丰富了市场,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
④为产业优化奠定了基础。
问题思考: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①改革后实行的仍是小农经济,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仍十分落后,不利于机械化大生产,不利于农业技术的进步,要实现农民富裕的目标还有很大难度;
②农村经济的社会化、商品化程度还很低,产品成本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跟不上工业化发展的要求;
③土地所有权不清晰。
能力提升: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原因:
材料一 改革开放之前,国企婆婆多,管得严。拿一个省级工厂来说,从厂长到车间主任的任命听主管厅的,……工人群体由劳工局负责,作为企业的具体负责人厂长,却没有任何权力,企业买套设备,甚至盖间厕所都要上级部门批准。
——杜进兴《请把管理企业的权利还给我》
材料二 1984年,35岁的张瑞敏被派到一家濒临倒闭的电器厂当厂长……很多年后,他回忆说“欢迎我的是53张请调报告,上班8点钟来,9点钟就走人,10点钟时随便在大院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末,一位日本记者访问重庆炼钢厂,看到两台正在使用的机器。他惊奇地发现这两台机器一台生产于1887年,一台生产于1905年。日本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还以为标签的年代写错了,一打听才知道这两台机器是清末张之洞从英国引入汉阳兵工厂的。
归纳为:
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不分,企业无自主权失去活力;
②工人无生产积极性;
③与世界的差距拉大;
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2)内容:
(3)过程:
①逐步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原则,增强企业活力,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
(1984年) (核心:增强企业活力);
②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思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推进财政、税收、外贸、外汇、价格、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改革(20世纪90年代)。
知识链接: 延续 (选择性必修一)
①从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②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③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④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政、经、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历史解释:现代企业制度
是指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规范和完善的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股份有限公司为重点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一种新型的企业制度。
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法人制度、企业自负盈亏制度、出资者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
(4)意义:
①对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②对国民经济: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知识拓展:
1.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三次转变。
第一次:新中国成立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第二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第三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4):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核心是“分田单干”;
第二阶段(1985-1992):
发展乡镇企业,核心是准许农民“离土不离乡”,本质是把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第三阶段(1993-2005):
核心内容是准许农民“离土又离乡”,本质是把农民从乡村解放出来允许农民在广阔的空间和领域创业发展;
第四阶段(2006-现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振兴。
(二)对外开放:
1.背景:
(1)封闭自守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3)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国际形势总体走向缓和。
(4)目的:吸引和利用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2.过程:
(1)1980年5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1988年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2)1984年,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开放城市;
(3)1985年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开辟为沿海开放区;1990年,上海浦东为开放区。
(4)2000年,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来发展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5)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3.特点:
(1)从沿海到沿江,从沿边到内陆;
(2)多层次、宽领域、多渠道、多形式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1.“全方位”:既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
2.“多层次”: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不同开放程度、不断推进的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3.“宽领域”:不仅在经济领域,也涉及到保险、邮电、通信等服务、贸易以及环保、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开放。
4.成果:
(1)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稳步推进,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
(2)到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万亿元,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5.意义:
(1)推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改善国计民生;
(2)有利于推动中国的民主法制的完善,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3)改变中国人思想观念和封闭心态。
(三)改革开放的深化
1.历程:
(1)1982年中共十二大:
1982年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对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部署。(2)1987年中共十三大:
①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②确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
③“三步走”发展战略。
历史纵横: “三步走”发展战略
中共十三大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出发,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 到20世纪80年代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
(3)南方谈话: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4)1992年中共十四大:
①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思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知识拓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含义:
强调了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的基础作用,确立了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2)过程: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该体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了基本框架,21世纪初已基本确立。
(3)影响:
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使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
(5)1997年中共十五大:
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6)2000年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
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来发展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7)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使中国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
(8)2002年中共十六大:
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后,我国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2007年中共十七大:
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
2.意义: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成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考点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提出
(一)体系提出与构成:
1.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2.中共十七大上首次概括提出,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二)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邓小平理论:
(1)形成的时间: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2)解决问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3)历史地位:
