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讲 字形、义专项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讲 字形、义专项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05 16:2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二讲 字形、义专项
复习(一)
主讲老师:
目录
一、汉字
二、汉字的演变
三、汉字的造字法
四、汉字的偏旁部首
五、汉字的笔顺规则
六、汉字的间架结构
一、汉字
汉字,又称中文字、中国字、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
它是记录事件的书写符号。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汉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被广泛采用的表意文字。它不同于用字母表示语音的表音文字,一个汉字不仅可表示语言中的一个音节,它还是用一个一个的特定的符号来表示不同意思,所以,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
在文字出现之前,古人是如何记事的?
1.结绳记事
汉字的起源
在传说中,我国古代的文字是谁发明的?
3.仓颉造字
2.八卦之说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1.甲骨文
二、汉字的演变








你能写出下列甲骨文字对应的现代汉字吗?
金文产生于商代后期,到西周时期开始流行,是中国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由于先秦时,称铜为金,所以后来就把刻在青铜器(主要是钟和鼎)上的文字叫金文,也叫钟鼎文。
2.金文
3.小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汉字也进行了统一。
4.隶书
隶书,亦称汉隶。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隶书是从小篆脱胎出来的。
5.草书
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到了今天,草书的审美价值远远超越了其实用价值。因为它难学、难写、难认的特点,所以草书没有成为主要通行的字体,只是作为一种较高艺术价值的字体一直流传至今。
6.楷书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
这种汉字字体端正,比以前的字体更简化,形成了一种比较规范的字体,所以沿用了一千多年,直到今天仍然是汉字的正式字体。
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
“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王羲之所书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7.行书
8.宋体
宋体,是为适应印刷术而出现的一种汉字字体。笔画有粗细变化,而且一般是横细竖粗。
宋朝文化兴盛,印刷业有了巨大发展,从南宋时期,在临安等地的印刷作坊里就开始出现了类似印刷体的字体,后世称之为仿宋体。明朝时期,文人追捧宋刻本书籍,于是刻匠们加粗仿宋体的竖线和笔画的端点以抵抗刻版磨损,却依旧称之“宋体”。现代的所谓宋体基本上就是这样成型的。
1.象形
2.指事
3.会意
4.形声
三、汉字的造字法
1.象形
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在用这种方法识记文字的时候,可以结合汉字发展、演变的情况,激发识记文字的兴趣。
例:月、龟、鱼、门。
指事是以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方法。指示字为数不多,但都可以采用有针对性的联想的方式来识记文字。
例:上、下、三。
2.指事
会意是把几个有具体意义的形体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意义的造字方法。从分析字形各部分意义来入手进行文字识记。
例:歪、鸣、瞎。
3.会意
形声法就是利用形声字“声旁表字音,形旁表字义”的造字规律来认识汉字,利用“熟字加部首,熟字去部首,熟字换部首,熟字加部件,熟字去部件”的规律,以一带十,甚至带几十去识记一大批汉字。
4.形声
1.笔画
四、汉字的偏旁部首
(一)结构单位
横 竖 撇 点 折
一 丨 丿 丶 7
2.偏旁(部件)
偏旁是汉字形体的基本结构,是合体字的构字部件。古代人把左右结构的合体字的左方称为“偏”,右方称为“旁”,如今把一个字的上下左右能独立的部分,统称为偏旁。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所以,“偏旁”,主要包含形旁和声旁两类。
如“崎”字,由“山”和“奇”两个偏旁组成。
火: ( )( ) ( )( )
丁: ( )( ) ( )( )
苗: ( )( ) ( )( )
寺: ( )( ) ( )( )
木: ( )( ) ( )( )
口: ( )( ) ( )( )
良: ( )( ) ( )( )
练一练
3.部首
部首是字典、词典中对汉字进行归类时使用的,把同一偏旁的字归为一类,这个偏旁就是这类字的部首。部首多是形声字的形旁。
如“江、河、湖、海、流”等字都与水有关,就用“氵”做部首。如“妈、妹、妙、姑”等字,具有共同的形旁“女”,“女”就是这部分字的部首。
青: ( )( ) ( )( )
每: ( )( ) ( )( )
尚: ( )( ) ( )( )
寺: ( )( ) ( )( )
木: ( )( ) ( )( )
多: ( )( ) ( )( )
者: ( )( ) ( )( )
练一练
1.部首也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偏旁与部首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偏旁和部首的用处不同。简单地说,偏旁是帮助学生记忆字形的;部首是用来查找汉字,增识字词的。
3.偏旁和部首,虽然有某些联系,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偏旁与部首的区别
笔顺是书写汉字时安排笔画的先后顺序。
汉字的笔顺规则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进后关,先中间后两边,从外到内等。
笔顺正确与否,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书写的速度和字形的好坏。考试时笔顺也很重要。
五、汉字的笔顺规则
规 则 例 字
一 般 规 则 1、先撇后捺: 人 八 入
2、先横后竖: 十 王 干
3、从上到下: 三 竟 音
4、从左到右: 理 利 礼 明 湖
5、先外后里: 问 同 司
6、先外后里再封口: 国 圆 园 圈
7、先中间后两边: 小 水
汉字笔顺规则表
脊:
凹:
凸:
贯:
练一练
六、汉字的间架结构
间架结构:是指笔画搭配、排列、组合成字的形式和规律。由于汉字是由笔画构成,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形为主“因形见义”的独特文字系统,数量庞大,字形繁复。
常见间架结构表
按汉字结构分类。
域 基 疲 蜓 餐 载 境 辛 犹 奥 钩 幼 泊 偶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练一练
今天的课结束啦~
下课!
同课章节目录