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历史意义:
邓小平理论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知识归纳: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过程:
(1)酝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提出:1982年的党的十二大提出;
(3)初步形成:1987年党的十三大;
(4)理论深化:1992年南方谈话。
(5)写入党章:1997年十五大。
(6)思想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7)解决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8)历史意义: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形成:
1989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
(2)解决问题: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3)核心内容:
①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思想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5)历史地位:
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6)历史意义:
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3.科学发展观:
(1)形成:
2002年中共十六大以后。
(2)解决问题:
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3)核心内容: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4)思想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5)历史地位:
2007年十七大上写入党章,2012年十八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6)历史意义: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核心素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结合选择性必修1)
(1)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改革开放论)
(2)1982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特色论)
(3)1987中共十三大:初级阶段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
制定“三步走”战略。(初级论)
(4)1992南方谈话:破除姓资姓社论,阐释社会主义本质,十四大的重要思想理论准备。(本质论)
(5)1992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市场论)
(6)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开放战略。(走出论)
(7)2012中共十八大: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全面改革论)(选必1)
(8)2013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总动员,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选必1)(全面治理论)
(9)2017中共十九大: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选必1)
(10)2019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部署,并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两个一百年”。(选必1)
高考真题演练:
1.(2024·安徽卷)1986年6月17日《光明日报》报道:湖南某国企—副总工程师,因工作不顺不辞而别,欲入职以高薪相邀的江苏某乡镇企业;在经历诸多波折后,他最终被湖北某偏远山区县委书记“用事业吸引人,用工作挽留人,用诚意感动人”的做法打动而入职当地企业。这体现出( )
A.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B.私有制经济有效补充公有制经济
C.改革开放缩小城乡经济差距
D.经济体制改革拓宽人才流动空间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国企工程师辞职,欲入职江苏某乡镇企业,最后入职湖北某偏远山区企业,这体现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下,就业市场打开和社会管理松绑,促进了人才的流动,D项正确;A项说法不合材料核心旨意,材料并非体现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排除A项;乡镇企业、当地企业不一定就是私有企业,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引进外资等内容,与对外开放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2.(2024·辽吉黑卷)1985年,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在视察广州、深圳等地的电子企业后,提出中国要投资电子工业的基础建设,“搞这些大的基础项目,准备改变过去那种分配制的办法,采取投标和招标的办法”,允许“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指导下的竞争”。该主张体现了( )
A.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D.经济特区先行先试理念
【解析】 根据材料“搞这些大的基础项目,准备改变过去那种分配制的办法,采取投标和招标的办法”“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指导下的竞争”可知,经济建设中强调投标招标的办法,允许竞争,这些都是引入市场,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到科学技术内容,排除B项;材料主要涉及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关系不大,排除C项;1980年,我国已经建立了经济特区,排除D项。故选A项。
3.(2024·广东卷)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改革时代,原有的国家—单位保障制逐渐向国家—社会保障制转变。社会保障制度进入“改革时代”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
C.医疗卫生体系的形成
D.乡镇企业的大量涌现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以前,我国长期实行的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配套的退休和医保制度,实质上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或单位保险制度”。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保障见证了国企改革的快速推进,“催生”了地方社会保险试点,社会保险的基层探索、模式比较与制度筛选成为这个初始阶段的主要特征,B项正确;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排除A项;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排除C项;乡镇企业的不断涌现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结果,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4.(2024·甘肃卷)1978年,法国著名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来华,帮助组建了新中国第一支服装模特队。1981年,模特队在北京的公开表演引起广泛关注,登上三十多国媒体头条。这一系列活动表明当时中国( )
A.与法国关系进入新阶段
B.开始引领国际服饰潮流
C.服饰审美发生巨大变化
D.在国际舞台展现新风貌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1978年法国帮助新中国组建模特队,1981年,模特队在北京进行公开表演,可见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与展现新风貌,中国积极与他国展开国际交流,展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崭新形象,D项正确;1964年1月27日,中国和法国同时发表只有两句话的建交联合公报,法国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中国与法国关系进入新阶段,排除A项;“开始”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服装模特队进行公开表演并不意味着当时中国的服饰审美发生巨大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
5.(2024·湖南卷)1993年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1050.9万公顷,比1978年减少1007.8万公顷。农村社会商品的零售总额达到6417亿元,比1978年增长6.9倍。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B.经营体制改革的推进
C.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D.乡镇企业的大量出现
【解析】 根据材料“1993年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1050.9万公顷,比1978年减少1007.8万公顷。农村社会商品的零售总额达到6417亿元,比1978年增长6.9倍。”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的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农民生产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商品经济蓬勃发展,故出现材料所述现象,B项正确;21世纪初,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排除A项;农民收入不断增加是材料所述现象的结果,并非原因,排除C项;乡镇企业的大量出现是材料所述现象的表现,并非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6.(2024·全国甲卷)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七条中规定: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这一规定( )
A.有助于“双百方针”的贯彻落实
B.开启了全国性的思想解放运动
C.推动了基层的民主与法治建设
D.确立以人民为导向的创作方向
【解析】 据材料可知,1982年的宪法中规定:公民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文艺创作、活动的自由权力。国家鼓励和支持以人民为导向的创造性工作。结合所学可知,“双百方针”是指党和政府保障科学文艺工作活动的自由。因此宪法的规定有助于“双百方针”的贯彻落实,A项正确;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推动了全国性的思想解放运动,而不是1982年的宪法,排除B项;宪法规定公民的权利,而不是基层组织的民主与法治建设,排除C项;宪法对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不能得出该规定就确立了以人民为导向的创造方向,属于绝对化表述,排除D项。故选A项。
思维导图: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7讲 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